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经庄严

NO.36-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创建日期:2024-02-20

  NO.36-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父子合集经》,大正藏No. 0320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卷第十六/六界差别品第二十六之一:

  大王。譬若有人于睡梦中为毕舍遮之所娆害。心生怖畏痴迷闷绝。大王。于意云何。是人觉已忆念梦中为鬼所娆。为实尔不。王曰不也。佛言大王。是人所梦执以为实。是智者不。王曰。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鬼所恼。何更说有痴迷闷绝。当知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夫异生眼见是色。迷惑不了造痴业行。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最初造作刹那灭谢。是业灭已。不依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中间而住。最后边际命根灭时。自分业报皆悉现前。犹如梦觉念梦中事。大王。识为其主业为攀缘。二种相因初识生起。或趣地狱或堕傍生琰摩罗界及阿修罗若人若天。初识生已各受其报。同分心品相续随转。最后识灭名为死蕴。最初识起名为生蕴。大王。无有少法从于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灭故。大王。身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彼业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初识生时无所从来灭无所去。何以故。自性离故。如是了知身识身识空自业自业空初识初识空若灭灭空若生生空。了知业转无有作者。亦无受者。但唯名相分别显示。

  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此名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有相即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如是三法与空共行。

  [注2]《增一阿含经》,大正藏No. 0125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卷第二十九/六重品第三十七之一/(五):

  是时。世尊便作是念。此四部之众多有懈怠。替不听法。亦不求方便。使身作证。亦不复求未获者获。未得者得。我今宜可使四部之众渴仰于法。尔时。世尊不告四部之众。复不将侍者。如屈申臂顷。从只桓不现。往至三十三天

  尔时。释提桓因遥见世尊来。将诸天众。前迎世尊。头面礼足。请令就坐。并作是说。善来。世尊。久违觐省

  是时。世尊便作是念。我今当以神足之力自隐形体。使众人不见我为所在。尔时。世尊复作是念。我今于三十三天。化身极使广大

  尔时。天上善法讲堂有金石纵广一由旬。尔时。世尊石上结加趺坐。遍满石上。尔时。如来母摩耶将诸天女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并作是说。违奉甚久。今来至此。实蒙大幸。渴仰思见。佛今日方来。是时。母摩耶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释提桓因亦礼如来足。在一面坐。三十三天礼如来足。在一面坐。是时。诸天之众见如来在彼增益天众。减损阿须伦

  尔时。世尊渐与彼诸天之众说于妙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淫为秽恶。出要为乐。尔时。世尊以见诸来大众及诸天人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普与诸天说之。各于坐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复有十八亿天女之众而见道迹。三万六千天众得法眼净。是时。如来母即从坐起。礼如来足。还入宫中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我今当以何食饭如来乎。为用人间之食。为用自然天食

  世尊告曰。可用人间之食用食如来。所以然者。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世尊。是时。释提桓因复白佛言。为用天上时节。为用人间时节

  世尊告曰。用人间时节

  对曰。如是。世尊

  是时。释提桓因即以人间之食。复以人间时节饭食如来

  尔时。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谓言。我等今见如来竟日饭食

  是时。世尊便作是念。我今当入如是三昧。欲使诸天进便进。欲使诸天退便退。是时。世尊以入此三昧。进却诸天。随其时宜

  是时。人间四部之众不见如来久。往至阿难所。白阿难言。如来今为所在。渴仰欲见

  阿难报曰。我等亦复不知如来所在

  是时。波斯匿王.优填王至阿难所。问阿难曰。如来今日竟为所在

  阿难报曰。大王。我亦不知如来所在

  是时。二王思睹如来。遂得苦患。尔时。群臣至优填王所。白优填王曰。今为所患

  时王报曰。我今以愁忧成患

  群臣白王。云何以愁忧成患

  其王报曰。由不见如来故也。设我不见如来者。便当命终

  是时。群臣便作是念。当以何方便。使优填王不令命终。我等宜作如来形像。是时。群臣白王言。我等欲作形像。亦可恭敬承事作礼

  时。王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告群臣曰。善哉。卿等所说至妙

  群臣白王。当以何宝作如来形像

  是时。王即敕国界之内诸奇巧师匠。而告之曰。我今欲作形像

  巧匠对曰。如是。大王

  是时。优填王即以牛头栴檀作如来形像高五尺

  是时。波斯匿王闻优填王作如来形像高五尺而供养。是时。波斯匿王复召国中巧匠。而告之曰。我今欲造如来形像。汝等当时办之。时。波斯匿王而生此念。当用何宝。作如来形像耶。斯须复作是念。如来形体。黄如天金。今当以金作如来形像。是时。波斯匿王纯以紫磨金作如来像高五尺。尔时。阎浮里内始有此二如来形像

  是时。四部之众往至阿难所。白阿难曰。我等渴仰于如来。所思欲觐尊。如来今日竟为所在

  阿难报曰。我等亦复不知如来所在。但今共至阿那律所而问此义。所以然者。尊者阿那律天眼第一。清净无瑕秽。彼以天眼见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彼能知见

