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释量成量

逻辑学-释量论成量品21笔记

创建日期:2022-06-19

  逻辑学-释量论成量品21笔记

  1、科判

  《成量品》=甲一、宣说佛为量士夫+甲二、广说彼为量能立+甲三、如是宣说之必要。

  甲二、广说彼为量能立=乙一、安立能立之理证+乙二、摄集彼之一切义。

  乙一、安立能立之理证=丙一、遮破承许无能立+丙二、宣说真实之能立

  丙二、宣说真实之能立=丁一、欲等顺式依道说+丁二、救等逆式说能知。

  丁一、欲等顺式依道说=戊一、因圆满+戊二、果圆满。

  戊一、因圆满=己一、各自宣说+己二、结尾。

  己一、各自宣说=庚一、意乐圆满说欲利+庚二、加行圆满说导师。

  庚一、意乐圆满说欲利=辛一、真实宣说(53)+辛二、遣诤

  辛二、遣诤=壬一、遣除修习不容诤+壬二、遣修无边不容有

  壬二、遣修无边不容有=癸一、辩论(172)+癸二、答复彼。

  癸二、答复彼=子一、差别改变+子二、无量。

  子一、差别改变=丑一、略说(175)+丑二、广宣说。

  丑二、广宣说=寅一、改变不变说差别(177)+寅二、彼等结合差别基(178)

  17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一、辩论

  谓修纵超胜,如跳及水温。并非越自性。

  17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一、略说

  已修若反复,亦将待勤作,所依不稳固,超胜不能增。自性非同彼。

  17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二寅一、改变不变说差别;

  益彼诸功用,于后之超胜,成办力无故。非恒所依住。别增非性故。何时已造作,

  复不观待勤,他勤将胜进。

  17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二寅二、彼等结合差别基。

  心修悲等生,自然得进展,如火等燃柴,水银及金等。是故彼等生,体性生功德。

  勤作令后后,愈来愈超胜。

  2、壬二(遣修无边不容有)癸一、辩论:谓修纵超胜,如跳及水温。并非越自性。

  对方辩论说:你们前面用了大量文字来证明前生后世存在,即使心的无尽延续成立,但“任何一个众生都有成佛的机会,包括佛陀,也是从一个普通凡夫一步一步功德越来越增上,到最后大悲心和智慧变成无量无边而成就佛果”这种说法也不成立。因为,修习慈悲等纵然较前有所超胜,也不可能增长到无边。就像跳高运动员,无论经过如何漫长、艰苦的训练,他的成绩也有一定的限度。又比如用火烧水,水温最高可达一百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变成气体,不可能无限度地一直升温。因此,大悲心和智慧是不可能增长到无边的,因为并不存在超越有限度自性的情况。

  3、癸二(答复彼)子一(差别改变)丑一、略说:已修若反复,亦将待勤作,所依不稳固,超胜不能增。自性非同彼。

  驳:跳跃不能到达无限量之处,水温不能增长到无边,其原因如下:虽然已经过修炼、串习,但若想再反复继续,还需要观待勤作,而不会连续不断运行。也就是说,每跳跃一次都需要身体用尽全力,前前的跳跃没办法帮助后后的跳跃。而且,四大组成的身体其能力也有限。而水,烧开后再继续烧,到一定的时候就会灭尽,就谈不上一直增温了,因为水是无常之法,所依不稳固,并不像众生的如来藏心,永不毁灭。因此,所谓的超胜也不可能无止境地增长。

  修习慈悲等的自性并不同于这些比喻的自性,具体而言则为:修心到一定时候不观待勤作,所依极其稳固。

  4、寅一、改变不变说差别:益彼诸功用,于后之超胜,成办力无故。非恒所依住。别增非性故。何时已造作,复不观待勤,他勤将胜进。

  前面略说中讲,水和跳跃的比喻并不能证成修习慈悲等不能增长到无边,因为心与水、修心与跳跃有天壤之别,广说则对此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4、1益彼诸功用,于后之超胜,成办力无故。

