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2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创建日期:2023-11-29

  NO.2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注5]《现代人面疮--江翠裳居士念佛往生实录》,来源佛心网:

  取自莲池海会-思归子主讲

  我们看这一位江翠裳小姐,长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貌姣好,又是班上的班花。爱美是人的天性,女孩子谁没有花一样的年华,青春的岁月。可是佛经上讲,我们无始劫的业力,不晓得什么时候要起现前,业力现前的时候,这样一张面孔,变成这样一张面孔--各位看看右脸上这样大的肿瘤(十数公斤),它是从一颗癌细胞,一直从脸上蔓延到胸口。这才知道什么叫做业力,什么叫做病苦。喜欢漂亮的女孩子,长这个瘤子在脸上,连自己都不敢看了。这个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五逆十恶」一念回光,佛都不舍弃。

  我们有位师兄,一看到这个照片,都吓得哭了。当场发愿:「我再也不敢做坏事情了。」怕报应来时,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这位小姐的妈妈照顾她十八年,照顾得整个身心都碎了。她妈妈说:「什么你想不到的脾气,她都发过。」看到自己的女儿这样痛苦,又没有办法帮她减轻一点点。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了解这个道理,我们真要善待一个病人,他们那种无理的发泄、无理的举止,不是他们故意要这样做的,是他们痛苦得无可奈何的自然流露,我们要基于大慈大悲,要对他们有个谅解。

  她在痛苦当中,从有医生看到没有医生,不晓得怎么治疗?要死,又不会马上死。要活,又活得这么痛苦,度日如年。你看她脸皮拉着这个肿瘤,那张嘴只能用吸管吃一点流质的东西。我们才体会到,我们可以好好吃一口饭,那是多大的福。

  就在医疗的力量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碰到了善知识,肿瘤专科的郭惠珍医生。我和郭医生最初去拜访她的时候,跟她讲佛教最基本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道理,讲「念佛生西方」的好处,她一听,恍然大悟,说出了一段公案,什么公案呢?

  她说:不管白天或者晚上,都看到有个男孩子在她面前,看得到又摸不着,她很害怕,又不敢向人家讲。晚上做梦的时候,有个妇人凶巴巴地骂她:「你害死我儿子,偿命来!偿命来!」她在梦中回答那个妇人说:「我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子,没有害过人。」正在她讲话犹豫的时候,前辈子的景象现前。

  佛经上讲,每人的八识田中有无始劫以来好好坏怀的种子,什么时候现前?我们不知道。一现前,喔,她穿清朝古装服,也是一个女孩。真的和一个男孩子有感情纠纷,真的有这么一个男孩子,因为和她感情的纠纷去世而不甘心,来找她算账。这男孩子的妈妈更不甘心,也要找她算账。这男孩子的冤魂,怨气,找了好久,就寄生在她脸部。从一个几公分的肿瘤,小小的癌细胞,一直蔓延到现在这么大,而且她这个冤家,还可以跟她讲话沟通,说:「我找了你好久了,终于找到了。」你看看,这个,只有佛法能够讲得通。

  佛门里面记载:悟达国师,十世前的怨家找上门,寄生在他的膝盖上,得了个「人面疮」,也会讲话,我们看起来好像是神话。这位是当代的人面疮。

  我们劝她,不要再去埋怨了,好好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化解这个怨业。她就向她的冤家债主说:「我现在知道,是前辈子欠了你的,我不要再和你冤冤相报了,我们一起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她妈妈说:「自从她开始念佛,怨气就没有了。」她最初念佛还念得不习惯,有时候打瞌睡,她这个怨家就会把她吵醒,说:「你怎么不赶快念佛。」显见,她在念佛的时候,对方的怨气也消了,也得利益。

  印光大师文钞里面也有提到,说:「生病的人,要好好念佛,冤家本来要加害你、要折腾你,你念佛,祂也得利益,祂会生感恩的心,祂知道不能再纠缠你,这样就能够化解冤孽,病就好。」祖师文钞里面讲得非常非常清楚。

