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坛经

民俗学-坛经(索)3疑问品19笔记

创建日期:2023-01-17

  民俗学-坛经(索)3疑问品19笔记

  1、六祖说:“你们自己的身坛城就是外器世界,心识、八识聚就是阿弥陀佛主尊和所有眷属。”

  密宗中所讲的能依所依,到最究竟时也会发现就在自己身上。我们作会供时也经常说,如来的坛城就是自己的身坛城,我们的身体具足五方佛的所有刹土,同时,我们的识聚也与五佛无二无别。

  无垢光尊者的《法界宝藏论》中也讲,任何一个瑜伽士在任何地方证悟时,清净刹土就在他的当下,别处没有实有的刹土。从最了义讲,这是非常合理的。无垢光尊者也说过,其他地方没有刹土,为什么呢?因为无有我执和我所执之故。

  密宗的大圆满和《大幻化网》中讲得非常广,并不单是理论上说,而是以直指本性的方式来说。为什么在灌顶时,最后的四灌顶里有直指本性?在《六中阴》的最后,莲花生大士专门给我们讲过直指自本性,其实当你成佛时,所谓的佛陀就是自己的这颗心,当我们真正认识自心,当下就已经认识了佛的本来面目,这非常了义,再没有什么更高的理论。

  汉传佛教《六祖坛经》中所讲的教义,懂得密宗的人,与密法进行对照时,完全是不谋而合。唐朝时的六祖虽然没特意去学密宗,也没特意去学五部大论,但是开悟者的智慧在法界中流露,这种智慧与经论非常相应,没有任何冲突和矛盾之处。我想,经过多年闻思的人在文字上进行对比时,完全可以明白这一点。诸大德在究竟密意的大海中是融为一体的,并没有相违之处,这很重要,也是我们常说的显密圆融。

  极乐世界是自己的身坛城、极乐世界在自己的心,因为密宗中很多的修法,是把自己的心观红色的“舍”字,再变成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把自己观为阿弥陀佛呢?如果我的心不是阿弥陀佛,却观为阿弥陀佛,就是非常大的错误。如果我把自己观成茶杯,那就不合理,因为它的元素与我身体的元素完全不同,我再怎样闭目观修这个茶杯就是我,也不合理。密宗的生起次第并非如此,我们通过修行之后认识自心,以生起次第观修阿弥陀佛时就是这样。

  《六祖坛经》里说“平直即弥陀”,“平直”完全是从证悟空性的见解来安立的,并不是说外境有个平直的东西是阿弥陀佛,而是说当我们心的本体显现时,认识了它就成了阿弥陀佛。

  2、我常想:我有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包括佛陀的甚深教言,自己感到非常荣幸。虽然我们正处在黑暗的末法时代中,但是有明灯般的甚深教言照亮我们的前程,这是非常快乐的事,倘若我们没有福报,根本遇不到这样的思想结晶。这个社会那么复杂,有那么多的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这时能遇到这般纯正无邪的真理,确实很难得。

  3、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从比喻上讲,木头通过很多次摩擦之后,从中可以冒出火星,产生火焰。同样,我们智慧的火花,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精进修行,反复磨炼之后才能产生的。如果我们真的很精进,就如淤泥中出现红色的莲花。莲花分白色、红色、紫色、蓝色等五颜六色,红色的莲花非常好看,如果我们真的非常努力,在如淤泥般的末法恶世,也可以出现如莲花一般于世间烦恼都不染的菩萨、高僧大德、有智之士。

  4、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菩提是从内心中寻觅的,观自己的心,认识自己心的本性,贪嗔痴当下去除后才能获得,而并非是劳累地向外求玄谈奥,从外面实有的东西中获得。

  5、见取自性,直成佛道。

  依靠我上面所讲到的偈颂修行,之后能见到真正的自性,成就佛道不会很困难。”

上一篇:民俗学-坛经(索)3疑问品18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