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万禅香 > 胜观彻却脱噶

7 大圆满空乐明禅定法要《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创建日期:2022-10-31

  7 大圆满空乐明禅定法要《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藏密大圆满法选集》邱陵

  微信公号:音流瑜伽研究

  7 大圆满空乐明禅定法要《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作者:邱陵

  编者按:本文系邱陵先生整理自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内容比较精简。南怀瑾老师著《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一书也是对《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的讲解,相对详细、系统一些,有兴趣的师兄可以比照学习。

  

  小编看的是这个版本,好像还有其他出版社的版本

  ┅

  本法整理自旧译名为《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一书,为莲华生大士亲传弟子龙清巴尊者(即无垢光)所著并自加解说。无垢光尊者著作甚多,多为大圆满的指示心要,其中,《大圆满龙饮心髓前行引导文》即其中之一,另有《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大圆满虚幻休息妙车疏》三种著作。第一种心性休息尚未见有汉译本,第二种禅定休息即为本法,第三种虚幻休息,虽已有汉译本,但难以言诠,一时尚难整理。本法曾收入拙撰《藏密修法精粹》一书中,现略加补充修改如下。

  本法以修气、脉、明点为主,一如六成就法之灵热成就,但其中尤多注视光明与注视虚空而入定之法门,体现了大圆满修法的精粹。

  修习本法,先修加行,清净修习心。用七支坐法,发菩提心及生起无量悲心,观想周围显现出无上明朗刹土,自身变成金刚萨埵,如虹色,手执金刚杵及铃。随念诵百字明。观想头顶莲花日月轮上有总摄上师普贤如来父母像,蓝色,金刚跏跌坐,放射无量光明。其下为历代上师及传法上师,均跏跌坐,成一直线,面均朝前。各上师一一互相融入为一体,化成光点或光流,融入自已身中。行者祝愿得到上师加持,随修下面正行。

  一 大乐法

  跏跌坐,两手掌压于膝上,气外呼后徐徐内吸。

  观想身中有三脉四轮。中脉蓝色,如柱状上端达头顶梵穴,下端至密处(脐下四横指处)。中脉左旁有左脉,红色;右边有右脉,白色。又观想中脉贯于四轮中,头顶现出顶轮,有32脉瓣;喉际现喉轮,有16脉瓣;心部有心轮,有8脉瓣;脐部有脐轮,有64脉瓣。

  

  红色短“阿”

  观想中脉逐渐变大,初如麦管大小,再变大如箭杆,再增大如碗口,最后,自己身体完全与中脉合而为一,变成中脉,具有中脉直、明、红(蓝变红)、空之特性,细薄明亮,心亦安住于中脉之中,此称为“中脉功德”。观想在中脉之内,在直对脐轮之处,有藏文短“阿”字,直立,1/3寸高,火焰形象,细如毛发,上端尖锐,像一茎马尾在燃烧,有发热感,飘动。又观想在顶轮中脉中,有豆般大小的“杭(亢)”字,白色,如欲滴甘露之状。

  

  白色“杭”(亢)字

  每一吸气,观想此火焰上升一些,经十次呼吸,此火焰由脐轮上升到心轮,又十次呼吸,上升到喉轮,再十次呼吸,到达顶轮,与顶轮中脉中的“杭”字相融,“杭”字为火焰所熔化,流出红白甘露,滴降而下,又经数十次呼吸,不断流于四轮,及充满全身,贯到手指、足趾尖端。观想心中有青灰色之藏文“谤”字。当“杭”字之甘露流入心中“谤(蚌)”字,遂朗朗生起快乐和光明。乐明一生,“谤”字渐小渐细,如心不散乱,“谤”字就会最后消散,进入定境。

  

  只有红色谤(蚌)字, 没有找到青灰色的

  本修法经过观想中脉、藏字、甘露等三个层次,进入真空定境,所谓“无戏论中住三缘”。在这种境中,得一切皆乐现,昼夜不离乐境,妄念和烦恼消失等功力,得见自然明净之自性,如天空显现无限通达,显出空乐明大圆满自然智慧的本来面目,此即定中生慧,定慧双融。继续修持精进,就会发生眼通及其他神通变化。

  二 空明法

  观想中脉、左脉、右脉一如前面大乐法所述。观想左、右脉下端在三脉会合处(脐下四横指边)屈入中脉;左、右脉上端则通向左、右鼻孔。然后呼气三次,把浊气和陈息呼出,复吸气三次,吸入新鲜空气,化为无数无量之五色光芒(蓝、白、黄、红、绿),分别缓缓由鼻孔而入,顺着左、右二脉进入体内,至左、右二脉下端,入于中脉内,顺中脉而上,融入心中,中脉则充满五智之气。蓝色光明代表法界体性智,白色光明代表大圆镜智,黄色光明代表平等性智,红色光明代表妙观察智,绿色光明代表成所作智。这样经过若干时候的静定,徐缓呼吸,精勤修炼,即能心定而现出空、明、无念之境。此法深奥,可以由此而得到上师加持,生起智慧和进入三摩地(深定)。

  观想中脉内智慧光后,心光一现,即观想五智(五色)慧光遍满全身及四轮,再观想此五智慧光外现遍于虚空和世界。如此昼夜持续观修,定心闭气,若慧光外放,则稍稍运用下行气,徐缓呼吸而修。因中脉得五智慧光的照耀,静室周围现出五光境界,或现出燃灯、月照、萤火、烟、云、星、明点、天空等景象。此时,五智慧光充满身内外,如制心一处,得光明境界,见性而得妙止。

