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9卷98上笔记

创建日期:2025-04-16

  民俗学-楞严9卷98上笔记

  18七趣想情

  18、9七趣想情,六趣天界

  18、9、3六趣天界,无色界四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回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地,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98场上部

  1、无色界=1、空处+2、识处+3、无所有处+4、非想非非想处=1、空无边处+2、识无边处+3、无所有处+4、非想非非想处

  2、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

  佛告诉阿难,从色界最边缘、最边际中,有两条歧路,有两条岔路。

  一条是直路,如果修行很好的话,从四禅广果天开始,五种不还天,直接获得阿罗汉果位。

  一条是歧路。如果修的时候没有以出世间的智慧摄持,那就入于无色界。

  3、若于舍心,发明智慧,

  如果是舍的等持禅定,以人无我的智慧来进行摄持,通达了空性。

  4、慧光圆通

  那么智慧的慧光可以断除三十六种所断,圆满通达。

  5、便出尘界,

  断除三界当中所有的尘。

  6、成阿罗汉,入菩萨乘,

  成为阿罗汉,这个阿罗汉不仅是小乘种姓的,还可以是不定种姓,诸佛菩萨劝请以后入于大乘道。

  7、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这样的一类,名为什么呢?“回心大阿罗汉”,这是菩萨种姓的。

  色界的边际,还没有到无色界的时候,中间如果通达了人无我,就成为阿罗汉,再进一步通达法无我的话,就成为菩萨,变成了大阿罗汉。有时候佛陀也可以叫做大阿罗汉,大菩萨也叫做阿罗汉。这里主要是变成大菩萨的意思。

  8、若在舍心,

  如果一直修舍心的禅定。

  9、舍厌成就,

  修的过程中,特别讨厌自己的身体。因为到色究竟天的时候,基本上只有一个光身,其他都没有了。他们对光身也产生了厌恶心,这样的话,他在禅修的过程当中,成就了一个厌心和舍心。

  10、觉身为碍,

  觉得自己的身体是障碍。

  11、销碍入空。

  他消除了身体这个障碍,连身体都观成空性,观成虚空一样。

  12、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这一类的天人,叫做空无边处,在两万劫当中入定。

  一切都是虚空,这样一直观、观、观,就到了空无边处,在虚空一样的等持当中入于二万劫。因为无色界没有真实的身体,所以它的身量没有描述。

  13、诸碍既销,

  色法的身体没有了,现在空的障碍也消除了。

  14、无碍无灭,

  像虚空一样的禅定也无碍,也无有灭,那只剩下什么呢?

  15、其中唯留阿赖耶识,

  只留下一个阿赖耶识。

  16、全于末那半分微细。

  末那识,也叫染污意识。全部的末那识当中,缘于色法和空法的部分已经没有了,缘于内在阿赖耶的那半分还有。

  17、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这种天人叫做什么呢?识无边处。住在禅定当中的时间很长的,在四万劫当中入定。

  在识无边处时,阿赖耶是存在的,染污意识细微的部分是存在的。

  18、“连色法都没有,怎么还会有众生呢?”

  识无边处的天人,粗大的六根识是没有的,但是有一种细微的缘于阿赖耶的染污意识。

  19、“万法唯心造”,如果天天这样修的话,前辈大德们说的,如果修错了,很容易转生到识无边处,根本没办法从阿赖耶上面超离,必须要把这个识破掉。

  20、空色既亡,识心都灭,

  色、空都是没有的,识心也已经灭了。

  21、十方寂然,

  十方都是空荡荡,寂然、无所有的状态。

  22、回无攸往。

  没有任何依靠而住,在境界当中一切都是没有的。

  23、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这一类叫做什么呢?无所有处。它的寿量是六万大劫。

  24、无所有处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堕于单空方面的修行很容易转生到无所有处。刚开始的时候,修什么都没有,是可以的,但是长期一直修什么都没有的话,最后变成了顽固的空性,自己都不知道已经入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认为自己已经证悟空性了。

  25、识性不动,

  识的本性,就是阿赖耶的本性,就是如来藏,在非想非非想天的时候,他如来藏的本体如如不动。

  26、以灭穷研,

  依靠禅定力,灭前面的色也好、空也好,还有识也好,一无所有,全部都开始穷尽。

  27、于无尽中,

  在无尽当中,或者说于没有任何法当中,一无所有当中,要去观察没有法的尽头。

  28、发宣尽性,

  强迫观察什么呢?再进行分析尽的本性。如果没有的话,是不是没有?

