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法华

民俗学-法华21如来神力品+22嘱累品58下

创建日期:2023-09-08

  民俗学-法华21如来神力品+22嘱累品58下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那么当时佛呢就是对上行菩萨等就是说啊,就是诸佛的神通力是无量不可思议的。

  【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

  如果我以神通力就是讲,那个无量无边的百千亿的呃这个劫当中啊就是,为这个呃就是就交付或者嘱累就是,说这个呃《妙法莲华经》的功德的话呢就是,我会说不尽的。

  【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呃如果我简单地或者总、呃概括地总结起来说的话呢。那么这个《妙法莲华经》呢就是,是如来这个一切所有的法就是在这里面,啊就是,三世诸佛的法在这里,不管是显宗密宗就是,这个包括《法界宝藏论》这样的等等。(师清嗓)然后如来的一切自在的神通力也在这里,如来的一切秘要的这个密藏,啊就是也就是说,密法当中的时轮金刚大圆满的这些的话呢,呃就是间接的可以在这里,直接的话呢就是,因为密法的有些窍诀,直接从《妙法莲华经》里面呃拿出来的话,肯定有困难的,还有如来的一切甚深的之法呢,就是全部在这个呃《妙法莲华经》当中已经宣说了。你看这里还是讲得非常、非常的那个。

  【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

  是故呢就是你们应该就是如来这个灭、灭了以后呐,应该一心一意地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啊,并且呢就是如理如法地去修行。

  【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

  在这个国土当中如果能这个受持啊就是这个读诵啊,还有这个解说书写,如理如法修行的。那么还有呢就是包括这个《妙法莲华经》的这部书啊就,这、这部经文的话呢就所放、放、居住的地方,不管是放在这个、呃这个什么花园里面也好,或者是森林当中也好,树下也好,在僧众的这个房屋里面也好,在家人的宿舍里面也好,在这个经堂当中也好,山谷和旷野当中也好,凡是在这里的话呢就是,那么我、我们应该就是去这个去佛塔就是去供养。啊就是,他有两种说法就是,一个是前面就是,反正这个经在哪里的话呢,跟佛塔和如来的身体一样的,但这里的话呢,你只要这个《妙法莲华经》在哪里的话呢,这里应该就是就起个佛塔就是。比如说我的、我的家里有一个呃这个《妙法莲华经》的话呢,那我的家里呢也应该就是起一个小佛塔啊,或者说我以前居住的地方有《妙法莲华经》的话,这里要就是。

  【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这个什么这个《妙法莲华经》所、所在的地方呢就是,是道场就是,道场是什么呢?就是一切佛啊就是获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刚开始成佛的地方呢也在这里,然后中间呢就是他转法轮的地方也是在这里,最后呢就是三世诸佛在这个示现涅槃的地方也是在这里。

  所以呢你应该起佛塔,是应该值得。呃就现在有些上师的话呢,啊就是经常,什么就是绛生的地方就是修一个塔啊,然后呢那个呃就是圆寂的地方也是呃修一个塔啊。我们有些人问那个,你们为什么藏族人那个不重视“生日快乐”就是,然后很多,现在好一点,尤其以前的话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生日,然后那个,嗯就、就我们就经常这个回答说是生日快乐呢也是可以的,但一般藏族人这个降生和那个死亡的话呢就是死亡更重视就是。

  所以呢就是,一般很多人就是死的日子记得到就是,活、这个生的日子不一定能记得到,这里面还是有个甚深的这个意义呀。就是历史也是是这样的,所以来到这个世界的话呢,就是肯定要死的,而且,呃这个生的这种、活着的时间是短的就是,死了以后的时间是长的,因此呢,我们一般对历史的这种,呃,就是这种记载的话呢,就还是对这个呃,就涅槃也好,就是这个可能更、更要这个重要的。

  因此,为什么是佛陀,为什么是《妙法莲华经》所在的地方要修佛塔呢?因为这里是实际上佛这个转、呃成就菩提和,然后转法轮和涅槃的地方就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一个佛陀在、在这里成就,在这里转法轮,在这里涅槃的话,我们肯定要就是在这里起佛塔,啊就是,这里是佛陀所、所在的地方。

