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赏万花艳 > 气脉

第九章 幻身法的脉、气、明点观修《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创建日期:2023-08-13

  第九章 幻身法的脉、气、明点观修《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附:大乘八派祖师:龙树菩萨

  音流瑜伽研究微信公号

  第九章 幻身法的脉、气、明点观修

  作者:邱陵

  第一节 幻身由气形成

  修持拙火取得成就,气入、住、融于中脉,出现八种征兆,生起四喜四空之后,一般就要修幻身。六成就法第一法是拙火定(灵热法),第二法就是幻身瑜伽。空乐大手印修拙火后证得幻身,也是最高成就。这是脉、气、明点观修的进程。

  那末,什么叫做幻身呢?根据各种密续、典籍的解释,幻身有如下特点:

  (1)幻身是真正的本尊身,就是说,幻身以本尊的形象生起,不是想像或观想岀来的,而是最细心气,亦即智慧气的显发才能现起。它是由五种根本气所组成,最主要的是命气。

  (2)幻身是在气入、住、融于中脉后呈现八种征兆如阳焰(海市蜃楼)、月光、日光等所带来的五色光观境显现后,才能证得。所以,它也是光明身,是由五色光构成。

  (3)幻身有头、手、脚、躯干,但无实体,也无器官,不同于我们这具有血、有肉、有骨的粗肉身。它是与粗肉身分开而生起,它从粗肉身出来,又能回到粗肉身。幻身是一个新身体。

  (4)幻身的本质是镜中像、水中月、天空中的彩虹,是空而清楚、澄澈。

  (5)幻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可以变化无数,利益众生。幻身是佛的色身。

  (6)只有行者自己和已经证到幻身的人才能感知幻身。已证幻身的行者将能在今生证取佛果。

  第二节 怎样修幻身

  密宗修持幻身,是根据人的粗、细二身(亦即粗、细心气)可以凭借特定的禅定之力而分离的理论。当人们死亡时,这两种身会永远分离;当人们睡眠时,这两种身也会暂时分离,但都证不到幻身。颇瓦法(即迁识法、开顶法)虽是通过禅定之力,将最细身(心气)分离出来,让它冲出顶门,但也证不到幻身。只有通过拙火定,引气入、住、融于中脉,出现八种征兆(从海市蜃楼到光明),生起四喜四空,而这些征兆是深刻、明显的,才能证得幻身。

  幻身分为浊幻身和净幻身。浊幻身是净幻身的前阶,净幻身是浊幻身的进化。

  行者经历了气入、住、融于中脉的八种征兆,眼前明相和空色越来越厚实明显,以俱生大乐对空性的体悟也不断有进步,就证得了浊幻身。但是,由于行者仍存在着执着,还未能用俱生大乐之心去了悟空性的本来性和当下性,所以,在这种浊幻身中,行者尚未能舍弃妨碍解脱的障碍。行者必须把八种征兆中最后一种征兆喻光明转变成真正的究竟的光明,即所谓义光明,经历并从这种义光明出来,浊幻身就会像彩虹一般消失在空中,而现起新的净幻身。这是一种行者以俱生大乐直接体悟空性的当下即是,因而消除了执着,不存在任何妨碍解脱障碍的纯净的幻身。

  用拙火定、金刚诵等穿透身体各中心点使气入中脉的方法,并不能使行者证得义光明,惟有证到了浊幻身才能证得义光明,也只有证得义光明,才能得到净幻身。

  证得义光明的修法是非常秘密的,没有具德上师的指导,难以修成。幻身是密乘中最重要的修法之一,只有程度到量的弟子才堪领受,也只有经过具德上师的教授才能正确了解幻身的真义。

  证取义光明之法,在《大乐光明》一书中有所揭示,这就是首先观想世间森罗万象及一切有情都融入光,光再溶入行者身中,行者从头、脚融化,就像蜡烛从两端燃烧一样,慢慢地行者的身体会融入心间的不坏明点,于是光明最细心气会现起。藉着这种溶解过程,行者又会经验八种征兆,觉受十分鲜明,最后当全体空光明现起,行者专注于空一段长时间。这样重复练习,行者在全体空光明中最后会直接体悟空性,就会证得义光明。行者往往在黎明时候证得,或者行者会得到一些好梦正观,显示义光明已经近了。

  第三节 圆融含义

  “圆融”,在这里是指义光明和净幻身圆融,即这两者在一个人身上结合为一。

  这种圆融从何时证得呢?是从义光明结束、逆生的八种征兆开始时,即逆生的黑近成就心景象初起, 就自自然然地证到。因此,行者一旦证到净幻身,就暂时不再有义光明。但是,行者以后须不断修持,每次修持都会再现义光明,就这样不断地洗练和圆融,进入义光明然后又从义光明岀定,才能修成佛果。

