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赏万花艳 > 气脉

第五章 修脉、气、明点应先习前行《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创建日期:2023-04-30

  第五章 修脉、气、明点应先习前行《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附:集密香底巴派创始人:香底巴 (古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

  音流瑜伽研究微信公号

  第五章 修脉、气、明点应先习前行《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作者:邱陵

  第五章 修脉、气、明点应先习前行

  第一节 脉、气、明点与前行的关系

  密宗无上瑜伽修法,一般分为前行、正行、结行, 行者必须按次第修持,不能越级而升。前行包括疏远前行、较近前行、贴近前行,或四加行、六加行以及生起次第等。脉、气、明点修持属于圆满次第,因此必须先研究和修习前行不可。前行是修持脉、气、明点的准备工作,是为了学习和修持更深的密法而设计的进阶。

  总而言之,前行可以清净行者身、口、意三业的业障。也就是清净脉、气、明点三者的业障,使修持易于成就;前行可以产生一些正面的能量或资粮,使行者更易体悟脉、气、明点较深的密法;特别重要的是前行中的生起次第,修对生和自生本尊身,驱除凡俗的心、相,通过观空、观月轮、观种子字等法,使体内脉、气、明点无明系统转变为明行系统;而前行的上师相应法更是获得上师加持的方法。

  所以,修好前行,常常被比喻为农人耕田、种植, 第一步要除掉石块、杂草,然后浇水、施肥等等。正如这些工作保证了丰硕的收成,同样,前行的准备工作保证了脉、气、明点的修习成功。贡噶上师曾有一段名言,可说明前行的重要性。他说:“加行者正行之基也, 基础不固,不啻于坚冰上建筑楼台,无论如何庄严,一旦日出冰消,终归倾倒。”他又说:“故宜先修加行,安奠法基,幸勿轻忽。”

  第二节 发心与脉、气、明点

  前行之初,即是“发心”,故称疏远前行,为显密所共通。发心者即行者发无常心、出离心、菩提心等大愿是也。

  行者发无常心,实与体内脉、气、明点的无常相应。所谓人命无常,有生必有死;脉、气、明点亦有生、老、病、死,无有常住,诸脉一刹那一刹那地在退化;人之生命实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便无常了;而明点也在不断地漏失。行者发无常心便能知此理,于是对体内脉、气、明点经常作合理的观察,精进修持,调柔及开通诸脉,常修气功,防护明点漏失,便能与道相应。释迦佛及密勒祖师均认为应观无常,方得成就,行者又岂能忽此?

  行者发出离心,便能远离执着,减少环境上污浊的影响,七情六欲趋于清净,则对脉、气、明点的修持产生良好的效果。根据“心气不二”的原理,心清净则脉的纠缠减少,易于调柔直通,气亦常清而不浊,明点漏失的机会减少。此所以是古来修持者宜于山居闭关之故。

  行者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就,把对个人一己的福祉(zhi)的关切,转移到关心其他的人,也就是将功德回向众生,必对体内脉、气、明点的开发,产生很大作用。发愿愈大,脉之开张愈快,气之化成智慧气也愈多,而外发菩提心,则体内红、白菩提明点也自然增长。此中道理,依佛家学说而言,为“十方法界,皆在一心”,心境可作用于脉、气、明点,心量愈大,脉、气、明点的开廓也愈大。

  第三节 三学与脉、气、明点

  “三学”,指戒、定、慧,也是疏远前行,对于脉、气、明点的修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家有许多戒律,最显著的是戒杀、盗、淫、妄等等。行者若能持戒,便能助顺缘而拒逆缘。对脉而言, 心直则脉直,中脉与四轮易开;对气而言,不杀则肝气不动,不盗则心气不动,不淫则肾气不动,不妄语、恶口则肺气不动,否则便伤气、耗气、衰气;对明点而言, 心常圆直,明点安住自在,为善最乐,则明点增长,诸戒守得好,智慧明点现前。