  再看,她长这么大的肿瘤念佛,和我们好好的时候念佛就不一样。我们有时候总是会有口无心,念得悠悠散散,不亲切,不打紧。她是火烧到眉毛了,就会「以病为乐,以苦为师」。「病」,是她修行的良药;「苦」,是她修行的好老师。喔,她就这样,拼死命地用功,三年就成功了。

  她用功到什么程度呢?她妈妈说:「极乐世界的小鸟飞到家里,对着她和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叫着她的名字,江翠裳、阿弥陀佛、江翠裳、阿弥陀佛……。」她和妈妈感动不已。

  到往生前三个月,我们送给她这张佛像,本来挂在墙上,佛就从墙上化出来,站在她前面放光加被她,她想:「也许自己要往生了。」就一直念佛、一直念佛,后来,动了个念头,「怎么会这么久,是不是真的?」念头一起,当下佛久不见了。她向我们讲这事,我就说:「你在怀疑什么是真是假,佛在哪里?」

  佛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我们都感受不到;佛的报身,就是我们在念的「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我们就算站在佛的毫毛上,也感受不到佛。佛要度众生,就用这个化身。不管是泥塑的、木雕的、纸印的,你就把他当真的佛来尊敬、礼拜,就和去拜真佛的功德完全一样。

  她往生前三天,预知时至,就联络莲友来助念,在助念当中,安详往生。

  烧出近一千颗舍利

  她两个弟弟没有学佛,回来帮妈妈处理姐姐的后事,瑞相给她弟弟看到了。她弟弟在姐姐的门外,隔了一层墙壁,跟大家一起念佛,一下子,整片墙壁都不见了,一片光明,里面站了两排出家师父,合掌念佛送他姐姐往生。实际上,里面没有一位法师,都是我们这些莲友、在家居士。她才三十九岁,往生以后,烧出将近一千颗舍利。

  诸位想一想,她这样的业障,都可以借着佛的力量化解掉,我们也可以用佛的力量消除业障。

  。。。。。。

  再者,在江居士往生的事迹中,也更令我们体会到念佛法门的慈悲。江居士已经冤家债主找上门了,折腾成这样子了,还可以在这种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找到一线生机,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后学帮她准备寿衣,给她往生后穿,买了一套罗汉衫送给她,说:「很抱歉,也没有量您的身材,这件寿衣不晓得合不合身。」你知道她怎么说?「管它合身不合身,要往生去了,这臭皮囊要烧掉了。」真是说得太好了。

  。。。。。。

  我们非常感谢江翠裳居士,这样痛苦的示现,她病成这样了,也不能吃什么,也不能喝什么,为了维持生命,只是简单地吃依点点的流质,整个身体瘦得像一棵树。往生后,她们女伴帮她换衣服,整个身体瘦得像一棵枯干的树,全身所有的一点点营养全部被她的肿瘤吸收过去,业力不可思议,可是佛力更不可思议,我们众生的心力也不可思议。她的往生,除了自己宿世的善根外,也多亏碰到善知识、碰到了佛法。所以佛经上讲:「未成佛道,先结佛缘。」我们人生短短数十年,不用去计较太多,古人还发愿学吃亏。我们结佛缘,世俗说的会碰到贵人,你在要紧的关头,自然,贵人的力量就出现了。尤其现在工业时代,大家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有些人动不动就要去自杀、寻短,报纸留意一下,几乎天天有人自杀。多少青年把自己摧残掉了,太可惜了。

  [注6]《自性大圆满支分决定三戒论释》,云丹嘉措尊者著,索达吉堪布译,第二品别解脱戒:

  庚二、所修:

