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8品法身51(643-652)笔记
1、《现观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宣说入造论之分支+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乙三、造论圆满之尾义
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丙一、略说现观之自性+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丙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丙二、广说彼之分类=丁一、别说对境三智法相——三智+丁二、略说彼相加行——四加行+丁三、广说所得果之功德——法身。
丁三、广说所得果之功德——法身=戊一、意法身及功德+戊二、所依报身及相好+戊三、行为化身及事业。
戊二、所依报身及相好=己一、总说具五决定之报身本体(644)+己二、广说相好功德。
己二、广说相好功德=庚一、宣说差别基相之功德+庚二、宣说差别法随好之功德。
庚一、宣说差别基相之功德=辛一、宣说果相之功德+辛二、宣说能成因。
辛一、宣说果相之功德=壬一、三类十相(648)+壬二、二相(649)
辛二、宣说能成因=壬一、总说(651)+壬二、因之差别(652)
644、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一、总说具五决定之报身本体;
说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性,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648、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一、三类十相;
手足轮相具,足底如龟腹,手足指网连,柔软极细嫩。
身七处充满,手足指纤长,跟广身洪直,足膝骨不突。诸毛皆上靡。
腨如瑿泥耶,双臂形长妙,阴藏密第一,皮金色细薄,
孔一毛右旋,眉间毫相严,上身如狮子,膊圆实项丰。
非胜现胜味,身量纵横等,譬若瞿陀树,顶肉髻圆显,
舌广长梵音,两颊如狮王,齿洁白平齐,诸齿极细密,数量满四十。
649、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二、二相。
绀目牛王睫,妙相三十二。
651、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一、总说;
此中此此相,所有能生因,由彼彼圆满,能感此诸相。
652、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因之差别
迎送师长等,正受坚固住,习近四摄事,布施妙资财,
救放所杀生,增长受善等,是能生因相,如经所宣说。
2、己一、总说具五决定之报身本体:说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性,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佛陀在相关大乘经典中所说的报身,是一种只能在一地以上的菩萨面前显现的清净受用身(一般的说法,是一地以上的菩萨能见到报身,但还有一种说法,真正的报身只有十地菩萨能照见,无论如何,报身相不是凡夫人的所见,凡夫人只能看到化身相),其特征是具足五决定,或称五圆满。
处所决定即密严刹土。按密宗典籍的解释,密严刹土是位于色究竟天的一处清净刹土,或者说,任何一个人现前成佛的时候,他当下所处的地方就是密严刹土。
身决定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本性的报身。相好由累世所积无量无边资粮之因中产生,妙相如花朵,随好如花蕊,一者根本,一者部分。
眷属决定即十地菩萨。
法决定即唯一是大乘佛法。
时间决定即恒常相续轮。报身事业恒常不变,并不是今天现前、明天不现的无常法。
由于通过这五种决定的方式享用大乘佛法而无有间断的缘故,佛经续部中称之为能仁的受用圆满身,亦即报身。
佛陀因地时积累两种资粮,依靠智慧资粮所现前的是法身果位,依靠福德资粮所现前的是色身果位;色身又分为报身和化身,报身是清净菩萨所见的身相,化身是有缘的不清净众生所见的身相。修行最终获得佛果时,一定不离这三种身。
3、除佛经外,《宝性论》、《智者入门》、《中观宝鬘论》、《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论》等许多论典中也都宣说过三十二相。《现观庄严论》讲到这些,也只是将其作为果法功德来介绍,并不涉及宗派的分析。
三十二大丈夫相是以佛陀因地多生累劫积累资粮的无边善业为因,而形成的一种善果,作为佛教徒,无论何时都要对此庄严身相生起欢喜心。
4、壬一、三类十相:第一类十相:手足轮相具,足底如龟腹,手足指网连,柔软极细嫩。身七处充满,手足指纤长,跟广身洪直,足膝骨不突。诸毛皆上靡。
1、千辐轮:佛的手掌和脚掌中有千辐轮的花纹,这是依靠因地时迎送上师等而得的善报。
2、足善住:佛陀的足掌如龟腹般平坦,这是由因地受持清净戒律稳固不坏、令自他行持善法等而感得的妙相。
3、手足缦网:手指及脚趾之间有美妙的网相连,这是依靠因地以四摄度化众生所感召的果报。佛陀指间的其实是光网,如果想戴指环,是完全不会有阻碍的,因为佛陀的整个身体本来就是以光为庄严的。
4、手足细软:佛的手和脚非常细腻、柔软,就像莲花一样,这是由从前布施精美食物而无有拖延所现前的果报。
5、七处充满:佛陀身体的七个部位(两手背、两足背、双肩、后脑)皆庄严丰满,这是往昔布施精美饮料所感的果报。
6、指纤长:手足指(趾)纤长美观,是往昔放生护生所感的果报。
7、足跟圆长:足跟向外宽广庄严,由因地利益众生之发心力所感召。
8、身广洪直:佛陀的身材魁梧洪大,平正挺直,无有弯曲,这是由断除杀生而感的果报。
9、踝不显露:由于往昔行持善法而感得踝骨不外突,非常平整。
10、身毛上靡:由向他众弘扬善法而感得身上所有汗毛都向上生长,庄严美妙。
5、第二类十相:腨如瑿泥耶,双臂形长妙,阴藏密第一,皮金色细薄,孔一毛右旋,眉间毫相严,上身如狮子,膊圆实项丰。
11、腨如鹿王:佛陀的小腿(腨)如同鹿王(瑿泥耶)的腿一般纤圆丰满,十分庄严,这是由因地时为他人传讲工巧明、医方明等所感得。