  证得净幻身的行者,其肉身的外表和普通人并无任何不同,它和未证幻身前的肉身一样。但这是粗身示现,净幻身是以智慧身的形式居住于心中。净幻身像珍宝一样收藏在粗身的盒子里。除非同样也证到幻 身的人,才能发现这种情况。净幻身具有种种神通变化,它是真身。密勒日巴祖师具有圆融身(已证义光明的行者,他的肉身叫圆融身),他不会再有贫困,但为了利益众生的需要,他仍沿村乞食,他的肉身如此瘦弱,使人会同情他,殊不知他已获得了殊胜的成就,证得了净幻身。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

  附:大乘八派祖师: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又译作龙猛、龙胜,是大乘佛教的两位开山祖师之一,中观派的奠基者。他与圣天、无著、世亲、陈那、法称、功德光、释迦光一起,被人们称为“六严二圣”。关于龙树的生平,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传他在佛灭400年(即公元前后,也有说是佛灭600年)时,出生在印度南部布达苇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其享寿亦说法各异,有说500岁,有说600余岁,更有的说其寿逾千岁。

  龙树的一生,撰写了数目惊人的阐释三藏四续密意的论典,故有“千部论主”之称。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中论》阐发缘起性空的深义,《大智度论》采取中道立场来彰显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论》则以深远的见解来宣扬菩萨之大行。他的学说通过鸠摩罗什翻译并介绍到中国来,大乘密宗的思想因而得以显扬,影响深远。而龙树菩萨,也被中国汉地佛教的禅宗、密宗、唯识(法相)、天台、华严、三论、成实、净土8大宗派奉为祖师。

  龙树天资聪颖,在孩提之时,读婆罗门经典数遍,即能背诵。到20岁时,他已名声远扬,“世学尘能、天文地理、图纬秘藏及诸道术,无不悉练”。他和几个朋友从术士处学到隐身之术,经常偷偷跑进王宫戏耍,竟导致宫女怀孕。于是,国王下令连夜在宫中布设防护,遍布武士,随意向空中挥刀刺杀。结果,龙树的两个朋友被乱刀砍死,只有龙树屏住呼吸躲在国王的身后,幸免一死。当时,他虔诚祷告,许下忏悔罪恶的心愿,立下“过此一关,即出家为僧”的誓言。

  之后,龙树认识到贪欲是痛苦祸患的根源,便在那烂陀寺从萨惹哈出家,取名具德比丘,圆满通达了大乘三藏的所有经论。他还修持大鹏鸟法、作明佛母法、九夜刹法和马哈嘎拉,成就了妙丹、眼药、土行、宝剑、空行、隐形、不死和除病8种共同悉地,还有制伏、死而复生等悉地。

  在龙树菩萨担任那烂陀寺亲教师期间,商羯罗造《明智庄严论》来驳斥大乘教义,龙树三斥其说,调伏、挫败了持有无常断二边见地的诸派,创立中观学派。《印度佛教史》中称,龙树“使中观宗义大为弘扬,对声闻众也大有利益。特别是他将僧伽中拥有巨大权势但坏失学处的比丘和沙弥统统驱除,据说被驱除的将近八千人。龙树成为诸部之主”。又说:“那烂陀寺的创建人为阿育王……使之发展的是罗睺罗贤(萨惹哈),使之达到极盛的是龙树。”

  后来,有两位龙女以弥漫胜土檀香涂身,现作少女的形相,来到龙树的面前,对他说:“我们是德义迦龙王之女,奉了父王之命,特地迎请上师前往龙宫宣说正法,以利益龙国大众。”龙树答应了她们的请求,去往龙宫说法。在龙宫,龙树见到了很多释迦世尊教法中的阿罗 汉,他们见到龙树菩萨,便问说:“我们都是了脱生死的阿罗汉,而你却是贪、嗔、痴三毒具足的凡人,为什么你能够到这里来弘扬佛法?为什么又能不被龙毒所伤呢?”龙树回答说:“我是修学大乘密法而得到成就的,为了求法宝,特地来龙宫迎请大乘经典。”

  
     龙树菩萨 布本设色唐卡 18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所绘的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得《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情景。中央的龙树菩萨面相安详,身穿袈裟,双手结说法印,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身后有蓝色背光,头顶显现7条彩龙。莲花座下方,龙王从海浪之中显现,人首龙尾,黄色龙身,双手将经书献给龙树菩萨。

