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法华3譬喻品19下
【以是因缘,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除佛方便。】
那么因为是这个因缘呐,就是如果我们呃向那个十方世界当中这个祈求啊 ,祈求的话呐,就除了这个殊胜的、微妙的这个大乘这个佛法以外呢?就是就没有这个更殊胜的了,就是应该除非是这个佛所说的有些这个方便法,就是这个就不包括,就那么其他的呢,就是我们这个,因为已、上面就是已经讲了嘛,就是这个大乘法是特别的,你、你要想什么就就在那里就是得得到的,所以说呢,我们,我刚才也讲了,我们这个对大乘这个佛法的四种威仪当中,观佛的功德啊,就念念佛啊,或者说是这个念一些咒语啊,我们以前上师如意宝就是要求就是至少也是本尊心咒一亿一个人,一辈子应该能完成,就是就经常这样讲的。所以我们这个每个人呢,就是应该尽量地这个能、能行持一些呃这样的这种这个法啊,就是这个很重要。(师清嗓)
那么所以,以、以这个原因的话呢,就是那么这个十方当中我们去希求,也是再没有这个大乘佛法更殊胜的了。
【告舍利弗,汝诸人等,
皆是吾子,我则是父。】
就是,那么就是当时佛呢就是告这个舍利弗啊。就你们这些人呢,就是是我的这种这个弟子,那么我呢,就是相当于是你们的这种父亲一样的。
【汝等累劫,众苦所烧,
我皆济拔,令出三界。】
就是在三界轮回当中。那么你们呢?啊,在这个多生累劫当中啊,就是在这个无数的这个劫当中,呃在轮回当中,就是各种的这个痛苦呢,就是已经,就是呃煎熬着,就是已经就燃烧着你们了。
那么我现在呢就是也想办法,就是把你们从这个三界轮回当中呢,就是让这个获得呃解脱,啊就想办法获解脱。呃《护国庄严经》(《守护国界经》)当中也是讲过,就是说是佛呢,就是以这个慈悲心呢,就是宣说这个佛法,让这个众生呢就是领悟,那么众生呢?就是通过闻法而得解脱,闻法得解脱,就是里面专门有一句话,闻法得解脱,我们其他的有些办法也没有,就是有些法师就是去、去弘法利生,就是弘法的话怎么样呢,就是光这个发个什么甘露丸呐、解脱丸呐,就是有些、有些就是就出去弘法的时候,就是背一大堆这个甘露丸,就是其实这个甘露丸给他们吃也可以,但是呢里边没有糖的话,他们也不一定喜欢,就是所以呢,还是讲这个佛法,闻法得解脱,啊就这句话,就是《护国陀罗尼经》(《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里面就讲这个佛陀慈悲心就是让众生醒悟呢,主要是闻法得解脱。
你看佛陀当时的话呢,也是通过这个身体的这种变化啊、就是神通而众、得到众生呢很,就是解脱的很少的。那么后来的不管是印度、藏地、汉地,就是在、在哪里的话呢,就是也是高僧大德们呢,就是度度众生的话唯一的这个方法呢就是通过这个讲经说法啊,我们现在世间当中,也是让、让很多的这个人类要这个从迷茫当中醒悟过来的话呢,也是依靠教育,就是如果没有教育的话,我们整个人类呢,就是可以说是跟动物界没有什么差别的,那同样的,就是我们如果更深地,这个佛陀的这种智慧的教育没有的话呢,我们人类就是也是跟这个动物一样的,就是一般的人世间以外,就是超不出这个三界,就是所以,啊这个闻法啊,就是听、听佛法啊很重要的,然后这个、嗯我们这个有些法师的话呢,就是对这个讲经说法很有很有意乐的,就是不管怎么样,我听说有些辅导员的话呢,我也现在学院里面就是有一些辅导员呐,就是然后有一些助理法师啊,然后他们就是在讲,就是然后旁边呢也是通过打听,就是通过不同途径的就是高层的、中层的、基层的这些人呢就是了解就是,这些人是对闻法有没有信、意乐?讲法有没有意乐?有些说是,“哇,这个法师是不管怎么样,找到弟子、不找到弟子就是甚至可能找不到弟子,他很有可能在空屋子里面会讲经说法的。”就所以有些是闻法还是很有意乐,讲法很有意乐的。
但有些呢就是虽然讲得比较好,但是呢一会儿这个生病了,一会儿心病来了,一会儿这个、这个那个,就是有很多事情呢就是耽误,就是所以有时候对,呃,说法方面呢就是不一定有很大的这个兴趣,就是这也是跟我们前世可能有点关系,但是希望呢就是还是知道这个,呃,这个通过佛法来就是度化众生是很重要的。不然我们有些都不知道就是怎么样就是依靠什么才能就是得到解脱的。就这一点,呃,也很,嗯就这个大家要值得分析。
