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4卷44上笔记
卷四
14、6如来藏性,显现不空
14、6、8二答大融,相妄无指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徵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44场上部
1、我每天晚上这样讲的话,除了星期天以外,基本上就没有怎么停,所以我可能今年讲的多一点。不管怎么样,我们上半年天气也好,在这边违缘也不多,确实今年上半年还算是比较不错的。我们这边也是做了很多的事情,“没有风来之前,我们就做一些挡风的院子;没有来水灾之前,做挡水的水坝。”可能你们也不一定知道,有一部分是我们共同努力而做的,不是什么自然而形成的,也并不是因缘而产生的,知道吧。
2、当时富楼那尊者问佛陀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四大、五大、七大遍于一切法界的话,那四大、五大、七大当中,比如说不同特性的水、火,这些怎么会圆融?像虚空、大地这些完全不同性质的,在一个周遍的法界当中怎么能容纳,为什么这样呢?
一切万法在法界当中是一味一体的,或者一切万法在真实阿赖耶当中是一味一体的,《楞严经》中有很多这样的提法,这个到底是名言当中还是胜义当中?胜义当中不可能,全部都一味一体的一种东西不可能有的;在名言当中的话,因为名言的这些特点,包括地、水、火、风的每一个性质完全是不同的,这样的话,怎么会是在一个法当中全部都融入一体?比如说我相续的阿赖耶,跟你相续的阿赖耶,释迦牟尼佛的阿赖耶,这些到底是一体还是他体等等,有很多的怀疑。
这些问题,《楞严经》学得很好的话,佛陀给我们回答的特别特别清楚。
3、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
佛陀说,你前面已经问的问题,当时说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这四大的本性,实际上是圆融一味,全部周遍于十方的法界当中。那这样的话,你当时疑惑的是什么呢?
4、疑水火性不相陵灭。
你当时疑惑的第一个小问题:因为四大每个大种的本性完全是不同的,比如说水大和火大的话,完全是能害所害,世间人也经常说水火不容,这两个人的关系是水火不容。所以本身水火不容的话,那就应当一个存在的时候,一个不存在,互绝相违,或者一方势力强的话,弱势的一方马上会消灭。怎么不是这样呢?而是水大和火大圆融一味呢?
这是第一个小问题。
5、又徵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你当时疑惑的第二个小问题:你又征问,你又疑惑,或者说是又问诘:虚空与大地,虚空是无碍的,遍通的;大地的话,是有阻碍的,前面是通,后面是塞,这两个是不同性质的话,那一起遍于整个法界的话,那怎么会是融入一起呢?
大地和虚空,一个是有障碍的,一个是没有阻碍的,这两个是完全相违的,怎么在一个法界当中能融合呢?应当是不合相容的,这是你的第二个疑问。
6、这个是富楼那尊者的问题,也是我们的问题吧。四大全部都是在阿赖耶、本妙觉明当中一味一体的,一直这样讲的。那这样的话,四大一方面是外面的无情物,另一方面的话,这些不同性质的东西怎么会在我们的如来藏当中一味一体,不相陵灭,为什么这样呢?这也是我们的问题。
7、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佛陀用一个虚空的比喻来回答:佛陀直接告诉富楼那尊者,比如人们经常所谓的虚空,实际上虚空的本体、虚空它自己并不是有各种各样的相。像我们的山,有各种各样的形象,里面有木头,花草,沙砾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虚空它并不是有群体形象的东西。虽然虚空不带有群相,但也不拒绝,也不排斥,可以在虚空当中发挥,或者说是发现种种的相。
虚空它没有相,也不排斥其他显现种种的相,妙明真性它不排斥一切的相。
这个比喻从心的角度来讲的话,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我们这个如来藏,其实它并不是具有种种相的东西,如来藏也并不排斥种种相。很多大德把自己的心比喻成虚空,比如《法界宝藏论》里面经常用虚空,无垢光尊者说我用的虚空比喻,并不是从空淡淡的层面来用的,而是从一切诸法无有自性的层面来比喻的。
8、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
为什么这样说呢?富楼那,您要想一想,这个广大的太虚空,它里面可以发挥种种的相,因为它不排斥,它虽然不是各种群体的形象,但是虚空里面可以显现种种相。怎么显现种种相?
