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法华7化城喻品32上
《妙法莲华经》第32课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样
荣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巴嘎达锕灿图穴么夺
敦巴特杰坚拉香擦洛
(师念藏文传承)
(师和其他人说话)看看那个,嗯?是怎么那个,是拷贝出来的还是怎么?这个,复印,打的是吧?这边的字体是吧?怎么编的?是电脑上编的,还是打、一个一个打的?什么对两个,嗯,木头刻的?
(师继续念藏文传承)(师清嗓)
《妙法莲华经》我们每天基本上念、念传承大概十、十到十五分之间啊,然后讲这个课呢就是大概不超过一个小时就,每天的这速度呢基本上这样的。(师清嗓)那么我们嗯现在呢也继续讲《妙法莲华经》啊。大家应该为一切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师清嗓)
呃我们前面这个讲,呃这个呃大通智胜如来面前的话呢,各个地方的那些梵天王就是来呃来请法、来供养。那么呃接下来呢,嗯就上方的,就是其他的应该这个十方当中的所有的这些,包括那个下方的就是四方四隅的,除了那个上方的以外呢就是都已经到了。那么这个嗯方法呢就比较、比较相同的啊,就是这个方法呢就是比较相同的。(师清嗓)
然后这个呃,之前的话呢我也讲一个简单的呃这个《法华传记》里面的一个嗯故事啊。就是也是呃通过这个《妙法莲华经》的呃这种学习、嗯呃嗯学习呢就是,大家就是获得长寿就这么一个公案。就是在隋朝的时候呢就是有一个小沙弥就是,他是嗯就从小都出家,就是大概十五岁的时候呃,以前也是经常这样的就是。其实现在很多人看相也是有些确实是比较准的,呃有些呢就是通过卦象啊就是,对这个风水啊,呃我们不能完全都是迷信,也不能完全都是排斥就是这样的。它当时有一个看、呃这个看相的人呢就是看到这个沙弥啊就是,他就呃这个寿命就是很短就是,不超过这个十八岁。然后他在一个老和尚身边,这个老和尚呢就是就发现这个之后呢,就是觉得呃他没有这个很长时间的寿命的话呢,暂时还是让去、回去就是见见父母。然后这个小和尚呢就是就让他回去了,回去之后呢就是他在一个寺院里面就是得到一个华严经、就是《妙法莲华经》里面的,应该这个方便品当中的一个偈颂啊就是,他呃他就这个在那里就是听到了这个偈颂,然后这个偈颂呢就是他反反复复地一直在、在念。就后来那个回来以后的话呢,就是呃这个已经呃就就超过了这个十、十八岁了就是。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老和尚也很稀有,就是这个呃看相的人也很稀有就是,“你作了什么大功德就是,你已经增加了这个呃八十年的就是这种这个功德就是寿相。”呃就后来的话呢就是,他只念这个莲法呃《妙法莲华经》方便品里面的一个偈颂。
就是所以呢我们这里也大家应该呃知道啊,就现在的人呢确实这个也特别希求这个长寿,呃当然我们呃寿命已经尽了的,就是这个是谁也没办法的。那么除此之外的话,很多这个外缘啊导致的这个命尽呢,就是生命的这种呃违緣的话呢,就是可以就是依靠这个诸佛菩萨的不可思议的加持啊就是。
所以呢大家也是一方面呃每天这个学习嗯念诵、嗯或者是对《妙法莲华经》的这个供养,嗯包括这个自己身上携带啊就是这些的话呢,其实这是也是一个长寿法会的一种这个行为吧就是。呃因为现在人们呢就是对呃长寿啊、就是健康啊、就是在这些方面有有很多很多的这个想法、有很多幻想,啊但有些呢就是可能是只不过依靠一些呃一些媒体的这个呃介绍啊,就是可能是呃不一定有那么大的这个作用就是。
所以说呢,呃我想我们从这个心灵和依靠这个信仰,啊就是依靠依靠信仰的这种力量来就是,呃包括就是有些人就是想得到这个世间的这个呃一些呃长寿啊、健康啊、就是呃美貌啊等等就是,这些的话呢就是也可以就是可以希求的,就是这也并不是不允许的。所以《妙法莲华经》这个呃闻思的这些人的话呢,就是应该说是呃这个很多的这个护法神呐,就是包括这个四大天王啊,就是还有这个白法的这种这个天神呢就是都经常这个护持啊。就这些都是是呃是一个必然的这个行为。就所以呢我们呃大家就是即使希求世间法的话呢就是,这个修行《妙法莲华经》有非常大的这个功德。(师清嗓)这是我前面就是简单讲一下就是。
那么接下来之后呢,我们刚才就是说的,就是说是呃这个除了上方以外的呢,就是四方四隅的这个梵天王呢就是都来到了这个大呃什么大通这个智胜王如来。
【“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宫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斯光明?’】
