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1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创建日期:2023-10-27

  NO.1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三、所思维=丁一、思维所证真如(61-66,7品)+丁二、思维所修六通威力+丁三、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丁二、思维所修六通威力=戊一、威力之本体(68)+戊二、威力之因(69)+戊三、威力之果(70)+戊四、威力之作用(71)+戊五、威力所具功德+戊六、威力趋入或分类+戊七、以赞叹六通等威力功德殊胜性而总结

  67、甲三乙二丙三丁二(思维所修六通威力)分七:

  68、甲三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威力之本体;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69、甲三乙二丙三丁二戊二、威力之因;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70、甲三乙二丙三丁二戊三、威力之果;

  圣者天梵住,无比广恒住,

  行处真供佛,令众生清净。

  71、甲三乙二丙三丁二戊四、威力之作用;

  成坏及有情,世界视如幻,

  如愿而自在,真实示种种。

  放光令极苦,恶趣升善道,

  撼魔妙高宫,令魔生畏怖。

  彼于胜会中,游戏无量定,

  工巧生胜化,诸时利有情。

  智慧自在故,随意现净土,

  无佛传佛号,彼等至佛土。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19-111 2015年08月14日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不是你们念的,是我念的。新来的有些居士不知道,还是这样念。(众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你们”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已经发过心了,所以我说“请你们”。(众笑)

  今天接着讲《经庄严论》,前面第七品已经讲完了,从今天开始讲第八品《威力品》。

  今年我们计划讲完十品,后面还有第九品和第十品。今年年底之前,我希望把《大圆满心性休息》的第八品讲完,把《经庄严论》的第十品讲完。这两部论典的工程比较大,对我来讲,首先翻译这两部论典,是一个大的工程;第二个给大家讲这两部论典,也是比较大的工程。对你们来讲,学习、法师辅导,也是比较大的工程。

  本来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两部论典,准备做讲记、做记录,但是到目前为止,可能没有,我不知道有没有。

  我讲的法已经比较多了,现在整理笔记的人,可能也没有。虽然有一些光盘、音频和视频,但是音频和视频,存在于这个世间的时间,不知道长不长。如果做一些书的话,书存在于这个世间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

  我讲的这两部论典,可能以后不一定会再讲吧,因为这两部论典还是挺大的。如果能整理出讲记的话,存在的时间可能更长一些。整理笔记的话,最好要有一定的智慧,而且从头到尾,全部都要非常认真地对待。

  我们看到,一些藏族和一些汉族的道友,对某个上师和堪布、堪姆的一些教言和演讲做笔记,有些道友已经领悟到作者或者讲者的密意,有些道友可能并没有掌握,有各种情况。

  不管怎么样,我的任务是给大家讲完,就OK了。

  下面我先念传承。

  师念藏语传承。

  我们今天讲《经庄严论》,《经庄严论》的整个内容,归纳出来就是自利和他利。自利的话,自己获得成佛,这就是自利。并不是自己有钱、获得健康,这不是究竟的利益;他利的话,并不是暂时给他人一些地位和名声,不是这样的,让他人真正从苦海当中获得解脱,这就是他利。

  前面已经讲了《真如品》,菩萨要获得利益众生的能力,首先自己一定要觉悟,所以《真如品》主要讲觉悟的方法。

  在这里,菩萨有了觉悟以后,要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方法,需要有威力、需要有神通。

  在以前的译本,即唐波罗颇蜜多罗译本中,译为《神通品第八》;这里译为《威力品》。《威力品》主要讲,菩萨利益众生最好的工具就是六通。在不同佛经当中经常讲的五眼六通的意思,也是这样的。

  下面讲六通,也就是《威力品》,从七个方面进行分析。

  丁二(思维所修六通威力)分七:一、威力之本体;二、威力之因;三、威力之果;四、威力之作用;五、威力所具功德;六、威力趋入或分类;七、以赞叹六通等威力功德殊胜性而总结。

  戊一、威力之本体:

  生语心善恶,彼处出现量,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

  这个颂词当中,“生”、“语”、“心”、“善恶”、“彼处”、“出”,分别为六种神通。有了这样的六种神通之后,能现量具足利益众生的方法。通过这些神通和神变,可以在不同的众生界当中,行使种种利益,无碍地获得菩萨的威力。在字面上解释的时候,主要讲这些内容。

