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1-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60-101,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2-170,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172-244,11-15品)+丁二、宣说正行
丁二、宣说正行——宣说菩提分法真正体性=戊一、能摄方便品(246-251,16品)+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252-282,17品)+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283-315,18品)+戊四、菩提分品+戊五、功德品+戊六、行地究竟地品
戊四、菩提分品=己一、因(317-338)+己二、修行或道之本体(339-352)+己三、修行差别支+总结
己三、修行差别支=庚一、轻易无欺能成办大利之善巧方便(354)+庚二、不忘先前所受持法之总持(355)+庚三、能获得未来功德之发愿(356)+庚四、能清净道之等持及四法印
庚四、能清净道之等持及四法印=辛一、宣说有境三等持(358)+辛二、宣说其对境四法印
辛二、宣说其对境四法印=壬一、总说四法印(360)+壬二、别说依理证成无常与无我
壬二、别说依理证成无常与无我=癸一、证成无常+癸二、证成无我
癸一、证成无常=子一、总说证成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363)+子二、别说
子二、别说=丑一、证成内诸行无常(365)+丑二、证成外诸行无常
364、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四己三庚四辛二壬二癸一子二(别说)分二:
36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四己三庚四辛二壬二癸一子二丑一、证成内诸行无常;
初生渐大生,随增所依事,
变异及成熟,如是劣与胜。
光明不光明,行余境具种,
无种之本体,以及影像生。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91-111 2018年03月29日
今天开始讲《经庄严论》,正式讲之前,有三件事情说一下。
第一件事情,喇荣这边有没有精通藏语和汉语、不算精通基本上知道一些的道友、发心人员?有的话,等会下课的时候,可以找一下我。不懂藏语、不懂汉语的人,不用来,因为要求懂得一些经典和论典的内容。不然,不懂内容,只认得“嘎卡嘎嘎......”的话,是不行的。
我很多年之前,就想编一部佛学字典,包含显宗和密宗的一些内容。为此收集了一些名词,比如说《维摩诘经》藏文和汉文比对时、《大圆满心性休息》藏文和汉文比对时,对里面的个别名词做了收集。但是字典一直没有完成,好多年了。最后定稿的话,大家可能都需要的。
可能过一段时间会弄张表出来,做个简单的考试,或者报名,再看看吧。学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对自己也是有帮助的。男众当中、女众当中,如果有兴趣在这方面发心的人,思想上准备一下。人数不需要特别多,大概五六个人,男众这边两三个人,女众这边两三个人,大概是这样的。今天不用找我报名,再想一想,明后天什么时候,我可能拟一个表,你们填表报名,到时再看看怎么施行好。名称叫什么?藏汉佛教词典编辑室。
已经想了很多年,我的好多资料,一直闲置着。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以后就可能完不成了,有这种想法。
字典是很重要的,有些词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工作内容基本上就是翻译、对照,有些人应该是有能力的。我私下跟个别人说了,回复我“要考虑考虑”。不是马上就答应,马上就退了,考虑是很好的。但考虑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太长了,到死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好。
这是一个事情。
