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法华5药草喻品25下
【诸天人众,一心善听,
皆应到此,觐无上尊。】
那么佛陀,呃就是,呃当时这个所有的天人和人类啊,就是佛陀呢,当时要求啊呃就是呃就是他就给众生就是带来这样的利益,那么就是天人和这些众生呐,就如果一心就是愿意这个呃听听法,那么都应该呢就是到到这里来。那么觐见就是这个无上这个至尊呢。就是佛陀也是就直接,就是就像我们现在有时候是传法的时候呢直接发心,就是写下来。
我们有时候是有些上师的话呢‘我今天到什么什么地方去,就是今晚上呃这个十点钟的时候我给大家有个佛法的交流,就是呃。’那么佛法的开示就是有些是他自己发出来,有些是呃就是别人让别人发出来,‘你、你给我写一下就是,呃写就今天是呃很了不起的一个上师,今天要到这里,你一定要写:很了不起哦’(众笑,师笑)。我们世间人说了不起,不一定是了了不起的,但是实际上佛陀呢就是可以这么说就是,他就是因为这个,你们有一些。
当时很多的这种众生啦来听听听法的时候呢,用善来啊就用这种方式来让他们就是获得解脱,也有这样的啊,就是也有也有这样的。(师清嗓)嗯那么呃这其实也有必要有时候的话呐,就是跟众生面前也是直接宣说自己的这个真相啊。比如说以前法王也有时候是讲,这个他自己的前世的这个一些故事啊,有时候是自己自己的一些境界,就是如果你天天都是特别谦虚的就的话呐,就是那么这个也不一定就是就产生这个信心。但是这个呢就是看这个人就是有没有自己呢有世间八法的心,如果有的话呢,那确实没有必要就是在末法时代的时候炫耀自己。
【我为世尊,无能及者,
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呃那么佛陀呢,就是说是这个我是为这个世间的这个至尊啊,就是那么就是无论、就是与、无与伦比,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是,嗯那么就是能安稳就是一切众生,所以呢,我这个就来到这个世间呢,就是在现世于这个世间的话呢,实际上是是呃就是呃(师清嗓)呃“若智若说法,呃无能及佛者”,呃“若智若说法,无能及佛者”,呃“三千大千界,呃什么呃唯佛独为尊”就是,那个《般若经》当中,也前面前面有这样的这种偈颂,就是呃说是在这个呃世间当中,如果有说法来这个利益众生的话呢 ,就是无与伦比。整个三千当中、当中没有的。呃“能以微妙慧,呃及方便善巧”啊就是,也、也是这样讲的,就是及、及方便善巧,呃“引导诸有情,皆令得解脱”,呃那个《般若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就是。
佛陀是以这个说法来利益众生,但说法是什么样方便呢?就是一个是以微妙的智慧,还有呢,就是以善巧和方便,那么通过这种方式来就是,呃引导众生,啊就是引导众生。而且引导众生的话呢,不是让他们暂时就是什么这个就是有吃啊、有、有穿呐就是,过着小康生活啊,啊什么,不是这样的。就是让他们真正地就是从烦恼的这个苦海当中获得解脱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是这个决定胜和人天胜的就是,呃就是就是,呃呃就是这样的一种这个呃就获得这种解脱吧就是,就获得解脱(师清嗓)。
【为大众说,甘露净法。
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那么,佛呢就是为呃,为大众说啊,就是说甘露这个净法,就佛为众、利益众生的主要的这个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为所有的这些众生呢,就是说这个甘露妙法,而且这些这个法呢就是是一味的就是。他的这个所有的,佛陀的这个法呢就是,实际上是不管是教法也好、证法、证法也好,都是带有这个慈悲和智慧的这种味道。也就是说是,他这个完全是让众生就是获得离苦得乐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这个法啊。就是那么,最终呢就是,让众生这个解脱和涅槃就是。这就是佛法的真正的这个意义啊,就真正的意义呢就是,也是、也是是这样的(师清嗓)。