  应守学处圆修法,长净安居与解制,

  衣事皮革舍宅事,药等事于别论知。

  通过完全净除过患之方式增上三学的方法有十七事,其中增长对治学处、净除罪业的长净事有十一种必要。无论是早安居还是晚安居都有三个月,在此期间不说他过、不分财物,此为安居事。安居结束时解开此等规定,为解制事。为胜过在家人与外道并忆念戒律,免遭严寒酷热而依靠如理的方式等穿着不堕两边的衣装为衣事。宣说它的特殊情况为皮革事。如何使用僧众宅舍等,为舍宅事。宣说为利于不同疾病的四药用法,为药事。“等”字所包括的其他事在颂词中未说,详细内容当从其他论典中了知。

  在此,简略说明上述的总义。如《毗奈耶经》中云:“出家事与长净事,安居解制皮革事,药衣张羯耻那衣,僑赏弥事羯磨事,红黄时非时所摄,以及行履别住事,中止长净舍宅事,争论止息僧诤事。”共讲了十七事。

  一、出家事:要宣说一切出家的学处就必须先讲得戒的补特伽罗如何得戒,这一点前面已讲过,在此不赘述。

  如是能守护所得到的学处之事有八种,圆修学处有三事,即长净、安居、解制。

  二、长净:为了净除以前所积累的罪障、清净心与智慧而作的寂止长净。方法:首先对治贪心修不净观:如云:“浮肿虫啖想、红青黑肿想、啖食焚焦想、离散坏烂想。”对治嗔心修慈心,对治痴心修缘起法,对治分别念,如云:“修数呼吸法、随行安住法、转变分别念、真实许六种。”这时宣说了忆念呼吸的修法。经中云:“心安住、能恒住、能数住、趋近住、能调伏、能寂灭、最灭尽,能一缘、能入定。”以九种住心方便息灭欲界心以后修四禅四无色正行的寂止以及正念住等三十七道品。

  为了后世而在即生中禁防烦恼、清净戒律作顺法长净。方法:忏悔罪业、不再就犯、加持直到教诫不放逸等。如果有未参加者,则作取同欲等前行法即是加行,之后僧众同心诵《别解脱经》为正行。

  定时长净:按照历算,鬼宿月(藏历十二月)、翼宿月(二月)、氐宿月(四月)、箕宿月(六月)、璧宿月(八月十六至九月十五)、昴宿月(九月十六至十月十五)等月份下弦十四日所作的为十四日长净,一年中有六次十四日长净。十五日长净在上述月的上弦有六次、其他六月的上弦下弦各有六次。一年总共有十八次十五日长净。

  不定时长净有三种:在开光等吉祥之时所举行的长净,叫吉祥长净;为了制止已出现传染病等灾害或者为了避免灾难出现而作的长净,称为息灾长净;为和解僧众分裂而作的长净,称为和合长净。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比丘只有三位以下,那么一直要等待,或者到举行长净之处去,或者以长净作加持,如果只有自己一人,那就念诵三偈半的长净偈。

  三、安居:如云:“避免讥讽断害生,断身命害修破损,增闻法等琐事鲜,解制张羯耻那衣。”安居有此中所说的八种功德。安居方法有两种,如萨嘎拉所说:“牛宿月(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十五之间)初一,前安居为主。室宿月(七月十五到八月十五)初一,共称晚安居。”无论是早安居还是晚安居,在半月之前就开始复修、清扫经堂等,为远预备;无论承诺早安居还是晚安居,那一月已满,于十五日作长净仪式,赐予舍宅等直到承诺,令大家知晓,为近预备。正行从下弦月初一开始,清晨在比丘前念诵三遍安居偈而承诺。如果无有特殊的对境,自己立誓也可以。在安居期间,有六种要守护的誓言,如云:“立誓不离自地点,精勤闻法不挑拨,复修破损长安住,远离舍堕于此二。”应当认真护持安居戒。

  四、解制:固定时间在七日等之前,让附近地方知道即将解制等为远预备;如果是早安居,则在娄宿月(藏历九月),如果是晚安居,则在昴宿月(藏历九月十六至十月十五)十五日上午僧众聚集后作忏悔、三常念直到沙弥忏罪之间依照长净仪轨而举行。如果有不能参加者,那么就要到僧众前取同欲、取解制而宣说,加持同罪,请大家专注解制,这是近预备。正行时为僧众发草,念诵三遍解制偈,并作财物解制。对于解制,以对境、物质、处所、时间、仪轨、作者的六种特殊情况也要了知。

