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1-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下面讲,得到四种智慧后,能从业的束缚中解脱,能断除很多束缚的因。这些束缚的因是什么?能束缚的,所束缚的,怎样束缚,从三个方面讲的。
束缚之所依,受用种子因,
心心所及依,有种而束缚。
“束缚”,能束缚是什么?这里讲了所依、受用、种子因,三种束缚。
“之所依”,第一个叫所依,也叫做依处,指阿赖耶识面前所显现的山河大地。器世界的一切显现,以阿赖耶识显现为所缘对境,叫做所依,这是能束缚我们的一个因。
“受用”,第二个叫受用,依靠六种识来享受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这是第二个能束缚我们的因。因为享受以后,会产生执著。
“种子因”,第三个叫种子因,也就是阿赖耶识,有了阿赖耶识,就有了细微的习气。
外境、六种识、阿赖耶识,这三个主要的因,把我们束缚在三界轮回当中。它们要束缚什么呢?所束缚的是什么?心和心所,还有所依,这三者是所束缚的因。
“心”,第一个是心,唯识宗讲的八种识聚,大家都知道,六识,加上阿赖耶识和染污意识,这样的八种识聚。心王主要属于识蕴当中。
“心所”,第二个是心所,受想触等五十一心所。《大乘阿毗达磨俱舍》[注3]讲了五十一个心所,《小乘阿毗达磨俱舍》讲了四十六个心所,说法有点不同。这是所束缚的一个因,主要属于受蕴、想蕴这些当中。
“及依”,第三个是所依,眼根至意根间六种的身根所依身体——色蕴。
(师与弟子们讨论意根的所依。在下堂课,师说:昨天意根的所依是身体,好像藏文当中也是这样的,这样应该可以的)
所束缚的对象是五蕴,束缚每一个众生自相续当中的五蕴。
“有种而束缚”,如何束缚呢?依处、受用相的习气或种子积于阿赖耶上存在,在断除它之前,不会解脱而受束缚,一定会沉溺在轮回当中受苦。
只有通达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从根本上断了习气的时候,才能获得解脱,不再被束缚。
麦彭仁波切在《辨法法性论》的总义当中讲过,《经庄严论》是总说大乘的论典,包括了唯识宗的观点和中观宗的观点。这里的阿赖耶识和八识聚、三自性等,是以唯识宗的观点来安立的,有些地方跟中观的安立方法,稍微有一点点不同。
师念藏语传承。
下面讲到,怎么样从能束缚和所束缚的网当中获得菩提。众生被三种因束缚在三界轮回当中,要从中获得解脱,有什么办法呢?应该破所有的执著相,所有清净和不清净的相,全部都要破除。
前存相状法,本性而住相,
悉灭具慧者,获得大菩提。
“前存相状法”,依靠先前闻思修行正法的加行而住存于自心前的相状法——浮肿观及骨锁观等,总之就是以心观想的相。自己故意观想各种各样的相状,包括不净想、慈悲想,都可以是心所观想的相。
在《大智度论》[注4]中讲了九种想,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注5]中讲了不净的三十七种作意,有很多的观想,暂时来讲,是比较正确的观想。
“本性而住相”,还有一种相,不是刻意以心观想而住在前方,而是无始以来,在自己的相续当中,串习相分别而不需刻意策励,住有柱子、瓶子等种种法的相本性,即心境中自然存在的法。比如人类的话,自然而然产生本性概念的念珠;动物的话,自然而然产生本性概念的水草。
“悉灭”,了知如此以心假立的相、未观察而显现的相这两者并不存在,便能毁灭一切相的所缘。
不管是骨锁想也好,或者不净观也好,用智慧来观察的时候,这些都是心安立的,并不是真正存在的。就像《入中论》当中讲的,“诸瑜伽师依师教,所见大地骨充满”,瑜伽师按照上师的教法修行,看到整个大地全是不净相。
我在《泰国游记》[注6]里面说,泰国有些山里面,有专门修不净观的人,好像有一些尸体已经腐烂了、变成骨锁了。
不净观实际上是颠倒作意,是暂时性的修法。用智慧观察,观者、所观的东西、能观的行为,全部都是空性的。
以此类推,我们相续当中俱生的瓶子、柱子的相,也是无生的,也是颠倒的。用三法来观察,观想者不存在,所观的法也不存在,能观的方式也不存在。
最后可以知道,凡是浮现在心面前的概念,全是颠倒的,就像是不净相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因此具慧菩萨,破一切相。
禅宗对破相是很重视的,不管是什么相状,都要破掉。《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先把相变成虚妄的,然后这个虚妄也是非有的、不可能实有的,以这样的方式来破。
能灭二相的方式,也是首先了知以心思择而显现为骨锁等这些相只是浮现在心里,破析彼彼行相无有成立的义本体,认识到如是本性而住的瓶子等一切事物就只是浮现在心与心所中罢了,自性或自本体并不成立,这样来观修。
“具慧者,获得大菩提”,具慧的菩萨真正认识了事物的本性,斩断所有束缚而获得大菩提,获得成就或者证悟。
这是讲的破相的道理。
接下来讲如何修行,按照唯识宗的三种自性来讲观修的方法。
