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1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创建日期:2023-10-13

  NO.1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注4]《堪布阿琼仁波切密传》,堪布阿琼仁波切著,丹增嘉措活佛译:

  有一天,一位施主迎请僧众到他家中做法事祈福,(他请僧众们)念诵《心经》和《度母经》,我也在他家帮忙给僧人们倒茶递水。其中有一位老喇嘛叫桑吉俄赛,我在为他倒茶时未能倒好,(结果竟)使得他异常愤怒地训斥我道:“眼睛看着倒!”我辩解说:“怎样用眼睛去看呢?我们整天在念的《心经》里不是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吗?”他听后气急败坏地冲我嚷道:“那你倒是给我讲一讲这如何没有的道理!”我幽默地回应道:“好哇,不过请你首先给我讲讲如何有的道理。”他(顿时瞪大眼睛)说:“哎哟,好大的口气呀,哼哼!”老喇嘛最终也没能讲出如何有的道理,我呢,也没讲出为什么没有的道理。

  打那以后,我就时常默默地思考这个问题。一日,牧场迁移到一处叫齐郭的地方。当晚,在放牧回来的路上,途经木切拉卡山口时,我发现那里有许多茅屋,还有不少比丘。我走到其中的一位比丘跟前,问道:“您是谁?”他回答说:“我是月称。”在向他求得加持后,我接着问道:“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不久前,我去了一户讽诵《心经》的施主家,当时和一位老喇嘛辩论起有无眼、耳、鼻、舌、身、意的问题。结果他未能给我讲出眼、耳、鼻、舌、身、意存在的道理,我也无法讲出它们不存在的理由。您认为这个问题该怎么理解呢?”

  听完我的问话,他告诉我说:“若能了知缘起二谛的道理,对有无眼、耳、鼻、舌、身、意的问题就会豁然开朗。”这时他对我念诵了一首佛经中的偈子:“眼耳鼻非量,色声意亦非,若此为正量,圣道复益谁?”我忙向他请教:“经中讲的是什么意思?”他微笑着说:“目前你的智慧尚未成熟,仅仅是个孩子,以后要经常琢磨这几句话,慢慢就会明白的。”我又请求说:“您给我传一个法吧!”这时他便将一本经函放在我头顶,并说道:“这是《入中论》的讲义。”随后他又念了许多似梵语般的经咒,还将一顶古旧的班智达黄帽及刚才放在我头顶上加持的经函送给了我。我本想把这两件物品带回家,转念一想,又担心家人会因过于迷信而阻止我在夜晚将陌生之物带回屋内。于是便将东西放在一处从那里就能够望见自家(黑色牛毛)帐篷的一块石头上,然后才回到家里。

  家人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我毫无隐瞒地把详细情况全部告诉了他们。但他们对我所讲的一切仍然表示怀疑,并质问说:“你不要撒谎,木切拉卡山口根本就没有你所说的那些茅屋。如果有的话,那肯定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既如此,)你为何不留在那里呢?能在荒野中找到帽子和经函是多么令人欣喜啊!……”

  次日早晨,我叔叔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显得比较重视,他对我说:“你快去把帽子和经函拿回来。”我于是立刻赶到昨晚放帽子和经函的地方,结果却发现那块石头上的帽子和经函已了无踪影……

  以上是我回顾童年生活(所能想起的)若干经历,下面讲一讲我自己是如何依止善知识的:

  。。。。。。

  我17岁时就念诵了一遍《大般若经》,并因而对空性之义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当读到经典里面“以幻对幻起执著”等文句时,感觉一切显现均无实有,皆如梦似幻。那年的前半个冬天,内心生起了远离一多边执的境界,从而更加使我坚固了无论何时何地“人我”与“法我”都根本无存的定解,对儿时月称菩萨所说的“眼耳鼻非量,色声意亦非……”等缘起无自性的道理,也有了稳固的定解。每当自己安住于此种境界时,能执之心首先中断,面前仅剩淡淡的显现。不久后,那淡淡的显现也自然消失,在自性空明的境界中,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接下来,连空荡荡的感觉也消失殆尽,心与空二者融合一味,如水溶于水般无二无别。处于此种境界中,不再生起任何分别念。如果从中回到世俗粗大的心态时,则觉得一切显现都变得如梦幻般无有实体,除了偶尔会产生少许执著心之外,几乎已没有了分别执著的念头。

