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教言宝藏

行为学-教言宝藏115课2-3

创建日期:2022-11-08

  行为学-教言宝藏115课2-3

  二、密法殊胜之处

  前两天,我们一再强调,果法密乘的殊胜点。比如你现前所修的这个法,如果所证悟到的便智双运已达到昼夜一如,时时都可以执受于见解就叫即生解脱。如同无死莲花生大师般,在你的面前永远不会有死亡的呈现。因为莲师的记载中没有阐述过莲花生大师是何时示现涅槃,因为已经达到昼夜一如的缘故,所以称之为无死莲花生大师。

  我们通常在讲解临终的时候分为外隐没次第和内隐没次第,如果连外隐没次第四大分解以及五根断除都没有呈现,这就叫做即生解脱。这样的见解必须要达到昼夜一如,即没有白天和晚上、座上和座下的区别,时时都处于便智双运当中。现前就看看自己的见解能达到何等层次。

  其次,座上能执受这个见解,座下还是会有散乱,那么仍旧可以在第一本净解脱。也就是说,当死亡呈现的时候,虽然各个国家对死亡的认定法还有些不同,比如我们中国,外隐没次第出现即四大分解,五根断除以后,基本就认定这个人已经死亡了,因为那时候已经没有脉搏,心脏也已经停止跳动,这就是世间称之为的死亡。可能有些佛教气氛比较浓郁的地方还会讲解内隐没次第“明增得”三光等等,我想这个应该不多见。总之,外隐没次开始呈现就是指死亡的征相。

  四大分解出现,表示这个人即将要示现死亡,这时地融入地,身体感觉越来越沉重,再也无法起来,甚至有些人一直觉得自己头朝下,脚朝上。往昔有不少人见到过一些即将要死亡的人,总是不停地说,能不能把他的枕头抬高一些,因为在他的感觉当中头一直往下,脚一直往上。其实哪怕把他站起来,他也还是这种感觉,这是四大分解的一个过程。

  紧接着是五根断除。五根断除时,眼前越来越模糊,至到完全看不见,耳朵也越来越模糊,开始听不见。有些病重即将要死亡的人,哪怕你到身边对他说话,他好像睁开眼睛看看你,但已经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了,在他的感觉当中,就是嗡嗡嗡的声音,无法辨认是在说什么词;眼根断除的时候,好像眼睛睁开看着你,实际已经模糊看不清你到底是谁了。这些都是五根断除的一种表现。

  当五根断除以后,最终身上的所有血都集中到心脏点,还会呼出来最后的三口气,往外呼的同时已经无法往里吸。这时候,我们称之为死亡,也就是说脉搏已经停止了,心脏已经停止了,称之为死亡。

  这时候从佛教而言就叫“第一本净”,此后还要呈现“明增得”三光。为什么佛教认为还没有死亡,为什么很多佛教家庭会把亡者在家里放三天?因为三天的时间里,他的心识和身体还没有完全分离,灵魂还在这个身体当中。因此,佛教认为这时候不便处理他的身体。就好比一个人闷厥的时候,怎么整都没有什么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思想,所以这时候,我们不会把他当成是一个死人,因为他只是闷厥,实际心脏还有跳动,脉搏还在跳,所以是一个活人。但我们这里是从心识角度当中而言,心识还没有完全分离这个身体,身体和心还没有分离之前,我们还不称之为完全死亡,因为紧接着还要呈现明增得三光,在没有呈现明增得三光之前称之为第一本净解脱的时间。

  也就是说,你平常可以在座上执受见解,座下还是有一些散乱,(当然,座下即便有些散乱,但是时时把逆缘转为善用已经是他的根本修行,能时时都处于这么一个状态是特定的),但同时也有了清净之戒律,这样的修行人就能在这个时候成办解脱。