  所以呢,你看这个《妙法莲华经》就是,呃,居住的地方啊就是,只要是,不管是佛堂里面也好,在家、在家人的这个家里也好,甚至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的话,其实在这里,呃就起一个佛塔是非常好的,因为这里佛陀就是这个三、三个原、原因吧,就是是、是道场就是,道场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成就和转法轮和涅槃就。

  所以在这里《妙法莲华经》当中讲的,就是这个法本的这个功德是真正是呃不可思议呀就是。以后我们不要想是,噢,这个法本跟那个《红楼梦》没有什么差别就是,呃这跟《三国演义》就是没有什么,《三国演义》的精彩,里面可能更精彩就,《妙法莲华经》就是尽是一些重复,就有什么的啊就是,呃可能我们有些人是可能会这样想的,但是这个(师清嗓)有没有必要就是,你们自己再想一想啊,就是(师清嗓),呃(师清嗓)。呃,我们以前,嗯,对,不说了。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呃这个时候就是,世尊就是、重宣此义啊,就以偈颂方式这样讲的,我就简单就是讲吧。

  【“诸佛救世者,住于大神通,

  为悦众生故,现无量神力,

  呃,那么诸佛这个救世者啊就是,他呢就是住于大神通,那么为这个呃,呃,这个喜欢呢就是利益众生呢,他会现量这个示现就是各种各样的这个无量的神变。

  【舌相至梵天,身放无数光,

  为求佛道者,现此希有事。

  那么主要神变呢就是,他这个呃,显示呃这个舌相呃就是舌相广长啊,就乃至到梵天就是,然后身体也是出现就是无量的光芒,为这个目的呢,就是为求道者,求佛道者,那么显现就是各种稀有的事。

  啊有时候给他们面前就是显现很稀有的事,哪怕是一块石头就是,然后这个很好看的话呢就是,大家也觉得,“哇啊,这个石头好好啊,是不是你显示神通啊?”这不是神通,就是一般的一个石头找到的(众笑,师笑)嗯,但是这个缘起还是不可思议的就是,所以有时候,我们这个世间人呢就是对因缘就是,呃,这个呃(师念诵藏文),呃,(师清嗓)。

  【诸佛謦欬声,及弹指之声,

  周闻十方国,地皆六种动。

  然后这个佛呢就是在这里,就是什么诸佛呢就是,这个呃,这种嗯,这个什么,謦欬声啊就是,还有弹指声的话呢,周遍就是、就十方的这些嗯国、国土都都能听得到,而且整个大地也是就六种震动,佛呃、藏文里面的六种震动都讲呢。

  【以佛灭度后,能持是经故,

  诸佛皆欢喜,现无量神力。】

  然后以这个佛灭度以后的话呢,能持这部经典的话,那么诸佛呢就是也非常这个欢喜呀,就是显、呃显现这个无量的这个神变。

  【嘱累是经故,赞美受持者,

  于无量劫中,犹故不能尽。

  并且呢就是呃说这个嘱累这个、这个经典,也就是说交付就,他嘱累的话呢就是嘱托就是,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交付于,就是对后人的这种、这个呃委托和这个交呃怎么说,嘱托吧。那么这部经典的、这样的这个呃赞美啊,就是赞美这个受持者,就是对呃佛陀的话呢,就是再三就是叮嘱啊就是,说是赞美这个。

  【是人之功德,无边无有穷,

  如十方虚空,不可得边际。

  呃,佛陀涅槃以后将来就是谁受持这部经典的话呢,在无量劫当中就是,他的这个功德是说不尽的,那么这个人的功德呢,就是无边无穷的,连这个虚空的话呢就是呃也……虚空都可以找到边际,但是呢,这个功德呢就是不可得到边际就是因、呃这样的。