  我以此推断,在那些得地圣者菩萨们的心相续中,不会存在持续不断的执著心,但也并非根本不生执著心,这是我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这种空性的无分别心现量,与后来27岁时获得“觉性如量相”时显发出的能所实相觉性智慧和妙理智慧的现量有很大差别。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就能很清楚地了知这一点。因为(入定时)有不同的现量(空性的现量和智慧的现量),所以(在出定时),消除烦恼障的力量和择法觉支的智慧力量就有明显的差别。

  这是针对当前有些人所持有的显密见道和证悟之智慧完全一致的说法,而特意做的简略开示。

  [注5]《太残忍!世界最大杀生祭祀活动—尼泊尔嘉蒂麦女神节屠杀几十万只动物》,2015-07-31 11:15,来源于网络sohu.com:

  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存在宗教,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宗教节日,当然每个宗教节日都有自己的庆祝活动。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杀生祭祀活动,在尼泊尔南部每5年举办一次、拥有265年历史的宗教祭祀活动嘉蒂麦女神节已被禁止。这个节日每年都曾有数十万牛、猪、羊、鸡等动物在为期2天的活动中被残忍宰杀。

  作为取悦女神嘉蒂麦的杀生祭,数百万尼泊尔印度教教徒每年都带着各种牲畜前往尼泊尔南部某小镇的嘉蒂麦庙,进行大规模的祭祀,以取悦女神趋吉避凶。据悉,2009年在该节日上被杀死的水牛、羊和鸡就超过了50万只,2014年的数目大约为25万。

  2014年时,数以千计的人坐在嘉蒂麦寺庙的围墙边上,观看200名带着又长又锋利的长刀的人牵着水牛、羊、鸡和其他动物进入场地,并宰杀掉这些动物。那时大约有6000头水牛被屠杀,还有数千羊和鸡被宰杀。一天的屠杀过后,成千上万的动物尸体和它们被切掉的头颅将宽广的草地淹没。

  据了解,这个节日可追溯到265年前。根据印度教神话传说,曾经有一个名叫巴格万的封建地主在监狱中睡觉时梦到了力量女神嘉蒂麦,女神告诉他在地主血祭后他能够从世俗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当嘉蒂麦要求活人祭祀时,巴格万成功地以动物的血替代了活人的血,自那以后这种惯例就一直被延续下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祭祀方式遭到人们诟病和谴责。在经过尼泊尔寺庙托管组织的多次严肃商讨、动物保护慈善团体国际人道协会和尼泊尔动物福利网组织了各项活动后,有关部门决定禁止这种血腥的传统仪式。维持了265年的宗教祭祀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这种祭祀仪式的取消对于反对动物屠杀活动的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他们也将继续为此努力,帮助世界上所有偏远地区用慈善的仪式活动来取代这类残杀活动。

  ****************************************************************************

  附:《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胜乘甘露喜宴》麦彭Rinpoche著 Khenpo Sodargye 译

  第七真如品

  如此宣说了以修行趋入不住之涅槃,而不住之涅槃,没有证悟真如无法获得,因此继修行品之后宣说真如品。

  丙三(所思维)分三:一、思维所证真如;二、思维所修六通威力;三、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丁一(思维所证真如)分三:一、真如之法相;二、抉择真如之二无我;三、如何证悟胜义真如之次第。

  戊一、真如之法相:

  非有无同异,无生灭减增,

  无净成清净,彼为胜义相。

  各别自证的真如法相是远离有、无、一、异四边,指什么呢?胜义真如不是像遍计所执性与依他起性一样有,圆满成性并非无有,所谓一切法除甚深内缘起依他起法以外不存在,耽著它似现所取能取般成立是遍计所执性。如是显现,如显现般,异生凡愚耽著如是成立,但实际所取能取二法本来不成立的圆成实,是实相或胜义,名言中某法无有某法,以彼而空,空性是肯定成立的,因此有。所谓遍计所执性、依他起与圆成实它们不是一体,因此并非同性或无别,不是他体,故非异。对此,如《解深密经》中云:“诸行胜义相,远离一异相”等。遍计法是颠倒的,实际无有,依他起是显现遍计二法之基,圆成实无有颠倒,以二法而空,因此它们不是一体,它们是有法与法性。