以一妙音,演畅斯义,
常为大乘,而作因缘。】
嗯(师清嗓),嗯,所以(师清嗓),呃怎么讲,所以佛呢就是,以一个美妙的这种这个声音呐,就是演说这个它的甚深的意义。尤其是经常呢就是,为了就是,呃让众生就是通达这个大乘的意义呢,佛为就是作各种各样的这个因缘、比喻,呃以善巧方便等等就是。因为让这些众生呢,他美妙的语言、善巧的语言,呃那么,让这些众生就是,为了这个进入大乘的最究竞的意趣的话呢,就是暂时给他们就是说一些方便的这个法语。
【我观一切,普皆平等,
无有彼此,爱憎之心。】
佛说我观一切的这种,呃众生呐就是,都是是普通的、这个普遍的这个平等心就是,没有呢,任何的就是,呃就是对自我的,或者是自亲呃怨他的就是,没有这样的没有彼此的。没有彼此呢,就是有这个爱和憎的这种心呐,啊就是。因为佛陀是真正的这个平等啊。
就像我们有些佛经当中讲,佛陀当时这个身、这个身体出血的时候,有一些医生都是去治疗,但是没办法。后来佛陀说是,我跟这个,呃就是罗睺罗,跟这个提婆达多就是如果是一、一、一视同仁的话呢就是,以这个谛实语呃让这个现在呢,呃就是止、止血的话呢就是,当下就是以谛实语的力量,就是止上这个血啊。
还有一次那个什么,呃提婆达多拉肚子,晚上特别特别痛就是,然后佛陀呢就是,很远的地方就是把手这个摸、摸、呃摸到这个他的头上就是,然后说是是我如果就是,我的这个这、这种平等心就是,是呃嗯给你没有任何这个、哦这种呃害心就是,然后对其他的众生跟一模一样的话呢就是,但愿你的病马上好了。然后就是,当时呢就是提婆达多马上就好了就是,好了以后一下子暂时呢就是他很舒服就是,感觉特别感谢佛陀就是。过两天的时侯呢,又恢复原来的状态(师清嗓,众笑)。所以(师笑),佛陀有时候在不同的场合当中,也是这个显现不同的,呃这个呃怎么讲啊,就是平等的这个意思就是。
【我无贪著,亦无限碍,
恒为一切,平等说法。】
那么佛呢就是没有这个贪著就是,因为没有贪著的原因呢,无有阻碍。其实我们现在有贪著的原因,什么都就是有阻碍的。其实任何一件事情,有时候我们感觉随缘吧,就不要特别地去强求,有特别去强求的话呢,有很多的阻碍和违缘就。我都有时候想,哎呦,做什么事情的话尽力而为吧,啊,如果实在就是不行的话也随缘吧。就是这样可能更加就是比较这个成功就是,任何一个。因为佛没有耽著呢就是,不会有什么这个限制和阻碍,那么恒时呢就是,为一切这个众生呢,就完全都是以平等的方式来给他们说法。
【如为一人,众多亦然,
常演说法,曾无他事,】
什么样的平等呢?就是为一个人说法跟众多的人说法啊,就是常常的这个演说方法呢,就没有什么这个差别就是。跟跟这个、比如说佛陀跟自己的这种这个亲人也好,或者说跟这个众多的人的话,实际上是没有什么这个差别的。
我们可能就是、就是很多人的话呢,就是有一些差别啊就是。比如说有些法师的话呢,就是对有些特别特别好就是,好得不得了就是。然后对有些呢,就是特别恨就是,不知道什么,就就一直这个看不惯就是,就够、在课堂上也好,就是平时也好,就经常就是,即使他做得特别好的话呢,就是也也不这个不认可就是。然后做的好事,就是反而就成了这个坏事啊就是。
然后,下面的人呢也是是看不惯,‘凡是我做什么事情我们法师是不会认可的,这次肯定我的成绩也是法师有偏心吧,就肯定,哎呦我都现在没有什么信心了,我要准备换班了就是,我看我换了班以后看法师会不会伤心,就让他伤心一趟。就就不然的话,我实在是……’
