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解宝灯论(缘起1-10)笔记
1、《定解宝灯论》=甲一、初善首义+甲二、中善论义+甲三、后善末义
甲一、初善首义=乙一、名义+乙二、译礼+乙三、礼赞(4)+乙四、缘起
乙四、缘起=丙一、远离定解之过患(6)+丙二、具足定解之功德+丙三、真实缘起。
丙二、具足定解之功德=丁一、真实定解与相似定解之差别(8)+丁二、真实定解之来源(9)+丁三、真实定解之利益(10)
4、甲一乙三、礼赞;
能解困心疑网者,即是文殊金刚灯,心生定解入深理,见妙道者我诚信。
6、甲一乙四丙一、远离定解之过患;
奇哉趋入深实相,犹如宝灯之定解,若无汝则于此世,愚众困于幻网中。
8、甲一乙四丙二丁一、真实定解与相似定解之差别;
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听闻生信此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
9、甲一乙四丙二丁二、真实定解之来源;
稀有法称月称尊,善说日光同现于,佛教广阔虚空中,摧毁疑惑重重暗。
10、甲一乙四丙二丁三、真实定解之利益。
依靠名言观察量,无有错谬行取舍,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即是因明之论典,开显抉择实相义,无垢智慧胜义量,即是胜乘中观论。睁开此二之慧眼,不随他转而真入,佛陀所示之正道,高度赞叹入道者。
2、《定解宝灯论》这次主要从颂词上作解释,堪布根华的《定解宝灯论浅释》对我们来说具有非常不共的殊胜缘起和意义。对宁玛巴教法来讲,本论既可以说为见修行果的总结,也是一切教法的如意宝藏。
《定解宝灯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7岁时边玩耍边撰写而成.
3、乃至未获得殊胜佛果之前,一定要有“我的上师”、“我的教派”、“我的佛法”的执著,如此一来,你会对所修学的教法产生殷重之心而倍加珍惜并精进修习,自相续也必定会获得极大利益。
4、乙一、名义=定解+宝灯=意义+比喻
本论是以比喻和意义结合的方式来命名的,意义即“定解”,此定解就如“宝灯”一样。
4、1所谓的“定解”是什么意思呢?
世间上任何一法均可以胜义、世俗二谛进行概括,胜义谛即指万法实相,世俗谛是万法的现相,若对二谛所摄一切万法的真理生起不可退转的见解,这就是定解。
也就是说,对佛陀宣说的每一个道理生起信心,这种不退转的信心或稳固见解即是定解,也可称之为决定性的见解或胜解。
换言之,定解即是对基道果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见解必须稳固,如此才能掌握住自己修行的大方向无有偏错。
4、2为什么以宝灯作为比喻呢?
如此殊胜的定解就像宝灯一样,清净刹土有珍宝质地的灯,以其本具功德可以自然明现,因此将定解比喻为宝灯。
或者,以虚空中的太阳、月亮可以遣除世间黑暗之故,人们经常将日月称为宝灯,同样,于轮回中流转的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一直笼罩在无明黑暗之中,此愚痴黑暗唯有依靠真实定解方能遣除,故将定解称为宝灯。
实际上,从遣除黑暗、赐予光明、具大价值等各方面来讲,将定解称为宝灯都是非常恰当的一种比喻。
5、乙二、译礼:顶礼文殊金刚上师!
6、乙三、礼赞:能解困心疑网者,即是文殊金刚灯,心生定解入深理,见妙道者我诚信。
作者既未顶礼释迦牟尼佛,也未顶礼文殊菩萨,而是首先对定解或具定解者进行顶礼。
6、1能解困心疑网者,即是文殊金刚灯,
三界六道的一切有情对三世因果、轮回过患等茫茫然地接受、对待,处于一种疑惑的困网之中,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完全不知所措,而能够解开此种困惑疑网的,唯是真实定解之文殊金刚灯。
此处,一方面将“文殊金刚灯”作为比喻,表示心相续中生起的坚定不移的定解;另一方面,从密法角度来讲,心的本性与觉性文殊无二无别,它就如同明灯一般,能够遣除无始以来众生相续中无明愚痴的黑暗,谁能够生起如此殊胜的定解,解开众生相续中的疑团,那他就是文殊金刚灯。
6、2心生定解入深理,见妙道者我诚信。
如果谁的相续中生起稳固不退、明然可现如金刚灯般的定解,那他对深广任何义理不会产生丝毫怀疑。像这样能够见到如此殊胜妙道者,麦彭仁波切说:我也对他生起诚挚不移的坚定信心。
7、丙一、远离定解之过患:奇哉趋入深实相,犹如宝灯之定解,若无汝则于此世,愚众困于幻网中。
“深实相”,指二谛各自的甚深实义,胜义谛的甚深义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本来实相,世俗谛的甚深义即前世后世、因果轮回等名言法理。
此处将定解拟人化。非常奇妙!能使人们趋入甚深实相的,即是犹如宝灯般的善妙定解,倘若没有定解您老人家,于此世间,所有愚痴众生都将困于幻化的迷网之中无法自拔。
8、丁一、真实定解与相似定解之差别: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听闻生信此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
对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的真实定解,以及由听闻他人所说而生起信心的定解,此二者就如同道与道的影像,一者为真实定解,一者仅是相似定解。
8、1于基道果一切法,
