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中观庄严

哲学-中观庄严119笔记

创建日期:2023-05-13

  哲学-中观庄严119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194,33-128课)+结文(195,128课)

  甲二、所说论义=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乙二、如是分析之必要

  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丙一、名义(7,33课)+丙二、译礼(8,34课)+丙三、论义+丙四、尾义

  丙三、论义=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丁二、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

  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戊一、认清二谛之理(11-140,34-96课,含九个小结)+戊二、遣除于此之诤论(141-171,97-113课,含两个小结)+戊三、如是通达之功德(113-121课)

  戊三、如是通达之功德=己一、证悟胜义无自性之功德(173,113-119课)+己二、世俗显现起作用之功德+己三、修习二者双运之功德

  173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三己一、证悟胜义无自性之功德:

  通法无我者,串习无自性,颠倒所生惑,无勤而断除。

  2、人无我与法无我

  自宗观点:人无我与法无我当中,法无我是总相,就像人是总相一样;人无我是别相,也即人中也分男人、女人等,从因明术语来讲可以这样理解。人我如果断除,便不会转生到三有轮回当中,自相续的一切业和烦恼也会全部断除。

  3、依靠什么方法破除人我执呢?

  首先必须通达人无我,也就是将自己的我和我所执完全空掉,这时才能断除自相续中的人我。一直在轮回中流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因就是我和我所执。

  俱生我执的对境就是所谓的蕴,对蕴详细观察,完全是依靠因缘假立的,除了一种假象以外,本体丝毫也不存在。破人我的时候,最主要就是把蕴破掉。

  3、1破蕴

  《中观根本慧论》以五相推理来破;《入中论》当中以七相推理进行破斥;《智慧品》是以总的方式对六界进行分析,说明所谓的人我只是一种假象而已;《中观宝鬘论》则从五大和合的角度进行遮破。只是将蕴的假合执著为“我”,除此以外并不存在真正的我。明白这一点以后,完全可以将我执完全推翻。

  通达蕴本身是多体、刹那、假立的道理,最后便可通达人无我。

  3、2破我

  人们从无始以来就将蕴的聚合执著为“我”,通过中观的离一多因、金刚屑因等推理进行推敲,到了一定时候,完全通达“我”只是一种假合,真正的“我”在世界上本不存在,这时,依靠“我”产生的贪心、嗔心以及业和烦恼等,一切的一切都会销声匿迹。

  3、3俱生我执与微尘和刹那

  俱生我执的对境与诸多微尘和刹那的部分完全相违。为什么呢?人们在执著我的时候,必定认为它是常有的,并非刹那刹那变化,因为刹那的法与我执,从时间角度相违;也不会将“我”承许为一个微尘、两个微尘等,而是以具体的、总体的方式存在。

  所谓的“我”,有时候依靠无始以来的俱生我执产生,有时候依靠其他宗派的邪知邪见产生。了知这一切以后,通过中观的观察方法,通达“我”是空性的、不存在的,由此进一步修习,到最后,我执不存在,依靠“我”产生的对自己生贪心、对不悦意对境生嗔恨心等,所有烦恼全部都会无踪无影,仅此便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3、4推翻我执

  现在轮回中最可怕的就是我执。大家在每次修菩提心的时候,对于我和我所执,就像中观应成派说的,在名言中也是空性的;或者按中观自续派的说法,名言中不空、自相存在,胜义中是空性的。不管按照哪一种观点,应该运用这些如剑尖般尖锐无比、最锋利的理证对治自相续。

  如果推翻了我执,烦恼不会有,烦恼没有的话,依靠烦恼造的业也没有,这样一来,转生轮回的根本因不存在,就可以顺顺利利地获得解脱。

  3、5证悟人无我

  从时间角度,“我”其实就是蕴的一个相续——昨天的我、今天的我;或者是蕴的聚合,色蕴、识蕴、想蕴等所有蕴聚合在一起,便认为是“我”。在未以智慧详细观察时,对此种假合或相续认定为“我”,也就是所谓的我执。

  自宗观点:假设未以空性智慧进行剖析,对这样聚合的我执根本无法断除,因此不能证悟人无我。只须证悟人无我粗大的部分或者相续、聚合的部分为空性,便已证悟人无我,对最细微、最刹那性的法不一定证悟。