唉,有些觉得是,有些都是自己的分别心就是导致就是,法师没有什么分别心的话呢,就认为是自己这个呃就是不重视啊,就自己是个很好的材料啊就是,但是呢就是,一直是不重用啊,就是觉得是很可惜啊就是,就觉得就是别人觉得不可惜,你自己觉得是啊,‘我这么好的就是,还不、还不这个呃就知道我的价值就是,真是就是,如果这样的话呢,我要到别的地方去就是,呃,就是别的上师会可能要我的,我要、要求到别的地方去了。’(师清嗓)
很多人都给我的威胁就是,呃,就就这样的。那我说去就去吧,但是你要去的话,呃,希望呢就是不要就来了。不然的话又你到那边也是呆不住就是,然后就今天不开心的时候就是随便呃,就离开了,离开以后过一段时间呢,就是呃然后又呆不住,就是又回来这个请求的话呢,我们这边呢,就是也不可能就是天天都是随着别人转的就是,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这种呃这个要求吧,就是有时候也有这样的。(师清嗓)
【去来坐立,终不疲厌,
充足世间,如雨普润。】
那么,就是说,这个他这里呀,就是说这个呃,那么佛陀就是不管是这个这些来也好去也好,就是走也好离也好,总是呢就是不会这个厌厌倦呐,就是都是给他们同样地这个呃传法,就是同样地这个传法。
嗯,是不是刚才我说的有点像我呀,(师清嗓)嗯(师笑)我不是说不传法嘛就是。但但还是这个因为不同的地方的话呢,就是有不同的这种因缘就是。我确实有这种呃想法,有时候是还是长期地这个闻思的话呐也好一点。否则的话,你今天在在这里就是观察一下过失就是,明天到那里去又观察一下过失就是,除此之外自己也不好好修的话呢,都不是很好的。
我们的这个法脉的话呢,实际上是,比如说你是藏传佛教的话呢,你主要这辈子就是学藏传佛教,同时呢你去了解其他佛法可以,但是呢,我们不能就是完全都是有这个呃蜕变,就马上就变变成另一种这个形式来就是这个呃做、做这个其他事情就是。所以说,呃,在这里的话呢,就是真正的这个佛陀的平等这个度化众生的方式这样的。
那么就是他就不管怎么样的话呢,就是都不会不会就是疲厌,就是不会呢就是疲倦。那么就是,呃,整个世间当中的所有的这些众生的话呢就是,他就会这个法雨普润啊。就是我们原来大学的一个名称,第一个大学演讲的名称叫《法雨普润》,他这里“如雨普润”,(师清嗓)当时这里授记的,就是这个《妙法莲华经》里面授记,就是这个法本的名称知道吗,嗯,这叫授记。(师喝水,清嗓)
那么意思就是说呢,他这里就是对这个众生呐就是,尤其是自已在生活当中呢,就是遇到一些痛苦啊、困难呐,啊,包括就是别人的这种对自己的这种不满呐,就是在这个时侯呢,更加啊这个努力地去学习。
以前那个呃憨山大师啊,就憨山大师呢,就是当时好像是应该是明朝的时候嘛。明朝的时候,当时皇太后那个皇上之间的这种关系的话呐,就是好像皇太对这个呃,就是那个呃就是对这个法师呢就是很恭敬的就是,然后修一些庙啊,就是这样的。后来的话呢就是,呃,让他就是遣到这个广、广东那边去了就是。那么,走放到那里的路、路途当中的话呢就是,他遇到了很多的这些唉一些违缘。但是呢,法师就是不、没有,不但在这些违缘当中呢就是没有、没有就是而倒下就是。就甚至呢,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就写了很多,包括什么这个《楞严经》呐、就是楞《楞伽经》呐,就是就很多的这个有些注疏啊,就是有些呃造论呐,就是这些写了很多很多的。
以前我们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呢,就是正因为遇到一些违缘,遇到一些唉这个呃痛苦啊,就是在这个时候呢就是,他就利用、利用这个机会,就是然后呢,呃,就更加这个精进地修行,更加坚强地去这个造论呐,讲经说法啊就是,最后的话呐就是,就成、成就很很明显的。
