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注2]《说无垢称经》,大正藏 No. 0476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卷第五/菩萨行品第十一:
尔时佛复告阿难陀。如无垢称所致香食。能为众生作诸佛事。如是于余十方世界。或有佛土以诸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见如来色身相好。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诸化人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诸衣服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诸卧具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诸饮食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诸园林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诸台观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其虚空而作佛事。所以者何。由诸有情因此方便而得调伏。或有佛土为诸有情种种文词。宣说幻梦光影水月响声阳焰镜像浮云健达缚城帝网等喻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其音声语言文字。宣说种种诸法性相而作佛事。或有佛土清净寂寞无言无说。无诃无赞无所推求。无有戏论无表无示。所化有情因斯寂寞。自然证入诸法性相而作佛事。如是当知。十方世界诸佛国土其数无边。所作佛事亦无数量。以要言之。诸佛所有威仪进止受用施为。皆令所化有情调伏。是故一切皆名佛事。又诸世间所有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有情之类为其所恼。一切如来即以此法。为诸众生而作佛事。汝今当知。如是法门名为悟入一切佛法。若诸菩萨入此法门。虽见一切成就无量广大功德严净佛土不生喜贪。虽见一切无诸功德杂秽佛土不生忧恚。于诸佛所发生上品信乐恭敬叹未曾有。诸佛世尊一切功德平等圆满。得一切法究竟真实平等性故。为欲成熟差别有情。示现种种差别佛土。汝今当知。如诸佛土虽所依地胜劣不同。而上虚空都无差别。如是当知。诸佛世尊为欲成熟诸有情故。虽现种种色身不同而无障碍。福德智慧究竟圆满都无差别。
[注3]《不退转法轮经》,大正藏 No. 0267,失译,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卷第三/重释二乘相品第四:
阿难。汝今闻我释迦牟尼佛。已闻当闻。如是等。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法身若有所说。其见闻者皆悉利益。阿难。若以一华供养如来。及般涅槃后。为佛舍利起塔供养。亦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乃至畜生。得闻佛名。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佛言。阿难。复有人闻释迦牟尼佛音声。称其名号。皆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若善男子善女人。闻释迦牟尼佛名号。如其所说皆实不虚。阿难。譬如尼拘陀树。若一若二若三若四。乃至五十百千无量等众。止息其下皆蒙覆荫。阿难。于汝意云何。尼拘陀子为大小耶。阿难言。尼拘树子最为甚小。佛告阿难。如是尼拘陀树。以水雨粪土人功因缘。积其日月渐渐长大。阿难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以尼拘树子本甚微小。以水土日月因缘故。渐渐长大。如是阿难。得闻释迦牟尼佛名。善根种子终不败坏。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如是。何以故。无相种子于一切不住。是故不坏。以不坏故。如是种子不可毁坏。亦不取相。是故于一切法不坏。
[注4]《杂宝藏经》,大正藏No. 0203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卷第一:
(六)佛说往昔母迦旦遮罗缘
佛时游行。到居荷罗国。便于中路一树下坐。有一老母。名迦旦遮罗。系属于人。井上汲水。佛语阿难。往索水来。阿难承佛敕。即往索水。尔时老母。闻佛索水。自担盥往。既到佛所。放盥著地。直往抱佛。阿难欲遮。佛言莫遮。此老母者。五百生中。曾为我母。爱心未尽。是以抱我。若当遮者。沸血从面门出。而即命终。既得抱佛。鸣其手足。在一面立。佛语阿难。往唤其主。其主来至。头面礼佛。却住而立。佛语主言。放此老母。使得出家。若出家者。当得罗汉。主便即放。佛告阿难。付波阇波提比丘尼。使度出家。不久即得阿罗汉道。比丘尼中。善解契经。最为第一。诸比丘疑怪。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系属于他。复以何缘。得阿罗汉。佛言。迦叶佛时。出家学道。以是因故。得阿罗汉。当于尔时。为徒众主。骂诸贤圣胜尼为婢。以此因缘。今属于他。五百生中。恒为我母。悭贪嫉妒。遮我布施。以是因缘。常生贫贱。非但今日拔其贫贱。诸比丘言。不审于过去世。拔济贫贱。其事云何。佛言。过去世时。波罗捺国。有一贫家。母子共活。儿恒佣作。以供养母。得少钱财。且支旦夕。尔时其子。即白母言。我今欲与诸贾客等远行商估。其母然可。于是发去。儿发去后。贼来破家。劫掠钱财。并驱老母。异处出卖。儿既来还。推觅其母。即知处所。多赍钱财。勉赎其母。即于本国。而为生活。资财满足。倍胜于前。尔时母者。今迦旦遮罗是。尔时儿者。我身是也。我当尔时。已拔母苦。