比如说在虚空当中,太阳照进来的时候,那整个虚空界就成了光明。乌云密布的时候,整个虚空界就变成了阴暗。
9、风摇则动,霁澄则清,
如果风动摇,风吹起来的话,虚空单独不会动摇的,但是随着这个风,因为风在空中不断动摇,动摇的过程当中虚空也是观待风而有变化,有动摇的,可能是这个层面讲的。
如果下完雨,或者是下完的雪以后,雨后的天空就比较清凉了,万里无云或者很清澈了,就是这个。
10、气凝则浊,土积成霾,
我们地上冒的那种气,慢慢慢慢变成了云雾,藏文当中翻译的是云雾。如果虚空当中云雾萦绕的时候,虚空就变成一种昏暗,不明清,有种浑浊的现象。
还有随着土尘,随着灰尘的飞扬,在虚空当中变成了雾霾。
11、水澄成映。
然后水澄清以后,水中可以显现倒映。
因为虚空它本身没有什么身相,但是有时候大的湖泊里面,一些水池里面,上面的蓝天也可以显现,这个空间也可以显现,像以前唐代的杜甫、李白,他们经常用树的倒映来写诗。其实虚空没有一个整体,但是它也在澄清的水当中经常显现。
从这个层面来讲,虚空它自己是没有本体的,但是虚空当中可以依靠外在的因缘显现。其实我们的心或者如来藏的话,它本体都是如如不动的,但是依靠外缘的话,确实我们的心当中可能显现——外面的善缘让我们产生善心,外面的恶缘让我们产生恶心;外面种种无记的因缘,让我们的心也产生无记的状态。外面发生一些事的话,让我们产生后悔、苦恼、悲伤等等,有各种各样。
12、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佛陀继续问富楼那:你是怎么想的?有不同方向来的所有的这些相,有些是土尘来的,有些是太阳来的,有些是云雾来的,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法当中出现这么多的相,那么所有的这些显现,是依靠它们自己的因而产生?还是在虚空当中有而产生的,有而显现的?
跟前面的问题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依靠自己的因而产生的话,刚才太阳、云、风、霁、气、土、水,七个,是这些法当中产生的呢?还是在虚空里面产生的?这样问的。
13、若彼所生,
“彼”指所有刚才的太阳、云、风、霁、气、土、水,七个法,如果它们在各自的因缘当中产生。
比如阳光是从太阳的因当中产生的,动摇是从风当中产生的,澄清是从清澈当中产生的,等等,都是从各自的因当中产生的话,佛陀说,这样是不合理的。
七个法当中,佛陀只是把太阳作为一个点来分析的,其他的六个法包括云、雾、气等这些佛陀都没有分析。其实依靠这样的推理方式来分析,也完全是可以的。
14、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
首先从太阳来讲,太阳照射到整个大地的时候,因为有了太阳就有了光明,光明是太阳当中产生。如果是太阳当中产生的话,日光普照大地的时候,那么只要有光明的地方,都应当有太阳的光,那你为什么说是只有在空中能见到圆圆的太阳?
比如说喇荣,早上起来以后都有光明。有光明的时候,那在这个地方就有太阳,为什么呢?因为刚才说光明是从太阳产生的嘛,跟虚空没有关系。如果太阳产生的话,哪里有光明,哪里就有太阳,哪里都应该有太阳,因为它的因就在那里。
如果真的是太阳在光明空间的话,那你为什么说只有在太空当中看到有个太阳,并没有说在所有的光明空间都有太阳?只要能看得到的空间都有太阳,那你为什么不说呢?如果这些光明真的是太阳当中产生的话,那你为什么只知虚空当中的日轮,除此之外,你为什么不承认?
比如说我们教室当中,太阳没有照到,实际上有阳光,没有开灯的时候,里面还是能看得到。那这样的话,只要有光明遍照的地方,太阳应该是有的。为什么呢?因为光明是太阳当中产生的,光明你现在不是承认有吗?有的话,你承认它的因是太阳,那这样的话,只要有光明的地方,太阳无不周遍的。但是如果要是承认的话,那你不敢这样承认。因为太阳只有在虚空当中,我们的教室里面每一个地方,有一点光明的地方都有一个太阳的话,这是说不过去的。
第一个说是从太阳当中产生的话,那这个是不合理的。
这样类推的话,其他包括云也好,风也好,其他都是可以一一这样类推。这里只是把太阳作为一个,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作为试点,作为一个比喻焦点来进行分析的。
15、若是空明,
如果不是太阳当中产生光明,是虚空当中产生的话。
16、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如果是虚空当中产生的话,这个虚空应该自己能照自己,只要有虚空的地方就能照耀光明。如果这样的话,你为什么说中夜,就是晚上,或有云有雾的时候,这个时候为什么是不生光明呢?因为那个时候虚空还是在的,你看晚上,虚空在,但你为什么说没有光明呢?因为云雾所覆盖时,虚空还是在的,但是那个时候为什么说没有阳光?
如果说有光明的话,那你不能承认。你看晚上根本没有光明的,乌云密布的时候也没有太阳照射的那种光明。
17、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结论: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呢?