  【能持是经者,则为已见我,

  亦见多宝佛,及诸分身者,

  又见我今日,教化诸菩萨。

  嗯能受持这部经典的话呢就是,佛陀说是这已经、已经见到了我。啊就是你看我们有些人想,啊,我好伤心呐,没有见到释迦牟尼佛,但是,有幸我们见到这本书的话呢,佛陀亲口说是,这个人呢已经见到了我,并且见到多宝如来,还有呢佛陀的这个无量无边的这些分身佛呢,也见到了,还有呢就是见到了我今日这个教化的这个诸菩萨就是,当时法华这个现场的所有的这个教化的,当时的这个场面的这些的话呢,那么将来就是谁已经见到《妙法莲华经》的话呢,都已经见、见到了这个呃佛陀就是,所以说这个功德方面来讲的话呢,真的、这个佛陀我们亲自见到的话呢,也是这样的。

  我都有时候是、心里这样想的,真正的佛一模一样的上师如意宝,都是曾经已经见过,并且呢就是我也就是跟着这个上师也去过很多国家啊,也承侍过很长时间。但是有时候是有信心的,有时候我们凡夫人的话呢,好像把这个上师呢,也看做一般的这个世间人的很了起的一个人物、人物来就是对待,也有过这样的这种特别不清净的想,不、不清净的心就是。

  所以,我们即使真的这个释迦牟尼佛见到的话,不知道我们有什么样的这个信心就是,很难说就是。因为当时印度的话呢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信、信这个释迦牟尼佛,也、很多人呢不但不信就,还有很多人特别反、反呃反对就是,也有这样的。所以,我们就是真的见到了这个佛陀呢,不知道我们有没有信心。其实我们现在就是见到的这个如来啊,就是这个是非常有、有这个呃、这种福报吧,就是可以这样讲。

  【能持是经者,令我及分身,

  灭度多宝佛,一切皆欢喜。

  能,持这部经典的话呢,佛陀说是令我和我的这个分身呐,就是包括多年灭度的、灭度的这个、多宝如来的话呢,都这个欢喜呀就是,这个佛陀呢在示现当中、显现当中就是佛欢喜,也有这样的。

  所以我们要如来欢喜,获得加持的话呢,我们对这部书就是非常恭敬呐,供养啊就是,然后经常这个,哪怕是顶礼呀,在这样的话呢就是,就诸佛菩萨也是欢喜的,我、亲自见到这个佛陀呢没有什么这个差别的,佛陀的色身见到的话,也许我们有些业力深重人真的不一定生起这个呃就信心啊,就是。

  呃,就在一个上师当中的话呢,我想是我所见过的很多上师的话,真的是就跟佛没有什么呃差别的,但是有时候信心的话呢,有些人是有信心的,有些人就是没有信心的,这就是我们凡夫人的这种肉眼不清净和这个呃分别念,心识不清净的原因。

  【十方现在佛,并过去未来,

  亦见亦供养,亦令得欢喜。

  十方的这个现在佛呢就是,并且过去和未来佛,也见就是供养啊就是,也得到这个欢喜就是。如果我们对受持这部经的话,三世、三世的如来呢就是也这个欢喜啊。

  【诸佛坐道场,所得秘要法,

  能持是经者,不久亦当得。

  还有这个住道场当中的所得到的这些秘要,就是以前那个佛陀在成就过程当中,诸佛在这个呃这个修行过程当中所得到的这些秘要啊就是秘要的法呢,也能持部经典的话呢,不久的将来就是也会得到的,啊就。诸佛菩萨相续当中的这些智慧和悲心的功德的话呢,我们依靠这部经典也可以获得的。

  【能持是经者,于诸法之义,

  名字及言辞,乐说无穷尽,

  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

  那么能持这部经典的“于诸法之义”啊,包括就是对这个呃这个文字也好、意义也好、词句也好,还有这个乐说的这种无穷的这种辩才呢,就像这个呃这个风呢在空中就是没有任何阻碍一样的就是。我们这部经典如果学的话呢,对自己的这种打开智慧辩才涌现呐就是,方、方面有非常大的这个利益。