那么呃接下来呢,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上方的这个呃五百万亿啊就是国土的呃大梵王,就是他们呢就是也是呃发现就是自己的这个宫殷呐就是那么就是有这个前所未有的这些这个光明和、光明和威光呢就是就照耀就是,大家一方面呢也非常欢喜踊跃,一方面也感到特别的稀有就是,共同呢就是去这个商量啊,就是商量之后呢就是他们大家都议论纷纷就是,‘说是是这是什么因缘,就是我们的这个宫殿呐,就是有如此的这个美妙的这些光明照耀。’
【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为诸 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我等诸宫殿,
威德光明曜,严饰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昔所未闻见,
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
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个梵天王呢就是,他名字叫做尸、这个尸弃啊,就是好像呃藏文当中的这个叫什么那个什么发髻,就是那个什么具髻、具髻梵天,就是这个呃就发、发髻的髻就是藏文当中有点词的,他可能他尸弃是可能是那个梵语的就是尸弃吧就是。(师清嗓)
那么就是他呢就是呃在这个众梵天当中就是这样说的,就是他说是以什么这个因缘呐,就是我等呃呃就是呃这个梵天的这些宫殿呢,就是有这个前所未有的就是如此的这个美妙,这个庄严的这个庄、庄严的光芒呢就是一直这个照耀着,那么这祥的这个非常殊胜的,美妙的这种呃这个相呢,就是是前所呃未有的就是,从来都是是没有、没有、没有见到过啊,啊就从来都是没有、没有见到过。所以那么这是什么瑞相呢就是,也许是这是一个圣者这个大德的话呢,就是他可能就是出现于世,或者的话呢就是佛这个呃出现于世就是,应该有、有这样的呃这种这个情况就是。他当时呢就是有一定的智慧就是,通过这样的这种光芒啊就是能这个发现,啊就是发现呢就是应该是呃要么是这个圣者这个出现于世,要么呢就是他可能是会呃会这个佛陀这个出世啊。
就是因为有些光的话呢,就是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就是,呃应该是在那个《大宝积经》当中也是讲了就是说是,“佛、佛光无有边这个,呃什么呃这个量等虚空行”。就是这个呃佛光的话呢就是他有特别特别多的就是,然后随所化众生就是这个呃见光呢就是有差别,就是这个随着这个所化众生的不同的话呢,就是每一个众生所见到的光呢就是都是是不相同的。就是有些可能见到这个白光啊,有些见到这个蓝色的光啊,有些可能见到五颜六色的,有些甚至呢就是可能是在光芒当中就是见到一些诸佛菩萨的形象啊,就是有各种各样的。
所以每一个这些光的话呢,就是其实有不同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呃什么这个看到这个彩虹的时候啊,那里、那里就是有什么这个佛菩萨来了;有些是真正这个有一些瑞相,和有一些呃有一些就是特别这个殊胜的这个相就是;有些的话呢应该是并不是是真正的一些瑞相吧。就是但是我们可能不堕极、极端就是,也并不是呃这个相信所有的这个事情呐,就是呃也并不是这个呃呃不相信所有的这些光就是,应该是用智慧来这个抉择。就是所以当时这个梵天王他们的话呢就是也是是呃说就是,现在这样的这种这个光啊,就是在梵天世界来讲是前所未有的,啊就前所未有的,那么这是有两种悄况就是,或者是大德出现或者是佛出世就是,应该有两种情况。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下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那么这个时候呃五百万亿的这个梵天王,还有呃梵、梵天王呢就是住在自己的各自的这个福报所显现的这个宫殿当中,那么他们呢就是在衣誡里面就是盛着各种不同的这个天人的五颜六色的花,然后呢就是从那个下方、从上方的这个世界呢来到这个下方的娑婆世界,啊就是也就是说寻找这个光的这种源泉或者是来源,那么最后呢就是到达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呢就是见到了大通智胜王如来。啊就是他呢就是住在这个道场当中,就是在菩提树下坐在这个师子座上,那么有呃这个天龙啊,就是乾闼婆啊,还有紧那罗和摩睺呃罗、罗伽啊,就还有这个人非人等等就是,有特别特别多的众生呢,恭恭敬敬地围绕着他,(师清嗓)这个呢跟前面基本上一样的就是。同时呢就是他也见到了这个十六位太子啊,就十六、十六位王子的话呢就是也请佛这个转、转法轮就是。