  若问:那么是他体吗?不是,依他起自性中远离所取能取遍计法,就是圆成实,此外无有任何所谓的圆成实,因为有法是依他起,它的法性是圆成实。假设这两者是他体,那么依他起需要以所取能取不空,但那是不合理的。因此,要了知就如同有为法与无常或者火与热性无有他体一样。胜义圆成实原本无生无灭,自本体本来不是因缘所生,岂能有灭?轮回与涅槃位前后无有差别,因此永远不减不增安住真如中,如虚空有云无云时无增无减一样,真如不是以染品减、净品增而减增,或者说自本体自性清净,也无有重新清净的,如同虚空、纯金、水、水晶自性清净一样。从自性侧面,无有所遣垢染,也如虚空离开骤起之云、纯金离锈、水无浊、水晶离垢般,圆成实依靠遣除客尘二障的力量得以清净垢染,那就是胜义的法相。以五义宣说胜义无二,即非有非无、不一不异、无生无灭、无增无减、非净不净。按照中观宗的观点,缘起显现的一切法在世俗名言中非无,胜义中非有,也不是有无二俱,是胜义中无、名言中有的诸法法尔,因此这两者仅以名称分类,实际上不成立异体二法,如同火的热性与糖的甜味。

  若问:那么,不是世俗中有、胜义中无这二者的第三品物体就是真如吗?

  并不是,不是有法与法性空性二者的第三品物体无有能立的量,这样的第三品物体在名言诸法的自性或法性中也不可能有。因此,远离有、无、是二、非二四边就是离一切戏论,法与法性无别的无别二谛,承许是各别自证。

  这样的法性离戏,它远离生灭盈亏,恒常平等,无有尘许净不净等二法之相。

  此唯识宗说诸法只是心的显现,除此之外无有,承许现基依他起心识自明自知实有。下面探究其观点的意旨所在:若承许识是显现一切名言的基,实有,而不承许胜义成实的实有,则与中观宗无有任何相违。如若承许胜义中成实,则与中观宗相违,虽然显现上仅以这一点就可分析与中观相不相违,但实际上弥勒的法类与大祖师无著的诸论意趣一致,任何行者于信解行地最初了知诸法唯心,之后领受它也无所取,其后,因无所取也就无有能取,加行道胜法位时证悟即刻,获得现量证悟远离所取能取之法性谛的一地。唯识宗,虽然承许显现处、境、身这二取的因阿赖耶识在名言中实有,也是这两者不成立的同时显现种种,如同幻术等。所以,此宗理应完全证悟了二空之识无有成实的实法与相状,因此应当认定中观、唯识大祖师究竟意趣一致。

  若问:那么,中观的论师们为何遮破唯识宗呢?

  那是声称唯识宗的增上慢者,说唯识宗里无有外境的心实有,如同绳子以蛇而空但绳子不空一样,就名言来说,没有懂得此宗承许的法理,耽著二空之识在胜义中成实,是破这样的宗派,并不是遮破如实证悟佛陀所说唯识道的圣者无著的意趣。

  如此来说无有不合理,雪域的智者们有承许声闻见谛也证悟了二无我,与中观无有差别,那么大祖师无著证悟中观密意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是圣者的缘故。一般,中观宗抉择缘起的诸法无生即可,而唯识宗并不是非得承认,但缘起也有辨别本性的缘起及辨别净不净的缘起两种。辨别本性的缘起,是讲阿赖耶中起现一切现相之理,因此是细微内缘起,这是精通细微甚深之义的菩萨所证悟的。辨别净不净是粗大外缘起十二相,所说深意在圣者无著的《摄乘论》等中有宣说。与之相同,了义经与甚深密续中也说不属于心的法无有,轮涅二者归根到底是心,由心主宰产生轮涅之法,如果无有心,那么它们都成无有之理:由心主宰以烦恼而造业,形成染污的轮回法,以心生起证悟无我的智慧与悲心修行大乘道,成就八识连同阿赖耶转依五智自性的佛果。声闻缘觉们也以证悟人无我的心而成就近取有的涅槃。因此染法净法根本依赖于心,这是内道佛教徒谁都必然承认的。而且,如果抉择了心无自性,那么不费力就将现证大乘道,是道之大要点,这是《普明现前菩提续》中宣说的。印度众所周知的大智者巴夏论师在摄集一切中观要点的《中观宝灯论》中明确说:“瑜伽行中观称为细微内中观,承许外境的中观称为粗大外中观。实修时,瑜伽行中观甚深,因此具德月称菩萨也是如此实修。”为此,唯识宗所承许的这个“二空之识自明”,如果理解成具二取之识究竟不可言说其所取能取是此的识自本体不空成实存在,那绝对是所破;如果理解成真如本来无生的自性自证现量领受无有二取之智慧自明,则绝对是所立。这一点中观与密宗都需要承认,如果各别自证智慧或光明心不存在,那么学道证悟法性谛的心存在就不合理,如果无学无余涅槃时,佛陀遍知智慧不存在,则小乘涅槃与灯火熄灭无有差别,由此如何承许佛陀的身智与事业无尽呢?为此,中观与唯识的大祖师们开创深广法道轨方式的安立虽然表面现似不同,但究竟意趣同一趋入智慧界,可见了知此要点,极其善妙。总之,诸法的实相真如是现空无任何偏颇之方双运各别自证所了悟的,如果证悟了它在基道果位无有变异,则解脱一切边执恶见险地。