  29、如存不存,若尽非尽。

  存的话,好像真正的存是没有的;不存的话,也是得不到不存的东西;有也不是,无也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完全穷尽也不是,没有穷尽也不对;似有似无,非有非无。

  30、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这种境界的天界叫做非想非非想天,也叫非有非无天。这个天在无色界最高的地方;整个三有的顶,最高的地方是他们,

  想也不存在,非想也不存在,这两者不存在,这两者以外的法也不存在,观察离四边法的话,根本不成立。

  31、此等穷空,不尽空理

  四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安住那么长时间,并没有明白真正的空,没有通达最究竟的空理,没有像圣者一样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空性道理。

  32、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

  圣者五不还天的道穷尽了以后,进入无色界,这样的一类,成为不回心比较钝的阿罗汉。

  圣者五不还天的道穷尽了以后,通达了人无我,这样的一类,成为回心大阿罗汉。

  “回心”,是小乘种姓回到大乘菩萨种姓。

  33、若从无想诸外道天,

  从四禅的无想天,到外道也能成就的无色界四个天。

  34、穷空不归,

  虽然他们穷尽空性,但实际上并没有回归到真正的空性当中,也不知道真空。

  35、迷漏无闻,

  而且他们迷惑在有漏的天界当中,所以他没有真正的听闻到出世间的空性。

  36、便入轮转

  这个原因,他们直接入于轮回当中。

  无色界的天人,修了空性,但是一直迷惑在有漏的世间空性当中,没有证到远离二边的人无我、法无我的空性,所以不能断除轮回根本,一直沉溺在轮回当中。

  37、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

  阿难,以上所讲到各个天人,应该包括凡夫天人,十八个色界天当中,前面的十三个天界,五个净居天不算在里面,还有无色界的这些天,实际上这些都是世间的禅定而形成的,因此各个都可以称为凡夫。

  38、业果酬答,

  他们各自都是依靠禅定,依靠善业转生到天界当中。

  39、答尽入轮。

  这个业果成熟完了以后,福报尽了,他的善报,善业,这些定业尽了以后还继续入于轮回当中。

  40、彼之天王,即是菩萨,

  上面所讲到的这些天王,包括大梵天,光音天、遍净天这些天王,《华严经》等大乘经典里面讲的,这些天王都是菩萨的化现,他们是化现的。

  41、游三摩地,

  他们是依靠三摩定,住在天界当中。

  42、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逐渐逐渐,他的修行禅定有进步,然后回向于圣者的行列当中,获得无上的菩提。

  菩萨们不断在天界、在人间深化修行,这样的话,他们不会沉沦,直到获得解脱。

  43、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

  佛告诉阿难,上面所讲的无色界的四个空天,他们的身心全部灭尽以后。

  44、定性现前,无业果色。

  会有禅定的心显现,但是他没有业的果色,只有定的果色。

  45、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从第一个空无边处,一直到最后非想非非想天之间,叫无色界。

  46、此皆不了,妙觉明心,

  下面是整个三界的总结。欲界、色界、无色界,全部都是没有微妙觉悟、光明的真心。

  47、积妄发生,妄有三界。

  积累妄心所发的这些现象,现前了整个三界。

  没有了悟心的本性,依靠妄想而产生三界;外面没有真正的世界,依靠妄想产生了欲界和色界和无色界的天;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性,所以产生了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各种现象。

  48、中间妄随七趣沉溺,

  在这个轮回中间,依靠这种妄心,产生了“七趣”,地狱、饿鬼、旁生、人类、仙人、天人,还有阿修罗。

  49、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七趣各种不同的补特伽罗,他们各自都是依靠自己的业,显现自己的果报,变成了自己的种类。

  造了人的业,变成了人类。造了动物的业,变成了动物,造了无色界的业,变成了无色界。

  5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凡夫人碎碎分别念:

  色界与无色界晋升路线,不是太明确,特别是四禅后期的去处。

  (1)初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福生天→福爱天→无想天),下面到哪?是五不还天,还是无色界?

  (2)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发明智慧→回心大阿罗汉→入菩萨乘,五不还天是联接广果天,还是无想天?

  (3)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不回心钝阿罗汉→入轮回

  (4)如果各禅天的天王是菩萨,那各禅天的天民晋升到天王,不就成为菩萨了吗?不用再修上级的禅天了,直接上菩萨道了吗?如果各禅天的天民不能晋升成为天王,那如何晋升为上级禅天的天民?

上一篇:民俗学-楞严9卷97下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