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中观庄严

哲学-中观庄严4笔记

创建日期:2023-01-17

  哲学-中观庄严4笔记

  一、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结文(195,128课)

  甲一、所说支分=乙一、总说著论五本(2课)+乙二、分说由谁所造(2-5课)+乙三、分说为谁而著(6课)+乙四、分说属何范畴(6课)+乙五、分说全论内容(7-22课)+乙六、有何必要(22-32课)

  二、释义

  1、下面继续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著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现在讲造论五本当中的第一个,也就是《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由谁所造。大家清楚,这部论典是菩提萨埵或者说静命论师所造的。

  2、前文讲到“进而开创了两大宗轨”,这并不是说静命论师开创了两大宗轨,而是将两大宗轨合二为一。两大宗轨是指胜义依靠《中论》所宣说的胜义理进行抉择,名言依靠《释量论》所宣说的名言理进行抉择。对这两种观点合二为一进行抉择,即是静命论师所开创的宗派,这里只不过是提法上不同而已。

  无著菩萨开创了唯识宗,龙猛菩萨开创了中观宗,直到静命菩萨出世以后,才将这两个宗派合二为一地进行解释。

  静命论师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中观和唯识融会贯通的中观瑜伽行派。他以强有力的事势理破除一切邪说,以讲经说法、辩经析理、著书立说等方式在整个人间广弘佛法。

  3、具有中观见解,才会对因明生起甚深的见解;反之,具有因明的见解,才能真正通达中观。中观和因明的理证智慧是互不分开的。如果一个人对中观和因明都有兴趣,他对《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一定会具有很大的信心,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4、当年在桑耶寺开光之际,国王赤松德赞亲眼看见静命论师现为文殊金刚,并且所有的佛像都变成了真正的智慧尊者,大显神通,变化莫测,不可计数。

  这些情节在《莲花生大师广传》中有详细描述,莲花生大师为桑耶寺开光这一天,可能举行的仪式非常隆重,所以法王如意宝传讲莲花生大师《六中阴》窍诀时,经常在他的境相中显现莲花生大师开光时传什么样的法,而且,以回忆前世的方式叙述了非常精彩的故事。

  5、法王如意宝在世的时候,我也经常想:我们肉眼虽然看不见法王飞来飞去,但是通过推理完全能够了知法王如意宝的成就。整个藏传佛教毁坏得那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法王如意宝不仅对佛法再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如此众多的僧众,在整顿僧团、弘扬佛法方面作出了卓著贡献。由此推断,法王如意宝肯定是大菩萨,如果不是大菩萨,一般的凡夫人谁能如此成功?

  6、静命论师给以国王为主的部分众生,传讲了《俱舍论》的道理。当时,藏地历代国王遗留下来的邪魔外道、天魔鬼神一直作怪,虽然尊者的菩提心已经成熟,但显现上,传法的过程并不是特别顺利,因此返回尼泊尔。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很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分析说:静命论师的菩提心已经完全成熟了,对于外面的鬼神,没有一个不能以菩提心降伏的。但显现上,尊者自己不能降伏,一定要迎请莲花生大师,其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在藏地弘扬大圆满和密宗教法。

  因此,尊者对国王说:“现在尼泊尔的山洞,有天界人狮子莲花生大师,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大瑜伽师,你们一定要迎请他。”当时,国王说:“如果我们迎请的话,莲花生大师会不会来?”于是,尊者再次讲述了以前发愿的情景,之后国王派人去迎请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很爽快地答应:“去去去,马上去,明天马上去。”已经回到尼泊尔的静命论师,后来又与莲花生大师一同来到藏地。这时,藏地的佛法才真正开始弘扬。

  当时的藏地没有出家人,国王赤松德赞说:“可不可以让藏地的人受别解脱戒?”亲教师静命论师说:“可以试一试。”于是,出现了藏传历史上第一批出家人——贝若扎那等七人,从而在在藏地建立起了作为佛教根本的清规戒律。

  藏传历史上,第一座寺院就是桑耶寺,而菩提萨埵,也就是静命论师,他的头盖骨现在还珍藏在桑耶寺的文物馆里面。当时尊者培养了108位翻译家,同时在国王赤松德赞的支持下,办了一些译经院等。当时的译场非常兴盛,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时,对当时的状况也是非常赞叹,他说:“你们前译派教法之兴盛,即使在印度也极为罕见。”

  通过堪布的理证以及莲花生大师的神通,将外道一一制服。最后,真正使佛教得以广泛弘扬。

上一篇:哲学-中观庄严3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