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落万念迹 > 略略结

泛读《现观庄严论》小结

创建日期:2021-12-28

  泛读《现观庄严论》小结

  1、品科判

  《现观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681)

  甲三、论义=乙一、宣说入造论之分支+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乙三、造论圆满之尾义(680)

  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丙一、略说现观之自性+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丙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丁一、别说对境三智法相——三智(1-3品)+丁二、略说彼相加行——四加行(4-7品)+丁三、广说所得果之功德——法身(8品)

  丁一、别说对境三智法相=戊一、相无生之现观遍智(1品)+戊二、道无相之现观道智(2品)+戊三、基无我之现观基智(3品)

  丁二、略说彼相加行——四加行=戊一、总说修三智相之加行(4+5品)+戊二、宣说次第与同时修之道次第(6+7品)

  戊一、总说修三智相之加行=己一、宣说圆满摄修相之现观——正等加行(4品)+己二、宣说各分位究竟之现观——顶加行(5品)

  戊二、宣说次第与同时修之道次第=己一、分位道次第之渐次现观加行(6品)+己二、究竟道顿时之刹那现观加行(7品)。

  2、五级现观明细

  2、1一级明细

  三种现观=因的现观+加行的现观+果的现观=1三智+1四加行+1法身

  初境有三种,因四加行性,法身事业果,余三种略义。

  2、2二级明细

  六种现观=1三智+4四加行+1法身=三智+(正等加行+顶加行+次第加行+刹那加行)+法身

  相及彼加行,彼极彼渐次,彼竟彼异熟,余六种略义。

  2、3三级明细

  八种现观=八事=3三智+4四加行+1法身=(遍智1+道智2+基智3)+(正等加行4+顶加行5+次第加行6+刹那加行7)+法身8

  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遍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

  一切相现观,至顶及渐次,刹那证菩提,及法身为八。

  2、4四级明细

  七十义=30三智+36四加行+4法身=(10遍智+11道智+9基智)+(11正等加行+8顶加行+13次第加行+4刹那加行)+4法身

  第一、能代表遍智的有十法:10遍智165=1发心22+2教授10+3抉择支36+4修行所依13+5修行所缘11+6修行所为3+7披甲修行36+8趋入修行9+9资粮修行17+10定生修行8

  发心与教授,四种抉择分,正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

  诸所缘所为,甲铠趣入事,资粮及出生,是佛遍相智。

  第二、能表示菩萨道智的有十一种法:11道智11=1道智支分+2弟子声闻道+3独觉道+4大乘见道+5修道功用+6胜解修道+7胜解修道功德+8回向修道11+9随喜修道+10修行修道+11清净修道

  令其隐暗等,弟子麟喻道,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

  作用及胜解,赞事并称扬,回向与随喜,无上作意等,

  修行最清净,是名为修道,如是说聪智,菩萨之道智。

  第三、能表示基智的九法:9基智=1智不住生死基智+2悲不住涅槃基智+3远基智+4近基智+5所治基智+6能治基智+7基智加行10+8菩萨加行平等性+9基智见道

  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槃,非方便则远,方便即非遥,

  所治能治品,加行平等性,声闻等见道,一切智如是。

  第四、能表示正等加行的十一种法:11正等加行403=1加行相173+2加行20+3加行功德14+4加行过失46+5加行性相91+6大乘顺解脱分5+7大乘顺抉择分+8有学不还44+9生死涅槃平等加行+10清净刹土加行+11方便善巧加行10

  行相诸加行,德失及性相,顺解脱抉择,有学不退众,

  有寂静平等,无上清净刹,满证一切相,此具善方便。

  第五、能表示顶加行的八法:8顶加行118=1暖顶加行12+2顶顶加行16+3忍顶加行2+4世第一法顶加行+5见道顶加行36+6修道顶加行36+7无间顶加行+8应遣邪行16

  此相及增长,坚稳心遍住,见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别,

  四种能对治。无间三摩地,并诸邪执著,是为顶现观。

  第六、能表示渐次加行的十三法:13渐次加行=六波罗蜜多次第加行+六随念次第加行+无实性智加行=(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静虑+6般若)次第加行+(7随念佛+8随念法+9随念僧+10随念戒+11随念天+12随念舍)次第加行+13无实性智次第加行

