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2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创建日期:2023-11-29

  NO.2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下面讲到什么呢?下面的这个偈颂,是把以上的自力和他力结合起来,证明佛陀是最究竟的救护者。

  上一节课也遇到这样的现象,把前面的几个内容,再次以总结方式来宣说,或者把前面的几层内容,再次以广解方式来宣说。

  师念藏语传承。

  庚三、由彼二因证成无比皈处:

  许佛皈处无比胜,救离众怖坏聚乘,

  恶趣多苦非方便,生死烦恼诸恶途。

  “许佛皈处无比胜”,这里把以上成就自力和成办他力的两层意思归纳出来,可以成立佛陀是最究竟的救护处。佛陀跟世间的任何救护者,还有声闻缘觉相比,在救护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差别。

  声闻缘觉只救护自己和与自己非常有缘的众生,没办法对所有众生发这种大心,与出有坏、善逝、如来、正等觉有非常大的差别,从哪些方面有差别呢?

  “救离众怖”,依靠佛陀的加持和悲心,让世间当中的各种众生,离开种种的怖畏、恐惧。

  众生的恐惧感,依靠佛的加持力,可以消除。众生对生死轮回的恐怖,可以通过修行佛法,获得智慧,而得以遣除,所以佛陀可以被称为是非常了不起的皈依处。

  那天我去一个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学校,他们的学习方法,跟常人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听力不足的孩子是用手势来学习的。有些孩子看起来很聪明,只不过是不会说话,也有视力不足的、听力不足的,还有精神比较浅的等等。到了那种环境之后,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每个人在门口写了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很多人都是“我要争取做一个非常有用的人”。他们可能觉得,在这个世界当中,自己被抛弃了,已经没有用了。

  那天我去了甘孜州的五所学校,在每个学校,做了一些比较简短的演讲和参观,当时比较累。我到了他们学校的时候,感觉跟其他正常的学校完全不同。

  我看到现在大多数的佛教徒,今天去依止好的上师、明天去朝山、今年到这里去、明年到那个国家去。这样去的话,你如果有条件和有时间也是可以的,但有时候我们可能有必要去一些非常可怜的地方。

  叙利亚那边的战争爆发以来,现在有特别多的难民,有些国家接受,有些国家不接受。这种难民问题,对我们人类来讲,的确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你们有机会遇到他们的时候,看看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对人类的大悲心,也许就很容易自然而然生起来了。

  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看见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时候,我们也会有感觉的。有些人始终都觉得自己身体不好、自己很微弱、自己很难看、自己经常受欺负、自己没有钱,没有......等等有很多痛苦。其实当你看到更可怜的人的时候,你可能觉得,“我还算是可以的,我至少也是六根具足,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见。我还能吃饭,吃的还比较不错,每天都吃三顿饭,而且每一顿饭量都超过别人,这也是我的本事、我的成就。”所以对自己充满信心。

  “坏聚”,通过佛陀的教化和智慧,能够遣除坏聚见。

  “乘”,遣除小乘和其他乘的一些见解。

  “恶趣多苦”,去除恶趣各种各样的痛苦。

  “非方便”,遣除非解脱方便的外道邪见。

  “生死烦恼诸恶途”,可怜众生的业和烦恼,以及生老病死等等,所有的恶途,依靠佛陀的加持,都可以获得解脱。

  《本事经》里面是怎么讲的呢?“失亲友财位,是名小退失,若失真圣慧,是名大退失”,在世间当中,如果失去亲朋好友的话,叫做小退失;如果失去真正大智慧的话,叫做大退失。

  失去亲人、失去工作机会的时候,你可能觉得“我退失了,非常可怜。”工作没有了、感情没有了、家庭没有了,大家特别重视这些。但是对相续当中原来有的悲心、原来有的智慧、原来有的信心,这些圣财没有的时候,很多人根本感觉不到是一种损失。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通过祈祷佛陀,让相续越来越完满、完美,这个很重要。

  下面讲到什么呢?佛陀是自他皈依处的因缘,这是什么样的?

  师念藏语传承。

  佛法圆满身,妙法化情智,

  悲众至彼岸,许佛胜皈处。

  我们前面也讲了,佛陀是殊胜的皈依处,原因是什么呢?