  喇嘛仁波切以前说过,当时昌根阿瑞身边还有个侍者叫阿嘎尼玛,平时的见解非常好。后来示现病重。有一天喇嘛仁波切到上师身边处理一些事情,十几二十分钟后回到阿嘎尼玛身边的时候,他已经圆寂,当时红白菩提都已经出来了。红白菩提是左脉和右脉,即精脉和血脉融入中脉的一种表现:两个鼻孔中一边流下红色,一边留下的是白色。有时候流得很多,有时候流得不是太多,也有些流一点,到了嘴巴就慢慢停止,总之无论多少都是成就的象征。这时不需要什么禅定夜就已经解脱了。有些可能还要执受禅定夜,但这个时候心脏一直都是热热的、温温的,过三个,五个,七天、二十一个禅定夜,也就是一直在执受这个见解,最终才示现圆寂的显现。

  我小的时候,家乡有一个老和尚,修行那没得说的,但是后面由于年龄太大的缘故,就很少到我们寺院来参加法会,平常一直待在家里。因为家里属于牧区,牛羊不能长时间在一处,要寻找草多的地方。所以他们常常需要搬家,从一个草原搬到另个草原,老和尚也跟着家人一起四处漂泊,总之一年可能就要漂个三四次左右吧,老和尚就在家边上搭个小小的帐篷。

  有一次夏天的时候,老和尚说,今年的夏天天气挺热的。牧区的人平常没有农区的人那么有条件,可以经常洗衣服,虽然现在牧区的人会讲卫生,但以前条件不具足的缘故,很少会洗衣服,也不会时时都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所以那次老和尚说,天气这么热,能不能把他的旧衣服全都洗一遍,今年夏天的时候他要穿一些干净的衣服,家人也不知道为何老和尚说这句话。

  到了六月份天气最热的时候,有一天老和尚早上把他自己该做的,包括念诵功课等全都念完,该上的供的也全都供好,需要拿下来换的也换好了,最后把下面多余的垫子放在一处,穿上自己的法衣,把家人叫到身边:“我现前年龄已经这么大了,再跟着你们的身边也只是一种累赘,天天麻烦你们之外没有什么帮助。我也已经活到这个地步了,长时间这么也折腾不起,所以,我准备今天早上就要走啦!你们也别太痛苦。由于我平常一直在家里待着的缘故,也没有什么积蓄,唯一剩下的也是你们给我的一口袋糌粑。”他对他弟弟说:你这个拿回去,我老和尚吃不完,你就把它当作老和尚为你留下来的,就吃这个吧。”他们家有个侄女,一直都是伺候着他,老和尚说:“我现前剩下的酥油和奶渣子留给你,你回去自己吃,我也没有什么其他留给你们了。”说完以后交代家人:“你们现前能不能把这个帐篷拉上,十分钟的时间,不要在外面闹来闹去,我都已经到这个年龄了,也不要那么痛苦,就这样就圆寂吧!”

  当时我也刚出家,大概十二、十三岁左右,听说那位老和尚圆寂了,寺院就有很多老和尚去牧区去看望这个老和尚。据寺院的老和尚们回来说,他们前面一进去,虽然已经是六月份了,但老和尚还是直直的坐着,就像平常打座一般,已经快八十岁的老人坐得还很直,而且由于在禅定当中的缘故,脸上的皱纹早已经消失,就就像年轻人坐在那边打座一样,眼睛也睁得大大的,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老和尚已经圆寂了。

  当时他们也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就在旁边烧点香。虽然高原地方平时很冷,但是夏天温度高的时候也有四十多度,尤其帐篷里面的温度更高。但老和尚就在这样一个温度之下,七天的时间里散发出来的全是香味,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臭味。

  到了第七天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就是《普遍胜利》当中一再提示的阿克旺珠,以前是囊加活佛的侍者,也是一个老和尚。他说他们也不懂该怎么办,到了七天的时候,都在这个老和尚身边跪着,每人拿着一个香,但什么都不会。虽然有很多印证,但他们也不懂。于是他们就在老和尚面前祈请:“你要到哪个刹土能否现在就可以去了,因为我们现前是凡夫,什么都不懂,你已经七天这样了,还要住多长时间?我们都已经产生一种害怕的心情了,后面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现前你要到哪个刹土就去吧。”等等,总之这样做了很多祭祀就回来了。