虚空当中显现的光明,并不是依靠日轮而产生的,如果依靠日轮而产生的话,那么它是因缘产生的,但是这样也不能承认的,日轮当中产生有这么多的过失。
也并不是空中产生的,如果空中产生的话呢,那就是非因缘产生的,是自然而产生的,这个也不合理的。
那么除了空和日以外的,另外有一种产生方式,其实也是没有的——不能离开空和日以外的另一种产生方式,在这里也不可能找到。这样的光明也不是从石女的儿子当中产生,龟毛当中产生,或者说其他的万物当中产生,这也是说不出来的。
光明,实际上用义理观察的时候,确实是不能成立的。如果未经义理观察的时候,在我们的世俗当中,在我们的假想当中,无欺而显现,这叫做是缘起空性。
18、真妙觉明,亦复如是。
光明是非因缘生,非自然生,非其他而产生,那这个光明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分析我们的阿赖耶或者说是真妙觉明。
我们本来的心性,本来的觉性光明如来藏,其实也跟前面虚空的比喻是一模一样的。
虚空它自己没有种种相,也不排斥种种相,但是依靠虚空也可以显现种种相。其实我们的心也是这样的,我们的这颗心它也不排斥种种相,但它自己也并不是种种相,但也可以显现种种相。所以我们的心真的跟虚空很多地方是相同的。
19、汝以空明,则有空现。
佛陀告诉富楼那尊者,你如果有这个有空性的明的话,那在你面前,空的显现可以显现的。
我们心的本体当中,确实一切显现都是没有的,只要有业力的话,那一切地水火风都会显现。你有这个空的因缘的话,在你面前可以显现空。显现什么样的空呢?老鼠的话,在地里面有空的因缘;飞禽的话,在虚空当中有空的因缘,所以有些是有小坑的空的因缘,有些是有大的空的界的因缘。所以只要有空的因缘,你面前就显现这个空,因为阿赖耶什么都可以显现。
20、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
同样的道理,众生有些有地的因缘,有些有水、有些有风、有些有火,各各都有这种因缘,这样的业缘在各个众生面前,都可以显现,没有任何损害的。
虚空当中,有光明的话,这个明可以显现的。然后有云的话,黑暗可以显现的。所以我们众生界当中的话,有了这些因缘以后都可以显现的。
21、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如果这些地水火风全部集聚在一起,有这样的业缘的话,这个地水火风全部都可以显现的。
比如说六道众生的一碗水,《定解宝灯论》:“对于一碗水来说,六道不同众生见到时,各自所见也不尽相同,比如地狱众生见到时,认为它是滚滚燃烧的铁水,若与其接触必定会皮焦肉烂;饿鬼见之,则成腥臭不堪的脓血;人类以及大多数旁生见到时,认为它就是真正的水,饮用后可以解除干渴之苦;阿修罗与天人见到时,以其业力较轻之故,将其全部见为清净甘露;具修证之持明者所见,均为玛玛格佛母;无色界众生,有些见为意识,有些见为虚空;于佛陀的如所有智面前何者也不存在,是离一切戏论的法界,尽所有智前则是清净的法界明分,此光明分并非分别执著的对境。”所以说我们众生有这样业缘的话,在一个物体上面,地、水、火、风全部都现前了。
比如我茶杯里面的这个水,有热性,有火的本性;因为它是湿性,它有水的本性;它可以动摇的,有风的本性。然后它是不分散的,它有地大的本性。所以我喝一口水,在我的业力当中,这个四大聚合的一个东西,可以进入我的身体。
真的业力分开显现也可以,地、水、火、风全部集聚在一起显现的话,也是可以的。
22、云何俱现?
怎么在一起显现?如果没有一个实体的话,怎么一起显现呢?下面佛陀讲了一个很好的比喻。
地水火风如果全部集聚在一起的话,那怎么会显现呢?佛陀说这是可以显现的。
23、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
比如说一个水器里面有太阳的日影,太阳的倒影。
24、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
两人观的时候只有一个日,比如说我们一个大的锅,锅里面有水,太阳在空中照射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在锅上面看,实际上看到了这个日轮。
然后两个人各奔前程,一个往东边走,一个往西边走。比如说那这个时候你把锅里面的水全部都分到两个人的杯子里面,你拿一杯水,他拿一杯水。这个时候你往东边走,他往西边走。
那个时候看的话,东边走的这个人,太阳的日影也是随着你走的;西边走的那个人,他杯子里面的日影也是随着他走的,各随东西而走。
25、一东一西,先无准的。
一个人往东走,一个人往西走的话,他们每个人水器当中的这个日影,其实没有一个确定的。因为确定不下来,一个是往东走,一个是往西走。
26、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
那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发难,没有必要辩论说:“啊,这是不合理的,刚才是一个太阳,怎么会一个跑到东方去了,一个跑到西方去了?”
也没有必要辩论说:“如果一个是往东面去,一个是往西边去,那两个太阳,东南西北的这种方向都不同,那这样的话,怎么回事?刚开始我们看到日轮明明只有一个啊?”
