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5卷61中1笔记
卷五
15二五圆通
15、11十一须菩,意根圆通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61场中部1
1、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须菩提从自己的座位上起立,向佛的足下顶礼,白佛说。
须菩提,也叫“空生”,因为他降生的时候,家里的好多资具、物品全部都空了。当时家人非常害怕,就请了一些相士,看相的师父。看相的师父也很厉害,说空生将来对家人、对世界是很吉祥的一个人。后来人们就叫他“善吉”,还有叫“善现”。藏文叫“让炯”(音译)。须菩提在佛陀的教法当中是解空第一,包括《金刚经》、《般若经》,好多法门是佛陀对须菩提说的。
2、我旷劫来,心得无碍,
我旷劫以来、多生累劫以来,心得到无碍。他前世的习气是非常非常好的,很多时劫以来,心没有什么障碍。
3、自忆受生如恒河沙。
而且自己有寿命通,能回忆特别多的生世,受生多少多少生世,像恒河沙数那样的生生世世,他都能回忆。
4、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我在母胎当中,就已经知道一切万法全部是寂灭的、空性的、清净的道理。
5、如是乃至,十方成空。
而且乃至十方世界的一切万法,都了知为空性。这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讲,从五蕴开始一切都是空性的。从万法的角度来讲,乃至十方所有的一切法都了知为空性。
6、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不仅自己知道空性,而且让很多众生也是依靠我的觉知来证悟空性。
7、蒙如来发,性觉真空,
他证悟空性的方式是什么样呢?依靠如来的加持,依靠如来的启发,我已经了达了真正如来藏本来面目的空性和光明双运的境界,觉空无二的境界。
8、空性圆明,得阿罗汉。
空性、圆满、光明、周遍一切的境界得到了以后,自然而然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9、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
须菩提说:“我当时证得阿罗汉,顿时证悟如来珍贵的、光明的、空性的、如海一般的境界,这个时候我的见解,同佛一样的。”
须菩提以前早已成佛,那个时候他的名号叫做青龙如来,青色的龙。所以他顿入最高境界的时候,其实跟佛没有什么差别,已经获得了佛果。也有这个意思。
从断除烦恼和证悟空性方面,须菩提的见解跟佛陀相同。中观认为,只要获得阿罗汉果位,那跟佛陀在证悟空性方面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显现上面有差别。
10、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成就无学的果位,解脱了烦恼,证悟了空性。正因为这样,我在佛教当中成为解空第一,在证悟空性、了知空性方面我是第一、最了不起的。
11、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
如果佛问我成佛的圆通是什么?根据我所修的证悟来讲,一切相实际上是非相。也就是说瓶子非瓶子,柱子非柱子,显相的东西都没有了。这是一个单空,因为是破一个边。
12、非所非尽,
单空所拥有的这种空,实际上也是没有的,也是尽了的。这是破二和三个边的。
13、旋法归无,
最后所有的二法也是不成立的。凡是所有的法,空也好,相也好,空和相二者也好、非空非相也好,所有的这些都是无有,所谓的无有就是大空性。
旋,反过来说。
14、斯为第一。
所以对我而言,意应该在证空方面是第一。这里看起来好像是意根,意所摄的法,意的对境是法,全部是空。
15、一说阿罗汉就肯定是小乘的,也不能这么理解。有时候菩萨也叫阿罗汉,佛也叫阿罗汉。声闻缘觉当中,《俱舍论》里面所讲到无学地的行者也叫阿罗汉。
须菩提是大乘的成就者,阿罗汉是出有坏,出有坏实际上是摧毁三有一切的烦恼,具足一切的功德。所以出有坏有小乘的阿罗汉,也有大乘的阿罗汉。出有坏、如来、正等觉佛陀是真正的大阿罗汉。
16、《42原经-须菩提-观苦+空 (2018-07-07 10:51:02)标签:佛学------读经随笔 ,分类:登箭一观花》
(1)《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八听法品第三十六(五)
尔时。尊者须菩提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在一山侧缝衣裳。是时。须菩提闻世尊今日当来至阎浮里地。四部之众靡不见者。我今者宜可时往问讯礼拜如来。尔时。尊者须菩提便舍缝衣之业。从坐起。右脚着地。是时。彼复作是念。此如来形。何者是世尊。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见者复是地.水.火.风种乎。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如世尊所说偈言
若欲礼佛者 及诸最胜者
阴持入诸种 皆悉观无常
曩昔过去佛 及以当来者
如今现在佛 此皆悉无常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说于现在中 当观于空法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现在及诸佛 当计于无我
此中无我.无命.无人.无造作。亦无形容有教.有授者。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无主。我今归命真法之聚。尔时。尊者须菩提还坐缝衣
(2)《大乘宝性论》第03课讲记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记载到:佛陀在天界受完应供后返回,莲花色比丘尼和僧众一起去迎接佛陀,她心想:在众眷属之中,我应该先去见如来。但是依佛教的传统,迎接的顺序是比丘在前,比丘尼在后。莲花色比丘尼因获得圣果具有神变力,于是就变成一个国王,洋洋得意地排在了迎接队伍之首。(就像以前法王每次回来的时候,迎接队伍有的人排在最后面,有的人排在最前面。)莲花色比丘尼盘算着今天能够第一个见到佛陀。
不料佛陀见她后,却呵斥到:“你不是第一个见如来的,第一个见到我的是须菩提。”须菩提在耆阇崛山的石窟中观想佛陀,安住在如来不可思议、不生不灭的法身当中,虽然须菩提根本没有出来,而莲花色比丘尼又是神变又要站在队首,非常执著佛陀所化现的五蕴色身为实有的“佛”,并没有见到真正的佛,因此佛陀才这样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