  他们第二次再进去的时候,老和尚眼睛慢慢闭上了,脸上的皱纹也出来,才真正呈现死亡的症状,这时候红白菩提也逐渐呈现。所以我们平常所说的第一本净解脱,有些可能是于一个禅定当中,但是有些完全没有禅定夜,一瞬间就成就了,这些都是第一本净解脱。高原地方,有很多这样成就的公案。

  紧接着就会呈现“明增得”三光,明增得三光呈现过程当中,寂灭八十法即从贪嗔痴三个角度中的寂灭八十法,最终会融入到一个闷厥当中,就像我们平常酣睡闷厥一般,完全不知道,也没有思想,或者说思想处于一种迷惑状态当中。这样的状态当中大概沉睡三天左右,但也有一天两天,甚至有五六天,基本上都是三天左右。很多佛教国家在人去世以后一般都会放三天的时间,因为这时候身心还没有分离,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处理他的身体。

  总之,这样三天以后,亡者,就像我们平常闷厥酣睡状态当中突然醒来一般,称之为“意识融入虚空”,会呈现一种白色的光明,这是一个光明境界,叫第二本净解脱。如果平常修行者对于见解没有证悟,但是有很深的觉受,当下就能把逆缘转为善用,但持戒必须要做到清净,则可以在第二本净的时候获得解脱,这是特定的。这时候会出现三个、七个禅定夜、二十一个禅定夜等等,在这个时间中圆满成熟一切见解获得解脱,也称之为解脱,就是成佛。临终的时候呈现为人的形象,但当在这个时候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完全已经成为一如,并且在成就的瞬间可以带走十万三千位众生同时成佛!从此以后事业无边广大就没得说了,会呈现各式各样的化身,即事业化身、发愿化身、本体化身等不计其数的化身,因为他的愿望就有那么大,三界六趣一切众生没有成办解脱之前,事业永远不停止,所以他的事业化身是不计其数的。这叫第二本净解脱。

  现前我们光讲解理论没多大意义,我们在座的修行者当中,无论你的身份是出家人或者是在家居士,有这方面的见解者吗?有的,很多很多。只要现前不放弃自己的见解,平常无论什么环境之下,都要尽可能做到将逆缘转为善用,并且清净持戒,哪怕无常呈现在你的面前,在第二本净的时候,获得解脱也一点都没有疑惑,这是特定的事。

  可能有些会问,你这也是仅仅拿着理论在宣讲,你曾经有这方面的经验么?有的,有的。

  以前我在亚青寺也跟随着上师一起在传讲成熟口诀法,平常上师也常常讲解,他的弟子当中有多少多少已经得以成就。其中有个很特别的老人。以前是国家干部,退休以后放弃家里的事业,独自到亚青寺出家开始修行。但是到了亚青时间也不长,大概近两年多的时间。第一年在修加行,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到我身边求正行。但是从他的见解上面,我真看不出来他见解有多高。

  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偏上的缘故,另一方面往昔又没有接触过那么多的法,所以接受起来还是有点辛苦,但我也尽可一句一词详细地告诉他。老年人有个最好的地方,是他会把修行当作自己的全部,不会马马虎虎,这就是老年人与年轻人不同的地方。年轻人相对还是有一些散乱的时候,老年人由于年龄已经到这个地步的缘故,做什么事情都非常严格,细心。就这样,虽然他法没有讲得很高,我们讲成熟口诀法中“前行破除心房,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中,就对他讲解了觅境法、觅心法和后面缘起性空,下面的“不共观察心之自性而抉择为实相大圆满”的五种辨别没有讲解。

  那时候他的身体很不好,他的家人就把他带到炉霍县去看病,但是看了一段时间,身体也没有好转。有一天他就说:“我现前已经病了那么长时间,输了那么长时间的液,今天真的有点累,你们长时间在我身边伺候我,也挺累,要不今天我们就不输液,大家就在外面吃一些好的饭。这两天家人把我的工资也寄过来了,我们就用这个来买一点菜,做一点饭,今天我们大家好好吃一顿。”

  中午大家开开心心地吃完,下午的时候,他自己说:“我现在感觉到身体挺沉重的,你们在外面不要闹,我在这边好好躺一会。”就这么躺着躺着就圆寂了。圆寂以后的三天的时间里,胸前还是暖暖的,三天以后呈现红白菩提。我们刚刚已经说过,当时真的没有觉得他的见解有多么了不起。