  “佛法圆满身”,因为佛陀已经具足了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畏等等所有出世间非常殊胜的功德,已经圆满了法身、报身、化身,所以佛陀具足了所有超世间的法和圆满的身体。

  “妙法化情智”,有了这样的原因,佛陀能够通过非常殊胜的三转FA轮,教化很多的众生。佛陀相续当中具有的这种智慧,跟一般人是不相同的。

  “悲众至彼岸”,佛陀具有这样善巧方便的智慧,不舍弃一切众生,具有使所有众生到彼岸的大悲心。

  “许佛胜皈处”,佛陀为什么是我们的皈依处呢?第一个他圆满了三身、圆满了一切法,超越了我们的功德和境界;第二个他真正能够宣说万事万物的真相,有这样的智慧,他教化众生时,对不同的众生说不同的法门;第三个他愿意让所有的众生,今世和来世能获得真正的解脱。所以我们就称为,佛陀是世间当中唯一的救护者。

  《大方等大集经》里面讲,“常为烦恼溺,唯佛能救拔”,常常沉溺于烦恼的众生,唯有佛陀能救拔他们、能救护他们。

  在整个世间当中,佛陀可以救所有可怜的众生。有些人可能讲,既然佛陀非常有悲心,那么只要有众生,就应该想办法全部摄受;在道场当中,应该摄受所有的老弱病残。

  从一方面讲,佛陀的悲心覆盖所有的众生;从另一方面讲,有时候为了一些更必要、更重要的利益众生,佛陀对一些道场和寺院有不同的开许和遮止。

  比如说《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注4]当中,以前有一个婆罗门,身体不好,病得非常严重,找到一个当地非常著名的医生。这个医生看病的话,只看出家人和王宫里面的人,除此之外,他对一般世间人都不看病。

  这个婆罗门很想那个医生给他治疗,他问自己的母亲:“怎么办呢?”母亲给他出主意:“你先到佛教里面去出家,等把病治好以后,再还俗,这样就很好嘛。”他觉得这种方法很好,然后他就剃发、穿着僧衣,到僧众里面去出家了。

  出家之后,那个名医确实把他的病治好了。治好了以后,他就还俗了,因为他出家的目的就是这样的。他还俗以后,穿着在家衣服去感谢医生。这个时候,医生说:“好象以前看过你,你到底是谁啊?”他就说:“我以前为了治病,显现出家。现在我的病好了,特别感谢你。”当时医生气坏了。(众笑)

  医生马上跑到佛陀那里去告状,说:“你们佛教出家人当中,竟然有这种现象,这样的话,是很不好的。”后来佛陀制定,凡是有严重疾病的人,不准出家。

  我们都知道,佛陀制定的戒律,不管是比丘戒也好,还是比丘尼戒也好,都是为了僧团的庄严、为了整个弘法利生的事业。有特殊必要的时候,一般世间当中的,包括一些传染病人、有各种目的人,诸如此类的各种人,在一般的佛教团体中,是不允许进入的。

  现在的个别道场,因为夏天旅游的人比较多,安居的时候,供养就比较多,所以旁边的一些在家人,剃去头发,马上去安居了,他三个月的收入是很不错的;结夏之后,他就还俗又回去了。现在汉地有些地方,也有这种情况。

  一般出家的门槛,不应该特别低。否则各种各样的人,包括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的、找不到对象的、找不到......各种各样的人,会趋入到佛教里面。这些人本来就是不愿意干活、不愿意做事、与人群不和、业力特别深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今生当中非常可怜的人,确实有很多毛病。比如有时候布施乞丐在饭店里吃一顿饭,他反而给你提出很多要求,有这种情况。

  佛陀的确是具有大慈大悲的,但是他对佛教团体,包括出家的佛教团体、在家的佛教团体,有开许和遮止的地方,这一点我们应该要能够解释佛陀的密意。否则的话,“怎么佛教徒没有慈悲心?”光是用一句慈悲心,就把所有的事情都一概而论的话,恐怕有些地方是不合理的。

  佛陀确实愿一切众生到彼岸,但怎么到彼岸,他会用不同的方式。

  比如说有非常严重传染病的人,非要到寺院里面,即染污了僧众,又耽误了很多僧人的闻思修行,有很大很多的恶业。在我们藏地,有些病人不愿意到寺院里面去,觉得是给出家人添麻烦,“我还是在家里吧,因为我一辈子学习佛法,现在只愿在家里往生。”