【我虽先说,汝等灭度,
但尽生死,而实不灭,
今所应作,唯佛智慧。】
(师清嗓)佛陀说虽然给你们说了这个,呃,这个声闻乘的就是这种这个灭度啊、就是这个涅槃的这个法啊,但是呢就是这个是只仅仅是一个你们的这种灭尽定的话呢就是离开一个生死而已,就是离开一个生死,处于一种这个断灭或者说灭尽定,实际上呢就是它不是真正的灭度,哦不是真正的涅槃就是。那我今天呢给你们就是作了这个,呃,这个唯一的这个佛陀这个修行的这个佛陀的这种智慧就是。
【若有菩萨,于是众中,
能一心听,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虽以方便,
所化众生,皆是菩萨。】
那么这样的话呢,就是如果在这个,呃,就群,如果在这样的这个,呃,群体当中的话呢,就是有一些菩萨就是能一心一意地听受的话呢,就是那么这是真正的这个佛陀的这个究竟,也是这个诸佛世尊呢,依靠这个方便方法来暂时给众生宣讲了三乘法,最后的话呢就是所化众生呢就全是是菩萨的。就是佛陀最后培养的呢不是声闻、不是缘觉、也不是我们一般的这个凡夫人啊。
就是最终的话呢,了义这个经典的最终目的呢,前面也是提过了很多次吧,就是我们,呃,佛陀呃什么这个转法轮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我们就是发菩提心就是,最后就是真正变成了大乘菩萨,啊,就是,呃,这个如果我们这里面就是大家都发菩提心的话呢,说明成为佛陀的真正的所化者,《妙法莲华经》的这个所化众生。
如果有些人以前就是学这个大乘佛法,然后后来慢慢慢慢就是学小乘就或者说进入,我前一段时间不是讲了嘛,就是有些都是刚开始是这个进入密乘就是,从上面下来的就是,然后就而且也不需要灌顶就是直指,现在国外的很多喜欢就是直指本性就是,国外、国外的很多人呢就是也不、不喜欢灌顶,有些不喜欢灌顶,有些更不要说是加行就是。就我、我遇到一个仁波切,他说:“我现在唯一的方法,仁波切啊,我现在唯一的方法给他们直指本性,他们认识心性以后呢才开始修加行”。(师笑,众笑,师清嗓)因为他们还是很喜欢就是讲一些这个中观的有些包括大圆满本来清净的一些法啊,就所以呢,刚开始给他,噢,你磕十万个头啊,就这样的话呢他们都根本不愿意听的。所以那些仁波切的话呢,就是刚开始给他讲这个心就是不来不去的,心安住光明空性的话呢,很多就是老外呢就是特别喜欢就是,他就一直就这样就是坐着就是,然后他就稍微有一点觉受、有一点感觉的时候呢然后再给他们讲。嗯我给他们说是,“那你认识本性完了,也不用修加行了,干嘛啊 ”。(师清嗓,众笑,师清嗓)。 呃,呃所以那个就是我们这个所化众生呐就是也是是菩萨就是。
【若人小智,深著爱欲,
为此等故,说于苦谛,
众生心喜,得未曾有,
佛说苦谛,真实无异。】
呃如果,呃,就是有些人呐,就是智慧就比较这个微小,那么对这个甚深的法呢,就是,呃,对呃什么就是世间呢非常的这个贪著,那么这样的话呢,就这种,呃,这种呢就是可以称为就是、就是苦谛。啊,就是什么叫这个苦谛的话呢,也就是说对世间呢就是非常的这个贪著,那么这样的话呢,就是这种,呃这种呢就是可以称为就是就是苦谛,啊就是什么叫这个苦谛的话呢,也就是说对世间就是特别的这个贪著,有各种的这种痛苦啊,就包括行苦、变苦等就是折磨着。
那么这些众生如果这个得到了这个佛说的这种苦谛的法门的话呢,那这个心里面就是就前所未有的一些欢喜心,就是因为这个佛说的这个啊这种这个苦谛的这种四谛的这种法轮呐,实际上呢是跟真实无异,就是跟真正的这个真理呐就是没有任何的这个异体啊。