  喇嘛仁波切时时都在讲解“无上窍诀大圆满”的殊胜性,实际就是如此,只要你不放弃,好好修着走,成就真的不在遥远的地方。这个不是谁说你成就就叫成就,而是成就的一系列功德都会显现。在座的很多弟子平常也在讲解,由于凭借这样的修法,烦恼有多么减轻,与往昔的自己对比,现前有多么大改变,这些都是见解增长,消尽逆缘的表现。这样继续往下修着走,刚刚所说的一系列征象决定会具有的。这就是第二本净解脱。

  有这样的觉受见解,下面顿超的时候有四大解脱之处,这个修过顿超的人才能执受这个见解。但是说白了顿超就是直断的功德,尤其我们在修学直断的过程当中,眼前无论呈现什么样的相,身上出现什么样的感觉,永远不要去执著于它。一旦有执著就会形成轮回之根源,不去执著就形成获得悉地之源泉。

  比如顿超四处解脱,也会呈现不同的光明形相,一旦要是去执著“哎!这是什么”,解脱的机会像流星一般转瞬即逝。这些成就的机会,无论你以前是否修过法,在中阴界当中人人都会起现,但是修行过的人,就能执受这个见解。没有修行过的人,机会在你面前呈现也如同流星一般消失。出现一个形相,你耽著“哦!这是什么东西呀?”成就的机会就过去了。再呈现第二次,“哎?这又是什么?”又过去了,第四次机会消尽以后,在法性中阴成就的机会就没有了。

  只有在有生中阴看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时就看你的这个化身功德如何,其外即生成就的机会就没有了,也就是我们显宗所讲解的带业往生。至于有没有这个机会,就看看能不能净观,能不能想起阿弥陀佛,祈祷阿弥陀佛,或者把自己修行融入到这上面,否则即生成就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别去执著有什么样的相,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自己能否控制等等,一旦你执著了,就是它在控制你,就是解脱路上最大的障碍,解脱的机会也就没有了。这就是我们刚刚所讲解的,有生中阴当中若要是能想起阿弥陀佛,想起上师如是祈祷,就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可能性。

  《三句精要》当中说,你已经步入密宗,并且得到成熟灌顶,得到解脱窍诀法,如果平常能在根本当中尽可能护持这样的见解,即便只具备了知,只要能在出定的时候尽可能把逆缘转为善用,持戒清净,即便临终呈现在你的面前,由于你有了这样殊胜的基础和这样见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特定的,没有丝毫之疑惑。

  我相信很多人当下都具备这些条件。—

  当然后面还有引业和满业等内容,但是当下具备这些条件,能否执受和坚守这个见解,就要看你自己的了。所以从成就这方面来说,我们的机会是非常非常多的,就要看看自己能执受多少。但这些一方面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当中给我们打打气。往昔也知道修行决定有功德,但现前更明白是这么一回事,就更加要执受禅定。

  前面所说的第二本净解脱在临终的时候,大概三天就成佛了。后面整个机会就是要在中阴七七四十九天中,最终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取决于后面你的净观。总之要在前面短短的时间当中成办解脱,并且同时能带着身上十万个他相续以及中阴界最有缘的三千位众生同时成就。也就是说,你成就的一瞬间,由于你的功德影响到十万三千个众生同时成佛,又呈现无数个化身来救度一切众生,一个圣者的功德就有这么伟大。

  所以我们平常在修学过程当中,在这方面要多下一些功夫。哪怕即生不能成办解脱,由于前面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在十六世当中成办解脱是特定,这就是密宗的殊胜。

  前两天我在外面听到某些居士说,他以前对密法也有信心,但是他所依止的这位师父说:“密法是很殊胜的,但是修学密宗如同把一条蛇放进一个竹筒里头般,如果即生能成就,就可以成佛;不成佛的话就会堕入地狱,就看你自己去选择。”他从那天开始起就再也不敢去碰这个法,原因是谁敢说自己今生一定能成就呢?一旦不成就就要往下走,这个太恐怖了,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实际上是否如此?当然不是。密法是有这个比喻,但是是讲解如果你是持戒者就可以成就,不持戒者就会堕入地狱,这也是很正常不过的。也没有一个法说,你天天犯罪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密法的殊胜在于,只要护持清净之戒律,无论你的见解有多么低劣,都一样可以成办解脱!这就是密法的殊胜

