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9卷97下笔记
18七趣想情
18、9七趣想情,六趣天界
18、9、2六趣天界,色界十八
18、9、2、5色界十八,五不还天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沉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97场下部
1、五不还天=1、无烦天+2、无热天+3、善见天+4、善现天+5、色究竟天
2、五不还天也叫阿那含,是四禅后面的净居五天。按照声闻乘的观点,这五个天都是圣者,都是第三果不来果,不用来欲界了,再下面是获得阿罗汉果位。
3、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
阿难,四禅当中,还有五个不还天,或者是净居天,全部是清净圣者居住的地方。
先修有漏的,再修无漏的,用顿超和杂修的方式,获得了这样的圣者果位。
4、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
下界九种思惑习气同时灭尽了。
九品习气的,前六品到了第二果的时候已经灭了,再后面三品,在第三果的时候已经灭了。《俱舍论》当中有八十一个所断,其中见惑分为九品,上、中、下,每一个也是分上、中、下。到三果的时候,下界九品全部都已经断了,包括它的习气都已经灭尽了。
5、苦乐双忘,
这个原因,苦和乐双亡。虽然没有像阿罗汉那样都亡了,但是因为已经获得了圣者的果位,所以这个时候苦和乐的感受都已经灭尽了。
6、下无卜居。
因为他是圣者,下面没有选择的地方,没有他站脚的地方。
净居五天的这些天人,下面的欲界,比较乱;色界四禅,都是凡夫天,这样的话,下面没有可以居住的地方。
7、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志同道合的净居天天人,安身立命的地方就是禅定的舍心当中。
这一段是一个概要,因为下面的五个天都有这些特点。下界九品的思惑已经断了,痛苦快乐都已经灭了,他们都没有办法住在其他地方,只能都住在舍心当中。
8、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
苦和乐都灭了,苦乐这颗非常挣扎的心,在这里没有交织了。
9、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这个天界都是圣者,肯定是没有苦乐斗争,所以叫做无烦天。
无烦天的寿量是一千个劫,身量是一千个由旬。
10、机括独行,
“机”指的是弓,“括”是箭。射箭的时候需要弓和箭,这两个先接触,射完箭以后,弓和箭各自都脱离了。
这是以比喻的方式来讲心和外境脱离,独立独行,不会互相干涉、干扰。
11、研交无地,
境和心已经不会有相交的机会,互相交织,互相争斗的地方是无有是处的。完全脱离了,互相无有观待、无有依赖。
我们一些密法当中讲心无有能依所依,一切都无有观待,显而无自性这样的。
12、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这样的天叫做无热天。不会热恼,心很清凉,禅定很清凉的。
它的寿量是二千劫,身量二千由旬。
境已经灭了,心也随之而灭了,这是比前面的无烦天更细微的方面来分析的。
13、十方世界妙见圆澄,
这里的十方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因为获得了圣者果位,用天眼通能见到一个大千世界,见的非常圆满和澄清,非常清楚。
14、更无尘象一切沉垢。
没有尘相,外境各种各样尘的形象是没有的,内心能取的内因,形象的影子也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外境和内心所有的能取所取,在这个时候都是没有的。因为他获得了特殊的天眼通,看的特别清楚。
15、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这样的一类叫做什么呢?善见天。
他见的比凡夫人高的多,清晰度很高的,就像现在有些高清的摄像机、照相机,1.0、2.0、3.0,越来越好。他的天眼实际上能见到一个大千世界的十方众生,这个叫做善见天。
他的寿量是四千劫,身量是四千由旬。
16、精见现前,
精妙的见到本性的境界,比前面的天更加殊胜。前面的天有眼通,后面的天有神变。
17、陶铸无碍,
这是用比喻来说明的,就像陶师和铸匠师,依靠自己的手艺,能做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做泥牛也好、做泥马也,金盆也好,金佛像也好,都可以做出来,没有任何障碍。
同样的,这种天人神通无碍,变化无碍,一变多,多变一,有这样的功夫。
18、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这样的天类叫做善现天。
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变化,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什么都可以变出来。
它的寿量是八千劫,身量八千由旬。
19、究竟群几,
通过各种方式,非常究竟地用智慧进行观察各种各样外境,粗大的变成微尘,微尘变成了极微,极微又变成了无分微尘,乃至极微,乃至很小很小。
20、穷色性性,入无边际。
观察到穷尽色法,色法再观察的话变成空性,最后入于无边际。像虚空一样,入于没有任何的相。那个时候,法已经灭了,但身相还没有灭。
21、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如此一类,名叫做色究竟天。是色界当中最究竟的、最高的,所有的色法已经是最细微的了,整个外境全部都空了,只有一个他自己的身相。
他的寿量是一万六千劫,身量是一万六千由旬。
22、阿难,此不还天,
下面做一个总结,佛告诉阿难,对于上面的五个圣者天界。
五不还天=1、无烦天+2、无热天+3、善见天+4、善现天+5、色究竟天
23、彼诸四禅四位天王,
下面四个禅的天王:
初禅=1、梵众天+2、梵辅天+3、大梵天,大梵天是天王;
二禅=1、少光天+2、无量光天+3、光音天,光音天是天王;
三禅=1、少净天+2、无量净天+3、遍净天,遍净天是天王;
四禅=1、福生天+2、福爱天+3、广果天+4、无想天,广果天是天王。
第一天有王、臣、平民的等级,越来越上面,没有王臣的等级,但最上面天的福报是最大的,所以可以称之为天王。
24、独有钦闻,不能知见。
这四个天王也只是听说过上面有五个圣者的天界,但是他们从来都是没有见过。
这几个圣者的天界,下面的四大天王,一禅的天王,二禅的天王,三禅的天王,四禅的天王,他们四位天王都是没有见过,那其他的天人更不用说了,他们都没有见过。
25、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
相当于是什么样呢?就像如今我们世间旷野深山里有一些道场,这里面有一些都是由圣者阿罗汉住持着。
26、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一般的世间凡夫粗人根本没有见到过。四禅的天王们都没有见过的话,那我们人间的凡夫怎么会是见过?肯定是见不到的。
27、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
佛告诉阿难,上面的十八个色界天没有男女相交,都是独行的。
28、未尽形累。
他们身体的色还没有灭尽,但是他们苦和乐的贪欲也已经尽了,有些是暂时的压制,有些是根本上压制。
29、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从色究竟天一直到下面的梵众天,总共有十八个,称之为色界。
初禅=1、梵众天+2、梵辅天+3、大梵天
二禅=1、少光天+2、无量光天+3、光音天
三禅=1、少净天+2、无量净天+3、遍净天
四禅=1、福生天+2、福爱天+3、广果天+4、无想天
五不还天=1、无烦天+2、无热天+3、善见天+4、善现天+5、色究竟天
五不还天是不是属于四禅天?未找到明确答案。好象每个大师解说时,有些语言有“属于”的意思;又有些语言有“不属于”的意思;前意不答后意,不能确定他的观点到底是“属于”还是“不属于”。每次读此经,对此处的科判都要想很长时间。上次,取了“属于”;这次取了“不属于”,只是为了“十八”,更容易算而已。“属于”PK“不属于”,仍然是50%PK50%,难以判断,留待以后继续观察。
31、一般《俱舍论》也好,《智者入门论》也好,都讲了色界十七天,无想天并没有加在里面;按照《小乘阿毗达磨》是十七个色界天,《大乘阿毗达磨》观点是十八个色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