有一个佛经里面呐就是讲这个,呃,月月可,呃什么?月可令热日可令、令冷。啊就是月亮呢可以变成这个热的,就是呃这个什么?啊这个太阳呢就是可以令可以变变冷的。佛说四谛,呃不可呃令令异。就是佛佛说的四谛法呢就是不可能变成这个异体的。就是好像是什么,那个经的都,什么那个题目很短的,就是呃但是呢意思是它是一种假设句,就是说是月亮呢就是很有可能变成热的东西,啊就“月可令热”。然后太阳呢就是很有变、变成这个冷的,啊就是月亮变成热的,就是这是假设句吧。但是佛说四谛呢就是不可令异,就是他佛说四谛呢就是不可能变成这个其他的这个异体。意思就是说呢,比如说苦谛就是苦谛,就是是佛说的是这是苦的,那么苦呢不可能变成乐,就是苦呢不可能变成灭。那么集谛呢就是集谛,就是业和烦恼的因,就是它不可能变成这个灭谛。那么道谛和灭谛呢也是一样的,它互相都是,就是道就是道。就真正在实相当中,真理当中的话呢,就我们人生的苦就是苦,就是那么苦断了以后呢,就是会安乐的,就是这个,这个四谛啊就是也是这样讲的。
【若有众生,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不能暂舍,
为是等故,方便说道,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如果有一些众生呐,就是这个是讲的这个苦谛。如果有一些众生呐就是不知道苦的本本、本本体啊,就是那么就是还深深地就是耽著一些苦因,就是暂时也是时时刻刻都是不能、不能舍弃的话呢,以这个缘故,就佛陀呢说方便,那么说这个诸苦的这个因呐,就是实际上是贪欲为本、为本呐。
呃。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我们《入行论》当中也讲的嘛。就众生虽然想,很想这个除苦,但是实际上反而呢就是就就耽著这个苦因,就是一直追求这个苦因,就是没办法,像仇敌一样的,毁坏了自己的这种快乐。(师清嗓)所以这叫做、这这一段呐就是叫叫这个集谛。
【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灭尽诸苦,名第三谛。】
然后,呃如果灭了这个贪欲的话呢,就是那么这个所有的痛苦呢就是无所依止,那么这样的这种灭尽的这种苦呢就是我们名为是第三谛,也叫做是灭谛,啊就灭谛。
【为灭谛故,修行于道,
离诸苦缚,名得解脱。】
那么为了就是这个实,实现就是或者是出现这个灭谛的话呢,我们需要这个修行道,就是这,修行道,就是那么修行道呢就是实际上是道谛就是。通过这个修道呐,就是远离一切的这种苦的这个束缚,并且呢就是获得这个真实的这种啊解脱,啊就是获得这个真实的解脱,就是这个,这种解脱的话呐,通过我们这个修行,通过这个梵净行就是也是可以得到的。
就是《大庄严经》,应该《大庄严经》吧,就是《大庄严经》里面就是讲这个,呃我生已尽,梵行已毕。啊就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就是好像汉地也经常就是念吧,就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吧。哎,就是说我们这个,呃这个怎么讲啊,就是这一、这一生的话呢就是通过这个修行都已经了、了完了,就是主要是依靠这个梵净行来的,那么我该办的就是大事呢就是已经做完了,就是所以以后的话呢就是没有后顾之忧,不会就是转到这个三界轮回当中啊,就是这是很多这个,呃好像在这个汉地也比较流行的,不知道哪里面就是讲的,呃就是,意思我们这辈子啊就是我们舍弃天灵盖,就是《前行》里面讲的,这辈子呢我们通过这个修行呢,就是最好断除一些,呃这个世间的这种贪欲的根本,或者说是束缚的根本。
呃这也是很重要啊,就是尤其是我们这里有些出家人呐,就是有些出家人的话呢,就是应该是尽量地就是断除这个我们这个轮回当中的根本,就是虽然你现在选择了这个路的话呢,那么就是的确是,呃也许你现在就是这个很快乐的,啊就是在即生当中的话呢,就是再不要这个呃这个进入火、火坑,否则的话呢呃更是这个可怕的。就是因此呢,大家也应该这个守持这个清净的戒律,啊就是依靠这个今生的这样的,这个清净的戒律和出离心的话呢,那么就是轮回这个已经了断了,那么一生当中该办的就是该作的大事呢,就是对你来讲是应该已经作了,即使呃你没有这个很高的一些闻思、呃闻思修行的这种智慧啊这样,但是你自己变成一个如理如法的,呃就是呃表里如一的这么一个修行人的话呢,人生是有意义的,啊就是人生是有意义的。所以呢(师清嗓),我们这个解脱啊,就是实际上是也是很重要的。
【是人于何,而得解脱?