  非时解制:在安居过了一个半月的二十日,因某种外缘而可以作解制;在战争等出现的情况下,僧众全部需要分别,僧众聚集而作解制;比丘由于某种外缘而要离开,也可作解制。

  安住缘五事即药事、衣事、张羯耻那衣事、皮革事与舍宅事。

  五、药事:远离邪命而得到的不堕两边的四药。时药:主要是遣除饥饿疾病而对比丘开许的药。一般来说,是指过午不允许享用的五啖食、五嚼食,如萨嘎拉尊者云:“肉粥面粉饭,油饼五啖食,根茎花与果,叶子五嚼食。”

  更药:主要为遣除干渴疾病而开许的药。比丘在一日内加持后可享用此药,诸如饮浆八原料,如云:“芭蕉果梅子,林檎菩提子,鸡血李葡萄,樱桃子酸枣。”此外,还有人们共称的酿造粉汁(毗奈耶经中所说听许比丘饮用之葡萄酒酒尾子)、粮酒粉汁(开许比丘饮用之青稞酒梢子)、酸奶汁、酸乳精、黄酒这些具有渗水、滤过、极淡、照见面影和清澈如芦羹五相饮料。此药与其余三药配合也有三类。

  七日药:是主要为遣除风湿病而开许的一种药,比丘在七日内加持后可以服用。如总结偈中云:“生酥与融酥,菜油及糖沫,糖沫块凝脂。”

  尽寿药:是主要为遣除身体疾病而开许的一种药,比丘乃至有生之年作过加持后可以使用。如云:“根茎与叶子,花果之药等。”此等药在界限内,也要造一座用来煮熟、过夜等的净室。新建、已建的旧房、在一界限内不能用作经堂有此三种可作为净室的。这些净室的条件及加持的方式,如总结偈中云:“自之附近为己有、非二共同不相联,具有屋顶共六相,抬拾建造顿现四。”

  六、衣事:非为邪命、符合戒律而得来的衣物,通常是指经如法三色染色的衣服。有活、需和盈三种资具。(一)维生资具衣:为了比丘维持身体而开许的如法合度衣服,比丘可以用自己的名字作加持,有祖衣、上衣、下衣、裙、副裙、掩腋衣、副掩腋衣、试面巾、护脓衣、护疮疥衣、剃发衣、敷具、雨衣,共有十三种。暂时为避免离衣舍堕,可以持有诸如三法衣其一的布料与在家衣装一肘以上的量。

  (二)必需资具衣:在未形成维生资具任何一种形状的一肘以上衣物,用自他二者的名字作加持后可持用。丝绸衣物等作为财物想,帽等作为衣服想。

  (三)盈长资具衣:用别人的名字作加持或者观想后可以持用、除维生与必需资具以外剩余的衣服。

  对于这三种衣,断除贪执而将身体作伤口想、衣服作包扎伤口之物想而享用。实在不能继续使用时,为了增上施主的福德等也应当贴在佛塔的破裂处。

  七、张羯耻那衣事:是裁剪法衣之事,因将其做成平板一样,以此得名。实际上,比丘意念观想自己法衣上的加持转移到从安居财物中所得的三法衣上,张开者被差遣等为加行。承诺早晚安居的比丘们在室宿月十六日清晨聚集一堂,被差遣者诵三遍偈文让僧众知晓为正行。僧众说随喜,被差遣者宣说护持誓言为后行。转移加持:被差遣者在界限以外黎明时,属于其中的所有僧众在不属于界限等处而作的为自然离加持,昴宿月十五日或者因外缘提前而作的是勤作离加持。

  八、皮革事:在中土,为了保护僧众经堂等而仅开许皮鞋,除经堂以外的家中如果无有其他垫子,则可坐皮垫。在边地,为了防寒而开许使用皮鞋、皮垫,在特别严寒的地带,可以随意享用。

