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1卷1+2笔记

创建日期:2022-12-28

  民俗学-楞严1卷1+2笔记

  精修《楞严经》进度1前方便=梦参法师释+宣化禅师释+索达吉堪布释

  (2019-09-01 16:40:55 记录于 后半生点滴的新浪博客)

  缘起:

  师开讲《楞严经》,满心欢喜。

  无需考虑即列入精听,所有的理性思维,在制定第三轮计划时即已完成。密宗擅长心性+如来藏+魔境,师为密宗根本传承,在不破密宗戒的情况下,师会宣讲一些与经义相关的密宗见地。无与伦比,不可替代,翘首望释。

  经过前两轮的精读,已对《楞严经》混个面熟,本轮是最后一次投入精读的资源,愿解《楞严经》真实义。当下师开讲《楞严经》,感恩师之决定,也感恩使师之决定的所有因缘,尽管这些因缘与我没有半毛钱关系。按世间法的理论,这叫无福之人跑断肠,有福之人不需忙。

  原计划读:上梦下参老法师宣讲《楞严经》文字稿+听:宣化上人宣讲《楞严经》107课,不变。

  精修《楞严经》=梦参法师释+宣化禅师释+索达吉堪布释

  1、法无高下,师亦如是。以人伦长幼为序,梦参法师最年长,为首;宣化禅师次之,索达吉堪布再次之。

  2、三大德传法各有千秋,梦参法师和索达吉堪布的法宝中有讲义,摘义方便,留记会多一点,而宣化禅师的法宝,没有讲义,留记会少一点。传法无偏,正见无邪,我以平等心收受。

  3、梦参法师法宝:取自“依止梦老学佛法”微博,《大佛顶首楞严经》(梦参老法师2008普寿寺)共计76课讲义。

  宣化禅师法宝:取自“圣空甘露网”之“椤严经浅释(宣化上人)字幕版”,《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1968年讲于美国中美佛教讲堂)共计107课视频。

  索达吉堪布法宝:取自“智悲同步教学网”或”智悲佛网”视频和讲义。

  4、原经文字,用下划线表示;文中的段落小标题,为前两轮读经时自加,接受本轮见解的考验,及再认定。

  精修《楞严经》进度1前方便=梦参法师释+宣化禅师释+索达吉堪布释

  经题:1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一、梦参法师义:

  第1课:题释

  1、梦老自2008年7月3日在五台山普寿寺发愿开讲楞严经。次日(7月4日),适逢梦老九十四岁大寿。

  农历2009年10月11日3:05分,上梦下参老法师在五台山普寿寺宣讲《大佛顶首楞严经》的法会,在听法大众的法喜中圆满。

  是依照华严经贤首宗讲经的次第程序,讲一部经用十门来解释。

  第一个先解释经的名,解释经题。

  第二个发起楞严这个教义的,教起因缘。

  第三个就是这三藏属于那一藏,在诸乘之中属于那一乘。

  第四个解释这部经它的道理,它的意义是了义是不了义、是深是浅。

  第五个次第讲教的体。

  第六个这部经加被哪一些人,也就是所被的机。

  第七个楞严经的目的、趣向,是不是一切众生都能学,有通有别。

  第八个这部经是在什么时候说的,说它教起因缘前后的时间。

  第九个历代对这部经的传译。

  第十个解解它的义理。

  3、总的这部经是讲禅宗的,从最初修禅定到最后究竟了义禅定,就是讲定的法的。此经只讲一个字,定!初定、中定、大定,这叫三定,就是三佛性。三定,就是三因佛性,名词是舍摩他、三摩地、禅那。

  定的本体没动,不失掉,也没有动,这叫圆满了。所以在楞严经前半部谈的是如来藏性,启发或者开发圆通。圆通是无碍的意思。启发圆通,开发圆通。后半部楞严经说圆通,说究竟圆通的义,修证如来藏性。