但离虚妄,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就是说、这个佛陀说如果这个这些人啊,就是认为是什么是这个解脱的话呢,实际上是远离一切这个虛妄,就是啊就是远离一切虚妄和执著,就是这就是是真正的这个解脱,啊就是这是一般小乘这样认为的。但实际上这呢,就是并不算是真正的解脱,就是一起解脱啊。因为你远离一个执著,远离一个虚妄的话呢,还不算真实的解脱。
【佛说是人,未实灭度,
斯人未得,无上道故,
我意不欲,令至灭度。】
佛说说我们这个这样的这个人呢,就是实际上还不是真正的灭度,啊就是那么真正的这个灭度呢,就是实际上是得到了这个无上道,就是大乘的这个无二、无我的这个智慧啊,就是才是真正的这种解脱道,就是那么就是佛陀呢,就是说是我不愿意就是让这些呢,就是暂时停留在这样的一种这个解脱当中,啊就是停留在这样的一种解脱当中。
【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因为佛陀说是我是这个三界当中的这个法王啊,于这些众生呢,就是在真正的这个法自在上面获得了这种安乐。啊就是所以呢,佛陀这个显示于世的这个主要的原因呢,就是实际上是也是是、也是是这个,啊就是佛陀就是为什么说是,他是这个在世间当中出现呢,就是世间当中出现的话呢,主要是这个利益这些众生啊,宣说不可思议的法。
他这里说我是为法王,呃就是佛陀呢就是称为这个法王的,还有我们世间当中也是真正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这个法获得自在的人呢,就是也可以称为法王。不然的话现在这个也是法王,那个也是法王,就是那么这个国王太多了就是也不是这个很好的,就是所以呃“无量无边界,说不可思议法。”(《大宝积经》无量无边世,说不思议法)那个呃佛陀在有一个叫做《大宝积经》里面吧,就是说是这个无量这个呃无边的这种世当中啊,就是无量无边世当中的话呢,就是说不可思议的法,还有呢,就是呃“不断就是三宝种,”就是不断绝三宝的众生的话呢,“当成于法王。”(不断三宝种,当成于法王)就是那么什么是法王的话呢,实际上他就是真正的法王,佛陀也可以叫法王,呃可以叫法王。
法王的这个名称呢,在《大宝积经》里面是有的,就是大家也应该呃知道。有些人说是“啊法王是不能说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呃什么,就是以前大宝法王可以叫法王,其他人不能叫法王。”就是也不一定的,就是因为呃如果这个就无、无量无边的世当中,就是说不可思议的法,然后这个没有断三宝的种性的话呢,佛陀也是说是这个也可以称之为是法王,啊就是法王。
那么我们当中也是有些人自己想当法王的话呢,就是也也可以,如果具足这三个条件的话呢是可以的:第一个是无量无边的世当中,就是然后第二个呢,呃就是应该两个都一起吧,无量无边世当中呢,就是你说过不可思议的法大乘佛法;还有呢,不断三宝的种性,就是那么这样的人呢就是可以“当成于法王。”(师清嗓)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
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在所游方,勿妄宣传。】