  【于如来灭后,知佛所说经,

  因缘及次第,随义如实说,

  如日月光明,能除诸幽冥。】

  还有如来灭度以后,如果知道佛所说的佛经呐,包括就是因缘和这个次第和它的这个意义而宣说的话呢,那么就是,如果佛灭度以后就是,真正能宣说这个这部《妙法莲华经》呐,像我们一样的,我们这里有些法师都是已经发愿了就是,有些说三遍,有些说是一遍就是,非常好就是。我虽然就是当时没有及时这个呃回应,但我很很开心的。你们这个发愿的话,我想不管怎么样就是,在有生之年当中一定会是能实现。

  即使没有实现的话,我们应该发很好的愿就是。就尽量地要在这个自己的将来的这个呃生生世世当中的话呢,不离开这样的大乘佛法。而且一、一个人的这种愿力越大的话呢,就像以前那个台湾的证严上师说,呃这个什么,力大、愿大力大就是,这个确实唉,哪怕说我们就是,像我们、我的话呢就是,也是一个特别那个的就是。

  但是呢,有时候发愿的话好像不可思议的。就像我们那天讲,我们十年前就是,通过这个呃什么太阳和月亮的这种标志,来想利益很多的这个全球的这个众生。但好像后来就不可思议的就是,很多地方的这种事业呢就是,无勤当中就是可以就是自然而然就出现的就是。这也是并不是非常勤作,即使勤作的话有些时候是不一定的。但是无勤当中呢,很多人都开始就是就是真正就是这个,心里就是获得了真实的佛法的利益就是。

  所以我们这个愿、发愿很好的。如果我们这样发愿的话呢,那么就是这个,就像这个日月光明呢就是遣除这个黑暗一样的。

  【斯人行世间,能灭众生闇,

  教无量菩萨,毕竟住一乘。

  那么这些人呢就是,不管是这个世间当中也好,其他当中,能这个呃泯灭就众生的心里的愚痴的黑暗。那么能教这个无量的这个菩萨啊就是,都究竟的话呢就是,住于一乘就是。

  【是故有智者,闻此功德利,

  于我灭度后,应受持斯经,

  是人于佛道,决定无有疑。”

  所以说有智慧人呢就是,听到这部经典的功德以后啊就是,我们应该就是非常的这个有信心就是就受持就是。佛陀这个灭度之后的话,能受持《妙法莲华经》呐,这个人呐就是决定就是没有任何怀疑就,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这个成就。(师清嗓)

  还有啊,不要着急啊,还有一品。嗯,(师笑,师喝水)对吧,你们睡觉有什么这个那么的。(师清嗓)啊?(师藏文通电话)

  呃啊,(师清嗓)下面是我们讲的那个应该是《嘱累品》呐就是。因为《嘱累品》呐实际上是这个,以前鸠摩罗什翻译完了以后呢就是,当时那个就那个皇帝叫那个姚兴呐就是就,他、他当时问那个,鸠摩罗什当时好像两三千个人的译场,就这里呢,当时这个皇帝他就有《法华经》的旧的译本,然后他一字一句地对,最后呢好像那个鸠摩罗什的这个版本呢就是,跟以前的译本有点不同的。包括《普门品》呐,然后这个《譬喻品》呐,呃就是还有呢,我们这次这个《嘱累品》的话呢就是,本来是呃这个其他的译本当中是最后的就是。那么呃鸠摩罗什呢就是在放在中间的。

  当时这个皇帝呢就问就是,为什么是这样的。然后鸠摩罗什就是就回答说,我是这个以前有一个上师就是叫做是什么这个唉须利耶苏陀吧,须利耶苏摩就是,在他那里就是当时得到的。那么他那里呢就是,当时是世亲论师的注释和世亲论师的这个经典,啊就是。世亲论师所所所得到的这个经经典的这个梵梵梵文本就,所以以后呢就是最好不要这个改改变就是。

