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中观庄严

哲学-中观庄严20笔记

创建日期:2023-01-25

  哲学-中观庄严20笔记

  一、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结文(195,128课)

  甲一、所说支分=乙一、总说著论五本(2课)+乙二、分说由谁所造(2-5课)+乙三、分说为谁而著(6课)+乙四、分说属何范畴(6课)+乙五、分说全论内容(7-22课)+乙六、有何必要(22-32课)

  乙五、分说全论内容=丙一、外道的4种观点(7+8课)+丙二、内道的4种观点(8-10课)+丙三、中观的2种观点(11-19课)+阿赖耶的观点(19+20课)

  丙三、中观2种观点=丁一、二谛实相(11-14课)+丁二、大乘教义(15课)+丁三、抉择自续与应成(16-19课)

  二、释义

  1、不论因明还是中观,所谓的“异体”均可分为两种,一个是本体异体,如柱子和瓶子或者东山的瓶子和西山的瓶子,这是真正实质性的异体;还有一种是反体异体,比如瓶子上有无常、所作等很多不同的反体。

  2、A对方观点:与六识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
           麦彭仁波切问:你们所谓六识聚以外的异体阿赖耶,究竟是本体异体不存在还是反体异体不存在?
          B对方观点:本体异体阿赖耶不存在。
          麦彭仁波切问:既然本体不存在,那到底是相续的异体不存在还是作用等方面的异体不存在?
          C对方观点:与六识聚相续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也就是说,六识聚是一个相续,阿赖耶是一个相续,这种方式的异体阿赖耶不存在。
         麦彭仁波切回答:不仅仅是中观,承认与六识相续异体之阿赖耶的唯识宗何处也无有。因为不管是阿赖耶识还是六根识,在识的本体中都是一体的,不能说成分开的相续。否则,所有识如果在识之本体中还存在不同相续的话,那就有一个人兼具两个心相续的过失了。”
          D对方观点:与六识聚作用方面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也就是说,阿赖耶具有阿赖耶的作用,六识聚具有六识聚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异体阿赖耶不存在。
         麦彭仁波切回答:这也不合理。如果认为作用等异体也不存在,那作用也无有他体、相续也无有他体的话,你们所谓的阿赖耶到底是指什么?无有丝毫意义。那取阿赖耶的名称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毫无用途嘛。与石女的儿子无有任何差别。所以,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合理的。
         E对方观点:名言中,与六识聚反体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
         麦彭仁波切回答:这种说法也是多此一举。你们说:除六识聚以外的异体阿赖耶不存在。既然反体都不存在,你只要说名言中阿赖耶不存在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说异体不存在。
         而所谓的“与六识异体”其实并没有否定他法,因而再谈论它显然就成了多此一举的事,原因是:假设单单从反体方面也没有安立与六识异体的阿赖耶,那么到底是给谁取名为阿赖耶呢?因为甚至在名言中与六识聚异体的假立阿赖耶也是无有的。
         按理来讲,“与六识异体”中的每个词都应该具有排除他法的作用。但是,按照你们的观点:名言中与六识聚反体异体的阿赖耶也不存在。这样的话,“与六识异体”这几个字也就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了,那你们所谓的“阿赖耶”到底是指什么?

  3、静命论师的《中观庄严论》中应该承认阿赖耶存在、八识聚存在。

  《大乘庄严经论》等很多大乘论典中,都承许八识聚最后转依为五种智慧,比如阿赖耶识转依为大圆镜智,染污意识转依为平等性智,意识转依为妙观察智,五根识转依为成所作智,法界性智则是一切之现基。这种观点,大乘的中观、唯识都是必须承认的。如果承认阿赖耶识,整个大乘有关五智转依的道理也就很容易成立,因此,《中观庄严论》不仅成为瑜伽行中观的庄严,也是整个大乘的庄严。