第二件事情,上师如意宝在世的时候,下课后,大家念莲师心咒,一直唱到家里去。现在这边,念三遍以后,就没有了。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家里到经堂之间,一直唱着莲师心咒。现在人太多了,不一定特别适合,但是也不要念三遍就马上没有了。
课前课后,希望大家保持寂静。不仅仅是我的课,其他法师的课也是一样的。课前,到了经堂之后,除了一些法义上的交谈以外,不要讲很多的是非,有很多的杂音,这样不太好;下课后,法义上的辩论、探讨、提问,这些允许发出声音,除此之外,最好不要在经堂里面闲聊。
希望大家以后保持正知正念,在经堂里,道友之间只能谈一些法义上的内容,“昨天讲的内容,我不太懂,怎么理解”,或者“一切万法无常,是不是真的无常,我要与你辩论”。在经堂讲很多的是非,是没有必要的。
各个地方在学习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各个小组、各个学佛团体,到了道场、现场以后,尽量做一些法义上的讨论,尽量减少一些是非。有些道场,法义方面的探讨非常少,尽讲是非、讲各种各样的贪嗔痴,因此很多道场不团结,道友之间的关系也不好。听得比较多,说得比较多,造成自他心灵都不健康。有时候听得太多了,会扰乱欢喜心。只讲法义上的内容,比较好一点。
我的家乡有一两个居士林,他们到了经堂,基本上是止语的。老年人在法义上也说不出什么,最多念咒语。接近十年了,道场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是非。听不到什么新闻,是非基本上是没有的。
各位道友在各个小组、各个道场辅导学习的时候,要好好保持自己清净的心。网络上很复杂,一些佛教徒天天到处说是非,对弘扬佛法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就是浪费人生。大家的心态要保持清洁,别人各种各样的言论,尽量以沉默对治,这样好一点,这是我需要提的一件事情。
第三件事情,不管是在学院里面也好,还是在各个地方的道场,开始学习佛法上课的时候,最好吹海螺,这很重要的。
早上法师们从家里出来,去上课的时候,最好自己吹一次。如果集中在一个经堂吹的话,可能不是特别方便。从家里出来,自己或者辅导员或者是谁,负责吹一次。希望各个班的法师们重视起来,有时候给法师说了半天,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好象说了没有分量,两次三次还起不到作用。有些人刚开始吹一两次,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以前我们的山沟里面,从天亮的时候,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钟的时候,都有法螺声,这很重要的。
我刚来学院的时候,当辅导员讲一点《入行论》。每次辅导前,都吹海螺,确实有非常欢喜的心。因为上师经常讲,谁听到海螺的声音,就能在相续当中种下善根,不会堕入恶趣。好几年当中,我自己到草坯房的门口,使劲吹。
希望法师们,如果自己实在吹不动,就选你们班里力气比较大一点的道友吹。吹得稍微长一点,不要“嘟嘟”,这样不是很好的,牦牛叫就是“呜呜”,应该吹的时间长一点,这是很有功德的。(众笑)
我可能每年都要说一次,年初的时候说,到了年底的时候,基本上听不到海螺声了,慢慢都消失了。
我刚才听到海螺声,好像是在屋里面吹的,应该要往外传出去。在屋子里面,就没有必要吹了。一般要在外面吹;实在不行,打开窗户以后,向外吹。
我今天就讲这三件事情,下面开始讲《经庄严论》。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长时间没有念这个了。上次《经庄严论》的最后一堂课是二零一七年的九月二十七号,现在过了六个月,听课人员基本上是稳定的,去年是二千三百二十二人;今年是二千三百人,少了几个人,差不多。
下面讲《经庄严论》。
师念藏语传承。
上次放假的时候,第十九品还没有讲完,正在讲四法印当中的无常。分总说和别说,总说已经讲完了,现在讲别说。
不知道你们记着没有,上次最后一堂课的时候,我引用了《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里面的一句,“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佛陀说,如果把四法印的道理给别人传讲的话,有八万四千法门的功德,功德非常大。以前我经常看到,有些道友在门口贴着四法印,现在都不见了。