就是所以当时这个明朝的时候呢,明朝刚开始的那个呃皇帝的话呢就是,应该信仰佛教就是,他就大量地的这个建这个寺院啊就是等等就是,应该朱元、什么朱元璋那个,啊后来的话呢就是,好像到那个呃明朝就最后的时候呢,就是有一些皇帝啊,就是呃好像那个什么明朝明那个他呢就是就对佛教比较比较排斥就是,当时觉得呃这个佛教呢就是应该是在这个深山老林,就是然后很多汉传佛教的寺院呢就是,要求在在一些比较寂静的地方就是与世隔绝。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呢,在汉地的这个,从历史上看汉地的好像佛教呢就是,原来是跟那个包括这个皇宫当中也好或者说是跟这个世间当中啊,就是应该佛法不离世间的,就是这种观念就是都比较不错的。但从明朝这个末、末年,就是在那个开始的话呢,就是已经就是要求就是这个出家人呢,就是因为当时觉是得好像后来整个寺院的量比较大了,就是然后出家人也比较多,然后真正的这个质量上呢,就是有些地方啊,就是因为呃有些的行为啊、戒律啊、包括有些见解的话呢,就是也并不是是特别的就是这种高尚,就是这样一来的话呢,有些这个皇帝呢,就是因为各种原因的话呢,就是对佛教产生一些邪见,然后要求呢就是到一些寺院就是到一些寂静地方去,而且去寺院的这些人呢就是,就好像是不是特别的这种成功的啊就这些人,要求到这些这个深山当中去就是,从此之后这个历史呢就是稍微有一点呃变了一些这个滋味吧。
就是可以说是从这个呃这个明朝清朝就是以来的话呢,就是一直是跟这个呃就是可能是在呃在宫廷当中也好,或者说是一些世间的这个高层的话,虽然有修行和有学佛的,但是呢并不是像那个唐朝啊、就是明朝这个初期啊,就这个时候有点不同的,就是所以我们有时候可能呃作为这个修行人也好,出家人的话呢,就是也懂得一些历史也很重要的,也懂得一些整个社会的一些状况就是,其实这个也也很重要的。啊就是呃如果对整个世间的这个状况,历史也好政治也好,这些什么都不懂,就是然后呢就光光说一些修行的话呢,当然你如果住在一个山洞里面,住在一些寂静的地方的话呢,也许可能可以的。
就是现在也是藏地汉地有很多深山里面,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都是从来没有出过这个山门的,就是这样的这种修行人,是不需要懂世界的这种变、变化就是,但是我们如果就是呃要跟别人这个接触啊,就是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呢,呃就更加要懂得一些这个世间的道理,就是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呃有些年轻的法师的话呢,也希望以后可能呃有机会就是这个弘扬佛法,但弘扬佛法的话呢,一个是呃要懂得这个人心就是这个很重要,就是人的这个心如果没有懂得的话,你讲的有些法呢,就是不一定呃就是能这个接受。
就是有必要的时候也呃说一些开玩笑。我那天说开玩笑,我说我课、课堂上说了一个开玩笑好好听吗?就是呃然后有一个人说很不错的,就是大家都不是笑出来了吗?你那个身边的冷冰冰的那个给转经轮的那个和尚他都是笑得很灿烂(师笑)(众笑)他都不好意思了,(师笑)我说是冷冰冰的吗?是哦,就一般平时是这个人是特别冷冰冰的。但是你说开玩笑的,他都好像嘴都没办法就合一样地就笑起来。那就所以(师清嗓)这是哪里看到的你们也知道是,嗯(师清嗓)所以有时候我想要知道,就是呃即使一些冷冰冰的人也有时候需要笑出来的话,这也是一种技巧。呃(师清嗓)(师又清嗓)(师笑)。
呃下面我们讲到啊,呃这个佛陀啊今天要讲多少,啊这个应该讲完是吧不不不不广说了,我下面把字面上作简单解释,嗯(师清嗓)(师喝水)(师清嗓)。
【贵贱上下,持戒毁戒,
威仪具足,及不具足,
正见邪见,利根钝根,
等雨法雨,而无懈倦。】
下面就是讲这个佛陀呐就平等地给他们就是讲,就是不管是呃高贵的人也好、低贱的人,就是上等的人、下等的人,或者是守持清净戒律的、破戒的人,威仪具足的人、威仪不具足的人,具有正见的、具有邪见的,利根的、钝根的啊等等,就这些呐就是同样地就是给他们降下这个法雨,而在整个度化他们的过程当中呐,无有任何的这个懈怠和疲倦来这个利益他们。就是其实真正的这个呃大乘佛教的这种理念的话,对所有的众生呐就是应该以这样来呃就是这个度化。