  所以当时呢,就是按照这个他跟皇帝对话的这个呃来看的话呢,这个《普门品》是是鸠摩罗什那个译本当中是没有的。但后来呢,呃是这个后人就是增加的就。所以汉地的那个真正的呃这个鸠摩罗什的这个《法华经》的版本的话呢,并不是没有人改过的,还是有人这个改过的。但是鸠摩罗什他自己说,虽然我的这个改版就是,我的这个呃什么、版本呢就是有点不同就是,但最好是以后呢就是人们都是可以直接就是应用、应用它就是。

  这个是《法华传记》里面就是,有一、这么一个公、这么一个怎么讲啊,就这么一个呃就是他跟这个皇帝之间的一个对话。就是当时的皇帝叫做姚兴就是,那么就是这个之间的一个对话就是。这样的话呢,唉我们可能在梵文当中经常找到就是,现在跟那个英文当中也是这样的,梵文当中也是这样的就是,基本上跟那个,呃就藏文的这个版本呢就是非常的这个普遍就是,这个是。

  但鸠摩罗什的这个翻译呢就还是比较这个特殊。但特殊的话呢,就是当时鸠摩罗什他自己也认为呢就是,这个是比较这个特殊的。而且他得到这个授记呢,就是这个印度的东北地方的话呢,将来这个呃《法华经》呐就是非常这个兴盛就是,东北呢就是指的是汉地。所以呢就是,他当时就是很有信心,即使里面有一些差距的话呢就是,最好这个呃要用用这本书就是,用这本书。

  当然这个后来的历史的变化当中的话呢,那么这个鸠摩罗什的当时的翻译当中,确实这个《普门品》也是没有的,还有这里面的有一些唉改编吧就是。就这个的话呢,就是这个汉地历史也是就是已经这个公认的。就是这也是并不是没有改过的,就是改是改过的,但现在的这个版本呢也是有来源的。(师清嗓)

  【嘱累品第二十七

  那我们下面呢就是讲这个嘱累品呐,就是嘱累品的话呢就是按照藏文的话呢,就是最后一品呃就是,包括现在的很多版本当中是这样的。我刚开始这个是放在后面的,但后来呢我也说就是那大家觉得是这个如果就是没有必要就是,呃中间就是呃就调整的话呢,就是那我还是这次的话呢就是按照这个鸠摩罗什的这个译本来讲翻译。其实在这里面的有些、有些道理的话呢就是嗯就还是,我们等会儿看下,有些地方我们也可以值得思考。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

  那么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从那个座呃法座起啊,就是显示大神变,然后他的这个右手呢摩着这个无量菩萨的这个顶啊,就是摩诃、摩诃萨埵的这个他摩顶就是。

  所以我们藏传佛教当中经常有摩顶摩顶,就是但是佛陀给菩萨摸摩顶也有,凡夫给凡夫摸顶也有。(师清嗓,众笑,师笑)然后,然后(师清嗓)呃不知道摩摩顶的话起不起到作用就是。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就是通过念咒语啊这样,有时候的话摩顶也、反正有一些经书就是给他,呃就。

  嗯昨天都是我有摩顶的时候也这个使劲给他打一下,(师模仿动作声音,众笑)就这样,还是有些人就是给他狠狠打一下印象比较印象比较深就是。我以前在桑耶青浦就是见到过一个上师,然后他给我摩顶的时候就是那个手特别重就是,然后后来一直印象比较深就是。然后以前有些上师面前摩顶的话呢就是轻飘飘的就是这样的一点印象都没有。所以(众笑,师清嗓)所以这个嗯就你看这里这个佛陀就是给这些菩萨摩顶就是。

  【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

  然后而作是言就是于无量无边的,就是他当时这样讲的,无量无边就是百千亿(万)亿阿僧祇劫,修这个难以得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就是佛陀说是我是以前就是有这么长长的劫当中呢,就是修这个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今天的话呢,就是你看这个《妙法莲华经》呢,就是今天呢我这个交付给你们啊,就是嘱托给你们。藏文当中有好几个就是已经交付给你们。

