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5-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下面讲的是依他起,依他起是什么样呢?依他起的法相是这样的。
师念藏语传承。
显现三三相,所取能取相,
非真分别念,依他起法相。
“显现三三相”,有两个显现三种相。
第一个显现三种相,这里的三相是什么呢?一个是处,还有一个是境,然后一个是身体,这三种相,这是对境方面、所取色法方面。
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依他起能显现一个是处,一个是境,还有身体。处就是整个器世界的意思;境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什么是身体呢?身体指的是六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叫做身。这里面虽然有意识,但是在一般唯识宗的观点当中,有时候意识可以包括在身里面。
这叫做外三相。
第二个显现三种相,这里讲的是意识,能取和分别这三种,主要是从心识上面讲的,从能取心心所方面讲的。
这里的意识是什么呢?意识指的是染污意识,缘于阿赖耶上面的我见,这个叫做意识;什么是能取呢?能取是指五种根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总共有五种根识;什么是分别念呢?依靠意识来断定各种各样的对境,这是白色的、这是红色的,这样的分别念、这样的心态。
“所取能取相,非真分别念”,这样能取和所取的相,是非真实的。虽然有能取所取的显现,但是不是真实的,为什么不真实呢?
我们都知道,在做梦的时候,虽然有眼耳鼻舌身、有色声香味触,二取都是有的,但是这种二取不是真实的,是意识迷乱的显现。
“依他起法相”,第一个显现的三相处、境、身体,第二个显现的三相意识、能取和分别,这六种显现都只是由阿赖耶识上存在的习气界苏醒中如梦显现而已,结合起来的话,万事万物、所有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显现,实际上都是非真实的、不是真实的,全部是依靠没有证悟空性的我执,或者分别念而引起来的,这叫做依他起。
我们应该知道,一切显现都是由自己的心安立的。“有情世界器世界,种种差别由心立”,《入中论》当中是这样讲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种种差别,全部是由心安立的、是心建立起来的,实际上是没有的。
依他起就是这个因,因是什么呢?就是外三相、内三相,这一点很重要。什么叫做依他起?依他起分清净依他起,和不清净依他起,那清净依他起是什么?很多人答不上来。唯识宗的依他起的解释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刚才讲的,虽然显现的过程当中,本体是没有的,但是阿赖耶上面可以成熟习气,也就是说三相的因缘和种子已经有了,就像梦中迷乱显现一样的,当下、当前一切的迷乱现象无欺显现,这就是所谓依他起的法相。因为由染污习气的依他起缘起中显现所取能取法,故得名依他起。
懂得了吧?明白了没有?有还是没有?没有啊?有的话,点头;没有的,就这样(师摇头);然后似懂非懂的话,就这样(师绕头)。(众笑)
来,我刚才讲的依他起,懂了没有?你们用头势表示一下。(众笑)
懂了没有?这是依他起,没懂也没办法了。
师念藏语传承。
下面是圆成实的法相。
你们研究唯识三种法相的人,今天这几个颂词要好好看一下,以后可以用得上的。作为辅导员,自己应该稍微懂一点。不然每次遇到难题的时候,都绕着走,一辈子都这样绕的话,不是很好的。
对比较难懂的法相名词,更要去专注。以前很多高僧大德对特别难懂的问题,用好几年的时间,必须搞懂。比如说唯识宗的依他起和遍计执和圆成实比较难懂,那我一定要搞懂,去跟别人辩论、跟别人研讨,这样是很好的。
平时有些道友下课之后,“白菜的价格是多少?茄子的价格是多少?苹果一斤多少钱?这里的价格很不错,那里的价格太贵了”,每天都讲这些,没有什么用的,对吧。大家在闻思的时候,还是要深入研究。
无有及有者,有无平等性,
非寂寂无别,圆成实法相。
什么是圆成实呢?实际上就是法界空性,法界空性叫做圆成实。刚才也讲了,虽然迷乱显现,但是迷乱显现在本体上是不成立的、不存在的,这叫做圆成实。
“无有”,唯识宗说,遍计的能取所取是没有的,所有的迷乱遍计都是没有的。
“有者”,然而二空的法相,还是有的。远离能取所取的这么一个空性本体,就像密法当中讲的光明,或者真如、如来藏,这种法应该是有的。
“有无平等性”,有和无,实际上是平等的。名言当中能取所取的假立相,是没有的;胜义当中一切万法真实的本来面目,是有的。这两者完全是平等的,说有和说无是平等的。