那么佛告诉舍利弗呢,就是说是我现在的这个大乘的这种法印呢,就是是为了就是利益众生啊而这个,为了这个利益这些世间的众生呢就是的而宣说的,那么你在这个呃不同的地方呢就是不妄宣传啊,不妄宣传,那么勿妄宣传,就是这个字呢就是有一些不同的这个解释方法就是,希望要注意一下就是。按照这个汉传佛教的这个译本当中啊,包括《添品》啊,就是这个法华的一些文句啊,就是这些里面的话呢就是都说是,呃这个佛陀告诉舍利弗就是,我说的这些法呢就是是利益众生而说的,那么在呃,就是其他就各种各样的地方啊,就是各个地方的话呢不要随便这个宣传就是,这个也跟密法一样的,就是这个《法华文句》里面说是,什么这个“恶者强说宁堕落苦,”就是对恶人就是强迫给他说的话呢,就是会会他堕落的就是。有些恶人的话呢就是给他不要讲这个,强迫地说,不然的话呢他就接受不了就是,会堕落的就是。所以,呃他们的意思呢就是说是在这个,在大众群体当中呢不要随便宣说就是,好像有这个意思。(师清嗓)但是,呃这个嗯藏文当中呢,就是是这样的意思就是。所以我觉得呢藏文的这个内容呢跟下面的整个这个呃,就比较顺啊就是跟下面解释起来呢比较顺就是。
所以,当然这样解说的话呢我们这个下一堂课,明天的一堂课当中呢,还要会讲到很多诽谤这个《法华经》的啊,就不、误解《法华经》的这些人是怎么堕地狱的这、这些讲了很多的。所以如果给非法器讲了那个呃这个甚深的这个法要的话呢就是,那么有些人是害怕的。就比如说这个“般若之威力(德),就是能动二种人”就是,一种是这个智者呃那么欢喜,就是一种是这个愚者就是会恐惧就是,《大智度论》里面讲的一样的。然后《四百论》里面也是说是这个,无我的道理呢就是不要随意地宣说,不然的话有一种人呢就是他趋向于恶趣;有一种人呢趋向于涅槃就是,这样说的一样的。所以我们就讲讲讲另一种也是可以的就是,汉地解释的方法就是。汉地可能基本上是很多都是这样解释的,但是藏文当中是怎么讲的呢,藏文当中说呢,舍利弗就是我所讲的这个法义呢,为了利益众生呢就是,我是对这个世世间人们呢就是宣说的,那么你在不同的地方呢就是,呃就是希望、希望宣讲,就是他这个勿、勿妄宣讲的话,我、我想是不是妄是那个忘记的忘,呃就是不要忘这个宣说就是,呃在因、因缘具足的地方呢就是希望你多宣讲,就是好像藏文当中有这样的。如果这样解释怎么会是下面就是好解释呢就是,呃就佛告诉舍利弗你呢就是在不同的地方呢就是好好地给他们讲,就是这个如果有听的话呢就是中间上课当中不站起来走的话呢就开始给他讲。
【若有闻者,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阿惟越致。】
(师清嗓)呃那么(师笑),如果有些这个听、听法者呢就是随喜、顶戴啊就是听的过程当中,啊这个《妙法莲华经》很好就是,把这个法本呢就是在顶受就是,在、在,你看这个佛经的顶受呢就是,我们这个很多佛教里面也是有藏传佛教当中也是有,你得到以后的话呢,“噢, 喇嘛钦,噢,”就这样在自己这个顶上,就是这是对很恭敬的一种态度吧,就是顶受啊,就随喜就是,呃就听、听到以后就随喜。那么这个人呢就是是这个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不退转菩萨的意思就是。意思就是这人呢就是将来就是应该在轮回当中是不会退转就是。这个很,呃有些说说是授记嘛,就是授记的话我也可以授记就是,你把那个《妙法莲华经》就随喜顶戴的话呢就是你就变成这个阿惟,什么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阿弥陀经》里面有另外一个名词吧,就是是不退转者。所以说你们有些非要那个授记的话呢就是把《妙法莲华经》就是放在头上,就是我说你就是不、不退转菩萨。(众笑,师清嗓)
【若有信受,此经法者,
是人已曾,见过去佛,
恭敬供养,亦闻是法】
若有信受,如果有些人呢就是真正对这个《妙法莲华经》有信心的话呢,那么这个人呢就是已经就是见过这个过去的佛,并且呢就是对他们恭敬和供养啊就是,呃那么就是正因为这个原因呢就是才听到这个法。就是所以我们今天在座的人真的我是深信不疑的,就是大家都是应该,一个是我们就是一起这个闻法呢就是也是有这样的因缘;一个呢就是我们能听到这个《妙法莲华经》呢就是实际上是在过去的这个世间当中也是依止过、供养过佛陀。
