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楞严

民俗学-楞严5卷59下笔记

创建日期:2023-07-02

  民俗学-楞严5卷59下笔记

  卷五

  15二五圆通

  15、5五跋陀婆,触尘圆通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59场下部

  1、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跋陀婆罗叫善护或译贤护,善于保护。“开士”,有些翻译成菩萨,有些翻译成大士。大士也可以是菩萨,比如说观音大士,大势至大士。

  善护他与同伴十六个菩萨,他们一起从座位上站起来,在佛足下顶礼,陈白佛陀。

  2、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

  我等以前在威音王如来面前也是听过正法,在那个佛面前出家。

  3、于浴僧时,随例入室。

  当时僧众有专门沐浴的时间,到了我的时候,我入于浴室当中。

  4、忽悟水因,

  因为水的这种因缘,忽然就开悟了。这里讲的是身体的触觉,是怎么开悟的呢?

  5、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

  正在沐浴时观察到:

  沐浴的时候,真正的触觉并不是洗尘,并不是洗身上的垢染;也不是洗身体。

  我们身体上有垢染,通过水来把它洗净,在洗的过程当中,也有水,也有垢染,也有身体,这三种法。但实际上真正的触觉,其实水也不是,身体也不是,垢染也不是,这三个都没有办法。那这三个以外,中间有没有呢?中间也一无所得。

  他要寻找他的触觉到底是什么?在沐浴的时候,好舒服。你认为很舒服的这颗心在洗垢方面,还是洗身体方面?还是水上面?还是除了这几个以外的中间的一个法?这样来观察。

  6、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

  因为往昔的习气一直没有忘,这个原因,到今天也在佛这里出家,获得了无学果,无学的果位。

  7、彼佛名我,跋陀婆罗。

  “彼佛”应该是前面的威音王如来。他应该是直接获得了无学果,以前在这样沐浴的时候也获得了无学果,这样的原因:“威音王如来认证我叫跋陀婆罗。”

  8、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宣明是现前,现前了美妙的触觉,也就是说如来藏的本来面目,已经完全证悟了、现见了。这样的原因,住于菩萨佛子的位置。

  9、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如果佛问我菩提的因是什么?像我的话,我根据自己的修证来说,触尘是最无上的。因为依靠触,当时沐浴的时候,以这样的一种观察而证悟的。

上一篇:民俗学-楞严5卷59中3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