  我以前在新闻当中看到,台湾有一个女的,她长得特别好,大概十几岁的时候,突然脸上长了一个特别大的肿瘤,十几斤,完全面目全非了。她觉得应该在家里,自己好好地念佛,最后往生出现了很多的舍利,真实的照片都是有的[注5]。

  我有时候看到,在出家的僧团里面,有些老人经常生病,很多出家人轮流一直照顾他。而且这些人的脾气也不好,让一批一批的僧人生起厌烦心,耽误了闻思,这样不是很好的。

  虽然对病人也要照顾,对老人也要照顾,但有些时候,在印度原始佛教僧团当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希望在座的人多翻一下经典。

  《毗奈耶经》[注6]当中专门有十七事,“出家事与长净事,安居解制皮革事,药衣张羯耻那衣,僑赏弥事羯磨事,红黄时非时所摄,以及行履别住事,中止长净舍宅事,争论止息僧诤事”,我刚才讲的公案在“出家事”。观察这些的时候,能知道佛陀抉择最细微因果的很多道理。

  下面讲到什么?我的藏文跑到哪里去了?希望你们来找,你们也不认识藏文,在这。

  师念藏语传承。

  尽除诸世间,众生之损害,

  富足诸圆满,许佛大皈处。

  “尽除诸世间,众生之损害”,世间当中的佛陀是什么样呢?同前面所讲的一样,佛陀能尽除所有世间众生的一切心灵疾病、身体疾病,所有的损害,佛陀都能遣除。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旁生等类,所有众生的损害和苦恼,佛陀都会圆满地遣除。

  “富足诸圆满”,佛陀富有所有世间和出世间的威力、智慧、快乐的圆满,哪怕是在休息的时候,想获得一丝凉风的快乐,佛陀都是可以给予加持的。

  “许佛大皈处”,所以我们可以承认,在世间当中佛佗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皈依处。确实依靠佛佗,三界当中很多众生的无明烦恼,得以解除;很多迷茫的路,得以开显。

  如果是声闻缘觉,如果是其他宗教的祖师,他只有某方面的智慧,而真正的大智慧,恐怕是没有的。尤其是,从三界当中获得解脱,这样的大事,唯有佛陀的大慈大悲、无二智慧,才能开显。

  在《大宝积经》里面讲,“声闻如萤火,不能多利益,佛具解脱光,愍念一切众”,声闻就像萤火虫的光一样,不能饶益特别多的众生;佛陀像日月的光芒一样,具足真正解脱的光芒,他怜悯所有的众生,不分教派、不分民族、不分国家。因为你的皮肤是黑色的、牙齿是白色的,所以不教化你;因为你的头发是黄色的、眼睛是蓝色的,所以不传法给你。佛陀不会这样的,东南西北所有的众生,都是佛陀的所化众生。

  学习大乘佛教的人,我希望,应该发起真正的大菩提心。把自私的心,我是什么民族的、我是什么集团的、我是什么种姓的,从这么狭隘的范围进行扩大。我们先应该从自身做起、从人类做起,然后教化所有众生。这个心,每一个人都要发。一个人如果发了特别大的心,很有可能在有生之年当中能够实现。

  以前我刚来佛学院的时候,当时法王如意宝说:“我们应该发大愿,这个发愿要越来越扩大到整个藏族地区、然后汉族地区、然后世界上的所有众生,我们依靠佛法来结缘,解除他们的心灵痛苦。”

  当时我想,在这个山沟里面,虽然想是可以这么想,但是,因为那个时候网络什么都没有,我们连买一斤挂面,都要到色达县上去,所以我当时想,把这种精神扩大到整个世界的话,整个藏地区是那么大、整个汉地区是那么大,还有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弘法恐怕有一定的困难。

  过了二十几年以后,看现在的情况,自己感觉到,有时候发心大的话,利益确实大。我发愿到五大洲弘法,现在基本上去过,大洋洲去过了、美洲也去过了、欧洲和亚洲都去过了,现在还剩非洲没有去过,非洲肯定是要去的。很多地方,光去了还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建立弘法中心,让他们生起真正的菩提心。

