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经庄严

为什么不见月影

创建日期:2025-07-01

  为什么不见月影

  一、果菩提具有“周遍”的能量

  《经庄严论》把果菩提“周遍”的能量,比喻成像虚空遍一切所、无所不及那样,遍一切众生、无众生不及。

  A唐·波罗颇蜜多罗译版:

  如空遍一切  佛亦一切遍

  虚空遍诸色  诸佛遍众生

  B索译版:

  庚一、(周遍之功德)真实;

  虚空恒遍行,许佛亦如是,

  虚空遍行色,佛遍行众生。

  二、既然遍一切众生,为什么不见呢?

  因缘不具足,所以不现不见。见的因缘,很难凑齐,所以罕现鲜见。在所见方面是周遍常现,在能见方面嘛,各人随缘或见或不见。

  《经庄严论》用了两个比喻:

  (1)水器与月影

  A唐·波罗颇蜜多罗译版:

  譬如水器坏  月像不现前

  如是众生过  佛像亦不现

  B索译版:

  庚二、遣除周遍的疑惑。

  犹如水器破,月影不显现,

  恶劣有情前,佛影亦不现。

  (2)钻木取火

  A唐·波罗颇蜜多罗译版:

  譬如火聚性  或然或灭尽

  如是诸佛化  或出或涅槃

  B索译版:

  庚二、遣除周遍的疑惑

  如火依他燃,亦依他熄灭,

  如是亦当知,佛陀现不现。

  三、《华严经》里面有一个比喻,“犹如明净日,无目者不见,若人心谄曲,终不睹诸佛”。

  现而不见最主要因缘是,心谄曲。

  四、《大般涅槃经》里面有一个比喻,“譬如初月,虽不可见,不得言无;佛性亦尔,一切凡夫,虽不得见,亦不得言,无佛性也。”

  见不见,它都现在那;自已不见,总有他人见,勿怀疑、勿嫉妒嘛。

  五、《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二/起阿耆尼国终羯若鞠阇国(28-111[注5])里面有一个案例:唐僧面子大,好不容易见到了;有的人沾他的光,也见到了;还有的人,即使沾他的光,也没见到。

  自誓若不见世尊影终不移此地,如是更二百余拜。遂一窟大明,见如来影皎然在壁。如开云雾,忽睹金山。妙相熙融神姿晃昱,瞻仰庆跃不知所譬。佛身及袈裟并赤黄色,自膝已上相好极明,华座已下稍似微昧。膝左右及背后菩萨圣僧等影亦皆具有。

  见已,遥命门外六人将火入烧香。比火至歘然,佛影还隐。急令绝火,更请方乃重现。六人中五人得见。一人竟无所睹。

上一篇:为什么是第一处-经庄严25主-111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