  4、证悟、所断、功德

  自宗观点:声闻缘觉没有圆满证悟法无我,声闻缘觉单独依靠人无我就可以断除烦恼。通过修习人无我,逐渐从一地到十地,最后在佛地可以获得究竟明现的智慧,这一点依靠理证也是可以成立的。

  想要获得第一地菩萨等的所有功德,需要在一阿僧祇劫中积累资粮、遣除罪障,并且精进修持福慧二种资粮,各种因缘尚未具足之前,必定不会生起殊胜的证悟;一旦所有资粮圆满具足,也就会相应获得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的所有功德,最终获得佛果。

  生起这一证悟时,与之对立的所断也将无影无踪。比如一地菩萨的智慧生起来的时候,与它对立的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都会断除;而一地菩萨的障碍全部遣除以后,与之对立的十二百功德自然而然会出现。所以,已经证悟则所断必定不存在,所断不存在的时候功德便会出现。比如太阳出来时黑暗不存在,随之便会出现光明,依靠光明见到各种色法也就无有任何遮障了。

  此处主要遮破了对方承许三乘智慧一体这种观点。因为没有如上承认的话,必定会出现“所断存在、证悟也存在”,或者“证悟不存在、所断也不存在”等情况。证悟、所断、功德三者就是随存随灭的一种关系。比如太阳不存在的情况下,黑暗自己消失;或者黑暗存在时,太阳也存在……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整个世间的规律全部混乱了。

  大小乘的见道等道果功德,实际有着太阳与萤火虫般明与不明的差别。小乘与大乘之间的差别是以功德智慧区分的。

  声闻缘觉必须证悟人无我,却未圆满证悟法无我。声闻缘觉不具足大乘的功德,诸佛菩萨则圆满一切功德,这也是从证悟角度区分的。

  5、愚笨者

  对愚笨者最难说服,《量理宝藏论》也说:有智慧的人自己辩不赢的时候,就会规规矩矩跟随对方;没有智慧的愚笨者,明明自己的观点不合理,还是非常有自信……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理证或比喻,只是翻着眼睛说:这是对的。这就是愚者的本性。

  麦彭仁波切在其他论典中也讲过:在毫无意义的辩论上,愚者比智者更厉害,因为他根本不讲道理、声音还特别大。

  6、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将所有的深广法门交给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后来从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传下来。而且,对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释迦牟尼佛已经在佛经中亲自作了授记。这些圣者的观点不会相违。所有教法融入一体、融会贯通,这种宗派在整个世界极为难得。

  7、前译宁玛派

  尤其藏传佛教中,前译宁玛派的观点确实非常好。这并不是自己赞叹自己的父母,所有文字全部摆在面前的时候,不管汉文还是藏文,只要详详细细研究、观察就会发现:宁玛巴的特点、教言,以及教证、理证、逻辑等,全部与诸佛菩萨的观点相合。即生遇到这种宗派,确确实实是前世造了非常好的善业,

  从我个人来讲,自己总是对自宗充满信心,觉得前译派不论从传承上师加持的角度,还是因明等逻辑推理方面,都是非常殊胜。这一点,我想在有生之年不会出现丝毫动摇。

  以前贝若扎纳从皇宫开除的时候说:“人人不喜我意足。”什么意思呢?如果有人说前译派不好或者藏传佛教不好,人人都诽谤、人人都不高兴,我自己却像获得了如意宝珠一样非常高兴,自己已经依靠这种法要获得了真实利益,非常满足。

  追随莲花生大士、静命论师、国王赤松德赞者,能在今生遇到前译派教法的确非常荣幸!莲花生大士、嘎绕多吉为主历代的大圆满传承上师,以及全知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华智仁波切、上师如意宝等高僧大德,应该与他们的殊胜论典恒常相伴。

  当时国王赤松德赞建立译场,翻译了大量的经典论典,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时也曾赞叹:前译派这么多的经论,即使印度也是没有。续部也好、中观也好,现在很多的论典都是前译译师翻译的,这些译师们也全部是大圣者。

  即生遇到这种宗派,确确实实是前世造了非常好的善业。自宗如此清净的传承、这么好的教言确实不能舍弃,如果放弃真正的如意宝去希求一些假宝,的确非常可惜!

  当然,学起来的时候确实有点吃力,这种感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但不论学中观、大圆满,总觉得里面有不可思议的甚深加持和意义,内心非常欢喜。我们自己应该发愿:恒常与本派的上师、本尊及大德之论典的光芒相依相伴。

上一篇:哲学-中观庄严118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