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甚深内义》释中、左、右三脉(节录)《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音流瑜伽研究微信公号
《甚深内义》释中、左、右三脉(节录)
编者按:《甚深内义根本颂自注》,为白教第三世大宝法王养将多吉(噶玛巴·让迥多吉)著、西康德格八榜寺(也译:八邦寺,全名八邦圣教F轮寺,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在康区的主寺,与西藏楚布寺并称为噶举派两大胜地。)亲尊仁波切传、陈健民译,乃白教三大经典之一,是专门论述人体脉、气、明点结构的巨著。因汉译文颇难读懂,这里只节录此书中论述有关中、左、右三脉的一小节,供学者参考。
白色的“杭”(亢)
颂曰:
初生身体之根本,
实为中脉与命气。
于六轮脉之距离,
各有十二指半量。
自密处至顶上轮,
上端以“杭”之自性,
清净白明点为盖。
脐下由母亲所得,
红明点血为“短阿。”
二者之中八识依,
并具命气如虚空。
脐下四指海螺脉,
其用能降白菩提,
此《紧抱轮部》所云。
心上莲花中竖立,
如芭蕉花心中空。
杭字倒嵌而摆动,
下端有如灯庄严,
其下明点平降下。
此名阿瓦都帝脉,
其用能生俱生智,
略言为众生命脉。
注曰:
所谓中脉之中者有二:(1)修中;(2)住中。死时散失,许为一种,或谓在脊骨中之筋,或谓脊骨内有细如马尾者,或谓无有。然就经教引证,当如下述。前成身品所言命气,为中脉所依。六轮中间距离各有十二指半量。自密处乃至顶相连,上端有(杭)字白色本体,为由父所得明点,大如芥子盖其上。脐下由母所得明点,红色为血本体,名为(短阿)字。(短阿)字、(杭)字之中住有第八识,及其所依大命气充满,中空如虚空。《时轮》云,此中如罗喉(hóu)罗星,上(杭)字如其白头,下(短阿)字如其红尾,中空如其蓝身,其中为命气,为一切气之根本。依彼故,故有情得住于世。《喜金刚续》云,
说名为降智慧月,
彼者咸称滚打马。
如上所云,降菩提白分者云何?盖此脉于脐下端有海螺脉,能降明点,其上则空云云,故颂有其用能降白菩提。其余脉,净分在中脉下端三脉会合处,和合能生大乐,此意《紧抢轮》、《吻口明点》、《黑圆满次第》三经可以引证。心间莲花中竖立者,初生时于心中竖立,从此分出上下,如芭蕉花心中空者,精血不通行,故倒悬(杭)字而摆动者,(杭)字白色,在上端倒悬向下看中脉下如芝麻明显,即血本体,(短阿)字以塞其下,诸脉菩提心,从此平等降下,其名为阿瓦都帝,其用能生俱生智。阿瓦都帝之义,即能与俱生智也。总言之,此为一切有情命脉,当了知之。
颂曰:
彼左右之二脉者,
从脐分开腰上勾,
转到心间复展开,
到胁之后复到喉。
注曰:
初从脐分别向左右展开一大孤形与腰大脉相连,从腰复展开一大弧形。右脉入心房之右方,遍行气行之脉中,左脉入心房左方,提婆气行之脉中,从心复展开一大弧形,各别到胁下大脉,此脉名心脉、集汗脉,又从此集合于喉轮之左右二睡脉。
颂曰:
由颈复升于顶轮,
从此乃达二鼻孔。
注曰:
复从此展开达左右耳后,此处有脉名树脉,从此上达脑髓。二脉相集于梵门脉,其二脉端总说则与根门相通,别说与鼻孔齐。
颂曰:
于脐合处下分开,
能放持血大香者,
实为右脉之作用。
左脉放精持小香,
是彼左脉之作用。
注曰:
其在脐下于三脉集合处,又分开,血与大香(按:指大便)收放属右脉,小香(按:指小便)属左脉。如《喜金刚》云,
左脉降下动,
右脉降下血,
降智慧月者,
则为滚打妈。
金刚心菩萨为除人疑虑,故于此三上加降三风意(师云,右降遍行,左降提婆,中降命气)于脐轮处,从左右二脉分成四脉,从四方十二支脉,每支又各分五,共为六十四脉。
颂曰:
脐上为气所上下,
脐轮脉为六十四。
能摄能生内外气,
此为最初佛经云,
下为三端上三端,
于蚀则配彼中脉,
太阳之顶为右脉,
月亮之顶为左脉,
此三空水火活动。
注曰:
此处能令外气入内,为身之增长守护,又能令内气对于命脉作增长守护。最初佛云,
下为三端上三端,
于蚀则配彼中脉,
太阳之顶为右脉,
月亮之顶为左脉,
此三空水火活动
云云,盖左脉本体为水月气所行,右为火本体,日气所行,中脉本体为空,为命气所行,在下之三端则分泌大小便明点,具收放作用,其在身如铁链相勾。
本文摘录自《藏密脉、气、明点观修》 作者: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