  所以当时我就听到这些话,觉得有点奇怪。但是有好几个人在问问,我想全天下应该也有不少人有这样的迷惑。因为如今这个时代,佛教看着兴盛,但是实际上教证二法已经衰败到低谷了。佛教是否兴盛要看教证二法,而不在于出家人居住的寺院是否繁华等等。教证二法已经开始进入最低谷的时候,这时候导师也越来越少,很多想了解佛法的人,平常很难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对佛法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很多人遇到一个信佛的人,就会把他当成是全能,是无所不知的一位尊者,这是特定的,也包括我自己。

  以前看到一个小和尚已经修过法,我就觉得这个人决定不一般,哪怕他说一句话,虽然觉得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还是有的,因为那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懂,但是信心很充足。同样一个道理,很多学者认为所有穿出家衣服的师父,都一定很厉害,就喜欢去问一下:“我现在身体不太好,你能不能给我算个卦,不算卦就随便说一下吧。”总之,就觉得是无所不能的。

  如果对方不是一个真正的导师,会欺骗多少学者?所以当时我就写了这么一段话:“在众多学者面前,所有的导师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倘若有人问我,你现前会做一个怎么样的导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起码当我遇到我不太懂的地方,我不会硬着头皮还会说乱说一气。”比如要是有人问我不懂的地方,我想体现出我的价值,体现出你对我的尊重,体现出我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而在你面前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我是决定不会这么做的。不懂就不懂。这个没什么可丢脸的。懂了就说懂,不懂就不懂,不要去骗人。

  现前这个时代骗子太多了。我相信一个骗子出门的时候没相过今天要骗多少人,可能也不会在出门前做好准备,看看能骗多少人,很多时候都是遇到了各种事情,但是又放不下自己的颜面,感觉说不知道好像就丢失了自己的价值,怕别人心里会想:“你这个人可能不太懂,怎么这样等等”,因此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就会胡说一气。

  我在微信上说过这么一句话,而今天反复说这一句话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记住:做人就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实实在在的,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要不懂装懂。不然会让很多人进入偏道当中,这是最恐怖的。

  总之,大家要好好修着走。我们前面不仅仅从书面上讲解了密法的殊胜成就也从经验、见解的角度当中如是讲解,这会令这些结果更真实。当然,仅仅知道还是不够,还要精进去修。无论一天修行的时间有多么短暂,修行也必须要做到圆满,这点很重要。以上就是讲解密法的殊胜功德。

  三、若未守持清净之誓言易成金刚地狱之柴薪不知所持密咒之誓言则易违犯密乘三昧耶

  【若未守持清净之誓言,易成金刚地狱之柴薪,不知所持密咒之誓言,则易违反密乘三昧耶

  如果不能守持清净之誓言,就会像很干的木柴一样烧尽自己的一切,所以守持誓言非常重要。

  《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一条就是不诽谤金刚上师。我相信从世间做人的角度来说,说导师不好并不是一个学生该做的事。很多人都说,任何时候儿子打老子,学生打老师都是非常可耻的行为,世间人也会视之为最不入眼,最可耻的事情,会成为遭到所有人嘲笑唾弃的对境。我们修学佛法也同样一个道理,我们当今信仰佛教时,最开始什么都不懂,是一位老师将很多修法的道理赐予弟子,如果紧接着开始诽谤或者是打骂这位导师,这个学生决定是不咋地。什么叫“白眼狼”,就是把他培养成才后,他会做出一些颠倒的事情。

  同样,密法是最殊胜法,能赐予你密法的导师,恩德是最大的,如果你还要诽谤导师,过失就非常大了。这个过失可不仅是世间人讲解的面子或良心上过意不去,这些还都是当下的,就算你在他面前装一下都行,重要的佛教所讲解的是因果,而这个因果无论是表面上还是看不见的时候,都一样有果报,甚至还会加倍感受这个果报。