“非寂”,不是寂灭的,也就是指,客尘相杂的分别念、贪嗔痴。从与客尘相杂的侧面而言没有寂灭。
“寂”,寂灭的话,本性光明,或者真实的真如方面,是寂灭的。从自本体分而言是自性清净光明,因此是寂灭。
“无别,圆成实法相”,不是寻思的对境而远离所取能取一切戏论,因此无分别是圆成实的法相。
寻思者、有分别念的人难以通达的、远离能取所取的、不可分别的境界,叫做圆成实。
唯识宗的圆成实,与中观讲到的胜义谛的空性,稍微有一点差别。中观所讲的胜义谛的空性,有、无、是、非、一切戏论和一切边,全部都泯灭、都遣除、都没有。就像《中观根本慧论》里面讲的,一切边全部都破了。密法的《大幻化网》里面讲,等净无二的见解是比较高的。
唯识宗的观点是,假立的法是没有的,但是把真实的,比如他们承认心的光明、远离能取所取的心识,叫做真如法、圆成法。这种圆成法是空的,怎么是空的呢?它上面能取所取的显现,是空的。这样的法,叫做圆成实。圆成实的法相,应该这样承认。
接下来还有一个颂词,讲五种事,这五种事如何承许呢?在这里,佛陀的究竟密意,用五个方面来讲的。
这三相存在于五事上,能知或能表是表诠瑜伽五地——基、能生或安住、如镜、显现、处或所依,仅以这五者增益一切法,所知是遍计部分如其有,显现所取能取非真分别念是所断依他起如其是,所净之基圆成实的法性如其住,是能明了表示在心的境界中。
师念藏语传承。
缘于等流法,如理而作意,
安住心法界,见义有与无。
彼中成等性,圣种极无垢,
平等复超胜,无减无增相。
第一事:基,“缘于等流法”。
佛陀通达一切万法无有法我和人我这样的境界,给别人讲出来的这个法,叫做十二契经。也就是佛陀所说的法,从能诠方面讲,叫等流法。
任何一个修行人想要证悟,首先在资粮道的时候,他要闻思修行。凡夫人入于资粮道,缘清净的法界,或者空性,开始闻思修行。这个叫做最开始的基,还没有真正进入圣谛,相当于是基础一样的。
这里说,修行佛法刚开始的时候,闻思修行很重要,如果没有闻思修行的基础,那其他的五道十地也好,或者显宗密宗的成就也好,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这里首先是缘于等流法。
现在我们讲《经庄严论》,真的,有时候的意思,也不是特别明白。我也不是很明白,看你们的态度,刚才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的(师绕头,刚才似懂非懂的表示法,众笑),意思是有点晕。旋转,有些人是左转,有些人是右转;有部分的人,我觉得他们应该是明白了,他们一直这样(师点头)“懂了”;有少数人,有点不好意思,(师摇头摇身)像机器人一样的,整个身体都摇动起来了。(众笑)
不管怎么样,懂也好,不懂也好,在座的人,都是很幸运的。我们前面讲过很多次,麦彭仁波切说,闻思《经庄严论》,具有闻思所有大乘经论的功德。在短暂的人生当中,我们可能要花四年当中的部分时间,学完《经庄严论》。不可能一年完成了,现在已经是第二年了,我正在想,今年把明年的翻译任务完成,但是因为现在很忙,翻译不出来。还需要明年、再一年。如果我们全部能完成的话,应该是一生当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我自己觉得,闻法、修法,在人生当中的确非常有益。我是发自内心讲的,好像人生当中,即使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结合起来,也没有闻思修行快乐。在闻思修行当中,所有的分别念全部去除,乃至生生世世,对自身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且这种力量和这种光芒,也能在无形当中给周围的人带来无边的利益。
我听说城市里面的有些道友,听课的时候,遇到了父母、朋友、身边人的攻击,需要调整、需要面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越来越深的时候,障碍可能会越来越多,这是自然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很坚定地继续修学。
在这样的末法时代、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遇到大乘佛法,尤其是有闻思修行《经庄严论》这样的机会,在人生当中,确实是最有意义的。
在这里讲到了,大乘资粮道的时候,缘于将来一定会获得佛果的法。缘于经义而如理作意,宣说了安住或生起的基础,这是第一步基。
第二事:能生或安住,“如理而作意”。
加行道如理作意,不断修行,到暖位的时候,会通达一切诸法,除了名称以外,什么都没有。