声闻缘觉为了破除常乐我净而修行不净、无常、空性、人无我,从而获得他们的菩提。
菩萨乘要破析人法本性不可得、为空性而修行,通过修持人无我和法无我,来破除一切相,最后获得无上菩提的果。这般修行而解脱相的束缚,道理是怎么样的?遍知圆成实、遍计执、依他起三本性的法相。
缘于真如智,断除能所取,
现前习气身,具慧能灭彼。
“缘于真如智”,第一个,断除阿赖耶识上具有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习气而解脱,依靠缘于一切法的真如法界之识或智慧能现前圆成实的法相。
按照唯识宗的观点,要断除阿赖耶识上面的所有习气,就一定要现前圆成实。在密法里面,认识心的本性的时候,这种法界智慧,就是圆成实现前。
“断除能所取”,第二个,断除所取能取二取或人与法两种我执,能现前遍计所执法的法相。
遍计法是什么呢?名言当中不存在,但是由分别念能够制造出显现,像眼翳者面前的毛发一样,或者像黄昏把绳索看成毒蛇一样。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显现为有,叫做什么?二取法、遍计法。圆成实现前的时候,能取所取也好,人我和法我也好,凡是遍计法全部要断掉,这是第二句。
“现前习气身,具慧能灭彼”,第三个,如果无倒现前具烦恼障与所知障习气身或聚之阿赖耶识的自性,那就是现前依他起。具慧菩萨现行三法相而灭尽阿赖耶识依他起法相具有的烦恼障所知障而解脱一切束缚。
要断掉能取所取,就要找到它的根源,根源就是依他起;为什么我们面前现前的能所二取是假的?原因是有依他起。依他起是什么?按照大乘论典,烦恼障和所知障就是依他起,这叫做习气身。
要消灭敌人的话,就要把背后的团伙、背后的造作者,找出来;同样的,要断掉二取,就要把习气引发出来。为什么会显现二取?二取背后是谁来造作的?就是依他起、阿赖耶识、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些要现前。
具慧菩萨想办法发现敌人,看到了一切祸首、根源是依他起,他会破掉、断掉习气,这就是解脱的方法。
(师背诵藏语)《入中论》中讲,“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瑜伽士先破我执。
师念藏语传承。
下面三个颂词,我一起念传承了。再讲三个颂词,就完成今天的劳动了,刚过了五一劳动节。
有些人想,声闻具有破析四颠倒的真实慧,菩萨有破析缘二我相的真实慧,这两个应该没有什么差别吧,都是修无相的,断我执的?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菩萨更超胜,为什么?
缘于真如智,修相无异体,
现前有无义,名驾驭分别。
“缘于真如智”,菩萨缘于真如的智慧。
“修相无异体”,不缘轮回、涅槃为异体,证悟轮涅二者的自性法界本来即是涅槃,因此所断轮回与所取涅槃的行相无有异体,从而遍知轮涅一切法为空性,如此来修行,所以比声闻修无相超胜。
按照大乘的观点,轮回的本体就是涅槃的本体,就像《维摩诘经》的《佛国品》[注7]里面讲的一样的。
(师背诵藏语)《中论》的后面讲,“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我以前用过这个教证。这里的世间,指的是轮回的意思。轮回和涅槃没有少分的差别,反过来说,涅槃与轮回也没有一点的差别。(师背诵藏语)轮回和涅槃这两个,细微的差别,都是没有的。
有些人不懂大乘佛法的道理,认为放弃轮回,就像蛇扔掉它的皮,脱胎换骨一样,然后才获得涅槃。实际上大乘认为,觉悟的当下,现前涅槃,轮回和涅槃不是分开的。
菩萨修轮回涅槃一体的法,本体上都是空性的,完全超越了声闻乘。
“现前有无义”,声闻缘有相轮回、无相涅槃为异体,视轮回有生老病死等苦是不寂灭之相而想断除,视涅槃无有一切苦恶相为寂灭相而想现前。
按照声闻的观点,轮回不是涅槃,断除了轮回以后获得了涅槃,也就是说轮回和涅槃的本体是分开的。证悟的时候,放弃了轮回,获得了与轮回不同的清净的涅槃。轮回当中有生老病死,有烦恼有痛苦;而涅槃没有生老病死,没有痛苦,是清净的,寂灭的,无有相状的。
菩萨修行一切相于法界中无别,修行完全成就时,现量见到本有的二空自性圆成实,也现前本无二取遍计相的意义,获得现前有无的真实智。
按照唯识宗的观点,圆成实的本体,是断除二障的空性,这种空性智慧是存在的,现前有的;所谓的遍计法,是假相,都是没有的,现前无的。
“名驾驭分别”,那时,如心所想而如是实现,如果菩萨想:愿从空空的虚空中降下资具雨,也会降下资具雨,这称为驾驭或自在分别。可以驾驭一切分别,不会被分别念控制,而沉溺在轮回当中。
《景德传灯录》当中讲,“愚人畏其地狱,智者不异天堂,对境心常不起,举足皆是道场”,愚人害怕地狱,智者觉得,地狱和天堂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凡夫的分别念而已,如果有智慧,举足都是道场,心就是自性道场,心净国土净。
下面就讲到,既然轮回和涅槃的本性是一体的,那是不是众生都已经获得涅槃了?一切众生为何本不涅槃?