  4、楞严经的密义就是楞严咒。经文解释就是显,楞严经就是楞严咒的密义的解释。经是解释密咒的,密咒是经的总说。

  楞严咒里头说的是成佛的故事,楞严咒不翻,楞严经翻了,楞严经即是楞严咒。楞严就是密因、了义,语言、文字它是显示密因的,显示了义的,但是语言、文字不是密因,不是了义,它能使你进入密因、进入了义。讲故事不是真实,但是能进入真实。

  5、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6、首楞严是梵语,翻中国话叫大定,一切定的总名,就叫大定。这种定叫圆定,圆满大定。就是自心法性的理体能统摄万法,而不被万法所动,但是它本来就不动。这个定不是修来的,是自性本具的,永远不动,不假修证。

  第2课:教起因缘、N门

  楞严经的因缘大概有六种:(没有宣化禅师说得明确)

  第一个因缘是阿难尊者,他因为多闻,没有定力,遭受摩登伽难。

  第二个因缘,楞严经讲的教义专对邪知邪见,对治狂慧说的,为此佛说楞严。

  第三个因缘,佛说楞严,让一切众生明了自己的真心,向真性的因缘显你的根性。

  后三个因缘,整理不出来。

  所以楞严经就是大乘如来密因,如来密因就是把我们这个假的妄想心、肉团心,所有的想像把它从楞严意义消灭掉,变了如来的真心,这叫如来密因,学楞严经就显见这个如来密因了。为了显现如来的密因真实,所以要说楞严经。这是说楞严经的因缘。

  第3课:平等门,方便门,经的来历

  1、学楞严经是平等门,谁都能学,谁都能入,在这是平等的。万法唯心,一心万法,从这个根本我们具足的含义,没有差别,平等一相;人跟人不同,法是平等的,但是你没有这种智力,平等之中而不平等了。因为你智力不平等,万法唯心,你不能入。但是你翻过来,心唯万法,这个心就是我们一切众生心,跟一切诸佛的心,乃至首楞严大定的心,是一个,没有差别。

  2、楞严经也是方便法门,有说、有行、有修、有证。在这一切法中,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妄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你把贪、瞋、痴、慢、疑、身、边、戒见、邪,把这个迷的方法把它消失掉,完了你就能开始悟入,悟到佛的知见,以这个知见去修行、去证得。这些个种种的差别,就叫方便。

  3、楞严经,它是属于修多罗,就是经藏;乘属于大乘,藏属于经藏。

  4、这部经究竟当机众是指着什么人说的?一乘的,圆顿的机,正为这类人说的楞严经,兼带着给他还不能悟入不能进入,但是能相信;相信就等于种子种下了,种子种下了就会发芽的,发芽将来一定能够得到利益。那就是三根普被,见闻觉知,以这个来分他的等次。

  5、这部楞严经的宗旨跟它趣向的目的如何?这部经破识心,破一切众生妄识的妄心,以这个为宗旨。显发他的真心,显发他的性、本体,目的是这样,达到这样目的。所有一切众生的根性,不论他哪一种根性,都能进入佛所教导的。根机深一点,能够悟入。悟入楞严定,从定而发生自在的妙用。定是指着它的本体,从本体而起的妙用。这是楞严经让你所趣向的。所以入了楞严经,入了圆定了,圆定而生的,是由我圆行而进入的圆定。最初有这种因,又遇着这种缘,而能够圆证菩提,这是这个经能达到的目的。

  6、道安法师给古来翻译的经,他立了三种:一个序分,一个正宗分,一个流通分,每部经都做如是三种三分法,把这一部经作为分成三段的意思。

  二、宣化禅师义:

  第1课:题释

  1、按贤首宗讲经的次第程序,十门分别解释,相似于梦参法师义。

  2、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共20个字。

  3、经七种命名的道理,相似于梦参法师义。

  4、如者,无所不如,为法的本体,佛法的本体,如如不动;

  来者,无所不来,为法用,佛法的用,来而又来。

  定力的本体,即是密因。

  第2课:题释

  解释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持戒波罗密+禅定波罗密+智慧实相般若波罗密;实相般若如金矿,要知道有金+采金=得金。