【一切众生,闻我法者,
随力所受,住于诸地。】
那么所有一切众生呐,就是听到这个我的法的这些众生呐,就是根据他们的这种这个不同的这个能力和这根基呐也会接受,就是接受之后呐就住在各自的地。
就是也就是说啊就是声闻缘觉也好、就是菩萨也好、凡夫也好,凡是我们听到这个佛的法雨之后呐,每个众生呐就是都有不同的这个受益,就这一点是应该可以说是肯定的,我们听法的这些道友的话呐每天都是,就是那么就是你听了这一节课的话,也许有这个多多少少的就是有一些这个滋润,就是或者说是有自己的一些利益吧有一些转变。
【或处人天,转轮圣王,
释梵诸王,是小药草。】
那么就是呃就是处在这个人也好天也好就是,呃那么就是呃这个包括这个转轮王、啊就是转轮王还有呐就是这个帝释天梵天这些,那么这些呢就是在我们世间当中所说他们是小、小的这个药草,就是呃有些就包括一些大总统啊大国家的一些领导啊,就是包括奥巴马也好就是川普啊,就是谁不知道他们谁当,呃然后普京呐等等就我们说国外的,(师清嗓)那么他们(师笑)(众笑)、他们是小草啊。(师清嗓)
【知无漏法,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及得三明,
独处山林,常行禅定,
得缘觉证,是中药草。】
然后知道这个就是了知这个无漏的这些法啊就是能得到这个涅槃的,呃就也就是说他通达这个无漏的法,呃得到这个暂时的人无我的这种涅槃,那么获得了这个六通还有这个三明,就是未来过去现在了知的,他们经常处在这个深山就是林、就是森林当中,经常呐就是行持这个禅定的,那么这样的这个声闻和缘觉的话呢,那么这些是因为就是在我们所谓的中士道一样的,就是他们呐就可以说是是中医、中草、中药草,啊就是就比喻成就是就跟这个中等的众生。
【求世尊处,我当作佛,
行精进定,是上药草。】
呃还有这个求这个佛陀的、就佛果的呃就求世尊处的,那么就是将来呐就是准备做佛的就是愿意这个发菩提心的,呃那么行持就是精进波罗蜜多和禅定波罗蜜多的,这样的这种菩萨的话呐就是可以说是上药草,啊就是。那这些呢就是学大乘佛子的就是,那么跟前面的什么这个转轮王啊,就国王啊就这些比较起来是,他们是这个小草一样的就是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然后那个那其他就是你看转轮王和这以下的更不用说了就是,自己认为很了不起的话呢就是也没啥。(师清嗓)
【又诸佛子,专心佛道,
常行慈悲,自知作佛,
决定无疑,是名小树。】
呃然后那个就是下面就是说这个精进的这些菩萨,尤其是有一些这个佛子啊,就是专心呢就是想这个走佛道的,那么经常修行慈悲心的,就是自己也知道是自己发了菩提心,将来一定会是这个呃、呃得到三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就是决定无疑的,那么这些呢就是跟这个草、草以上的这个小树子啊,啊也就是说树里面是不算大树就是,因为刚刚这个初发的这个菩提心的这个菩萨啊,就这个我们可能很多人都是也是是发了这个愿菩提心的就是这样的。呃我的这个小木屋窗、窗、窗边呢就是有一个小柏树就是,跟、跟这个一样的就是就、就不算特别高就是,但还算是可以的。
【安住神通,转不退轮,
度无量亿,百千众生,
如是菩萨,名为大树。】
那么安住于神通和就是他们转不、不退转法轮的,度无量无边的这个众生的就千百万的众生的,这样的菩萨呢就是我们可以称之为是这个呃大树,就是这个是一地菩萨以上的,就是真正具有这个呃就是这个出世间的这个神通啊,还有长期都是转法轮呐,而且每一次转法轮的时候真正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是,一个刹那间当中都是度一百个众生等等就是,这、这种这个菩萨呢就是叫做是大树啊。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
