2025-05-19
民俗学-楞严10卷113 《楞严经》第113课(听打稿,供参考)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的最后一段。 昨天阿难问佛陀,到底末法时代的众生,怎么样修行才能了知五蕴的根本
查看更多2025-05-15
民俗学-楞严10卷112 《楞严经》第112课(听打稿,供参考) 咱们继续学习《楞严经》。 现在正在学习的五十种阴魔,前面的四十个阴魔已经讲完了,现在正在讲识蕴的十种
查看更多2025-05-14
民俗学-楞严10卷111 《楞严经》第111课(听打稿,供参考) 今天我们继续讲《楞严经》。 五十个阴魔当中,今天开始讲识蕴的十种阴魔。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阴
查看更多2025-05-08
民俗学-楞严10卷110 《楞严经》第110课(听打稿,供参考)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 我看这边的灯还是开上,没事,不要太节约了,听课的时候也是。虽然这边人不多,但是
查看更多2025-05-07
民俗学-楞严10卷109 《楞严经》第109课(听打稿,供参考)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 我们继续讲最后一品,也就是第十品。五十个阴魔当中,现在正在讲行蕴的阴魔。
查看更多2025-05-02
第十观燃可燃品释 第十观本住品 他宗说:“受与受者本性不成立”的说法不合理,因为有观待的一切有实法都可以见到有本性,例如,依靠柴生火,火并非无有自性,因为
查看更多2025-05-02
第九观本住品释 第九观本住品 正量部说:“如破作作者,受受者亦尔”的说法不合理。因为: 眼耳等诸根,苦乐等诸法, 谁有如是事,是则名本住。 眼、耳、
查看更多2025-05-02
第八观作作者品释 第八观作作者品 他宗说:具有有为法自性的识等有为法是存在的,因为它的因作业与作者存在。佛陀也说:“与无明相系之补特伽罗,亦现行福德现行业,
查看更多2025-05-02
第七观三相品释 第七观三相品 他宗说:有为法自性的蕴、界、处是存在的,因为它们具有有为法的法相——生等。出有坏佛陀也说:“诸比丘,此三者是有为法
查看更多2025-05-02
第六观染染者品释 第六观染染者品 他宗说:蕴界处是存在的,因为它们的能依烦恼可得。 驳:这些并不存在,它们的能依烦恼不可得,如石女之子与石女之女的烦恼。 他宗
查看更多2025-05-02
第五观六种品释 第五观六种品 他宗说:诸界存在,因为并没有遮破它们。世尊也说:“大王,士夫补特伽罗,此名六界……”为此引用经典来说明,如同界一
查看更多2025-05-02
第四观五阴品释 第四观五阴品 对此,他宗说:即便所有根不存在,但由于没有破五蕴,故诸根也包括在五蕴的范畴中,因此它们也是存在的。 驳:假设诸蕴存在,那就成了这样,但诸
查看更多2025-05-02
第三观六情品释 第三 观六情品 眼耳及鼻舌,身意等六情, 此眼等六根,行色等六尘。 他宗说:即使去、去者与所去不存在,但经典中观待极成(普遍成立之义)需要承许见
查看更多2025-05-02
第二观去来品释 第二 观来去品 虽然通过破生能证明缘起的不灭等特点成立,但还要证成缘起无去无来,所以特为破去来之行,必须稍微讲解共称的其他理由。 假设决定有
查看更多2025-05-02
中论释·显句论① 月称菩萨著 索达吉译 梵音:莫拉玛雅达莫嘎哲德札三那巴达那玛 藏音:哦玛匝为追巴策萨瓦 汉意:中观根本慧论释·显句论 顶
查看更多2025-04-30
民俗学-楞严10卷108 《楞严经》第108课(听打稿,供参考) 我们今天开始讲《楞严经》的第十卷。 五十阴魔当中,前面已经讲了三十个阴魔,色蕴、受蕴、想蕴的魔已经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