  其实这并不是很困难的,现在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弘法先例。比如七十年代的时候,日本佛教的池田大作,在接近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他们的中心。

  五六十年代的创巴仁波切发愿到西方弘法,我去美国的时候,他们说在世界各地有两百多个中心;去年我去德国的时候,我问:“现在你们有多少中心?”他们说:“两百多。”我说:“二十年前就两百多了,现在还是两百多,没有增加啊?”“哦,多了,有两百几十个了。”我说:“对......”没有特别详细问他们。

  现在佛光山的理念、佛教中心、佛学院,已经涉及到了很多国家、很多地方;还有慈济,据说也涉及到四十七个国家吧。

  很多地方只有一种仪轨、只有一个寺院佛像,把这些当做一种佛教中心、一种佛法,也是很重要的,能很好地种下善根。有些中心,哪怕只是念阿弥陀佛、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也是很好的。

  但是我们希望,既要有佛法僧的所依,佛像、佛经、佛塔这些都要有,还要有佛教徒的团体。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团体要能共同领会佛陀真正的密义和智慧,这是更重要的,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团体。

  表面上看,穿着出家衣服,实际上戒律也没有、智慧也没有、闻思也没有,只是一种形象;表面上看,一堆佛教团体的居士,穿的海青很整齐,有些个子矮一点的人,海青一直拖着、踩着。念佛合掌的时候,威仪是很好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对佛法要闻思修行。如果没有讲经说法的话,很多人是不能完全知道佛法的。

  我们学院这几年以来提倡,每个人的心力要大,不要想“我是一个小小的出家人,我现在只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我发一天心,有三顿饭就可以了。”不能这么样,哪怕是一个很弱小的人,如果发心大的话,也是很好的。

  在新西兰、澳大利亚,还有加拿大和英国、瑞士等很多地方,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居士,“我要不要在那里建立一个菩提学会?建立一个佛学会?”有些时候我是开玩笑地说:“可以,你可以发心,在那里建立一个道场,我到时候再去吧。”后来确实实现了。(众笑)

  当时我是开玩笑的,看起来他很弱小,哪能建道场呢?只是缘起还可以,我对这个国家很感兴趣,以前读中学的时候,在地理课上学过。但是,他不一定有能力在这个国家建道场。我就说“可以可以,你去建立道场,以后再来吧。”

  现在我们这里的出家人当中,有很多人对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比较熟悉。他们以前的专业是各种各样的国际贸易,现在在金钱上,是没办法国际贸易了;但是在精神财富上,我希望他们赚“大钱”。他们以前选这个专业的时候,很想在国际贸易上发大财、赚大钱,后来已经出家了、已经当佛教徒了,这些不能现实了。现在要应用这种智慧,比如说你是学日语的,将来你应该通过日语弘法,去日本的边地讲经说法,不光是到日本化个缘、修个寺院、拜个上师。(众笑)

  现在有各种目的的上师,我们确实是不赞叹的。我们学院当中也有一些上师,根本不让弟子发任何的心。别人问:“为什么不发心?”“因为我的上师说,你在这里只能学习,不能发任何心,将来成长之后给我服务。”有些上师在这里培养他们的弟子,是有专门目的的。在菩提学会当中,也有这样的弟子,“你可以在那里学,但是你不能担任任何事情。如果你要担任的话,给我多拉一点人,这样也可以。”

  如果不发菩提心、不做事,光是这样学习的话,即使从世间角度来讲,也不一定很合理的,是不是很自私啊?有些上师还是比较坏的,从世间角度讲,也许是我以不清净眼来看的吧,也许是他有更深的密意。因为诸佛菩萨的示现无所不及,我们很难想象。也许他真正有神变、密意,这些我不知道,我是没有测密意,直接从表面上理解的。

  有些人在学院里面呆了这么长的时间,吃的是学院的饭,住的是学院的地方,但是对学院的一些事情,好像根本没有兴趣,甚至泼很多冷水。我觉得这不是很好的,虽然这种人从总体上看,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二,非常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清楚吧。不然的话,这种人会觉得我们特别笨,“我在这里演这么多年的戏,他们都没有发现,说明我的演技是很成功的。以后我要在不同的世界当中,表演得更精彩、更不错。”这种想法不知道合不合理?