  那么你们的话呢就是一定要就是一心一意地就是弘、弘扬。就是在这个世界范围当中的话,广大地这个增上弘扬,就是这是交付。就是交付的话呢,一般密法的话最后也有这样的这个交付,显宗的话呢就是很多经典就是到最后这个佛陀呢就是给给这些呃这个众、众生也好、菩萨的话呢,就是最后就是把这个法交付于交付于就是你们。

  【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那么如是呢就是佛陀就是这个三次这个摩这些摩诃、呃菩萨摩诃萨埵的顶就是。然后并且呢就是三次的就是说是:我于这个无量百千万亿那、呃呃亿、亿的阿僧衹劫当中,修持难以得到的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今天呢就是交付于你们,你们应该好好地这个读诵和广为宣说,令一切众生呢就是得到这个呃听闻就是。

  他当时交付的时候呢就是一定要就是要求呢就是大家跟很多众生就是要结上缘,就是要要知道,就为什么呢,呃就是因为当时这个佛陀就一边就是摩三次顶。呃就我们就是一般那个上师就是比如说藏文当中的灌顶呐,就是这些的话呢也是这样的。这个法本呢就是念传承然后希望你以后呢就是呃传传给大家就是,然后一般这显宗当中的话呢就是也是上师给弟子的话呢,就是把这个书的什么这个传承啊,就并且呢就是希望你们就是传给别人,这是一种交付,就是就呃世世代代就是这样的。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

  这是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如来有这个大慈大悲心就是,无有这个吝啬也没有畏惧啊,就是他呢就是能予一切众生智慧就是,他给,他自己就是没有吝啬。不像我们凡夫人,我知道的害怕别人知道了就是,呃就吝啬啊就又害怕啊就是没有这样的就是。他得到了这个四无畏就是,所以说佛呢就是赐予一切的这种这个人天的这个智慧就是。那么如来的这个智慧自然智慧,他给的智慧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是如来的智慧,一个是打开我们自己这个密法里面讲的一样自然本智啊,就是佛陀的这种智慧跟、跟你的智慧就是相应啊。

  【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那么如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就是佛陀是大施主。我们一说施主的话呢,好像居士就是有有很多钱的一个的,什么什么大施主来了就是,呃就是有些这个呃对这个大施主就是很恭敬的。呃然后那个(师清嗓),呃就不讲了大施主的故、故事,呃呃,就我有时侯讲着就讲着讲着就是也得罪了很多人就是这样。

  呃就所以这个如来是大施主真正的大施主,为什么呢?因为他可以给一切众生就是,没有吝啬地,没有畏惧地就开始这个布施、布施智慧啊,就是那么汝等也可以随学如来之法就勿有吝啬就是就。

  佛、佛陀当时告诉你们也还是跟着如来学不要吝、吝啬就是,就什么连法本都就是不看呐,有时候是呃这个……现在我们有些那个就是道友当中听法的时候有些人是有吝啬心就是,旁边比如说新来的一个人的话,根本不给他法本看就是就一直很这样的。有些还是很、很好的,就是给他就看一下,因为有些新来的嗯就真、根本不知道就是到底在讲什么,就是给他法本也指一下,念诵的时候也是指一下。有些好像就是这、旁边有人的时候特别那种吝啬的就是。我都看到有时候我们这个念诵的时候,一些新来的人呢就是就不知道就是怎么办就是。他也是想看一下,但是有些都是就特别那种,有些还是很很好的,就是因为他自己都会背,就是法本放在他那里然后打开就是,然后又、如果他中间掉了的时候也也是给他指一下,就是在这里在这里啊,还是没有吝啬心就是很好的,呃否则的话……(师清嗓)

  凡是从小小的地方也也看出来就是,然后别人也是有这个印象,噢这个人是很好的,我曾经坐在那个人那里,就是他很慈悲的就是给我看过,啊我曾经刚来的时候那个人还是很很不好的,就是他一直不给我看,就是然后我也不懂。(众笑)就是还是就是虽然这么一个小的事情、一堂课的事情,但这个旁边的人对给你带来的这种吝啬或者是不知道就是叫什么,凡是这个也有这个差别。