随众生性,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所禀各异。】
佛陀呢就是平、平等就是跟他们就是说一味的这个法语,那么随着众生的各自的根机不同呢就是,他们也是说接受的不同的,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这个、这个药草啊,就是草木的话呢就是它是每个这个草木的秉性不同呢就是,它各自都所得到的这个滋润呢也是是不同的。
【佛以此喻,方便开示,
种种言辞,演说一法,
于佛智慧,如海一滴。】
那么佛陀呢(师清嗓)以此比喻呀就是方便就是开示,那么开示的时候呢有种种的言辞,呃要这个宣说这个唯一的一乘的法门,那么在遇到佛的这个智慧当中的话实际上是这是这个沧海一滴的,就是佛陀呃给我们所转的这个呃这个三次法轮呢就是,整个佛陀所通达的这个法来讲呢就是,是、是非常非常的这个渺小啊。
呃《阿含经》里面也是说过就是,有一次佛陀就是拿了一把这个树叶,就是说问那个下面的比丘就是,说是这个我手里的树多不多,树叶多不多,呃然后他们说就是多就是,那么我这里树叶跟那个整个大森林当中的树、树叶比较起来的话哪个多就是,当比丘们就是说是那这个大森林里面的树很多的,你所得、得到的就是不、不、不多。
那佛陀说是我所精通的这些这个万法的这种真相和知识的话呢,实际上跟大树林一样。我现在给人们所宣说的呢,就是实际上就是这样的。所以佛陀给我们所宣说的就是,现有的我们所谓的这个《大藏经》呢就是这些的话呢,就是也实际上是、是并不是很多的就是。呃“亦以预言者,能除无量因,”就是好像呃佛陀在《华严经》当中也是讲的吧,就是众生个个都无碍智慧,呃什么呃无无无碍、无碍慧所行吧就是呃、呃就是佛陀就是一个语言当中呢就是有很多的这个就不同的这种这个内容和意、意义啊。然后让不同的众生都各自都得到解脱,但是这个呢佛陀由无碍的智慧所、所、所、所产生的吧就是,所产生的就是。
这个其实是很好的就是,我们一般世间人的话呢,在一个语言当中就是能各种各样的众生就是得到不同的,比如说天人也好,阿修罗也好,还有这个夜叉药叉等等就是,这些众生都得到不同的这个利益的话呢,我们很多人都可能没有、没有能力,不过我们有些法师的话呢,确实在这个说法啊就是非常善巧,就是呃就是他通过这个一次的演讲也好,通过一次的这种沟通的话呢,让很多众生得到不同的这个利益就是,这也是是呃这个佛法的这种威力吧,(师清嗓)
【我雨法雨,充满世间,
一味之法,随力修行,
如彼丛林,药草诸树,
随其大小,渐增茂好。】
那么我们下面呢就是讲这个佛陀说我的这个法语呢就是充满世界啊,一味之法呢实际上可以随、随力而修,那么修行的话就像是这个丛林药草等等这些树木啊,随着各自大小不同呢,它们也是逐渐逐渐地这个成长。就是跟这个呃也是是完全是、是一样的。
【诸佛之法,常以一味,
令诸世间,普得具足,
渐次修行,皆得道果。】
呃那么诸佛的这些法呢就是实际上常常是是一、呃一味的,呃那么以这个佛法来就是利益这个世间呐,让所有的众生具足就是暂时的功德,那么逐渐逐渐的话呢就是通过修行,让他们也是得到就是真实的果位。
呃如来所说法,略、略言就是为二种,就是如果如来所说的这些法呢就是,我们简单的就是说的话呢,就是有、有、有两种就是。
一个呢就是不害这个生人天,呃观空证呃涅槃,就是我们如如什么呢里面讲的吧,就是《四百论》里面就是讲的吧,就如来所说的呢就只有两个,就是一个是不害众生就是,那么通过这种戒律呢就是获得人身和天界的这个;一个是就就观修这个空性就是。这个我们以前引用过很多次。呃,那么就如来的这个法呢,就是实际上就是慈悲心和空性。啊,就是这两个,就是那么逐渐逐渐就是依靠它就是能获得这个果位的。(《四百论》如来所说法,略为二种,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