现在讲的是诸行无常,分为内无常和外无常。内在的法,是指我们的身体、心,这属于内在的法;外在的法,除身心以外的其他法,叫做外在的法。
所谓的内无常,这里面用五个颂词来建立内在诸行——具有身体之心与心所均是刹那无常。首先是讲初生,过后渐大生等等,生有十四种行相。
弥勒菩萨通过十四种产生来证明,内在的法是无常的。如果这些法是常有的话,就永远不变,不可能有这十四种生。当然十四种以外,还有很多的产生,但是在这里,以十四种生为主,证明内在的法,都是无常的。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大家应该这样想,“万法无常的道理,确实是很重要的”。前辈高僧大德在《山法宝鬘论》、《修心七要》、《胜道宝鬘论》等论典里面讲了一些窍诀性的无常;今天在《经庄严论》里面,用了理论性的描述、逻辑的观察法来抉择无常。这些都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万法无常。懂得万法无常,在轮回的世间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有讲考班,是吧?有。态度有点不同,更加认真了。没事,你们不必紧张,今天不讲考,明天开始。(众笑)
希望各个地方学习的时候,最好有一些考试。考试是有很大压力的,让人的注意力非常专注、自然而然专注,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智慧都拿来用上,是非常好的事情。没有考试的学习,比较拖拉,只能专注一会,不能长期专注。
我刚才就感觉到,这节课跟前几节课的气氛有点不同。我想,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么专注?(众笑)
不过,也许要考试啊,你们还是专注好一点。(众笑)
我讲完了以后,抽签,抽到谁,谁就讲考,以前是这样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我讲的时候,大家专注听;我讲完了以后,讲考也有辅导的作用。
《经庄严论》、《维摩诘经》,要讲考;《胜道宝鬘论》就不考吧;《孝经》考不考?再看吧,对你们来讲,也很简单。
下面讲颂词。
子二(别说)分二:一、证成内诸行无常;二、证成外诸行无常。
丑一、证成内诸行无常:
初生渐大生,随增所依事,
变异及成熟,如是劣与胜。
十四种生前面的,从一到八之间,初生、渐大生、随增生、所依事生、变异生、成熟生、劣生、胜生,是以这个颂词来讲的。有这么多生的原因,内法是无常的,不是常有的。
“初生”,第一种生,是指属于死亡部分的心识灭后心识入于母胎,与精血一起昏厥,是结生的第一刹那。如此属于死亡部分的心识灭与出生部分的心识生如同秤杆的高低一样出现,因此是刹那性。
众生在前一世死亡的时候,有一个灭尽心识;他以中阴身的方式,进入下一世的母胎,产生一个最初的心识,转生为下一世的众生。比如说我前一世是一个旁生,在死亡的时候,旁生的最后一刹那心识灭了,我以中阴身的方式入于这一世人类的母胎,在父母的精血当中暂时昏厥一会,产生了人类第一刹那的心识,转生为一个人。
前一世死的心识与后一世生的心识,就像是秤杆,这边抬上来的时候,那边几乎同时就降下去了。这边死亡的心灭完了以后,几乎同时,那边初生的心就出现了。一方面讲,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另一方面讲,也没有实有的因果关系,只是一种因缘。所有的因缘都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的。这样的道理,是很重要的。众生的心识在前世和今世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刹那灭、后面刹那生。
《成唯识论》[注1]当中说,“如瀑流水,非断非常”,所有沉溺在轮回当中的众生的心识,就像瀑布水一样,表面上看来,它是一种相续,不是断灭的;实际上里面由很多的水滴组成,不是常有的,所以心识应该是非断非常的。
这里要叙述什么呢?众生前世灭尽的心和今世产生的心,这两者,不是常有的。如果是常有的话,这样的刹那性就绝对不可能容有。这个原因、理由,后面会讲的。
首先要知道的是,前世的心跟今世的心之间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初生就是我们投生人类的第一刹那的心识,是由前面的因而来的。因此不是常有的,而是刹那性的,这是第一个生。