  修心与跳跃不同,因为饶益前前跳跃的所有功用勤奋努力,并不具备成办后后跳跃超胜性的能力。比如:两天前奋力一跳取得了优异成绩,两天后再跳仍需用尽全力,重新发起勤作,而不能以两天前的勤作来跳跃,因此并不具有增至无边的自性。而且,身体本身的能力有限,也不可能跳至无边。

  4、2非恒所依住

  水与心不同,因为水烧开后再持续加热就会干涸,即使在没有干涸的时候,也不是恒常作为热性的所依而住,因为离开火,水马上就会变冷。而心,则是永恒的,而且前前功德之因,会产生后后功德之果,而辗转增上直至无边。

  4、3别增非性故

  不管是串习跳跃还是烧水,虽然在一定范围中会不断增长,但并不能永远增长,因为它们并不具备无限增长的自性。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以有实法的自然规律具有不会增到无边的理由而存在着。而我们的心则与之不同。

  4、4何时已造作,复不观待勤,他勤将胜进。

  何时,先前已经串习过的没有间断而出现,不再观待刻意发起勤奋,那么依靠所有其他勤奋力或者串习,后后将会更加增进,因此无法限定它的量。比如发菩提心,刚开始虽然需要勤作,到最后不观待勤作菩提心也会生起,在此基础上,若精进观修,菩提心就会越来越增上,乃至究竟圆满。而跳跃、水温等则与之不相同。

  5、寅二、彼等结合差别基:心修悲等生,自然得进展,如火等燃柴,水银及金等。是故彼等生,体性生功德。勤作令后后,愈来愈超胜。

  佛陀最大的特点是智慧和悲心,每个人的心通过长期训练,都可以生起这两种功德。心修习慈悲、智慧等而生起时,如果依然继续修行,则与跳跃截然不同,会连续自然得以进展,如同以火等燃烧木柴、净化水银以及精心冶炼金铜等一样。

  比如:将火放在干柴里面,若无有阻碍,木柴自然而然会被烧尽无余,因为这是火的本性和能力决定的(因火会灭,故不作所依稳固的比喻)。同样,心修习慈悲等也是这样自然进展的。

  再者,朱砂通过加热形成水银后,性质就固定了,所以在净化水银积垢时,前面清净的功德不会退转而后后功德会越来越增长。

  另外,金子提炼到完全纯净时,不需要观待熔炼等,超胜性会越来越增上。后两个比喻主要说明,我们的心经过不断修炼,一定会现前大悲智慧双运之果,因为在心性当中圆满具足一切功德。

  虽然大悲、智慧等功德是众生的心性本自具有的,但就像含金矿石一样,需要反复提炼才能得到纯金。在《宝性论》中,以九种比喻充分说明,每一众生的心都与佛心无二无别,但是众生的佛性已被无明烦恼掩盖了,如同含金矿石需专业人员开采、提炼成黄金一样,众生的佛性要显发,也需要依靠具相的善知识和自己的精进实修,来去除烦恼障和所知障。

  因此,修行慈悲等,并不像水温一样,而是由自己的所依——那些心中产生,即心自身体性所生的功德。如此同类的相续产生并且所依稳固,因此心修习悲悯等的勤作使后后越来越增进,越来越超胜。

  释量论成量品科判

  171、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遣修无边不容有)分二:

  172、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一、辩论(第21课)

  谓修纵超胜,如跳及水温。

  并非越自性。

  173、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答复彼)分二:

  174、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差别改变)分二:

  175、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一、略说(第21课)

  已修若反复,亦将待勤作,

  所依不稳固,超胜不能增。

  自性非同彼。

  176、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二(广宣说)分二:

  177、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二寅一、改变不变说差别;(第21课)

  益彼诸功用,于后之超胜,

  成办力无故。非恒所依住。

  别增非性故。何时已造作,

  复不观待勤,他勤将胜进。

  178、甲二乙一丙二丁一戊一己一庚一辛二壬二癸二子一丑二寅二、彼等结合差别基。(第21课)

  心修悲等生,自然得进展,

  如火等燃柴,水银及金等。

  是故彼等生,体性生功德。

  勤作令后后,愈来愈超胜。

上一篇:逻辑学-释量论成量品20笔记

下一篇:逻辑学-释量论成量品22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