  是时。四部之众共阿难往至阿那律所。白阿那律曰。今此四部之众来至我所。而问我曰。今日如来竟为所在。唯愿尊者以天眼观如来今为所在

  是时。尊者阿那律报曰。汝等且止。吾今欲观如来竟为所在

  是时。阿那律正身正意。系念在前。以天眼观阎浮里内而不见之。复以天眼观拘耶尼.弗于逮.郁单曰而不见之。复观四天王.三十三天.艳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乃至观梵天而不见之。复观千阎浮地.千瞿耶尼.千郁单曰.千弗于逮.千四天王.千艳天.千兜术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而不见如来。复观三千大千刹土而复不见。即从坐起语阿难曰。我今已观三千大千刹土而不见之

  是时。阿难及四部之众默然而止。阿难作是念。如来将不般涅槃乎

  是时。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谓言。我等快得善利。唯愿七佛常现于世。天及世人多所润益。或有天而作是语。且置七佛。但使有六佛者。此亦甚善。或有天子言。但使有五佛。或言。四佛。或言。三佛。或言。二佛出现世者。多所润益

  时。释提桓因告诸天曰。且置七佛。乃至二佛。但使今日释迦文佛久住世者。则多所饶益

  尔时。如来意欲使诸天来。诸天便来。意欲使诸天去。诸天便去。是时。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谓言。如来何故竟日而食

  是时。释提桓因告三十三天曰。如来今日食以人间时节。不用天上时节。是时。世尊以经三月。便作是念。阎浮里人四部之众不见吾久。甚有虚渴之想。我今当舍神足。使诸声闻知如来在三十三天。是时。世尊即舍神足

  时。阿难往阿那律所。白阿那律言。今四部之众甚有虚渴。欲见如来。然今如来不取灭度乎

  是时。阿那律语阿难曰。昨夜有天来至我所。云。如来在三十三天善法讲堂。汝今且止。吾今欲观如来所在。是时。尊者阿那律即结加趺坐。正身正意。心不移动。以天眼观三十三天。见世尊在壁方一由旬石上坐。是时。阿那律即从三昧起。语阿难曰。如来今在三十三天与母说法

  是时。阿难及四部之众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是时。阿难问四部众曰。谁能堪任至三十三天问讯如来

  阿那律曰。今尊者目连神足第一。愿屈神力往问讯佛

  是时。四部之众白目连曰。今日如来在三十三天。唯愿尊者持四部姓名。问讯如来。又持此义往白如来。世尊在阎浮里内世间得道。唯屈威神还至世间

  目连报曰。甚善。诸贤

  是时。目连受四部之教。屈申臂顷。往至三十三天。到如来所。是时。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遥见目连来。诸天各生此念。正是僧使。若当是诸王之使。是时。诸天皆起往迎。善来。尊者

  是时。目连遥见世尊与无央数之众而为说法。见已。生此念。世尊在此天中。亦复烦闹。目连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目连白佛言。世尊。四部之众问讯如来。起居轻利。游步康强。又白此事。如来生长阎浮里内。于世间得道。唯愿世尊还来至世间。四部虚渴。欲见世尊

  世尊告曰。使四部之众进业无惓。云何。目连。四部之众游化劳乎。无斗讼耶。外道异学无触娆乎

  目连报曰。四部之众行道无惓

  但。目连。汝向者作是念言。如来在此亦烦闹。此事不然。所以然者。我说法时亦不经久。设我作是念。欲使诸天来。便来。欲使诸天不来。诸天则不来。目连。汝还世间。却后七日如来当往僧迦尸国大池水侧

  是时。目连屈申臂顷。还诣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往诣四部众。而告之曰。诸贤当知。却后七日如来当来下至阎浮里地僧迦尸大池水侧

  尔时。四部众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是时。波斯匿王.优填王.恶生王.优陀延王.频毗娑罗王。闻如来却后七日。当至僧迦尸国大池水侧。极怀欢喜。不能自胜。是时。毗舍离人民之众。迦毗罗越释种。拘夷罗越人民之众。闻如来当来至阎浮里地。闻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尔时。波斯匿集四种之兵。诣池水侧。欲见世尊。是时。五王皆集兵众往世尊所。欲得觐省如来及人民之众。迦毗罗越释皆悉往世尊所。及四部之众皆悉往世尊所。欲得见如来

  尔时。临七日头。释提桓因告自在天子曰。汝今从须弥山顶至僧迦尸池水作三道路。观如来不用神足至阎浮地

  自在天子报曰。此事甚佳。正尔时办。尔时。自在天子即化作三道金.银.水精。是时。金道当在中央。侠水精道侧.银道侧。化作金树。当于尔时。诸神妙尊天。七日之中皆来听法

  尔时。世尊与数千万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说。五盛阴苦。云何为五。所谓色.痛.想.行.识。云何为色阴。所谓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谓名为色阴也