  渐次现观中,有十三种法。

  第七、能表示刹那加行的四法:4刹那加行=1非异熟刹那加行+2异熟刹那加行+3无相刹那加行+4无二刹那加行

  刹那证菩提,由相分四种。

  第八、能表示法身的四法:4法身=1自性身+2报身+3化身+4法身

  自性受用身,如是余化身,法身并事业,四相正宣说。

  2、5五级明细

  遍智165+道智11+正等加行403+顶加行118,归纳于各品小结。

  11正等加行403→→8有学不还44→→20加行道不退转相(11暖+6顶+2忍+1胜法)+16见道不退转相+8修道不退转相

  2、6总明细之灵魂

  2、6、1、10、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槃,

  智不住生死基智,悲不住涅槃基智,一个讲智,一个讲悲,都是从本体上安立的基智。

  2、6、2、475、生灭与真如,所知及能知,正行并无二,巧便皆甚深。

  8修道不退转相=1生+2灭+3真如,4所知+5能知,6正行并7无二,8巧便皆甚深

  这个教证很重要,包括PS的甚深境界,也是大CF法的关键。

  2、6、3、547、此中无所遣,亦无少可立,于正性正观,正见而解脱。

  这四句已经涵括了般若最深的意趣,是本论的核心,一切密显所讲的甚深义理,再也超不出这四句偈。前两句是讲基中观,第三句是道中观,第四句是果中观。或者以“见修行果”来归纳:前两句是中观的见解,第三句是中观的修行,最后一句是中观的果。

  3、本书概况

  3、1作者

  为弥勒,由无著从兜率带到人间弘扬。

  弥勒五论=《现观庄严论》+《经庄严论》+《宝性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

  3、2译者

  将本论由梵文译成藏文的,是印度的明本光论师和藏地的吉祥积译师。到了后弘时期,印度大德无死论师与藏地的具慧译师又对本论进行了重译和校对。

  汉文版的翻译者是法尊,师对里面个别字进行了校对。

  3、3释者

  3、3、1师主要参考的讲义是哦巴(多昂丹毕尼玛)的《〈现观庄严论〉释——弥勒言教》,也使用了他的科判;这部注疏,师是在2007年译成汉文的。多昂丹毕尼玛是真正得到弥勒摄受的一位近代的大师,师之老师如意宝曾在他面前听过法。

  3、3、2《现观庄严论略义》 华智著师译

  《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华智著 师译

  3、3、3《现观庄严论注疏——白莲花之璎珞》麦彭著师译

  3、4讲者

  师先讲了《现观庄严论略义》 和《现观庄严论总义》两门课以后,传讲了《现观庄严论》颂词,主要依哦巴之《〈现观庄严论〉释——弥勒言教》而讲,次参考了麦彭之《现观庄严论注疏——白莲花之璎珞》,以及其他注释。

  4、泛学概况

  因《现观庄严论》是学术研究科题+弥勒五论之一+五部大论之一+般若之一,列入了四轮计划,鉴于《宝性论》很难之前车,评估同系之本论也很难,所以优先安排学习。

  从明光 mingguang.im+503.im/找来《现观庄严论》颂词讲记+《现观庄严论略义》+《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现观庄严论注疏——白莲花之璎珞》等MP3+MP4+DOC+PDF。遥想当年太平盛世,应有尽有;咱赶了个晚集,囤足了此货,幸运!

  本次只学了颂词讲记,由于师之前讲过略义+总义,所以在颂词讲记中有些内容就没重复讲,为了理出八事七十义,不得不把略义+总义的有些内容看了看,好不容易才把八事七十义+科判+颂词勉强对应上。

  5、读后感很是复杂,略记几点:

  5、1本书是讲天上圣人的世界,那么地上的凡人有必要看吗?