  第一种神通“生”,有了出生的话,世间上每一个众生一定会有死亡的,所以菩萨的第一个神通叫做生死通,这跟宿命通有点不同。

  也就是说,世间当中的所有众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产生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死去的?以前生在哪里、死在哪里?将来生于何处、死于何处?等等,对诸如此类的很多生死问题,了如指掌,这叫做知生死通,这是第一个神通。

  第二种神通“语”,了知三界轮回当中、各种各样、每个众生的语言,旁生也好、地狱也好、恶鬼也好、人类也好,人类当中的东方人、西方人,还有藏语、汉语、英语、俄罗斯语、日本语,“约细、约细、约细”(音),好像日本语当中有很多“细”(音)。(众笑)

  菩萨能听懂各种各样的语言,比如说旁边有一些鸟叫的声音,还有各种旁生的声音,他完全能听得懂,这种叫做天耳通,语就说明这个。

  第三种神通“心”,指的是他心通。也就是说,了知世间当中,任何一个众生心里面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分别念。

  这个众生产生贪心、这个众生生起嗔恨心、这个众生生起傲慢心、嫉妒心等等,或者生起善心、信心、悲心等等,所有八万四千个不同的心态,菩萨都能了如指掌,这叫做他心通,这是第三个。

  第四种神通“善恶”,也叫做宿命通。也就是说,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流转在轮回当中,所做的善事,比如说布施、持戒、修四无量心等等;所做的恶事,比如说杀生、饮酒等等各种不合理的恶事,每一个众生所做的善和恶的业和习气等等,菩萨全部都知道,这叫做宿命通。众生所造的业因果、感受什么样的痛苦、感受什么样的快乐、在世间当中能住多长时间等等,菩萨全部都能知道,这是第四个。

  第五种神通“彼处”,也叫做神足通、神境通。菩萨知道这个是菩萨的刹土、这个是佛的刹土、这个是声闻缘觉的世界、这个是众生的世界等等,他对各种各样的世界,全部清楚;他能依靠这种神通力,到清净的佛刹、十方诸佛菩萨面前,行持供养、祈祷、闻法等等;他也可以去一些不清净的众生刹土,饶益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讲经说法等等,这叫做神足通,也就是神境通。

  我们以前经常讲的神足通,是指特别快的一种游走方法。以前的很多大德,依靠这种神通来往于印度和藏地,这是第五个神足通。

  第六种神通“出”,也叫漏尽通,菩萨知道断除众生相续当中各种各样分别念和烦恼的方法。也就是说,菩萨具有无我空性的智慧,对不同根机的众生,以不同的方法来断除他们相续当中种种的障碍和习气,这叫做漏尽通。

  菩萨不但知道众生相续当中的障碍和烦恼,同时也知道断除的方法。他会使用佛法来断除众生的障碍,这叫做第六个漏尽通。

  “现量”,如果具足以上所讲到的这六种神通,菩萨就能现量获得六通威力。就像庵摩罗果放在手里面的时候,内外都非常清楚、了如指掌。

  “神通遍行类,无碍获坚力”,菩萨具有以上的神通和威力后,依靠这样的神通,遍于整个十方世界当中。在不同众生面前,他示现不同的神通。在有些众生面前,他示现天耳通;在有些众生面前,他示现他心通;在有些众生面前,他示现神足通。在不同的众生面前,他使用不同的方法利益他们。

  在这里应该知道,菩萨唯有的工作、他的事业,就是利益众生。有神通也好、有修证也好,全部都是一种利益众生的方法。

  世间人经常认为,“他有他心通、他有神通,很稀奇”。其实,如果他没有真正利益众生的话,就不是很稀奇的。因为世间当中的很多鬼神、很多非人,它们也有一些超胜的境界,所以这并不是非常稀有的事。

  我们要知道,菩萨威力的特点,或者神通的特点,就是利益众生。作为利益众生的方法,菩萨可以示现六通。在不同的众生面前,菩萨可以示现他心通,也可以示现天耳通。

  我有时候想,虽然现在有这样神通、神变的人,比较少,但是现在有很多方法,跟以前的这些神通比较相似。比如说世间当中,通过网络、视频等方法,能看到很远世界的状况、很远地方各种各样的色法,相当于天眼通一样。美国发生的很多事情,本来这些色法我是看不到的,但是现在我在一块小小的电脑屏幕上就能看到;在过去时间当中发生的声音、自身周围以外的很多声音,本来是根本没办法听到的,但是现在也可以听到了;我们乘飞机,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当中,可以越过千山万水,到达很远的地方。