  彼云何名为痛阴。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阴

  彼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

  彼云何名为行阴。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

  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识阴

  彼云何名为色。所谓色者。寒亦是色。热亦是色。饥亦是色。渴亦是色

  云何名为痛。所谓痛者。痛者名觉。为觉何物。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故名为觉也

  云何名为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

  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

  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

  诸天子当知。此五盛阴。知三恶道.天道.人道。此五盛阴灭。便知有涅槃之道。尔时。说此法时。有六万天人得法眼净

  尔时。世尊与诸天人说法已。即从坐起。诣须弥山顶。说此偈

  汝等当勤学  于佛法圣众 当灭死迳路  如人钩调象

  若能于此法  而无懈怠者 便当尽生死  无有苦原本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便诣中道。是时。梵天在如来右处银道侧。释提桓因在水精道侧。及诸天人在虚空中散华烧香。作倡伎乐。娱乐如来

  是时。优钵华色比丘尼闻如来今日当至阎浮提僧迦尸池水侧。闻已。便生此念。四部之众.国王.大臣.国中人民。靡不往者。设我当以常法往者。此非其宜。我今当作转轮圣王形容。往见世尊。是时。优钵华色比丘尼还隐其形。作转轮圣王形。七宝具足。所谓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典藏宝。是谓七宝

  尔时。尊者须菩提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在一山侧缝衣裳。是时。须菩提闻世尊今日当来至阎浮里地。四部之众靡不见者。我今者宜可时往问讯礼拜如来。尔时。尊者须菩提便舍缝衣之业。从坐起。右脚着地。是时。彼复作是念。此如来形。何者是世尊。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见者复是地.水.火.风种乎。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如世尊所说偈言

  若欲礼佛者  及诸最胜者 阴持入诸种  皆悉观无常 曩昔过去佛  及以当来者

  如今现在佛  此皆悉无常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说于现在中  当观于空法

  若欲礼佛者  过去及当来 现在及诸佛  当计于无我

  此中无我.无命.无人.无造作。亦无形容有教.有授者。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无主。我今归命真法之聚。尔时。尊者须菩提还坐缝衣

  是时。优钵华色比丘尼作转轮圣王形。七宝导从至世尊所。是时。五国王遥见转轮圣王来。欢喜踊跃。不能自胜。自相谓言。甚奇。甚特。世间出二珍宝。如来.转轮圣王。

  尔时。世尊将数万天人从须弥山顶来。至池水侧。是时。世尊举足蹈地。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变震动。是时。化转轮圣王渐渐至世尊所。诸小国王及人民之类各各避之。是时。化圣王觉知以近世尊。还复本形。作比丘尼礼世尊足。五王见已。各自称怨。自相谓言。我等今日极有所失。我等先应见如来。然今此比丘尼先见之

  是时。比丘尼至世尊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我今礼最胜尊。今日先得觐省。我优钵花色比丘尼是如来弟子

  尔时。世尊与彼比丘尼而说偈言

  善业以先礼  最初无过者 空无解脱门  此是礼佛义

  若欲礼佛者  当来及过去 当观空无法  此名礼佛义

  是时。五王及人民之众不可称计。往至世尊所。各自称名。我是迦尸国王波斯匿。我是拔嗟国王。名曰优填。我是五都人民之主。名曰恶生。我是南海之主。名优陀延。我是摩竭国频毗娑罗王。尔时。十一那术人民运集。及四部之众最尊长者。千二百五十人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优填王手执牛头栴檀像。并以偈向如来说

  我今欲所问  慈悲护一切 作佛形像者  为得何等福

  尔时。世尊复以偈报曰

  大王今听之  少多演其义 作佛形像者  令当粗说之 眼根初不坏  后得天眼视

  白黑而分明  作佛形像德 形体当完具  意正不迷惑 势力倍常人  造佛形像者

  终不堕恶趣  终辄生天上 于彼作天王  造佛形像福 余福不可计  其福不思议

  名闻遍四远  造佛形像福

  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饶益。天.人蒙祐

  尔时。优填王极怀欢悦。不能自胜

  尔时。世尊与四部众及与五王演说妙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漏为大患。出要为妙。尔时。世尊以知四部之众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尽与彼说之。尔时。坐上天及人民六万余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尔时。五王白世尊言。此处福妙最是神地。如来始从兜术天来下至此说法。今欲建立此处。使永存不朽

  世尊告曰。汝等五王。于此处造立神寺。长夜受福。终不朽败

  诸王报曰。当云何造立神寺

  尔时。世尊申右手。从地中出迦叶如来寺。视五王而告之曰。欲作神寺者。当以此为法

  尔时。五王即于彼处起大神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过去恒沙如来翼从多少。亦如今日而无有异。正使当来诸佛世尊翼从多少。亦如今日而无有异。今此经名游天法本。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四部之众及五国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上一篇:NO.36-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