  戊二(抉择真如之二无我)分二:一、建立人无我:二、建立法无我:

  己一、建立人无我:

  我见非我相,非恶处相异,

  唯二迷乱生,解脱唯迷尽。

  所谓人我,只是在未经观察分析的情况下颠倒执取,实际不成立,我见、蕴以及它以外的任何法均不是我的缘故,萨迦耶见或我见并不是我,我见是心之法,因此是有为法、无常、不遍一切、造作善不善无记三种业,与外道们所假立的我具有无为法、常有、周遍、不造业的法相不同。宣说成为萨迦耶见之所依五蕴也不是我的法相或自性,安慧论师的《注释》中说:所谓恶处,恶是指一切烦恼根本的坏见,它成为见之依处,或者由取烦恼之习气所生故名恶处,称为蕴。按照有些翻译中说“恶住”,是烦恼与痛苦之处,所以恶住称为蕴。不管怎样,五蕴不是我,因为按照刚刚所讲,无常、有为、不遍、造业、众多,与承许我以本性产生不是因缘重新造作,周遍、常有、不造业、唯一的法相不同。有境坏聚见、对境五蕴这两者以外所谓的我不存在,因为这两者以外另行有我以现量比量都不可得。于此,遮破了外道遍计的我,依此也遮破了俱生我执的耽著境,众生执著我是唯一,不是众多,它从无始以来至尽头始终是一个,这样的我,以刚刚所讲的三种分析可通达仅是增益。

  若问:假设我不存在,那么一切有情为何认为有我呢?

  那个我并不是因有而分别它的,是由本来无有而迷乱或错误认为有的颠倒心产生分别为有的,比如,执著绳子为蛇或见到梦中的少女等。

  若说:如果有我,就会以烦恼束缚在轮回中,如果斩断束缚,则解脱,这才合理。如果无我,那谁解脱?因此为了我而精勤就不合理。

  并不是为了存在的我解脱而精进,比如,若将绳子误认为蛇而害怕,见到无蛇会心安。同样,虽然我不存在,但因分别为我而以烦恼积业接连感受轮回痛苦;以真实的智慧证悟无我后灭尽业惑而得解脱。为此,所谓解脱仅是自相续的错误或迷乱心灭尽,并不是有我才解脱,如果有我,则永远不能去除我执,如果没有断除我执,就不会灭尽业与烦恼,会因贪爱我而连续入轮回。

  己二、建立法无我:

  唯依迷乱士,常苦不证悟,

  痴明苦无苦,法性非彼性。

  所谓有我有法,只是依颠倒心迷乱的众生,由迷乱因中连续处于生老等种种痛苦自性中,那也仅是自心处于迷乱中,不得证悟,按照下文所讲,被不见有实法有而颠倒见无的大黑暗所遮蔽的缘故。因为不具备通达如此轮回的这些法是痛苦与迷乱的无漏智慧,所以称为无明或不知真实。以颠倒执著有漏之识领受乐苦舍受之理有明觉。如此感受三受任何一种也不超出痛苦,苦受是自性苦,乐受是变苦,舍受是行苦。真实中,无有感受痛苦,因为感受者我不存在、所感受的法在真实中也不成立。如何不成立呢?蕴界处所摄的法自性或本体虽然有如是显现许,但也是如梦如幻如阳焰,胜义中法的自性或本体并不存在,不管如何显现实际都并非如是成立,安住于无我空空中。

  为什么呢?

  现入缘生法,众生依他作,

  是因不见有,见无黑暗相。

  因为外在的一切法是由四大种与种子等因缘所生,内在有法有情之蕴是由无明、行等因缘聚合产生,因此内外的法是依各自因缘聚合而产生一切法的,明明是现量之行境趋入或显现,可愚昧的众生却执著这一切法依靠自在天、我等他者所造而产生。是因为没有见到诸法自有缘起之义,却见明明不存在的我、自在天等其他作者,这种黑暗并不是世间共称的黑暗不见有的遮障而见无有,众生心相续中存在的无明黑暗不见法存在于自法性中明显的缘起生,而见不存在的他生,因此称谓前所未有稀奇的黑暗相。所谓我也说为补特伽罗的异名,我、众生、命、补特伽罗、人、劫初之人等。法的自性也运用其名,所谓法我的本体与自性,运用它的名称。

上一篇:NO.1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