这个没有什么可说的,本来显现的这个日轮,它是没有本体的。然后你说一个往跑东边去了,一个跑西边去了,这样没有什么可说的,这个是没有辩论的。
27、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我们再次去观察的话,其实不管是一个太阳,两个太阳,甚至更多的太阳,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都是一种虚无缥缈、显而无自性的,没有任何可信的,没有任何凭据,没有任何可靠的东西。只是在我们面前显现的一种迷乱的相,除此之外没有什么。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世间当中,一也好,二也好,在我们迷乱面前,显现是有的,而且人们也是把它当做是真实存在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在虚假的名言当中,暂时确实有固定的,水就是水,火就是火,风就是风,我们也不会混淆的。
但是真正的它的体相和实体当中的话,确实有些事情是虚妄的。刚才水器里面的日影,一个往东面走,一个往西面走的话,那这里面的太阳到底是一还是二?一的话,那二是不正确的;二不正确的话,西方的那个是假的,还是东方的那个是假的?或者说两个太阳的显现都是准确的话,那前面的显现的一就不成立,因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样的话,为什么又显现二,或者是显现无数?
虚妄的东西可以有的,但真实的东西不可能有的。众生在迷乱者面前显现的一、二,在真实义的智慧当中来观察的时候,也是跟刚才这个法没有任何的差别,都是“无可凭据”。
28、观相元妄,无可指陈。
佛陀说我们观察事物的相,其实原本都是虚妄的,不管是刚才地水火风的相也好,或者世间的任何相,我们看见的眼前的显相的话,本身它都是虚妄的。没办法陈述,没办法用一个固定的词来对它进行确定的。
29、犹邀空华,结为空果,
就像是什么呢?就像有眼翳的人在祈求,或者说是期待,期待什么呢?空中显现的这个花,不单是空中显现的花,他还要等待什么呢?等待空中显现的花结成一个果,果实累累的时候,我要去享受。这不是一个很愚痴的说法吗?本来空中没有花,还要等待它开花结果的话,那这不是很愚痴的说法吗?
30、云何诘其相陵灭义?
同样的道理,富楼那,你刚才前面问,地水火风,水的相,火的相,为什么不能成为能害所害?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在真正的本体当中去观察的时候,其实它的相,在某种意义上面是可以显现的。但是就像虚空当中的花一样的,或者说是水中的日一样的,或者是水中的月影一样的,或者说是梦中的大象一样的,等等,所有的这些世俗的显相,其实你认为是互相陵灭的话,也不一定的,刚才两个太阳互相没有损害。
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观点。
31、观性元真,唯妙觉明。
观这些法的本性,包括地、水、火、风七大的本性,实际上就是唯一的这个光明如来藏,就是妙觉这个心。
32、妙觉明心,先非水火,
妙觉这个心的本性当中,没有任何的水和火的本体,因为七大的本性实际上是如来藏。如来藏当中整个地、水、火、风这种辨别和分隔,绝对是不可能有的。
33、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富楼那前面问水和火为什么不会互相陵灭?地和虚空为什么是不相容纳?这个说法也是一种愚痴的说法。
34、既然地水火风在如来藏当中一味一体的话,怎么会是不相违?或者说是怎么不冲突?怎么在如来藏当中融入一体?真正事物的本性上也好,或者说事物的形象上的话,实际上这些都是如梦如幻,什么时候懂到这个如梦如幻,幻化八喻,这个时候,你对整个万法就有个新的定解,或者是新的认识。
学到了《入大乘论》,学到了《虚幻休息》,之后的话好像自然而然已经明白了。其实我们特别执着的任何的这些法,原来都好像梦中的追求,除此以外,没有一个实质。这种没有实质,并不是教条主义的一种说法,这是佛陀说的,这是上师说的,死我们也要听,不死也必须要听,不是这样的。我们凭自己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真正如来藏的觉性当中的话,其实万法的相是可以容纳的。万法相的容纳过程当中,它们也不会有丝毫的矛盾。
没有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跟众生的业有关系的,还有就是事物的本体有关系的;还有我们的心跟虚空一样的,它的性质也好,它的本体也有关系的。
一旦认识了自己心的本来面目的时候,经常觉得:“哇!太妙了,哇!太好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认为外面有一种实有的东西,一直去执着,这就是非常愚痴的,非常可笑的一件事情。再加上,你真正认识到心的本性也好,万法的自性的时候,哇,好像太简单了。当下觉悟以后,那心的状态跟以往就是完全不同的。
35、A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B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A段与B段,在不同版本中,次序有所不同,有的版本是前A后B,有的版本是前B后A。
其中:圆瑛宣讲版本、梦参宣讲版本是前A后B;网络下载的一版《楞严经》原文、师说藏文版《楞严经》是前B后A;本课师按义用的是前A后B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