12、立手摩膝:佛陀的双臂修长、美妙,直立时就能用手接触到膝盖,这是由往昔不舍弃乞丐等可怜众生之因所感得。
13、势峰藏密:由因地时调解离间者的矛盾而感得男根如大象、骏马般藏密不露,堪为第一。
14、身金色:皮肤如纯金之色(释迦牟尼佛身体是金色的,其他佛也有不同的颜色,比如药师佛是蓝宝石色,阿弥陀佛是红宝石色),这是由往昔供养他人精美坐垫所感得。
15、皮肤细薄:由因地布施美妙宫殿等而感得皮肤光滑细薄。
16、身毛右旋:由因地断除散乱愦闹而感得周身汗毛右旋,而且每一毛孔只生一毛。
17、眉间白毫:由因地时承侍上师、父母等而感得双眉之间有柔软的白毫相。相关资料中说,佛陀眉间的这根白色毫毛,拉直了有一丈五长,手一放便自然收回。
18、狮子上身:由因地断除诽谤侮辱他人之强词而感得上身如狮子般平正端严。
狮子的身体跟其他动物不同,一看就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福德大的人也是这样,比如法王如意宝,他的身相令人一见就生起特别的信心,百看不厌。
19、肩头圆满:由因地时言说悦耳、善妙之语而感得肩膊如金瓶般圆实庄严。
20、肩颈圆满:由于布施药等而感得肩颈部位极为丰满。
6、第三类十相:非胜现胜味,身量纵横等,譬若瞿陀树,顶肉髻圆显,舌广长梵音,两颊如狮王,齿洁白平齐,诸齿极细密,数量满四十。
21、得最上味:由往昔作病人之护士而感得能将非胜妙味现为殊胜美味。例如佛陀曾与僧众吃了三个月的马麦,后来阿难心生忧恼,佛便加持他,令他也尝到了佛口中马麦的无上美味。
22、身纵广:佛陀身量纵广如涅若达树,身高与臂展的比例均匀得当,这是由往昔修建经堂禅林供养僧众而感得的果报。
23、无见顶:由往昔布施精舍等而感召顶上肉髻隆起之相,因一切有情不能见其顶,故名无见顶。
24、广长舌:由往昔说话温文尔雅而感得舌头广大之相,若伸出可覆盖整个面部。
25、得梵音声:由往昔以不同语言相应六道众生而说法感得音声美妙,如梵天妙音,可以一音表多义,令人听而不厌。
26、狮子颌轮:由往昔断除绮语而感得两颊圆满如狮王之颊。
27、齿鲜白:由因地时赞叹一切士夫功德而感得牙齿洁白如海螺。
28、齿平整:由因地断除邪命养活而感得牙齿长短平齐之相。
29、齿齐密:由说真实语而感得牙齿细致紧密。
30、四十齿:由断除离间语而感得牙齿上下各二十,总数满四十之量。相比之下,我们一般人只有三十二颗牙齿。
7、壬二、二相:绀目牛王睫,妙相三十二。
31、绀目相:由因地时以慈悲的目光视众生而感得眼睛如蓝宝石般湛蓝、清澈。佛陀的眼睛并不是天蓝色,而是一种深蓝(绀青)色,画师们在画佛眼时,一般处理成黑眼珠里带一点蓝光。
32、睫如牛王:由往昔断除贪嗔分别念而感得眼睫如牛王的睫毛一般翻翘且不相混杂(藏地犏牛的睫毛就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佛陀的三十二种妙相。
8、辛二(宣说能成之因)壬一、总说:此中此此相,所有能生因,由彼彼圆满,能感此诸相。
此等理中所说的诸相本来有无量无边的因,但从主要的角度而言,则每一相都是依靠各自之差别因而产生的,当彼等所有能生的因圆满具足,就能真实感得此等诸妙相。
9、壬二、因之差别:迎送师长等,正受坚固住,习近四摄事,布施妙资财,救放所杀生,增长受善等,是能生因相,如经所宣说。
能生之因,本论颂词在这里稍作归摄,直接讲到了七种因:一、接送上师,这是千辐轮相的因;二、真正受持戒律并坚固安住,永不失坏,这是足善住相的因;三、精勤修习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事,这是手足缦网相的因;四、布施善妙资财,这是手足细软相的因;五、救护、释放即将被杀的众生,这是指纤长相的因;六、向他人弘扬善法(对应颂词“增长”),这是身毛上靡相的因;七、自身受持善法,这是踝不显露相的因。“等”字里面包括了其余二十五相的因。这些能生之因法的相,都是按照《般若经》的义理来宣说的。
现观庄严科判
643、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所依报身及相好)分二:
644、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一、总说具五决定之报身本体;(第51课)
说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性,
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645、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广说相好功德)分二:
646、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宣说差别基相之功德)分二:
647、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宣说果相之功德)分二:
648、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一、三类十相;(第51课)
手足轮相具,足底如龟腹,
手足指网连,柔软极细嫩。
身七处充满,手足指纤长,
跟广身洪直,足膝骨不突。
诸毛皆上靡。
腨如瑿泥耶,双臂形长妙,
阴藏密第一,皮金色细薄,
孔一毛右旋,眉间毫相严,
上身如狮子,膊圆实项丰。
非胜现胜味,身量纵横等,
譬若瞿陀树,顶肉髻圆显,
舌广长梵音,两颊如狮王,
齿洁白平齐,诸齿极细密,
数量满四十。
649、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二、二相。(第51课)
绀目牛王睫,妙相三十二。
650、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宣说能成之因)分二:
651、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一、总说;(第51课)
此中此此相,所有能生因,
由彼彼圆满,能感此诸相。
652、甲三乙二丙二丁三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因之差别。(第51课)
迎送师长等,正受坚固住,
习近四摄事,布施妙资财,
救放所杀生,增长受善等,
是能生因相,如经所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