  行者习定,对脉、气、明点利益甚大,以毗卢七支坐姿势来说,就能调心、调脉、调气,有利于使五主气 趋入中脉,易于开发中眛。习定又能安住明点,双跏趺坐就能使明点不致向下漏,故跏趺坐得好的行者,是没有遗精的。定上起观,是支持明点化为智慧。

  修慧固须习定,所谓定能生慧,但智慧与脉有密切的关系,脉是智慧所行之道。修空乐大手印,气入、住、融于中脉才能取得成就。修大圆满心髓,先修彻却(立断)定,然后才能进修脱噶(顿超),通过白柔脉光等放射智慧光明。修脉、气、明点对身心而言,分三个层次,由粗到细而至最精细来观修。第一层称为粗身粗心,即常人的血肉之躯及其感觉知见;第二层称为细身细心,即脉、气、明点所构成的较第一层微细的生理机制及意识状态;第三层称为最细风心,具有最精微的生理机制,最高级的能和场,其心体处于超觉状态,此一层次,即是智慧的层次,与脉、气、明点相应, 则为出生智慧脉、智慧气、智慧明点的层次。由此可知,前行修慧虽属因位,亦可见其重要性。

  第四节 生起次第与脉、气、明点

  密乘生起次第是作为圆满次第的脉、气、明点修持的亲近前行,主要是观修本尊。

  生起次第重在于万法皆属空性上习定修观,观本尊的身、语、意即行者本人的身、语、意,观本尊身如空泡,除三脉外,空无一物,连须、眉、指甲皆如此,观莲、月、咒轮亦皆如此。本尊观成后,即观想明显坚固后, 再度收入空性,最后收入“拉打”,即种子字的上端“图片”部分,而非整个“图片”,稍住,然后归空。

  观想本尊生起的位置。

  ① 对生:即在行者自身对面一肘高的位置上,此并非本人之身;

  ② 顶生:在修百字明或颇瓦法(开顶法)时,观本尊于顶上一箭高处,本尊约一肘高,与行者同一向背,此亦非行者本人之身;

  ③ 肩生:行者于行路时,观本尊立于右肩,以示不忘,此亦非本人之身;

  ④ 自生:观自身成本尊身,修生起次第以此为主,此即行者之本身,称为三昧耶身。

  此外,行者观自生本尊之心轮中心,观一月轮如硬币或拇指大小,于其上所观本尊立姿如拇指高,坐姿则减半,种子字观如豌豆大,所谓三摩地身即此种子字, 五轮如伞骨上下,各如一拳。此一本尊称为智慧尊。

  生起次第与脉的关系密切。观空,有利于打开中脉;生起对生、顶生本尊,是对自己脉的加持;自生本尊,即自观成为本尊身,能使脉从无明系统转变为明行系统;观智慧本尊,能打开心轮;观三摩地身(种子字),则心轮中脉中心点容易贯通。总之,行者观想本尊明显坚固,则观想脉轮亦明显坚固。

  生起次第与空相应,能使业劫气转成智慧气。从空性上观莲花、月轮、日轮、咒轮、种子字,均能使五大气趋入中脉,化为智慧气。观想对生和,自生本尊,都是以气为基础,气随心到,才成本尊身。陈健民上师在《论脉、气、明点与诸前行之关系》一文中说:“以我的经验,修‘脱噶’时,金刚链光现本尊身,须生起次第修得好,然后能得,否则不能,以金刚链是气之组合故。” 生起次第又是使明点化成智慧明点的紧要前行。

  多观莲花,能使心轮明点安住增长;多观月轮,能使明点光明;多观日轮,能使明点暖乐;多观种子字,能使智慧显现。行者生起的本尊身,就是明点或智慧明点的住处和标帜。

  所以,陈健民上师指出:“盖生起次第云者,是生起圆满次第之准备基础也。圆满次第云者,是圆满生起次第所修之功夫也。要圆满次第修得好,非先在生起次第做好基础功夫不可也。”