  九、舍宅事:如《根本律》中云:“当造经堂,于其一面中间造净室,其前为门框,四方形也。”建造经堂后,要在门上绘画金刚手菩萨、轮回五分图。作礼的方式,在家人向出家人顶礼,所有出家人按照戒腊而礼拜,僧俗都要敬礼佛陀。使用经堂与寺院的舍宅等一切资具的方式:萨嘎拉尊者云:“无学道者主人享,有学道者授受享,具有禅定能力者,得开许享无过失。剩余懈怠所毁者,以还债式而享用,任何时于破戒者,皆遮享用经堂等。”尤其是对破戒者的遮止方式:《心钉》中云:“破戒者地迈一步,享一口食一碗水,享用僧众之财物,说为邪命堕地狱。”应当以此等方式进行取舍。

  失而还净事:分为犯罪还净与争论还净两种,其中犯罪还净有四种,即红黄事、行履别住事、时非时所摄事、中止教诫长净解制事。

  十、(犯罪还净之一)红黄事,因为佛是为红黄地方的诸多比丘制定的,因而共称为红黄事。它又分不愿忏悔者与愿意忏悔者两种。对不愿发露忏悔者进行呵责、惩罚的方式有五种:威慑治罚:对于斗殴者以役使的惩罚,并严厉警告说:如果再不放弃,就要将其摈除僧团。呵责治罚:对于违犯僧残罪者令做迁悦等事,如果仍旧屡教不改,则通过轻的对治方式呵斥说,去其他地方居住。暂摈治罚:为了避免他人生邪见,而摈除令在家人生厌恶心者。疏远治罚:对于轻侮在家人者,僧众不与之友好,令其悔改。永摈治罚:受到此治罚的有七种人,本来已经犯了堕罪却说没犯,则为强说不见自曾犯罪者;明明众所周知此人已犯僧残等罪,不肯悔改者;口口声声地说饮酒无有罪过等怀有恶见者;躬行斗殴之事不加悔改者;暂时身语装模作样如理如法者;紧持斗殴之事不放者;与比丘尼淫荡杂处者以及依教评论仍旧不息争论者。此七种人从僧团中摈除,如果重新祈求宽恕,则予以相合宽恕的长净,使其恢复如初。

  愿意忏悔者之红黄事:还净方式与下三事中所讲的意思相同。

  十一、(犯罪还净之二)行履别住事:要想使真正犯的僧残罪与覆藏罪得以清净,就必须在半月等期间奉行迁悦等,因此共称为行履别住事。这样的僧人当然算不上是殊胜的修行人,犯僧残覆藏多少日,就要迁移多少日。正在进行迁移期间,如果再犯同类的第二个僧残,则重新迁移;倘若犯第三个僧残,则再重迁移;如若又犯第四个,那么就必须作呵责治罚。愉悦:是为了使真正犯的僧残罪得以清净,比丘在六天、比丘尼在半个月中令僧众愉悦,比丘尼违犯难断法也通过这种方式还净。无论如何被予以愉悦之事后要在这些天内恭敬承侍僧众。如果期间又犯第二僧残,则重新愉悦;犯第三个僧残,再重愉悦;如果犯第四个僧残,则作呵责治罚,这一切均与前相同。此等之行如下总结偈中所说,在进行迁悦的过程中,履行迁悦者要断除五尊胜行<,接受五微贱行,解除迁悦:比丘二十人、比丘尼四十人聚集,先痛斥其恶行,再赞叹其改邪归正的行为,于是又成为恭敬处。

