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注1]《大乘宝云经》,大正藏 No. 0659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等译,卷第二/十波罗蜜品之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毗梨耶波罗蜜满足。何等为十。一者金刚不坏精进。二者勇猛精进。三者离两边精进。四者增广精进。五者练治精进。六者无休息精进。七者清净精进。八者无比精进。九者无轻蔑精进。十者非策精进。
善男子。云何菩萨精进不坏喻如金刚。菩萨摩诃萨勇猛精进发弘誓愿。为诸众生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未得度者而令得度。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未安立者令得安立。未觉悟者令得觉悟。如是勇猛运广大心时。魔波旬即便往到是菩萨所。而谏之曰。善男子。无劳如是勇猛精进。何以故。善男子。我昔已曾如是勇猛。亦为众生发弘誓愿。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如是誓愿皆是妄语。欺诳世间婴儿凡夫无有真实。善男子。我未曾见颇有一人。如是精进发弘誓愿。以愿力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唯见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如是精进。以声闻乘辟支佛乘而般涅槃。以是义故急当舍离如是精进劳累身心艰苦疲极。尔时菩萨而作是念。咄哉波旬。将不故来娆乱我耶。岂不欲作障碍留难我法事耶。审知魔已而作是言。波旬善哉。少欲自持。何劳乐知世间事乎。波旬。如来说此一切世间业为师匠。依因于业缘力所使。波旬。汝当自摄复道还去。汝今恼我之因缘故。汝于来世长夜受苦空无利益。如是魔众及魔天民。故作障碍来相恼触。而是菩萨不破不散不坏不退。如是菩萨金刚精进具足。
[注2]《宗镜录》,大正藏 No. 2016,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卷第九:
纂灵记云。有京兆人。性王。失其名。本无戒行。曾不修善。因患致死。被二人引至地狱。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教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苦。其人诵已。遂入见王。王问。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说。王遂放免。当诵此偈时。声所至处。受苦之人。皆得解脱。后三日方稣。忆持此偈。向诸道俗说之。参验偈文。方知是华严经夜摩天宫。无量菩萨云集所说。即觉林菩萨偈。意明地狱心造。了心造佛地狱自空耳。故知若观此心。言下离苦。不唯破地狱界。乃至十法界一时。破。以入真空一际法故。则平等真法界。无佛无众生。此非妙术神通。假于他势。以法如是故。
****************************************************************************
附:《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胜乘甘露喜宴》麦彭Rinpoche著Khenpo Sodargye 译
己三、经行地道之理:
尔后成如是,菩萨以入定,
除非意诠外,不见诸外境。
为增法光明,精进坚稳行,
法光增上已,安住唯心中。
之后于资粮道获得殊胜止观的菩萨一缘入定于等持,除了意之言诠或分别念以外,全然不见一切外境除心外另行存在,即是暖位明得时。为了使获得的法光明越来越增上,精进即坚稳菩萨精勤行持,即是明增或随增顶位。如此精进而行,法光明大部分增上后,远离真正外境等的显现,安住于唯心中。如何安住唯心中呢?
复次诸现境,尽觉是自心,
彼时即断除,所取之散动。
其后,显现色等一切外境如同认识梦时的显现一样,完全觉得那一切只是自心的显现而无有真正的外镜。那时就断除了色等外境所取散动而不显现。
尔后唯剩余,能取之散动,
彼时速触及,无间之等持。
随后,瑜伽行者唯一剩下认为心存在的能取分别或散动没有断除,即是忍位一向真如等持。当时,迅速证悟无所取则能取它的心也岂存在,二者同理,不久速疾便证得与见道无有间隔的等无间等持,即是胜法位无间等持。所谓等无间是指什么呢?
如是彼末际,断能取散动,
此等依次第,当知是暖等。
如此证悟无所取的忍位末尾断除能取散动,紧接着就能趋入一地,所以胜法位称为等无间。应当了知刚刚所讲的这些依次是暖位等四种加行道。
宣说胜法位无间获得见道之理:
尔后彼获得,出世无分别,
无垢离二取,无上之智慧。
彼此之转依,承许是一地,
彼此无量劫,成为极清净。
之后,见到出世间超胜声闻、缘觉三轮无分别的无上智慧而远离所断烦恼,因此无垢,断除所取能取,获得远离二取,经中称为获得无尘法眼离垢。由断除所取能取,故称无尘,由远离见断故称离垢,或者忍位是无尘,烦恼障的对治是无间道,智慧是解脱道,故称无垢。所谓法眼,是如实见到诸法法性真如之眼或智慧眼。如是生起无分别智慧的这位菩萨阿赖耶转依,承许是第一圣地。
若问:一地要多长时间才能获得?如是转依安住一地者,于信解行地一大阿僧祇劫行无量菩萨行而得到圣地,从此之后根本不会产生轮回过患,因此是极其清净。
现量得彻证,法界等性时,
恒得诸众生,与己平等心。
众生同无我,痛苦行利益,
不求报心平,与余佛子同。
得地的功德差别:由完全现量证悟法界对于异生法与圣法等一切法无别平等性而得地时,恒常获得一切众生与自己无有丝毫差别平等或等同之心,为此证悟五种平等性:1、证悟众生平等无我;2、由愚昧感受痛苦的一切众生之苦平等当断;3、平等而行断除那些众生业惑之集;4、如同使自己趋入道而获得灭谛利益自己者也不求回报一样,将其他众生安置于灭谛道谛而饶益也平等不杂自利求众生回报。5、这样的佛子心平等,与获得圣地的其他佛子断证等同或相同。
如此宣说完行他利之理,接下来说明以智慧证悟之理:
三界有为法,非真分别念,
彼以极清净,无二义智见。
获得一地的菩萨见到欲界、色界的五蕴及无色界的四蕴等三界的一切有为法仅是众生相续非真实的分别念心与心所而已,以后得清净世间智慧见到除心心所以外任何法均不存在——唯心,如《十地经》中云:“奇哉佛子,此等三界唯心。”
是以什么智慧见到的呢?它是以极度清净障碍、无有二取的无分别智慧见到,入定以无分别智慧连自他唯心也不缘,犹如虚空般清净无有所取能取,但所谓“证悟义”以后得智慧现见唯心外无有他法,心本身显现种种法也如梦如幻显现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