  所以我们为何讲解世间和出世间一样提倡要做善事,但出世间的善事远远高于世间善法?因为出世间的人相信因果,而不在于你能不能看得见。你知道世间做错事有法律制裁,但是出世间人无论法律制裁看得见还是看不见,一样会守持这个戒律,因为他相信因果。这不是别人逼他去这么做,而是他自愿去这么做,因为它知道不这么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车,大家也都知道,根据交通法规,上车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目的是为了在出现交通事故的时候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但有些人不太相信,他觉得路边如果站着一个交警,他就必须要把安全带系上,不然要罚款。如果没有警察,就觉得不舒服,安全带勒得太厉害了,还是扔到一旁,但最终出现交通事故的话,就会伤及到他的性命。可是真正认清其中道理的人,无论是否有警察,他都会时时刻刻系上安全带。

  以前有居士送我去外面走走或带我去看一些风景,只要一坐上车,哪怕就是几步路他都会把安全带系上。我就问他:“这样勒不勒呢?”他说“已经习惯了。”挺好的,就应该这样,因为他已经知道,事故发生就在一瞬间,但是现在做好准备,就能在发生事故时保住性命。

  知道因果者也是这样,由于他是自愿去遵守的缘故,未来就会往好的方向去发展,但如果是不相信因果者,即便有这方面的一些规矩,他明着不敢犯,怕有触犯,但是暗地里能不能遵守就不知道了。

  因此,我们这里讲解任何时候都要守持自己的戒律,尤其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一条:不诽谤上师。无论这个导师以前给你赐予什么样的法,就对你有了恩德,你永远不能讲解这位导师的过失。因为很多人会为了在某一个导师面前显得非常恭敬,就会讲一些以前导师哪里不好等等,但是在一个真正正直和清净的导师面前,这一句话永远不会成为你的功德。

  比如有时候有些人会说:“你非常殊胜,你的一切行为与见解都非常圆满,我以前依止的导师没有圆满。”等等,这些是很不好的。无论怎么说,他都是曾经对你有过恩德的人,哪怕今天由于个人的智慧增长,你现在不能在这位导师身边,但是也永远不能讲他的坏话。尊师重道是做人的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将这些礼节丢至旁边。无论世出世间都要讲究礼节与道德,佛教讲解戒律,世间人也有讲文明讲道德,所以礼节永远不能搁置一旁。以上是密法的第一条:不诽谤金刚上师。

  第二条:不违背上师的教言。导师为你宣讲什么样的教言,这上面永远不要打折。虽然导师这么讲解,但是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等等都是不如法的,最好不要这样去做。当然,前提是你要先观察好这位导师,观察好以后,就要遵照导师的教言去做。

  第三:金刚道友之间不要产生矛盾。有时候由于自己脾气不太好的原因,今天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跟对方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虽然你只是说一两句不好听的话,但是在金刚道友之间产生矛盾的当下,你已经造了极大的罪业,恐怕这也是你一直以来修行,见解没法增长的最大的原因。

  别光想到道友之间产生矛盾仅仅是一个矛盾,尤其我们同在一个坛城,同在一位导师身边求法,这样的金刚道友是最亲近的道友,若彼此之间产生矛盾的话,这个矛盾可不仅仅是矛盾本身的过失,而是大得不得了,它会阻碍我们解脱,甚至还会给我们造成多病、短寿、违缘重重之障碍。

  尤其夫妻都是密宗弟子,同在一个坛城,同在一个宝瓶当中喝过水的人,更不要产生矛盾,有些会说:“同一个屋檐下,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还是不要把这些世间的观念拿到出世间当中去,因为这两者无法放在一个器皿理解。我相信,单纯站在世间的角度当中,你也不是找一个出气筒?你找一个一生当中的伴侣是拿来出气的?不是吧?都想和两个人在一起去创造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既然如此,为什么同一个屋檐下还要有那么多的争斗烦恼呢?