  十二、(犯罪还净之三)时非时所摄事:宣说覆藏与未覆藏的差别以及简明扼要地说明清净堕罪的时间与所有堕罪的本体,故共称为补特伽罗时非时所摄事。此事分六:覆藏:认识或怀疑与自相续相联的僧残堕罪,明明有发露忏悔的对境,却覆藏过夜;未知:对于造罪未造罪、造了什么罪、是否为故意造罪等一无所知;再行:正在进行迁悦还没有结束时还俗等,如果后来又受比丘戒,则再继续前面的迁悦;不记:不记得覆藏的时间以及堕罪的量;五事:迁移、再迁移、愉悦、再愉悦以及解除迁悦;多数:不记得覆藏犯罪时间与堕罪的量,如果大致记得,忏悔要超过它的量,时间也要较其记得的时间长,比如(记得覆藏三个月,)要以四个月等为准而忏悔。

  十三、(犯罪还净之四)中止教诫长净解制事:依靠许多罪过而必须作中止教诫、长净、解制,故而称为中止教诫长净解制事。此事是针对有因如法与无因非法而发生事件的僧人。

  争论还净事有争论本事、僑赏弥本事与止息僧众争论事三种。

  十四、争论本事:对于僧众出现的大多数争论以如法的形式予以平息,因而共称为争论本事。争论本事的所息诤事有四种,关于有为法常、无常等为言诤;在中止教诫长净解制中,中止者与被中止者的争论为罪诤;如果评论堕罪,对方不承认,所说与能说之间发生的争论为犯诤;因为前三种争论而不能如法作长净等羯磨,为事诤。此四种为所息。能息者如果死去或者还俗或者相续中生起了殊胜智慧与悲心等,则自然息灭争论。除此之外的能息有灭诤七法,即八现灭诤、回忆施教、清醒施教、多数灭诤、探索罪体、布草灭诤与承诺灭诤。其中的现量灭诤也有八种,即立敌现前灭诤、直道现前灭诤、僧伽现前灭诤、明白现前灭诤、明明现前灭诤、有上座僧伽现前灭诤、三藏法师现前灭诤、威力上座现前灭诤。如果依靠前面的灭法未能止息争论,则使用后面的灭法加以平息。对于言诤,运用八现灭诤法与为僧众发筹码方式的多数灭诤法予以平息。对于罪诤,如果有犯罪的经过,则以八现灭诤法止息;若没有犯罪经过无有根据、有其他根据以及已经还净三者则用八现灭诤法与回忆施教法平息;精神病患者出现的争论,通过清醒施教法止息,用此三种灭诤法。对于犯诤,如果犯罪者不认识自己所犯罪的本体,则让其探寻罪业的本体,通过探寻罪体而息灭;对于明白罪体者,在除了犯罪者与制裁者以外未有扩大的情况下,以承诺灭诤平息;如果犯罪牵涉的是少数人,则以八现灭诤;如果牵涉到所有僧众,则以布草灭诤,僧众同心加以止息,有此四法。对于事诤,通过僧众共同开许直接息灭以及间接采用灭诤七法。

  十五、僑赏弥本事:僑赏弥地方与广严城的僧众发生不和,在一个界限内各作羯磨,因而共称僑赏弥本事。僧众关系破裂,通过相互断除言过失、作治罚、违谏、入列(使僧人入于劣者行列)等令僧众分裂的因,不离沙门四法,向僧众忏悔,予以宽恕与顺法长净此二对治加以和解。

  十六、止息僧众争论事:法相:按照《俱舍论》中所说,不是在本师佛陀前而是在凡夫僧团中,接受佛和正法以外的其他本师与教法,并取筹码,以此破坏僧团,时间不长,除南赡部洲外无有。所分裂的双方都是四个人以上,分裂者只有一人。《俱舍论》中云:“初末二大尊者前,佛已涅槃未结界,于上此等六时中,破F轮僧不出现。”除了本师在世、佛法未出现过患、佛差遣二大尊者、划界限时以外其他时间不会出现破F轮僧。还净方式:《毗奈耶经》中说要由二大尊者作调解。分裂之过患,在未和解之前那一尊佛陀刹土中所有众生相续中不会生起任何五道功德。