【声闻缘觉,处于山林,
住最后身,闻法得果,
是名药草,各得增长。】
那么声闻和缘觉呢,就是经常处于在山林当中,那么他们获得的是最后、最后有者的身体。因为在轮回当中再也不用转了,闻了这个法以后得到的这个果呢,就是相当于是我们就是有一次这个前面也讲了,就是一些药草一样样的,那么就是各自呢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可以成长的。
【若诸菩萨,智慧坚固,
了达三界,求最上乘,
是名小树,而得增长。
复有住禅,得神通力,
闻诸法空,心大欢喜,
放无数光,度诸众生,
是名大树,而得增长。】
如果菩萨的话呢,就是他的智慧是坚固,并且呢他了达这个三界啊,就是求这个最上的这个乘。那么呐就我们这个初发心的这些菩萨呢,就是叫做是像那个小树木一样的,就是小树木来这个比喻。那他也是是依靠这个自己坚固的智慧和通达三界,就坚固的智慧很重要,我们凡夫人没有坚固的智慧。那么就是还有一些住在这个禅定当中得神通力的大菩萨,就是他们呢就是通过闻空性佛法以后,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并且呢就是放出无数的光芒度化无量的众生。那么这个可以叫做是大树般的这个菩萨。那他呢就是依靠这种观空性和度众生的方式来,就是他的功德得以增长。啊,就是这是呃就讲一些大菩萨的这个功德。
【如是迦叶,佛所说法,
譬如大云,以一味雨,
润于人华,各得成实。】
那么这样呢,就是迦叶尊者,就是佛陀所说的法呢,就是实际上是跟这个大云就没有什么差别的。那么以一味的这种法雨来就是滋润就是像这个花朵一般的这些人类为主的众生。那么他们呢就是各自都是得到就是不同程度的这种这个成就啊就是成就。
【迦叶当知,以诸因缘,
种种譬喻,开示佛道,
是我方便,诸佛亦然。】
佛陀就告诉迦叶尊者您应该知道以不同的这个因缘,不同的比喻来这个开示这个佛道。啊,就是这就是我的方便方法,就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比喻和不同的因缘的来这个宣说方便啊,就是这个是呃什么“随诸众生病不同,悉以法药而对治”好像也是在哪个经里面,就是讲的,《华严经》还是什么?就“随诸众生病不同,悉以呃法药而对治”,那么“悉诸众生心所乐呃,呃呃什么悉以方便而满足”,就反正就佛经里面有有这些就是。意思就是说是随着众生的病不同呢,他用不同的这个药这个来对质的。随着众生的这个意乐不同的话呢,就是随着呃就是就不同的这种方便来满足他们就是,这也是佛的一个善巧方便,不仅是我这个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其他的佛呢也是如此啊就也是如此的。(《华严经》随诸众生病不同,悉以法药而对治,随诸众生心所乐,悉以方便而满足)
【今为汝等,说最实事,
诸声闻众,皆非灭度,
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那么嗯(师清嗓)呃就是说佛陀呢就是说告诉这个呃这些弟子啊,那么今天呢,就是给你们就是说了一个最真实的最究竟的这个实相的这个究竟一乘的这个法啊,那么很多的这个声闻和缘觉声闻这呃就是这些的话呢,实际上是你们所得到的,这个是说实话并不是最究竟的这个灭度。啊就是那么你们所行持的呢,就是迟早都要这个行持菩萨道。你们应该要渐渐的就是学,就是最后呢就给他们要就是真正的这个道理都已经讲了,就是渐渐的这个修学以后呢,最后全部都是这个成佛果的,就这就是我们这个最终的这个目标。呃,那么后面的话呢,就是你们当中还有吧是吧?对。到时还继续讲,呃(师清嗓)好,今天讲到这里。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