  听说现在正在研发更快的飞机,从北京到加拿大三个小时就可以了,好象再过几年就可以试飞了。这样的话,以前贝若扎那[注1]从印度回来的时候,依靠神足通也行了几天,在各传记里面的说法,不太相同。依靠神足通“呜......”飞回来,很容易的,不过可能有点害怕。(众笑)

  作为菩萨,只要利益众生,这些神通都是可以实行的。而一些出家人、一些佛教徒,按照原始的行为,来评论一些设备、仪器,觉得使用这些现在技术,是不是很无聊?跟世间人一样的。当然,如果用世间的方法来做世间的事,确实很无聊,可以这么讲;但是用世间的方法来做非常有效率的、利益众生的、更大的事,那么这些方法都是可以用的,而且必须要用。我看到,很多佛教徒不会用电脑,就没办法听课。有些老居士很保守,(师模仿戏语)“我不会摸电脑,我是认认真真依靠念珠来念观音心咒,嗡嘛呢巴美吽......我不会摸这些现代的东西,电脑就是魔、电视就是魔,所以我不接触这些”。

  我们要利用一些方法,对度众生也好,对自己修行也好,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有包容的心,主要看动机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有真正利益众生的心态。如果有了利益众生的心态,古人是坐马车,或者骑马、走路;而现在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去更多的地方,我们就要选择乘坐交通工具。

  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心,不一定是相同的;表面上看到的形式,与起到的作用、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也要去分析。在我们这个时代,佛教的教义不用改变、不用改革,但是弘扬的方法,如果没有随着时间而变化,世人也许就无法接受了,这是事实。

  作为坚稳菩萨,他依靠六通、依靠相当于神通般的科学技术,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讲神通的因,这些威力的因是什么?

  戊二、威力之因:

  四禅得极净,无分别智摄,

  作意遍住中,可成第一力。

  前面讲的六通,六通的因是什么?

  第一个因“四禅得极净”,四禅得以清净。也就是说,修禅定,在色界天当中,有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其中第四禅是最清净的、远离八种过患的。第四禅远离了一切爱、怀疑、嫉妒等见解,以及由这些所导致的很多过失。

  修行的时候,有顺式的方式,一步一步从一禅一直修到四禅;也有超越的方式,有不同的修法。不管怎么样,神通的因,一定要得到第四禅。因为第四禅的境界非常清净,在这样清净的心态当中,才可以得到神通。否则,在欲界非常散乱的心当中,是没办法得到神通的,所以神通因当中的第一个因,就是修到第四禅定。

  《俱舍论》当中就是这样讲的,以前法王如意宝在讲《俱舍论》和《智者入门》的时候也说过:“现在很多人讲神通,我要好好地问一下:你到底《俱舍论》里面的第四禅的境界到了没有?如果你第四禅的境界都没有到的话,那你的神通是没办法生起的。现在有些人不可能有真正的神通,可能是假神通,或者只是自己认为有神通而已”。

  在神通的因当中,第四禅的清净禅定,是第一个因。

  第二个因“无分别智摄”,大乘的神通,一定是被无我和空性无分别的智慧所摄持的,否则,虽然心很清净,也有一些相似的神通,但是没有无我的智慧,就算不上是大乘菩萨的神通。

  世间当中,像《米拉日巴传记》里面讲的一样,有很多饿鬼和鬼神,还有一些,包括秃鹫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尸体等等,这样的天性,不算是真正的神通。

  以无分别的无我智慧摄持,是神通的第二个因。

  第三个因“作意遍住中”,每一个神通都需要作意。比如说,你要修天眼通的话,天眼通能看见很多世界的事情,在修的过程当中,为了获得这样的天眼通,你要修一些光明想等等;你要修神足通的话,在修行过程当中,你要反复作意,把自己的身体,当做非常轻飘的事物来观想等等;或者你要修天耳通的话,在修的过程当中,要专注于各种声音,并且作意,想了知其中的意义等等。在修六种神通的过程当中,这叫做作意观修。通过作意观修以后,才能获得神通。

  “可成第一力”,通过这样的修行,获得上面所讲的神通力,这是菩萨利益众生的第一力。

  神通需要有不同的禅定才能得到,以前有一个慧远大师,他在《大乘义章》[注2]里面是这么讲的,神通有四种:

  第一种叫做报通,是前世天人的一些力量,或者是前世业力的一些报应,即生当中,他生来就能想起前世、能看见别人的事物。这跟他前世特殊的业力有关系,这是一种得神通方法。

  第二种叫做药通,通过药物敷在眼睛上面,几千里以外的色法,你就能完全看得到了。通过药力能看到秘密的地方,这是药通。

  第三种叫做咒通,一些婆罗门以世间当中的咒语,给你进行特意加持之后,你就有了相似的暂时的他心通,或者天眼通等,会出现一些神通。

  第四种叫做修通,通过修行获得禅定以后,在清净的心当中,能得到他心通等等。

  《大乘义章》当中,讲了这四种不同的神通,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怎么样,修行还是需要神通的。在《菩提道灯论》、还有《大圆满禅定休息》、还有很多的论典当中都讲了,在《大智度论》[注3]当中也讲了:如果菩萨没有神通的话,就没办法随意利益众生,像飞禽没有长翅膀,就没办法翱翔于虚空当中一样。所以,有了神通是非常好。

  但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功德、为了与别人竞争,或者为了自己享受快乐,这样的神通,叫做有毒神通。有毒神通在很快的时间当中,会消失的,也没有意义。

  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求神通,这是合理的。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只为在别人面前显示各种各样自己的功德,这是不合理的。

  以前提婆达多[注4]就是这样求的,在经论当中讲过。提婆达多刚开始出家的时候,威仪很寂静、非常调柔。他受了比丘戒,在最初的十二年当中,闻思很精进,精通三藏。

  后来提婆达多看见很多阿罗汉比丘,经常依靠自己的神通,到北俱卢洲、到天界、到东南西北各个世界,化缘各种饮食,回来享用的时候,他特别羡慕,“我也应该有神通,我一定要好好修神通”。

  后来提婆达多特意到佛陀那里去,说:“佛陀,可不可以给我讲个修神通的禅定?”佛陀知道,他将来对佛法没有什么好处,就对他说:“你还是先修无常、苦、空、无我,暂时不忙修神通”,就没有给他传法。

  后来提婆达多就去找智慧第一的舍利子,“你可不可以给我讲个修神通的法门?”舍利子是阿罗汉,知道他将来不会干好事,也没有给他传,也要求他修无常、苦、空、无我;然后他就去找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也是阿罗汉,也知道,未来他的状况不是很好的,也没有给他传,还是要求他修无常、苦、空、无我。

  后来提婆达多想想办法,一一去找佛陀的很多大阿罗汉,大阿罗汉们都没有给他传法。

  后来提婆达多去找他的亲弟弟阿难。佛陀和提婆达多都是释迦族的,现在有些人讲,“某某上师的弟弟、某某上师的哥哥,应该是很好的吧,他们是一家人”,那也不一定的,阿难和提婆达多也是一家人,阿难是提婆达多的亲弟弟。

  阿难当时没有获得阿罗汉果位,是个凡夫人,但是他非常精通经论,在班智达智者当中,是很厉害的。一方面提婆达多是他的哥哥,另一方面他也不知道提婆达多将来会干什么,就给提婆达多讲了一些理论上修行禅定神通的方法。

  后来提婆达多用这个窍诀,到寂静的森林当中去修行,最后真的获得了神通。他非常高兴,依靠神通飞到各个地方去,化缘食物,随意享用。

  后来提婆达多觉得要找一个很好的施主,当时频婆娑罗王是佛陀的铁杆粉丝,提婆达多没有找他,就去找他的太子阿阇世。提婆达多在阿阇世太子面前显示种种神变,一会儿变成大象、一会儿变成马。阿阇世太子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他和他的部下都跟随提婆达多。

  后来提婆达多把施主、弟子、比丘等很多人,气势汹汹地带到佛陀那里去,说我现在如何了不起,“你现在年龄已经老了,应该把你的眷属、比丘、僧众,都交给我管理。由我来管的话,会更好的”。

  佛陀当时说:“我对舍利子和目犍连,这些像金瓶般的眷属,都还没有把佛法交给他们,更何况说交给你这样的愚痴人?”佛陀当时呵责他,说你是痴人、死人等等,用了这些词。

  这个时候,提婆达多生起了极大的嗔恨心。在生起极大嗔恨心的时候,他的神通,就从禅定当中退出来了,所有的神通都没有了。这些内容,在佛经当中是有的。

  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是为了自己的一些目标,暂时可能获得这些神通,但是不究竟、不可靠、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应该修一些有意义的禅定。自己有一些禅定和修行的话,对帮助众生和利益众生,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NO.18-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