凡夫障真性,普现非真实,
菩萨遣除彼,普现真实性。
不现实无有,显现真实有,
彼即为转依,随行名解脱。
“凡夫障真性”,虽然轮回的本性是涅槃,涅槃的本性是轮回,但凡夫人耽著我与法的相、习气,遮障了本来面目、本来涅槃的真如性。
“普现非真实”,凡夫人普遍显现非真实二现轮回的自性,如有有眼翳的人见到飘浮毛发、迷乱识见绳为蛇一样。
“菩萨遣除彼”,菩萨对我与法本体无有执著,遣除二取显现,获得了清净的智慧。
“普现真实性”,菩萨普遍显现无二真实性真如,如同眼病清净者所见无有模糊,意识无迷乱者了知绳是绳。菩萨遣除障碍的原因,完全看到了万法的真相。
《华严经》里面讲,“如目不明净,不见微妙色,如是不净心,不见诸佛法”,没有清净的眼睛,就看不到微妙的色法,没有清净的智慧,就看不到如来所说的万法真相。
“不现实无有”,凡夫人和菩萨的差别是什么?凡夫不需要策励而不见有的而见无有的。在凡夫人面前,该现的空性、清净,这些都不现;不该现的二取、二我,这些都现。
凡夫人是很可怜的,沉溺在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当中。以前讲《中观四百论》的时候,当时我感觉,很多人对怎么样断除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在理论上,是有点明白的。
凡夫人沉溺在颠倒的相当中,原因是什么?是阿赖耶识没有转依。
“显现真实有”,菩萨不需要策励自然不现实际无有的二取相,而显现实际有的真如,即显现有而不现无。
菩萨完全懂得了万法的实相,他面前不会显现无有的事情,像二取,颠倒,二我,这些是不会显现的。他面前显现的是什么?真实有的东西。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他们认为圆成实的空性是存在的,是能见到的。
“彼即为转依”,如是就称为依他起自性阿赖耶识转依,转依而离开了一切相的束缚。
“随行名解脱”,自心获得随意而行的缘故名为解脱,就像解脱束缚的人们可自由自在行持一样转依的心如果远离了贪等烦恼依他起,便可如愿或随意而行。
如果阿赖耶识转依了,就好说了。相续当中的障碍越来越少的时候,见境就越来越清净。病好了,见到的一切相,肯定是清净的,肯定是离四边八戏的。
如果相续当中的障碍没有减少,见境是不可能清净的。凡是有一些闻思基础的人,都不会胡说八道的。有些人说见到这个、见到那个,其实不是容易的。当然有些人,因为前世的修行力、即生的修行力,在清净观当中,确实有一些显现,但这是极少数的人。
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同样的根机。就像现在世间的孩子读书,极少数的孩子有特殊记忆、特殊功能,而大多数孩子的根机是差不多的。大多数佛教徒应该按照佛教的系统教育来闻思修,这样才对自相续有利。
一旦阿赖耶识转依成智慧,这时候,外面的所见全部变清净了,可以称之为什么?获得解脱。
麦彭仁波切在其他论典里面讲了,黄昏的时候,看到绳索,误认为是蛇;用明灯一照,原来没有蛇,是绳索。一个道友认为,“这里有一条蛇,好害怕,怎么办”,另一个道友说,“没事,你等一下,我手机上有电筒,打开照一下。我忘了手机密码,想起来了,八八八九九九”,然后用电筒一照,原来不是蛇,是一根绳子。这个时候,这个道友说,“我就知道这里不会有蛇”。
同样的道理,原来认为我是存在的,后来通过中观观察,完全明白了无我。之后继续修行,最后相续当中的阿赖耶识会转依的。一旦转依了,所见就全部都变成清净的了,不会有烦恼了。
当然阿赖耶识转依,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现在的阿赖耶识比较坚固,不是那么好转依的。有些人认为,“我可能证悟了”。有没有证悟?你最好观察一下,相续当中有没有烦恼。
一般来讲,证悟的时候,烦恼几乎没有了;即使有,(师背诵藏语)显现与前相同,解脱迥然不同。显现跟以前一样,烦恼还是有的,但是显现的时候,当下就解脱了,所以迥然不同,华智仁波切是这样讲的。(师背诵藏语)很多人证悟的时候,贪嗔痴的烦恼当下就消失了,烦恼的自相不会存在和延续下去,这就是解脱。
今天就讲到这里。
内容比较多一点,可能超十分钟左右,但也可以,能接受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