  这些都是烦恼沉重的人口中说的话,不符合我们幸福快乐家庭的法规和概念,所以永远不能这样去做。说是打是亲骂是爱什么的这个就是胡说八道,说出这句话的人,烦恼非常沉重。平时还是和谐最好,不要打也不要骂。每个人都有情绪,但这个缘会在你内心产生一种嗔恨心,当嗔恨心达到极顶的时候,就呈现在你的拳头和嘴之中,内心也感到快要爆炸,这就是由于这个恶缘造成的。

  现在很多人都执著自己的健康,而很多医学上也讲,如果烦恼太沉重,嗔恨心太重的人,即便病本身不是太重,长年累月也会积累成很严重的病,所以从科学的角度也是这样讲解的。

  尤其我们作为密宗的弟子们决定不能这样去做,也不要想:我本来没有这么想……当你开始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已经造了极大的罪,更不要说在发生以后怎么样,而是这一系列第一时间就不要发生,这才是清净者,要懂得放下自己的颜面。

  很多时候我们就觉得自己面子上过不去,但是你的面子值几个钱?年轻的时候还能看似像一个人,老的时候不都是满脸皱纹的人了,有什么放不下的。这都是由于对自己太执著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平时真不要对自己太执着,尤其是金刚道友之间,不要产生矛盾。矛盾不仅仅有矛盾的过失,还会因为触犯戒律的缘故堕入金刚地狱,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金刚地狱它的时间有多长?当十八地狱的痛苦已经消尽,甚至可以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金刚地狱还不会有丝毫变动。也就是说,星球灭尽的时候,十八地狱前面的业障都已经逐渐清净了,可以往上到更高的地步,或者会迁往他方世界,但是金刚地狱的痛苦仍旧无法灭尽,可见这个痛苦有多么大,所以别去造这个罪。

  因此,我们内心永远要有这样的誓言,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及时放下自己的所有颜面,绝对不和金刚道友之间产生矛盾。

  所以,真要好好修行。修行可不是在于你一天念诵几遍《阿弥陀经》,《地藏经》,《心经》或者是《金刚经》等等,修多少上师瑜伽本尊、供护法,……还是从先不要起嗔恨心开始,尤其金刚道友之间,只要能处于和谐,即便不念经你也是一个很好的修行者。念经就一定是一个修行者么?mp3,念佛机,从早上到晚不停地在念,缘起非常好,但是他们会因为这样念诵而把自己念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不可能的,一切取决于放复读机这个人的发心。

  所以,金刚道友之间真不要产生矛盾。我也告诫很多家庭,全家人都信仰密宗多好。但有些人说,导师这么说,都不敢进入密宗了,谁知道哪一天我们就到金刚地狱去了呢?但是你何必天天想到要产生矛盾呢?如果产生,第一时间就不要产生矛盾就好了呗,其他有什么可想的呢。

  当然,由于个人性格不同,业及烦恼不同的缘故,不能一下子全都做到,但是产生的当下,你就要知道知道这个过患。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人都不会吸毒,但是你是否会因为害怕而吸毒吗?我相信没一个人会有那么恐惧。因为你现前已经知道毒品它本身的害处,无论你到哪里都坚信自己永远不会去碰它,哪怕是一个毒品放在你的前面,你也不会看它一眼,原因是你已经知道它的过患,所以已经坚信你一辈子都会不碰这个东西。心中如果能真正知道它的过患,哪怕是道友之间产生矛盾,只要心中已经产生这个定解,就能时时提起正念,任何时候你都有不会产生矛盾的显现。

  我们就只讲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由于每天讲法的缘故,今天就讲这么多。希望大家还是要好好去修。要把每次所讲的法,根据个人的条件,都尽量运用到自己的修行当中,这样一来,相信我们的修行就会越来越会好。我们前面讲了见解、修行,最近从修行方便中讲了行为、持戒,讲果实时也时时都在讲解如何调伏逆缘等一系列显现,所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当中去理解,不同角度当中去运用,相信我们的修行就会越来越会好。

  以上就是今天讲课的内容。

  来源:往昔柯日密咒洲网站PDF

上一篇:行为学-教言宝藏115课1

下一篇:行为学-教言宝藏116课1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