啊就是我们讲《七宝藏》的时候,也是讲,呃密法呢,以前这个得到过这个佛菩萨的这种呃,比如说普贤如来的这种加持和护佑以后,今生当中遇到,那《妙法莲华经》也是这祥的,你看,呃,就是这个阿、这个呃什么舍利弗也好,佛陀也好,还有其他的善知识,如果就是宣讲以后呢,对这个法有信心就是,自己能接受的话呢,说明是他见过这个过去的佛就是,这是如来的金刚语。
【若人有能,信汝所说,
则为见我,亦见于汝,
及比丘僧,并诸菩萨。】
如果有些人,能,这个呃信心啊就是,若能,呃,“信汝所”就是,那么,呃,他不是告诉那个呃,舍利弗嘛,就是舍呃、舍呃、让舍利弗你去讲嘛就是,在哎,在各个地方随意去讲就是,就这个是,呃,就讲,讲的过程当中就是讲了就是,一个是呃接受的话,不退转果是,一个是听到这个法呢,就是说明了他是以前就是见过佛陀的。然后你在讲,你讲的过程当中呢,嗯,如果有人这个呃,信、这个相信,呃,就是“信汝一说”(信汝所说)就是,呃,你在讲的过程当中呢,就是相信这个呃,呃舍利弗的这个语言,我们讲的过程当中呢,就是相信就是我们说的呃这呃个语言的话呢,那么则说明呢,佛陀说是这呃个人呢就是,见过我这个呃,他已经见了就是我释迦牟尼佛没有什么差别,嗯已经见了这个呃,也见了就是你舍利弗。
所以我说刚才为什么说顺呢就是?如果刚才前面,然后就是让舍利弗这个说嘛就是,呃说的过程当中遇到这些的时候呢,就是作一系列的这些授记的话呢,按照藏文的这种译本呢,比较好解释就是。我看到汉文的很多译本呢,就有点这个,他们解释得有点这个,到这里就,下面就有点不顺就是,因为他说是又见到了你,又见到了我的话呢,好像舍利弗就是让他不要讲就是,让他不要讲的话,下面后面说是又见到了你,有点这个呃,呃,所以这个藏文的有些译本的话呢就是,应该有比较这个特点就是,我本来想是按照藏文的顺序来讲,但是你们很多不让讲,也没办法,(众笑,师清嗓),嗯呃,(师笑),也没办法啊(师笑),嗯呃,也没办法啊,(师笑,师清嗓)。
所以,呃,是这个啊,就是说,呃,怎么讲的,就呃你看,那个呃,如果讲的呃,如果别人对你有信心的话,说眀是己经这个见到我,已经说明见到你,而且呢,也也说明见到了呃这个释迦牟尼佛说的,我的这种比丘众和菩萨众,就是我们这个见到了《妙法莲华经》,我们相信,该相不相信是你们自已看,如果真的已经相信的话呢,我们见到这个舍利弗,和见到这个释迦牟尼佛,和当时的这个比丘菩萨众,就非常这个呃有缘的,呃啊,大家也应该很这个值得欢喜啊就是。
【斯法华经,为深智说,
浅识闻之,迷惑不解。】
那么这个呃《妙法莲华经》呢,就是只有甚深智慧的人面前是可以宣说的,那么极其浅慧者啊,就是知识嗯、智慧就是比较这个浅慧的,渊的,不渊博的,孤陋寡闻的,这些人的话呢,就是迷惑不解的。就象我们这个《定解宝灯论》里面讲的这个,狮子狮子的这种乳汁呢,只有这个呃,呃,金器里面就是可以能保留的,如果在、它在一些普通的这个铁器啊、瓦器里面的话呢,那马上就爆裂了,就是,没办法的。
所以,这样的这种法的话呢,也是这个有法器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呢就是,他能接受,前世有因缘的人呢,噢,《妙法莲华经》真的很殊胜的,很欢喜的,自然而然信心就来了,如果我们前世没有这个因缘的话呢,可能生邪见啊,生怀疑啊就,甚至呢,特别痛苦呀,什么时候下课啊?现在啊还不下课啊?呃,就已经,这个呃这个九点二十一分了,嗯还不下课我要走了啊,就这样的,这说明呢就是这个以前对这个《法华经》因缘不深就是,因缘深的话呢,哇!还要再讲一点多好啊!但是呢就今天时间到了,没有办法啊(众笑)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