  有些人呢可能是自己的性格也并不是说是故意吝啬但是自己好像……其实、其实我们这个学佛跟学、做人之间的做人更难就是,有时候真的我、我感觉上呢,就是有时候学法不是很难,就是学法还是自己认认真真地学中观呐学因明呐拼命的学的话,有些有些时候可以自己精通。但做人就是做人的话,你旁边、就是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就是就……

  我那天在北京就是讲这个呃什么这个呃人、人际的这个雾霾,就是这个人、“人际关系的雾霾”,但是我说一个人就是扮演很多真的、真的这样的。有时候自已感觉还是做人很、很累的就是,对、对上面的人就是要这个有上面的这种态度,呃然后对、对下面的人也要就是,对中等的人也要这样,但是我如果自己认为是上面的人的话,他不一定认为就是。他认为是他是我上面的人就是。所以我、我对这个人怎么样,就尤其是对自己的家人也好、道友也好、对同事也好很多人之间的这种人际关系啊,有些人很自私的话呢,所有的人都得罪完了,有些人自己好像这个问心无愧,但实际上就是别人也看不惯。

  因此我们很多佛教徒啊,就是可能要学会做人,尤其是现在的这个应试教育当中确实是做人的知识都是没有的,从小都是学学学AB、ABC,一二三四等等等等等……但是怎么样做人就是我们很多人长大之后哪怕呃就,即使你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还可能不懂做,如何做人。

  所以有时候呃做人啊,就是做人的话呢就是大乘佛教的做人都不要说了,就是就非常这个高的一个境界,但是我们基本的一个人的这种做人方法呢,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但有时候确实很难就是。我觉得是学五部大论不是很难,但是做人还是难,就是不管你在任何的群体当中、场合当中、单位里面就是你跟哪怕是两个人一起就是呃,就住在一个屋子里面的话呢,就是住一晚上的话这个做人都是不是那么容易。(师清嗓)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

  如是一切众生大施主嗯……不要吝啬就是。于未来世啊就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的人就是为呃,当为这个演说这个《法华经》呐。就是应该呃将来如果有,我们这里也是这样的,将来真的有这样的话希望你们还是给他们讲一讲,哪怕《法华经》全部不能讲的话里面的拿出几个教证也可以就给他讲一讲。让、让这些人呢就是得到如来的智慧。

  【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如果有众生不信这个《法华经》的,那么这样的话呢就是对这些人呢就是讲那个其他的“余深法”,就是什么《般若经》呐,给他讲什么这个其他的,就是“嗡嘛尼巴美吽”啊、“嗡班匝儿萨埵吽”啊,就看看这个人就是对这个法有没有、有没有信心就是。“嗯,你看到没、你看过没有《法华经》?”“嗯,《法华经》嗯我不太喜欢。”“噢对对对,呃你不太喜欢我也不太喜欢就是,我给你讲一下呃这个《般若摄颂》,《金刚经》你看过没有?”“《金刚经》我也不太喜欢。”“嗯对《金刚经》我也觉得就不是很好的,我给你还是选一个另外的你看看……嗯是不是《心经》呢?《心经》是只有两百多个字,不错吧?”如果他能接受的话就是,就给他讲就是。

  呃一定要用这个“示教利喜”啊,就是这个很重要的。不然就是他不喜欢的你非要就是很、你怎么不喜欢,你看呐就,嗯就、嗯就。就有、有、有一个居士就是,她说每次听课的时候呢就是她、她就是强迫地把老公那个就是带过来就是在、放在那个什么电视前面就是,然后、然后他也,就老公也特别痛苦,但是她的这个呃,就是这个嗯,她的什么强迫的命令就是必须、必须就是,其他的她没有要求就是在听课的时侯一定要就是这,就是让那个老公过来就是一定要听就是,然后呃老公也很痛苦说的,她也痛苦,但是为了利益他说的。但这样不行的,这样、这样强迫的话就是这不是什么。(师清嗓)