  有!这就如同,没有几个人能有钱周游地球,但是人类幼崽都应该上地理课;再如同,即使是井底之蛙的命,也要有心怀天下的气度。所以,有机缘、有闲功夫的话,还是尽量看一看本书。

  5、2本书容易懂吗?

  容易懂,因为没有什么复杂的逻辑推理,思路比较简单,只要发呆劲背下来就能学好。这就如同,学习中药学+穴位学,只有简单的逻辑关系,把N千味中药+N百个穴位串联起来,如果能呆背下各个中药+穴位的知识点,肯定能考高分。

  当然“呆背”对地上的凡人来说,也是苦差事。对于靠这行吃饭自利+为别人治病他利的职业选手来讲,那肯定是要花真功夫而烂熟于胸的;但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顺手牵羊能记多少算多少,等到真害病的时候,再临时抱脚脚,按照线索,去认真死抠A中药+B穴位的功能。

  所以说,本书学起来也可以很容易。

  5、3本书很难懂吗?

  很难懂,难于行蜀道+难于上青天。从语言方面讲,同作者之《宝性论》的语言就很难,感觉一个字大哥的后面大多会有拖家带口的释义;而本书,经常干脆连前面的字大哥都省掉了,直接就“等”掉了后面N字哥+N拖家带口的释义。如果只看颂词,根本搞不清真实含义。

  本书讲了天上圣人亲眼所见的世界,如果是按照以一至十地为经线、以八事七十义为纬线来讲解,那就好理解了。比如哪一天突然觉得自己中了大奖,就可以顺着一地经线,评估一下自已是否达到了在八事七十义标杆上的位置,如果都达到了,就说明自已是一地圣人了,如果没达到,就说明自已还是凡人;如果觉得自己比观音的本事还大,那就顺着八地经线,PK一下八事七十义标杆上的八地位置。可惜,作者没这么写。

  作者是按照八事七十义为经线写的,要把各地圣人在标杆上的位置标出来,那得文武双全,即要有能征善战之大证量,又要有饱读诗书之大智慧,只有老祖宗华智、哦巴、麦彭这些骨灰级大神才能胜任。

  咱乃微微小老百姓,单理出八事七十义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能毛毛了知,本书属般若,老祖宗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本书实际上就是细分一切贤圣在能境现观的差别,即证量的不同程度,即(入定+后得)的不同程度,同时又通过这些差别,间接说明了般若。反正咱也达不到那么高的位置,没智商没意乐没必要代人数钱,哈哈哈,顺手牵羊能知多少算多少,本书真实义,难于上青天,小知即足。

  6、岁末满满的仪式感

  草草换了花装,好花不常开耶,客观规律,无可奈何,岁末满满的葬花仪式感。黛玉葬花在阳春,而岁末葬花,只有凄厉的北风吹过北方的狼。和刘邦大哥壮歌一首:大风起兮云飞扬,花瓣游舞兮归故乡,花魂空缘兮显四方!

  哈哈哈,脑袋里荡漾着文艺老青年的小资情怀,手可不能闲着,乘着上帝关门倒记时,抓紧囤货吧。细细想想,童年时就受过纯正的“备战备慌”的熏陶,现在才老,又要开始囤货了,真是气数不可改变耶,客观规律,无可奈何。还是老祖宗说的好“家有储粮,心中不慌!”,老实囤货吧。毕竟,上帝没有义务开门,更没有责任一定开窗。

  哈哈哈,好象“上帝”也不能叫了,那改成土豪“玉皇大帝”吧;这应该也不能平等叫了,那就改成“老天爷”吧,哈哈哈,这爷们绝对绝对纯正,以后口头禅就改成“老天爷没有义务开门,更没有责任一定开窗。”

  7、感谢

  7、1感谢老师受业解惑!

  致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2感谢朋友们帮忙,都是为人民服务,兄弟姐妹是一家了!

  8、祝愿

  祝愿老师,多一刹休息,少一刹劳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祝愿朋友们,事业顺利,生活安乐!

  祝愿所有生物,远离痛苦,获得永恒的快乐!

上一篇:泛读《定解宝灯论》小结2

下一篇:吃瓜逻辑名著量理宝宝碎碎念1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