“渐大生”,第二种生,第一刹那心识入胎的第二刹那等刹那次第越来越大产生凝酪、疱膜等阶段,即是舍弃前阶段而次第转异成其他阶段。
第一刹那入胎以后,从第二刹那开始,心识相续就不断延续下去了。身体经历1凝酪、2膜疱、3血肉、4坚肉、5支节、6像鱼、7像乌龟七个胎位[注2]不断增大。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一直到降生之间的身体,逐渐逐渐增大。心识不断延续的原因,胎中的身体逐渐逐渐增大,这叫做渐大生。
如果是常有的话,身体就不可能渐大。入胎时,是很小的一个身体;出胎时,也是一模一样的,不可能有差别。但是不是常有的原因,入胎的身体,到最后出胎的身体之间,有不断地变化。以这样变化的原因,可以发现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
通过渐大生也知道,万法是无常的,这是第二个。
“随增”,第三种生,是随增生,长养身体的四因是食物、睡眠、善行、等持。
欲界的众生,需要食物和睡眠和善行长养,这里的善行是对身体的吃药、涂沫、按摩、推拿;色界的众生,需要等持长养。依靠禅定力长养身体,吃得越好,身体越好,没有这种说法。
《俱舍论》[注3]当中讲了四种长养。如此依靠那些长养身体的因使身体增长,因此是刹那性,常法不可能越来越增长。
依靠这四种因,众生的身体越来越好,这说明身体是刹那性的。如果不是刹那性的,是常有的话,那吃得再多,身体也不可能变得越来越好;睡再的多时间,对身体也不会有影响的。
有些人觉得,“我睡眠不够,所以身体不好”;有些人说,“我睡眠不够,所以智慧不能增上,天天都是迷迷糊糊的,开智慧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其实也不能睡得太多了,否则不但开不了智慧,反而越来越迷惑了。当然睡得太少了,也可能不行的,要把握中等程度。
总的来讲,食物、睡眠,还有依靠药物来行持,是三种很好的长养身体的方法。饮食的健康、身体的卫生是很重要的。我最近看了一些书,学了一些世间知识。世界上卫生方面非常不错、饮食方面很好的国家,人的身体的确健康,能够长寿。
现在的藏地,有些地方的卫生条件比较差,有些地方卫生条件不是很差,但是卫生理念、习惯比较差,不是很好的。应该想办法,逐渐逐渐改变。
我去过非洲以后,这种感受很强烈。觉得人类在世界上生存,一方面与福报有关系,另一方面自身对健康的意识,各地有非常大的差别。
山下、山上学佛的道友们,到任何道场当中,都需要有健康的意识。不要认为,我是学佛的,可以吃最脏的东西,碗也不洗,衣服也不洗,这样是没有必要的。我看,很多寺院里面,一般男众是比较懒惰的,女众是比较勤快的,各个方面都比较不错。
最近学院要求大家,开春以后,搞好自己修行的木房、宿舍的前后一米左右的卫生,尽量美化周围的环境,这样学院就可以变成人间美好的净土。我们天天学习佛法,内在心灵的健康,就不用说了。
我们刚来喇荣的时候,路也没有,电也没有,确实比较苦。但是现在跟以前完全不同了,对身体、衣服、居住地的卫生方面要重视一点。我在课堂上已经提过很多次了,有些人比较重视,有些人好像当耳边风,这样不是很好的。我是好心的,我的时间和语言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希望男众修行人,你们稍微重视一点。如果实在不重视,我也有另外的方法。
当然与藏地其他寺院比较起来,这里应该是很好的。比如最近的喇荣饭店,很多人觉得饮食、卫生各方面都是很不错的。昨天我突然去男众医院的推拿室那边看了一下,总体上还可以,在设备、卫生方面可能还要有一些建议。
我去过很多佛教的圣地,世间的旅游圣地,也去过一些寺院。在有些寺院里面吃过的饭,好像现在还有一些不净的感觉。我不是很挑剔的人,应该算是比较随顺的。佛教道场也需要讲卫生,在卫生比较差的地方,对三宝好像生不起信心。
过一段时间,女众这边也是二十号,那天没有课,在这之前,希望女众这边的集体也好,个人也好,搞好各方面的卫生。把学院弄得很干净、很舒服,成为清净道场。这是能做到的,不是很困难的。
要把我们相续当中的业障、烦恼障、所知障全部清净,这不是很容易的;而清净卫生方面的障碍,是比较容易的,这也是无常的。
以前我不爱洗碗,每天只用一个碗,这样真的不好。后来我喜欢洗碗了,这也是无常的。如果是常有的话,就一直不会洗的;无常的原因,完全可以改变。
这讲了什么?所谓的随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