  十七、羯磨事:能得之僧人守戒的方法、还净周遍一切,为羯磨事。作羯磨的僧众数量四至四十之间,有十一类,参加羯磨的人数具足,并且具有(十三种)增添法、远离两种违品,羯磨师总的来说要具足增添法、了知仪轨,特殊情况仅仅了知仪轨也可。对境:大小界限等有的对境不属于有情,属于有情的覆钵口等是对在家人作的羯磨、安居期间外出予以开许等对沙弥所作的羯磨,施予羯磨、差遣羯磨、治罚羯磨、违谏羯磨、入列羯磨是对比丘所作的羯磨。这一切都是法、非法、和合、不和的羯磨,法与和合是所修,非法与不和为所断。这所有的羯磨若分类,则有一百零一种。(此等名称于此未译,请参阅羯磨律典。)

  ****************************************************************************

  附:《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胜乘甘露喜宴》麦彭Rinpoche著Khenpo Sodargye 译

  己三(成第一皈依处之功德)分三:一、成就自利;二、成办他利;三、由彼二因证成无比皈处。

  庚一、成就自利:

  佛陀恒普救,所有烦恼聚,

  一切罪恶行,及与诸老死。

  如果皈依了佛陀,那么并不是偶尔时间的救护,而是恒常普皆救护无明、爱等烦恼聚,十不善五无间等一切有漏业恶行及老死。佛陀根本不会产生烦恼、业与寿或生三染污法,因此皈依他时便获得果皈依,圆满自利,说明了自皈依。被世间畏怖所逼者逃到高山、洞穴等处寻求救护,皈依世间君王、世间小天神、梵天、自在天等都不能如是救护。

  庚二、成办他利:

  救护诸损恼,恶趣非方便,

  坏聚小乘故,为第一皈处。

  佛陀对众生有五种救护:1、救护世间中凡有的一切损恼,如来的加持中使盲人复明、聋人听声、疯人获得正念,种种疾病天灾等只要趋至佛城就会止息,谁如若祈祷佛陀,也能灭除一切罪过。2、如来放光接触地狱等恶趣,即刻能止息他们的一切痛苦,使他们转生到善趣。在地狱等中忆念佛陀或听闻佛号也能从中解脱。3、外道等行非解脱方便的恶劣苦行及禁行,将他们从其道中唤醒,安置于善趣解脱道。4、对视为我与我所的坏聚见者,宣说人无我而将他们安置于声闻缘觉涅槃中来救度。5、欲求趋入声闻缘觉道的不定种姓者,令入大乘,从小乘中救护,因此佛陀是他众之第一皈依处。

  庚三、由彼二因证成无比皈处:

  许佛皈处无比胜,救离众怖坏聚乘,

  恶趣多苦非方便,生死烦恼诸恶途。

  上述的意义归纳,承许佛陀与世间皈依处及声闻缘觉寂灭一方涅槃的出世间皈依处相比更为超胜,佛陀这样的皈依处无有其余可比,是一切皈依处之最,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在此轮回成为永久救离种种畏惧损恼、坏聚见等种种恶见、小乘、恶趣众生痛苦、趋入非解脱方便、生死及其因烦恼业的皈依处。按有些版本中提到业之代替用恶趣,必须理解转生恶趣的无间业及十不善业等是业之染污。

  佛法圆满身,妙法化情智,

  悲众至彼岸,许佛胜皈处。

  佛是殊胜皈依处的原因:自利他利究竟的缘故,如此成佛时,是力等一切果法功德极其圆满的三身,自利究竟。为利他而相应界性、根基、意乐宣说十二契经等妙法能令他众相续解脱的智慧无碍,即是智慧,何时也不舍弃一切众生的慈悲达到彼岸,即是大悲,由这两者使他利究竟。具足二利究竟功德的缘故,承许佛陀是此轮回中最殊胜的皈依处。

  尽除诸世间,众生之损害,

  富足诸圆满,许佛大皈处。

  佛陀是大皈处:完全遣除及永久寂灭时方所摄的所有世间界中一切众生的所有损害,富有世间出世间一切圆满的威力,为此承许佛陀是大皈依处。

上一篇:NO.2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