  无论染污意识还是其他识,都具有明清的这一分,而且,它具有受持各种习气的功用,这一点,在名言中必须存在。如此承认无有任何妨害。因此,在解释大乘观点时,如果连阿赖耶识也不承认,对习气成熟的各种现相等进行解释就相当困难。

  4、在名言中,阿赖耶识根本不堕于六识当中的任何一个识,只不过将每一识的明清部分或无念部分,安立为阿赖耶识或者阿赖耶。

  阿赖耶是一本体异反体。耳识、鼻识等,从识的角度来讲,应该是一个本体;但从作用方面来讲,眼识肯定不是鼻识,如果是鼻识的话,眼识看见色法时也应该闻到味道,会有这个过失。所谓的阿赖耶,从本体角度来讲,每个众生只有一个相续,八识聚全部是识这一个本体;但从作用方面来讲,眼识、耳识等不能作为阿赖耶识来存在。

  5、但在法王如意宝所写的《麦彭仁波切略传》中说:有一次,麦彭仁波切在路上遇到强盗,已经着魔的强盗们向麦彭仁波切射箭,但一支箭都没有射中。后来,麦彭仁波切说:“在棍棒和石头面前,我不会失败;在教证和理证面前,我不会失败。我永远不败,战胜一切世间。” “麦彭”,即不败之义。

  6、中观应成派的很多论师,有关破阿赖耶、破自证的教证理证是相当多的。但是,这些教证、理证,并不是破名言中无自性的阿赖耶和自证,它所针对的对境是什么呢?就是针对阿赖耶和自证“实有”这一点进行遮破。

  7、如果在名言量面前成立有,那么在名言中谁也无法遮除;倘若以名言量有妨害的话,谁也不可能建立它于名言中存在。

  比如柱子是无常的、火是烧热的,或者受的本性是痛苦的等等,这些在名言中以名言量可以成立。如果说“火不具有烧热性、柱子不是无常的本性”,这种观点,如果以胜义量来破则另当别论,但真正以名言量来破是根本没有办法的。

  以名言量有妨害的,比如外道所承认的常有自在的我,或者名言中也不存在的龟毛、兔角、虚空中的鲜花等等,诸如此类的法在名言中谁也无法让它建立起来。

  以《瑜伽师地论》为主的大乘论典中,专门讲了阿赖耶的法相、功用、分类等。关于如何承认的问题,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所以说,名言中可以承认阿赖耶存在。既然名言中承认,那是不是像外道所承认的实有自在的我一样呢?并不是这样的。

  阿赖耶跟外道所承许的神我等完全不同。在名言中应该承认阿赖耶,而且必须承认。

  8、这种推理方法,大家一定要明白。现在的很多人,对于胜义和世俗根本不分,对于现相和实相也不分,空性和显现也不分,然后,显宗和密宗不分、大乘和小乘不分,全部一概承认,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

  大家应该清楚:有时从所用的量来分,有时从境和有境方面分,有时从现相和实相分。

  9、不仅仅是显宗,就连密宗也是先抉择一切显现为自现,进而自现也抉择为心性大乐。

  不要说显宗,即使密宗,首先将一切显现抉择为自现,自现的来源则是所谓的阿赖耶或者如来藏。

  此处的“大乐”,主要是从如来藏本体光明这一角度来讲的,并非凡夫人所说的乐受。《大幻化网》中说,所谓的大乐,是指远离了一切变化的痛苦。因为一切法都是刹那刹那变化的,这是一种痛苦。《宝性论》和《中观六论》中也讲到,所谓的无常是痛苦的本体。远离了一切无常的本体即是常有大自在的智慧。

  因此,如来藏真正的本体,也是从阿赖耶讲起的。如果不承认阿赖耶,无论是黄教所承认的密集金刚还是觉囊派所承许的时轮金刚,都会非常难以解释。如果承认阿赖耶,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很多现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建立。所以,无论密宗还是显宗,无论唯识宗还是中观宗,都必须承认阿赖耶,否则,有关心性大乐光明以及如来藏等很多论典也就很难解释。

上一篇:哲学-中观庄严19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