  龙树接受龙王的礼请,去参观龙宫的宝库,才发现释迦世尊所说的三藏法,都很完整地珍藏在龙宫里。人间所存的三藏经典,不及龙宫珍藏的百分之一。为了遍阅佛陀所说的法宝,龙树便在龙宫住了下来。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他连经典的目录也没读完。他就向龙王请求,由龙宫请出《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和《般若十万颂》、陀罗尼(密宗法本)等多种经典。

  在许多唐卡中,龙树的形象很容易辨认,他的头顶有着象征智慧的肉髻,头部环绕着7条或9条龙头,身披袈裟,两手结说法印,身旁置有经书。可以看出,其中的龙头、经书等都和龙树龙宫取经的故事相关联。

  从龙宫回来后,龙树开始大力宣扬佛法,说服外道,推广大乘佛教。他造了“中观六论”(《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细研磨论》和《成名言论》)等论著。通过精妙的辩论,他通彻的智慧制伏了对大乘有邪见的得西比丘(能乐)。在此期间,被龙树感化的婆罗门等外道,不计其数。他还培养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弟子,其中公认的便有亲觐文殊菩萨的释迦莫扎、谒见度母的龙菩提、获证八地果位的圣天论师、目睹过观音菩萨金颜的山卡札等四名意子与佛护论师、清辩论师与马鸣论师三名近意子。另外,龙树还在印度中土6大城市的所有主要方位兴建了不胜枚举的佛殿、佛塔,并为演说佛法的各大上师修建了众多供养处。

  后来,龙树菩萨前往印度南部的吉祥山。在途中的一条大河边,他向一群牧童询问过河的方法。有人故意指点给他一条水流湍急,且有鳄鱼出没的险道,只有其中一个牧童善意地告诉了龙树实情,并主动背他过河。等他们到了水中央的时候,龙树菩萨化现了许多凶猛的鳄鱼。那牧童不但没有被吓倒,反而安慰龙树说:“在我没有死之前,您不用害怕。”龙树驯服了那些鳄鱼,两人安全上了岸。

  龙树问牧童说:“我是龙树菩萨,你知道吗?”牧童表示并不知情。龙树便说:“你把我从水里带了过来,我要送你一个礼物,你想要什 么?”牧童说:“我想要成为一个国王。”龙树就将水洒在路旁的一棵沙拉树上,那树马上就变成了一只大象,等待着国王的号令。国王需要军队,大象便呼叫一声,军队马上就出现了。后来,牧童沙拉邦札成了巴希达那地方的贤明国王。

  龙树来到吉祥山后,主修精髓妙法,教授众生,深广佛法。他的后半生,大部分都在那里度过。据鸠摩罗什的《龙树菩萨传》记载,龙树辩破其他宗教和哲学学派的事情,遭到一个小乘法师的嫉恨。龙树便问他说:“你希望我在这世界上活得久一点吗?”小乘法师答说:“实在是不愿意!”于是,龙树将自己锁在房里数日。弟子们破门而入时,才发现龙树已蝉蜕而去。

  关于龙树之死,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传说,龙树晚年成就了长寿金丹术,得金刚不坏之身。国王沙拉邦札得了龙树的殊胜口诀,也修成了金丹术。此时,王子已年逾半百,一心想要继承王位。他的母后便给他出主意,让他去向龙树索要头颅。她认为,龙树是一位安住于广大菩萨行境界的菩萨,如果太子向他索要头颅,龙树必定会慷慨施与。而国王和龙树菩萨是作同等加持的,他们的生命是一体的。龙树一旦圆寂,国王也会因此命终,王子便可登上王位了。

  王子听了母后之言,迫不及待地赶到龙树菩萨身前,提出了索要头颅的要求。龙树爽快地答应了他。王子挥起宝剑,想将龙树的头颅砍下,却不能损其分毫。龙树对王子说:“以前我在刈割茅草时,曾用吉祥草割断过一只小虫的脖颈。这个因果业报,我必须要接受,所以你用吉祥草便可以砍断我的头颅。”王子依言而行,用吉祥草轻敲龙树的脖颈,龙树的头就掉了下来。

  此时,大地震动,日月无光,天空雷鸣电闪。王子担心龙树的身体重新愈合,便把他的头拖到四由旬以外的地方。后来,由罗刹女作施主,在龙树法体和头所在之地分别造了两座殿堂,至今仍由八大女夜叉守护着。传说,龙树的身体在弥勒菩萨来临时,会再度起来利益众生。

上一篇:第八章 拙火法的脉、气、明点观修《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