“基”指胜义、世俗二谛之基;欲现前胜义谛、世俗谛则需积累福慧二种资粮,此即“道”;最后获得色法二身之“果”,修行的所有内容全部可以包括在“基道果一切法”之中。
8、2生起真实之定解,
通过自己闻思修行智慧的抉择,最后生起确信——基道果一切法不会欺惑我们,这就是真实的定解。
反之,听到他人说:“基道果分别指二谛、二资、二身,对此不必产生任何怀疑。”然后自己也认为“可能是这样吧”,于是自己对基道果生起信心,这仅仅是相似的定解。
8、3听闻生信此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
此二者,就好像真正的道路与画在图片上的道路,真实定解具足真实作用,是真正的道路;相似定解虽然具足道路的形象,却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对于真实定解与相似定解一定要详细区分。
9、丁二、真实定解之来源:稀有法称月称尊,善说日光同现于,佛教广阔虚空中,摧毁疑惑重重暗。
对此二谛所产生的定解也可分为胜义量、名言量两种,此二量的来源是什么呢?十分稀有的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的善说日光,就如同放射万丈光芒之明日在同一时间显现于佛教的广阔虚空当中,以此摧毁了众生无始以来沉积的重重黑暗。
10、法称论师与月称论师
月称论师著有《显句论》、《入中论》、《入中论自释》等中观方面的论典,主要抉择胜义方面一切万法空性的道理;法称论师造了《释量论》等有关因明方面的论典,着重抉择世俗中因果不虚、释迦牟尼佛是唯一量士夫等道理。抉择名言量时,法称论师是世间唯一的明目。
也就是说,依靠《入中论》等中观论典可以摧毁胜义方面的疑团,依靠《释量论》等因明论典,使名言方面的种种痴暗得以解除,因明、中观如同昂然而立的一对雄狮,以此二者可以战胜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谬论邪说。学习因明和中观的重要性——可以对胜义量、名言量生起无误定解。
11、丁三、真实定解之利益:依靠名言观察量,无有错谬行取舍,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即是因明之论典,开显抉择实相义,无垢智慧胜义量,即是胜乘中观论。睁开此二之慧眼,不随他转而真入,佛陀所示之正道,高度赞叹入道者。
11、1依靠名言观察量,无有错谬行取舍,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即是因明之论典,
学习因明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利益呢?凡根识前能够显现的世俗法均称之为名言,观察名言的量或智慧,即因明所抉择的名言量,也可以称为观现世量。具体来说,即现量与比量,依靠此二者可以无误取舍因果、生死轮回、前世后世,通过这样的名言量可以抉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世间任何一种道理。因此说,世间的因果规律、世间与出世间的关系、地水火风与身体以及身体与心识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全部是依靠无有错谬的名言量抉择的。
11、2开显抉择实相义,无垢智慧胜义量,即是胜乘中观论。
学习中观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利益呢?如理如实抉择甚深究竟的中观实相义,必须依靠无垢究竟的中观胜义量来成立。
11、3睁开此二之慧眼,不随他转而真入,佛陀所示之正道,高度赞叹入道者。
依靠中观、因明二者即可睁开二量之慧眼,这时,我们再不会随他人而转,而是真正趋入释迦牟尼佛所开示的深广正道。
既要了知一切万法如梦如幻,也要深信世俗中因果无欺存在、任何行为不能错乱之理,如果已经睁开胜义与世俗这两只慧眼,都可以称之为真正趋入佛门者,值得诸佛菩萨及高僧大德的高度赞叹。
对空性境界有所感悟、对无欺因果深信不疑,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入道者。麦彭仁波切说:对这种人值得高度赞叹。
《定解宝灯论》科判
缘起
1、甲一(初善首义)分四:
2、甲一乙一、名义;
定解宝灯论
3、甲一乙二、译礼;
顶礼文殊金刚上师!
4、甲一乙三、礼赞;
能解困心疑网者,即是文殊金刚灯,
心生定解入深理,见妙道者我诚信。
5、甲一乙四(缘起)分三:
6、甲一乙四丙一、远离定解之过患;
奇哉趋入深实相,犹如宝灯之定解,
若无汝则于此世,愚众困于幻网中。
7、甲一乙四丙二(具足定解之功德)分三:
8、甲一乙四丙二丁一、真实定解与相似定解之差别;
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
听闻生信此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
9、甲一乙四丙二丁二、真实定解之来源;
稀有法称月称尊,善说日光同现于,
佛教广阔虚空中,摧毁疑惑重重暗。
10、甲一乙四丙二丁三、真实定解之利益。
依靠名言观察量,无有错谬行取舍,
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
即是因明之论典,
开显抉择实相义,无垢智慧胜义量,
即是胜乘中观论。
睁开此二之慧眼,不随他转而真入,
佛陀所示之正道,高度赞叹入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