  所以就是不要这样的对吧?就是,呃就你们呢就是应该就“若能如是”,如果这样的话就是对,如果他能接受这样,如果他不能接受用其他的法来饶益的话呢,那这个是真正是报答这个佛陀的这个恩德。

  【时诸菩萨摩诃萨,闻佛作是说已,皆大欢喜遍满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诸菩萨摩诃萨众如是三反,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那么这个时候菩萨摩诃萨就是听到这样以后呐,大家都非常的这个身心都愉快就是欢、欢喜充满呐。就是然后所有的这些菩萨的话呢就是都自然而然地这个恭敬呐、低头啊、合掌啊就是向佛就是呃,就是连续地、异口同声地说就是如是世尊的这样的这种教诲的话呢,我们会、就是一定会是依教奉行的就是,请这个佛陀呢就不要有任何的这个顾虑啊,就是请放心。那么诸佛摩诃萨呢就是连续地就是说了这样的这个三遍。就是因为佛陀再三地给他们已经交付了,就是以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弘扬,如果他们对妙《妙法莲华经》没有信心讲其他的,就这个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要就是就非要就是这、这部法一定要接受,不要这样的。(师清嗓)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那么他就是连续说了三遍以后呢就是释迦牟尼佛跟,让这个其他的这个分身佛呢就是,就返回到自己的国土。那么诸佛呢就是也是呃,就按这个其他的这个因缘,包括这个多宝如来的话呢就是他们也是可以就是返回到自己的国土。

  当然这里面说呃好像那个法呃、华呃《法华经》的其他的经典里面说,这个因为嗯《普门品》当中就是有那个,当时观音菩萨把那个自己的璎珞啊就是这些都是供养多宝如来和供养这个释迦牟尼佛。但是他们说是如果是,这个是在中间就是这个嗯这个嗯《嘱累品》是在中间的话呢,那就是不合理的。应该这、这一品是如果最后的话呢是,是最好的。不然的话呢就是那个观音菩萨的这些璎珞就是怎么供养佛,佛都已经、如果是这在这一品当中的话呢就是这个多宝如来都是已经返回了,后来的这个逻辑性有点点就是。包括当时湛然大师啊就是还有窥基大师啊、智者大师啊,他们之间有很多不同的。第九祖,这个呃天台宗的第九祖的话呢,他对这个湛然大师也有一些辩论。

  所以我们都,呃不管怎么样都可以吧。就是因为《嘱累品》中间的话呢就是有些大德说是像《金刚经》的话呢,就是《嘱累品》在中间就是也是合理的。还有像那个《宝积经》里面就是有好多品的话呢嘱累、《嘱累品》在中间就是这也合理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呃,没有必要分别吧就是,就只要诸佛菩萨的这个、这些金刚语的话都是合理的。当时释迦牟尼佛让这个其他的分身佛也是就是回去了,就是然后这个时候就是还有这个宝呃、多宝如来这个也是就是返回到就是自己的这个故乡。有些说是闭合就是,他那个宝塔就是闭合。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呃这个时候呢,就是十方的这个无量的这个分身呐,包括宝树下面师子座上的这些佛陀啊就是、就是还有呢就是“上行等”,就是上行是这里面的一个代表性的主要的菩萨,他跟这个无边的这个阿僧衹菩萨啊,就是特别多的这些菩萨众,还有这个舍利弗等等就是这些声闻的这个四众弟子,以及呢就是世间天人阿修罗就是听到这个佛所说以后呢就是皆大欢喜啊。就这是这个《嘱累品》呐。就是如果是藏文的话呢,这一品是最后一品。那么我们呢就是把它放在这个已经,嗯什么这个鸠摩罗什把它放在这个二十二品当中啊就是,那么今天呢就是把这个已经讲完了。(师清嗓)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

上一篇:民俗学-法华21如来神力品58上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