  对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文字,我这辈子是没办法掌握了。我希望,你们很多人,以前有这种基础的话,将来去边地弘法,这是很重要的。佛陀在佛经里面讲过,边地弘法有很多功德;法王如意宝也讲过,我们在山沟里面,要发心到边地弘扬佛法。现在藏地很多比较边远的地方,有很多法师无有任何自私的目的,以很虔诚的悲心,在弘扬佛法。

  我们现在,一方面,要积累五部大论和显宗密宗的真正智慧,通过背书等各种方式来积累;另一方面,自己应该观察因缘,将来遇到机缘成熟的时候,就去弘法。即使看上去,你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也许弘法非常不错。有些人的文化水平非常不错,头衔、名义都很好,但是心不好,那也不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希望今天发起大愿,这里说,佛陀是大皈依处,能尽除世间所有众生的损害。我们是皈于佛教的大乘佛弟子,应该为所有世间,刚才讲的五大洲、七大洲的众生弘法。那天丹增活佛去北极那边,创造弘法的一些缘起,非常好。每个人应该有一种弘法的信念,通过各种缘起和各种方法来推广。人比较多的时候,力量也就会有的。

  这种力量,有很多的形式。对自身的损失、自己的劳累,大家都不要特别顾忌。为了利益众生,会有自身的损耗,这是很正常的规律,顾忌的意义不是很大的。

  我们学院当中,很多人的出家、很多人的学佛,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原来的身份、专业都是很不错的,后来因缘成熟,在学院出家和学佛,因缘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们也不可能让你们一直在这里当发心部门的人,你们的闻思修行也要一起抓起来,将来会有弘法的因缘。

  总而言之,希望今天的《经庄严论》,也是一个缘起。尽除世间一切众生的损害,富足一切圆满,这是我们每一个佛教徒应有的责任,你们回去好好地想一想。我也在努力,哪怕为一个众生的相续当中,种下一点点善根,也去努力。

  我以前讲过,格鲁派有位热译师(又名热罗多吉扎,意为金刚称),在他的传记中说:有一次他在寂静的地方闭关修行,后来本尊现身对他讲:“你在寂静的地方闭关千百万劫,不如在一个众生相续当中种下善根的功德大。”后来他就出关,开始弘法了。

  百日闭关很重要,在百日闭关当中,大家没有特殊必要的话,不要出去。我一出去,很多人就开始生病了。他们的身体本来是很健康的,我一出去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就不好了,得一个突然的疾病了,要去看病、去疗养,这样不好。尤其是出家人,不要跑得太多了,不然你现在生的是小病,最后会生“大病”,永远也没办法进入僧团的行列当中,有这种可能啊。

  如果确实身体不好,确实真正生病了,那没办法,我也理解。如果是假生病的话,就不好说了。有些人的自相续当中,本来就有贪嗔痴的疾病,然后他们这样说的话,也不算欺骗,反正“我有病,我要出去。”(众笑)

  每次我出去的时候,都有一大堆出家人生病,要下去。冬天的时候,我们还是有时间的,希望大家闻思修行,传承不要间断。

  我这几天出去,从下个星期六开始,他们在每天晚上都安排了几所大学的演讲,我以前在北京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还有多伦多大学和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斯坦福等等大学的演讲。有些国外的演讲,是半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话,每晚要不要再增加一个,他们看情况吧。

  这样安排,也许对你们有利,也许没有利益。不管怎么样,我是给大学这样分享的。如果让你去讲,那你会怎么讲?这方面你们也要思维一下。不然,有些人光是破别人的观点,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你是怎么做的?这还是很重要的。

  昨天我们开会的时候,有些法师说了,一味破别人的观点还是不行的,你会破,你也要会建立。你光是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自已也没有答案,这样的话,是不行的;你应该提出,这样做、我来做,这样的话,才算是比较合理的。

  否则的话,你这个也不行,他那个也不行,所有的立论破完了以后,那谁来建立呢?没有人建立。如果要建立的话,你也应该参与一下,这是我的观点。

  我暂时休息两三天,可能不止两三天吧,过一段时间,星期六我可能有一些交流,暂时通过这种方式来给大家分享。其他的,应该没有什么了,非常感谢大家。

上一篇:NO.2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