  学习定力=固+诚+恒

  经=道路=从凡夫到佛位的道路=贯+摄+常+法四意思

  椤严经如坚固之吸铁石,众生被吸摄后,就不会堕落。

  大藏经十二部=长行部+重颂部+授记+因缘+比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不问自说+孤起+论议,《大智度论》内有详说;每一部经内都有这12种类。

  第3课:教起因缘

  第二门:教起因缘,6因缘:

  恃多闻,忽定力

  警(告)狂慧,(自)护邪思

  指真心,显根性

  示定性,劝实证:

  第4课:N门

  第二门:教起因缘,6因缘之:

  年幼时,狂说不怕魔,后病迷几天,神游天国,遭病魔考验;

  年青时,见一人发一做好事的愿,结果遭魔考验,内情保密不能说。

  所以,不可说狂说,不要说“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会有魔来考验

  销倒想,除细惑

  明二门,利今后:平等+方便两门。

  第三门:藏乘摄属

  属“经”+“定藏”

  属大乘,菩萨乘

  第5课:N门

  第四门:道理,义理

  了义,深而坚固。

  第五门:教体

  名、句、文、声,无碍是教体。

  第六门:所被机宜

  三界众生为当机众。

  第七门:宗趣通别

  通于佛道。

  第八门:说时前后

  佛62岁时说法。

  第九门:历明传释。

  般刺密谛主译

  第6课:前15分钟,

  第九门:历明传释。

  弥伽释迦,此为“译语”。

  怀迪沙门,为此经“证译”。

  房融,最后执笔润色的居士。

  第十门:以下正文释

  三、索达吉堪布义:

  第1课:《楞严经》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

  1、有完整的藏文版《楞严经》,但只有第九品和第十品的传承,到现在为止,前面部分我仍没有得到正式的传承,所以也在寻找,但到底有没有传承,也不是特别清楚。

  2、《楞严经》只在汉地得到广泛宣扬,其他地区是一般佛经。

  3、公元580年,智者大师在天台山的华顶建造了拜经台,面向西方的印度方向顶礼拜求此经,十八年不间断顶礼,殷切地盼望《楞严经》能早日传到东土来。

  4、般刺密谛将左臂上割开,把经卷全部放在里面,再缝上,伤口基本愈合以后再去到海关。第三次终于顺利地通过了海关。他到达广州时,正是武则天执政期间,房融宰相是最后执笔润色的居士。

  第2课:瑞相缘起、题解,释者,真伪

  1、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2、经的长名同时包含了人、法、比喻三者。

  3、大佛顶:即此经所宣讲的内容在一切万法中,如同如来的顶髻一样,至高无上,广大浩瀚无有边际。

  4、如来密因:先了知此部《楞严经》所宣讲的内容,懂得其甚深道理,而后依止学习并如理修证,最终依此获得如来果位,即万法的实相。

  5、修证了义:这部法并非依靠世间学术、分别念或思维来了解通达,而是依靠实地修行来了知万法实相。经宣讲的是如来最究竟、最了义、最直指心性的法,包含心性光明等真实法义。

  6、诸菩萨万行:就是从一地到十地,所有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上求佛觉以自利,下度有情以利他等行迹均涵摄于此经中,或者说显相和实相等菩萨的一切行为、一切修行都包含在这部经中。

  7、首楞严:“首楞严”定名为佛性。实际是一种三摩地,代表一种非常坚固的最高修行境界。一旦我们得到楞严三昧的境界,在世间当中就不会被邪魔外道所摧毁。

  8、:《杂阿毘昙心论》云:修多罗者,凡有五义,一出生;二泉涌;三显示;四绳墨;五结鬘。经名,曰“修多罗”者,有五种意义。

  9、翻译者:

  中天竺的沙门般刺密谛,担任主要翻译。

  弥伽释迦,首先般刺密谛将经文进行大体翻译,然后弥伽释迦再依此方式逐句整理,形成文句章节,此为“译语”。

  怀迪沙门,他对经文进行整理、校对,为此经“证译”。

  房融,最后执笔润色的居士。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