  五智慧光的显现,皆由于四轮之光集中于心的缘故。为此,复观想心光,则身内外之光便断小渐细,最后住于空寂,空明心净,即住于虚空无所有之境中,现出直通周遍清明之自性,此乃空明自然之智慧,即是空明大圆满的本体。

  如此修持,即得念净通达、昼夜分明、心澄清及大智慧等功力。本修法亦可练成眼通及其他神通变化。

  三 无念法

  本法以前述大乐法和空明法二法前半段为基本,利用大乐法所修心中的短“阿”字,或空明法所修心中五色慧光团,继续修习射、持、修三法,以达无念见性为目的。

  (一)射法

  观想内空的中脉上部中有白色短“阿”字放光,或者观想心中有五色慧光团,均高约一寸左右,猛呼“哈”字21声,此“阿”字或五色光团即顺中脉到达头顶,渐高渐远而去,最后渐渐散而不可见,然后松懈身心,刹那断止想念之流,而入于定境。

  (二)持法

  天空极清明时,背日光,眼不动,久久注视天空,心不散乱,呼吸渐渐徐缓,入于静定,生起无念智,显现空明境。此时神智清醒,外面动静如何内亦知道,感到大无外而小无内,无广狭、方所之分。这是精神统一于一缘,心不外驰所得的境界,即所谓内、外、密“三层天空”境界:空明外天空、无念内天空和证悟赤裸清明秘密天空。此法亦殊胜深奥,非有方便之法与加持之力,难以修成。

  (三)修法

  心注眼,眼注空,为修法的要旨。修持者眼注视天空不散乱,心明亦无散乱之境,则成遍空,如大地、山河、岩石等,观想皆归于一空,所谓通达而平沉。自心与此空境融合,则粗妄念消失,亦无执着出现,自身亦空,心与空无二无别,一切皆成无云晴空,无内、外、中之分,在空洞广垠之境中,心无聚散而住,赤裸自性如无边天空自然现出。

  修习以上射、持、修三种法,由于观想中脉及自性本体之力,所现一切皆为透明、空洞、广垠合而为一之境,没有粗妄念发生,昼夜不离无念境,烦恼自消心柔细,而证得一切如空的真谛。

  如此修习,入于定境,精进不已,可得眼通及其他神通变化,以及定慧双融、止观双莲等成就。

  以上大乐、空明、无念三法,学者可选修一法,亦可兼修。

  四 过失与对治

  过失者,指修持的偏差。对治即纠偏方法。修持本法之过失,在于对乐、明、无念的执着和邪谬。密宗认为,禅定中乐特甚,则流转欲界,易与贪欲和合,可能发生漏精或昏沉;明特盛,流入色界,易生嗔恚,可能导致气盛念粗;无念特盛,流转无色界,易与愚痴和合,难得澄清与分明之境。所以,学者对禅定中所得乐、明、无念境界,切不可贪着,切不可执着。此种境界虽好,但并非究竟,并非修持的最高境界。修持的究竟和最高境界是见性。因此,总的对治方法,唯以认知自性的真面目而调治之。

  对上等根器的修持者来说,对过失的最上对治方法是:禅定中了悟一切皆如幻,并无实体,则其过失和障碍自除,获得解脱。这就是“体无实执遍如空,离我所执自性空,无有执着中任运”的自性定境,亦即“现出无方天空悟”的境界。

  对中等根器的修持者来说,观修的一切过失,皆由于散乱而心不能止于一处,致使脉、气、明点及心等发生障碍。总的调治过失的方法是:止心于一处得正念,以观照自性的极清明境界来调整乐、明、无念。调整乐、明、无念之法分述如下:

 

  藏文“吽”字

  调整乐境之法,由于贪乐的执着而生的过乐之境,可观察其境成为空明状态,即可解除。漏精者可于脐下四横指处观想藏文“吽”字燃烧成火,烧去身内诸精,变成空境,即可解除。若心感不舒适,可观想脐轮处有短“阿”字燃烧,上升头顶接触“杭”字,降下甘露,充满自身,复观想周身毛孔中燃火。身中一切不舒适被清洗后,观自身内充满快乐,不适之感便可解除。

  调整明境之法,生起嗔恨者,可观想嗔恨本体,即可解脱。昏闷者,可观想清明以治之。气粗者,可闭目观想心内佛的种子字,即可解除。

  调整无念境之法,生起愚痴者,可观想愚痴之境,得无念而清明时,即可解脱。昏沉者,在修法前,使自心清明,亦可解除,或观想由心射出如蛋大之光,悬挂于空中,心即得定,昏沉便可解除。

  总之,最重要的是对乐、明、无念之境不要执着,保持空明心性的清湛,则一切过失和障碍便会解除。

  对下等根器的修持者来说,对治过失和障碍之法首先在于调身,故禅定时身须端直,跏跌坐,眼不动,手结定印,舌抵上腭,喉稍屈,口寂、意寂。此七法能生禅定境。只有调身得法,气脉才能不乱。

  下等根器者在禅定中观乐境时,在七支坐法中,可两手交叉抱于肘,以便感受快乐及调整精气。观明境时,则颈稍向后,手压膝,气舒徐,眼谛视定住于光明自然境中。观无念境时,可以七支坐法本仪为准。

上一篇:6 大圆满心髓黑关修持法阐释《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