[注5]《大智度论》,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卷三十二/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四缘义第四十九:
如三十三天品经说。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时。至四众久不见佛愁思不乐。遣目连白佛言。世尊。云何舍此众生住彼天上。时佛告目连。汝观三千世界。目连以佛力故观。或见诸佛为大众说法。或见坐禅或见乞食。如是种种施作佛事。目连即时五体投地。是时须弥山王跛[跳-兆+我]大动。诸天皆大惊怖。目连涕泣稽首白佛。佛有大悲不舍一切作如是种种化度众生。佛告目连。汝所见甚少。过汝所见东方有国纯以黄金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罗汉六通无碍。复过是东方有国纯以白银为地。彼佛弟子皆学辟支佛道。复过是东方有国纯以七宝为地。其地常有无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纯诸菩萨。皆得陀罗尼诸三昧门。住阿毗跋致地。目连当知。彼诸佛者皆是我身。如是等东方恒河沙等无量世界。有庄严者不庄严者。皆是我身而作佛事。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以是故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国。阿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文佛国。诸佛大悲彻于骨髓不以世界好丑。随应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爱子子虽没在厕溷。勤求拯拔不以为恶。
****************************************************************************
附:《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胜乘甘露喜宴》麦彭Rinpoche著 Khenpo Sodargye 译
空想转依时,想事得降临,
行走驾驭色,获得妙自在。
虚空之想转依时,获得如其心想的一切事物从虚空中得以降临的虚空藏等持,能无碍行走于虚空、山岩等处,驾驭色是指,如果想显现,则能从虚空中显现任何色法,如果不想显现,则以灭身等持使一切如虚空般不现色相,获得这样的微妙自在。
佛陀无垢处,转依无有量,
成办无边事,自在许无量。
以如此宣说为例,显现处所、显现身体、心识、对境色等无边无际尽其所有显现完全清净转依也是尽其数无量的缘故,佛陀无垢之处,有无量转依,成办利乐所化众生不可思议之所为,承许功德或威力的自在无量。
以上宣说了佛陀证得无量自在之功德。
己十(成熟有情之功德)分七:一、成熟之所为;二、所成熟之补特伽罗;三、成熟之种种方便;四、成熟无分别;五、无偏堕成熟;六、辗转成熟;七、无厌足无增减不间断之理。
庚一、成熟之所为:
世间诸方所,如来之善说,
增善世间者,清净至最胜,
未曾积善者,增善至最胜,
如是未熟熟,恒行非无余。
若问:成佛时如何于众生所化界成熟有情?于无边无际世间而不是个别方所,是于十方一切浩瀚方位。是谁来成熟呢?佛陀。以什么方便成熟?以善说经典妙法。如何成熟呢?对于从信解行至十地之间六波罗蜜多善法增长的诸世间者,以令越来越清净至最上大涅槃来成熟。对于没有发心没有入道的众生——以前没有积累善根的世间者,以令他们发心入道直至善根越来越增上到最殊胜的方式来成熟。如是未成熟的众生令成熟,如此成熟众生的事业永时不间断恒常行持或行进,但也并不是无余成熟众生后穷尽,因为众生无边故无减、法界无生故无增,诸法虽无自性但有显现,因此染净现相不可能灭尽。
庚二、所成熟之补特伽罗:
世间诸方所,坚稳恒诸时,
难得大菩提,胜德具足胜,
常坚成无依,依怙大稀有,
由行妙理故,亦非大稀有。
如是成熟无量众生使所有世间处处成熟的补特伽罗坚稳菩萨们每一天中当时刹那间也恒常不间断于一切时获得极难得的无上大菩提,具足力等殊胜功德,超胜世间者与声闻缘觉,乃至轮回存在之间恒常永时无有退失,故为坚稳。得以作为被轮回痛苦所逼迫无依怙者获得寂灭一切痛苦之涅槃的依怙,如刚刚所讲,许多补特伽罗平时次第每一天的刹那中获得那种功德,实是大稀有的,成熟的菩萨行者由从发心起行持六度所摄的二资深广道妙理中获得这样的果位,也没有什么大稀有的,因为由殊胜因中生殊胜果是自然规律的缘故。
庚三、成熟之种种方便:
佛顿时有前,转数百法轮,
有前不现生,有前异生行,
有前现证觉,有前示涅槃,
彼处中不动,同时行一切。
佛陀顿时无有前后于有些对境前转不同数百种法门的法轮,蕴界处缘起真谛、(十)地、(十)波罗蜜多等所诠义多种,能诠句偈颂等数百种。与其同时,在有些刹土,示现从兜率天降下投生到赡部洲。在有些刹土不显现,不示现十二相而示现菩萨相;在有些刹土示现生世之种种行,菩萨本生行为,布施种种身体受用成办他利。如是示现行持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多,示现贤劣中等种种生处。于有些刹土示现无上大菩提,于有些刹土也示现获得缘觉菩提,有些也示现获得声闻菩提相。由调化所化示现所有三菩提。安慧论师的《注释》中说:所谓“示现大菩提”是指于有些刹土示现涅槃相。那所有事业无有前后一时示现,但佛陀于无漏处真如清净法界中如如不动,无勤任运自成行持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