这个道理,今天很多人也许已经知道了。刚才以瓶子和苹果来举例的时候,知道了一切万法,除了假立的名称以外,是没有什么的。如果你真的懂得了这样的道理,说明你已经得到暖位了,可能身体暖暖的。
到顶位的时候,懂得一切诸法如梦、如幻、如阳焰一样的,前面我们讲了八种幻化喻。
到忍位的时候,证悟无有所取。
到最后胜法位的时候,证悟无有能取。
定解越来越上去的时候,了知诸法的境界也就越来越高,这叫做如理思维。慢慢慢断除习气,为一地菩萨做好应有的准备,这叫做如理作意。
次第对真如的定解越来越妙、越来越明显增上,称为能生基,因为能生起见道的缘故。或者,心安住如理作意的缘故也称为安住,因为依靠它在心中安置证悟出世间法的习气。
第三事:如镜,“安住心法界”。
到了一地菩萨的时候,依他起心的法界显现为二空真如,或者现量见到了一切万法,在显现当中如梦如幻,实际上不存在的道理,就像梦中的景象一样。这个道理从资粮道开始,就知道了相似的概念,到第一地菩萨的时候,完全通达了。
这是讲到第一地菩萨的时候,因为犹如镜中明显映出影像,以那种智慧能现量明见一切所知真如的自性。
第四事:显现,“见义有与无”。
从二地到十地之间修道的时候,是见义有、见无为无。即是无倒显现诸法自性,故称显现。
为什么说见义有呢?因为见有的话,依他起在世俗法当中是存在的,圆成实胜义法相中有,这两者是有的。
为什么说见无为无呢?遍计法在一切时当中是没有的。
有些遍计法,在名言当中也不存在,像兔角、石女的儿子一样的;有些遍计法,在名言当中有假名存在,实际上也不存在,像世俗法一样的。到了修道的时候,会真正知道有和无之间的差别。
遍计法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麦彭仁波切在其他论里面,也有讲有的,在这里我们不广讲吧。
第五事:处或所依,“彼中成等性,圣种极无垢,平等复超胜,无减无增相”。
“彼中成等性”,到究竟佛位的时候,完全通达了一切万法都是等性的。究竟佛地诸法成为等性,通达了趋入无漏法界的诸佛身语意成为平等性,一切法也如是于大平等本体中一味。
这个时候,佛种如来藏的清净无垢、平等、超胜、无增、无减的境界都会显现。
“圣种”,一切法的实相真如法界自性清净,称为圣者种姓,也称如来藏与真实际。
“极无垢”,法界远离二障之垢,因此转依为极其无垢。
“平等”,仅断除烦恼障的解脱声闻、缘觉也具有,就这一点而言平等。
“超胜”,又以五差别超胜声闻、缘觉。
“无减无增相”,无有以染污灭尽使法界损减,无有以清净法增上使法界增长。
因此恒常无增无减无盈无亏平等性中寂灭不动,称为处或所依。
解脱是指遍行所依者,声闻、缘觉也是从轮回中解脱,他们这样的解脱佛陀也有,因此为平等,但佛陀的解脱有五种超胜,一是清净的超胜,二是刹土清净的超胜,三是获得法身的超胜,四是获得受用圆满身、圆满受用大乘法超胜,五是获得化身和事业、以化身利益有情及事业不间断超胜。
第一个超胜:清净超胜。声闻缘觉没有像佛一样断除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他们只断除了烦恼障。
阿罗汉虽然断除了烦恼障,但是没有断除所知障或者习气。比如前世当过猴子的阿罗汉,会经常跑跳;前世当过美女的阿罗汉,也喜欢照镜子、照光亮如镜的钵盂。听说现在有些人经常把手机屏当镜子照,黑乎乎的,可能看不清楚,这是习气。
佛断除了所有的习气,这是第一个清净超胜。
第二个超胜:刹土清净超胜。像阿弥陀佛的刹土一样,受用圆满,包括珍宝大地、如意树、甘露河,这些都非常清净。声闻缘觉根本没有这样的刹土,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超胜:获得法身超胜。声闻缘觉没有所谓的法身,大乘有法身。佛陀由证悟二无我而获得真如大平等法身,而声闻缘觉只有证悟人无我的解脱身。
第四个超胜:圆满受用大乘法超胜。佛陀证得乃至轮回存在间不间断与十地菩萨眷属一起圆满受用大乘法之报身。乃至轮回空之前,佛的受用圆满身是不会灭尽的,而声闻缘觉没有这样的报身。
第五个超胜:以化身利益有情及事业不间断超胜。佛陀有各种各样的化身、各种各样任运自成的事业,而声闻缘觉没有这些。
这些是佛陀的超胜、大乘的超胜。我们要懂得什么呢?懂得这五种法。也就是,大乘比声闻缘觉乘超胜的五种差别法。
这些方面,希望你们看看麦彭仁波切的讲义,里面讲得比较广。我看了安慧论师的讲义,跟麦彭仁波切的解释方法基本上相同。麦彭仁波切造的《释量论大疏》,也参考过安慧论师的观点。
讲《经庄严论》的时候,有时候好像觉得,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并不是没有关系,我们懂得每一个句子的意义,对闻思修行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
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