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4卷55中笔记
卷四
14、7如来藏性,周遍离戏
14、7、20第一义门,梦闻鼓喻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55场中部
1、如重睡人,眠熟床枕。
再讲一个例子:比如说是一个特别爱睡眠的人,睡在自己的床榻上。
2、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
他正在睡的时候,他的家人在舂米,在他旁边干这些粗活。
3、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
他在梦中听到了舂和捣的声音,认为是敲鼓的声音,或者撞钟的声音。
4、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
舂米是木头和石头之间的一种声音,但是在梦中他把这个听成撞钟的声音,还奇怪撞钟的声音怎么成了木头撞石头的声音。
我们在做梦的时候,当时耳根也没有起作用,眼根也没有起作用,但是因为有妙明真心的原因,我们的耳根和外面的尘,外面并没有真实的声音,但是依靠这样的一个原因,他还是听到一种声音。
5、于时忽寤,遄知杵音。
然后他突然醒过来了,突然醒过来了以后,他才知道,原来是舂米的声音。
6、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然后他给家里说,唉呦,我刚才睡的时候把,你们舂米的声音以为是敲鼓的声音。
这个故事看起来也是很简单,好像睡眠的人听错了,他醒来以后把这个梦告诉了家人,但实际上我们做梦时候的六根,跟平时我们的妙明觉性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讲明白了。
7、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
耳根对安静、摇动、开闭、通塞这些外境起作用,这个做梦的人,难道记到这些吗?这个是肯定没有的。做梦的时候,他的耳根也没有,外境也没用,全部都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有时候我们做梦,对外面的声音,在自己做梦的环境当中也有相对的反应。比如说外面下雨的话,你就看到正在下雨的另外一个场面。
梦中闭着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在跳舞,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这个时候你的心里面也不断的忆念。眼根是已经闭着的,梦境中确实看到这些。
8、其形虽寐,闻性不昏。
梦中你的根和境没有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你的闻性没有昏昧,闻性一直是常住不坏的,有这样的作用。
9、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你的身体也好,寿命也好,都已经没有了,但是你的闻性或者说我们的妙觉明性怎么会随着身体和肉体而依此消失呢?这个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身体和寿命一定会随着因缘走的,但是如果你认识觉性的话,这样的妙明本性是不会的消失。
10、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
佛陀说,所有的众生,从无始以来,随着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转,分别心不断地去耽着六尘,所以一直流转在轮回当中。
11、曾不开悟性净妙常。
一直是没有办法了悟明心见性、清静和明妙常有的这种本性,一直流转在轮回当中。
12、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本来心性是常有的,但众生不随顺这个常法,而是跟着生灭有为法而去,这样生生死死流转在轮回当中。
一世做牛,一世做马;一世做人,人当中一世做富裕的人;又造一个恶业,又变成贫穷的人;又造一个功德,又变成一个强势的人,等等等。一直在轮回当中漂泊,不断的流转。
13、若弃生灭,守于真常,
如果我们修行真正是舍弃生灭法,舍弃生灭的妄念、有生有灭各种各样的有为法的这些心,而经常守护真心,常有的这个法。
我们念上师瑜伽,完了以后,我们都是在跟上师的心无二无别的境界当中安住。虽然我们身体是有为法来安住的,但实际上我们所安住的这个心性和法界,是无为法,不生不灭的一个境界当中。
14、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如果我们长期守这样的真常,那么真正的这种自性的光明,自然而然现前。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六根、六尘、六识全部统统的消亡。
15、想相为尘,识情为垢,
因为想的形相在外面显现,这个是外面的六尘;识是六识,情是六根,那么六尘,六根、六识全部是垢染的。
16、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如果有境和境,这二俱全部远离的话,那么你的这种法眼很快的时间当中能打开,你的法眼能现前。在这个时候,怎么不能成为无上正觉呢?一定会是得到无上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