  附:集密香底巴派创始人:香底巴 (古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

  香底巴于11世纪出生在印度东北部的维嘎马希拉地区。他出身婆罗门,后进入超岩寺师事那洛巴,专修胜乐和喜金刚密法,并成为精通五明、学问渊博、美名远播的大师。

  香底巴的著作有《集密解脱花鬘论》和《集密二十五位本尊仪轨》,他把唯识思想贯穿进《集密二十五位本尊的仪轨》教法中,提出了以不动金刚佛为主尊的集密二十五尊曼荼罗灌顶仪轨,形成了《集密二十五位本尊的仪轨》香底巴派。

  香底巴的生活年代大约是波罗王朝第11代茶那迦王统治时期,当时,超岩寺的学风堪称最盛。护寺要职典掌寺门的诸师,号称“六贤 门”,都是博晓五明,显密并弘的佛教巨匠。六贤门中的东门宝作寂,即是香底巴大师。

  当时,佛法尚未传入斯里兰卡,但其国民常会从印度来的人口中,听到对佛法的伟大功德的称赞。国王嘎维纳派遣使者带着礼物,邀请香底巴到斯里兰卡讲宣佛法。使者来到香底巴处,呈上供养,然后虔诚地跪倒请求:“我国在边陲的小岛上,就如同生长在没有智慧的黑暗里,被贪、嗔、痴所蔽障,智慧的光明无从开启,大家找不到大乘佛法的道路,敬请尊者一定要到我们的岛国,为我们传授佛法,开启智慧之门。”

  于是,香底巴率领随从弟子2000余人,由象、马驮运着经典三藏,浩浩荡荡从维嘎马希拉出发,次第经过那烂陀、由登打布力、王舍城、菩提嘎雅等地,再坐船驶过大海,最终来到斯里兰卡。国王嘎维纳和他的臣民在海边等了7天,才见到香底巴的船队,他们欢欣鼓舞,如证得初地果位般兴奋。香底巴与众弟子踏着丝绸铺的道路,在鲜花和供香中下了船。在之后的3年中,他们在斯里兰卡广传三藏经典中种种佛法。

  当香底巴再次回到维嘎马希拉时,由于年岁已高,他的眼睛瞎了,身体不能行动了,粗糙食物也不能下咽了。弟子们只好以水牛酸乳酪加糖,做成精细的食物,喂食给他。到100岁时,香底巴已有12年的时间在妄念里静坐。

  而此时,大师的弟子多杰巴经过心无妄想的禅修,得到了大手印的究竟证悟。当多杰巴从真实本性的状态起来时,众多空行母及天神帝释天围绕着他,在他头顶梵穴处注入甘露使他喜悦。天神和空行母称赞他与金刚萨埵等无别,多杰巴的加持,天人福德享受尽增长。在未得到上师教授前,只知挖掘外在之大山,而在得到上师教授后,能挖掘自心之大心,故能得到证悟。之后帝释天和三十三天的天子都来欢迎多杰巴到天上,多杰巴拒绝了,并说道:“我要去向上师顶礼感谢,因为上师的恩德是比佛还大的。”

  多杰巴来到维嘎马希拉,以智慧身向香底巴顶礼绕行,恭敬承事,但是大师和弟子们看不见他。多杰巴就现出了业报身,又向香底巴顶礼绕行无数次,并以自己的头来碰触顶礼上师的足。香底巴与弟子相见,说了许多令心欢喜的话。他问多杰巴证得了什么功德,多杰巴据实以告,说他修持上师的教授,得到了大手印的究竟法身。

  香底巴对多杰巴说:“我以弘扬教理为主,不曾努力来修持,未能得到真实义。而你能以修持为重,证得了究竟义。我给了你口诀教授,自己却忘在了脑后。”于是,多杰巴在僻静处对香底巴示现了种种法身功德,把以前从上师处得到的教授再告诉上师。上师也在12年中精进修持教授口诀,得到了大手印的究竟证悟。在做了利生的事业后,回到空行净土。

上一篇:第四章 论明点《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