那么呃这十六位王子的话呢,就是实际上是是这个佛陀的这个以前就是没有、没有这个出家就是,没有成佛之前的这个时候的这个王子啊就是。他们呢呃就是呃可以说是这十六位,应该十六位王子里面的有一个,第十六个是可能释迦牟尼佛啊,不、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呃讲、讲到。就是他们那个当时是请转法轮就是,实际上他们的这个父王就是,呃如果这个呃父亲成就的话呢就是那么这个呃儿子或者是女儿的话呢就是也应该恭敬就是,然后呃、呃、呃好像那个这个佛、佛啊,就是大通智胜如来的这个父亲就是是个转轮王就是,他也后来、后来来的就是。
我们学院当中也是有些,比如说这个法师就是当了这个,呃这个孩子当了堪布或者堪姆的话呢,就是呃这个就父母也来啊就是。有些、有些是比较恭敬的就是,然后有些呢,呃,就是呃你是我的孩子,你应该、虽然你是堪布,唉,你是堪姆,但是你一定要给我好好做饭,你不要傲慢。(众笑)
现在我们有好几个呃这个孩子当堪布、堪姆的。然后,呃然后在,但是其实他应该可以说是,一方面讲,唉有些是这个,比如说我,呃,有些、有些、有些怎么讲唉就是,啊比如说,有有、有些,唉,他的这个孩子呢又是,唉又是又是法师就是。但是他自己呢,就是也是经常在他面前听课就是,也是既是他的孩子,也是他的上师就是,所以是比较双重身份的。
有时候很想很想骂他就是,说他打他就是,因为从小都已经习惯了就是,很想打。但如果打他的话呢就是,也是在他面前听过很多法就是,又要成了打自己的上师就是。所以说,从佛法、佛法层面呢,就是讲这个,打上师不太好就是;从世间法方面讲呢就是,打自己的孩子是应该理所当然的。(众笑)
所以,(师清嗓)这个转、呃什么,这个唉,十六位唉这个王子的话呢就是,还是这个在佛面前就是请转法轮啊就是,这个是有必要的,就是请转法轮。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处。’】
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呃梵天王啊就是,那么头、就梵天王呢就是,在这个大通智胜如来面前啊,就是面礼,就是顶礼啊就是。他用这个头、用头顶来就是顶礼,唉就是呃呃绕那个百千匝。呃,那么以这个天人的这个天华就是就供养就是在佛的这佛的身上。呃,同时呢,就是他他就须弥山那么大的那么高的这些花呢就是供养,还有就是供养这个菩提树。呃供养完了以后呢就是,用他们各自就是,呃就是带来的这些宫殿,就是天人的这些、梵人的宫殿呐就是,都一一地就是向佛面前供养。供养以后呢就是就请求啊,就是说是,‘惟愿呐就是,呃就是你这个佛陀啊,就是慈悲,唉就饶益我们这些这个众生,您一定要呃接纳我们这个给您恭敬这个所所奉献的这些宫殿。’
【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善哉见诸佛,救世之圣尊,
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
那么,这个时候梵天王呃,和还有他们几个很多的这种天人呐,就是他们呢在佛面前异口同声地以偈颂的方式来这样、这样讲的。
其实他当时呢就是这些天人也好,就梵天王的话呢,就是他们各自的一种这个心态和各自的一种方式来就是请求。但实际上呢,也是代表我们这个凡夫众生呐就是,对完全在佛经里面的任何的内容的话呢就是都可以这样。
不仅仅是佛经当中就是,实际上是我们这个世间当中的这个很多的这种习惯呐就是也是这样的。比如说一个领导来了的话呢就是,那么代表就是人们就是下面就是给他有什么请示的话呢,其实呃当时是一个人发言的,但实际上呢就是,他代表就是当时的这个所有的这个人们。那么比如说一个国王或者是一个国家领导的话呢,在一个场合当中呢就是,给当、当时的这个场面呢就是讲话,但实际上他的这种讲话的话呢,也不仅仅是当场的这、这一群人就是,实际上它涉及到就是所管辖的对他有缘的所有的人,啊就是有有人就是。
所以说,唉,这个佛陀呢就是,虽然是当时是呃这个佛陀跟当时的这个梵天王之间的这样的一个交、呃交流和对话。但实际上呢就是呃当时我们从时间层面来讲呢就是,当时已经过去就是,我们不在那里;从环境层面来讲,我们也不在那里。但实际上呢,我们也可以说是跟这个佛陀所讲到的这个教言的对境就是。那么,我们有什么这个请求的话呢,就是他们这个所请求的这些内容的话呢也是可以说是代表我们就是。所以这个事情呢,不仅仅是佛法方面,我们世间的就是任何一个呃互相这个对话的内容的话呢就是,也有这个时间和这个空间的就是有那个类似的,啊就是有相似的这个差别啊。(师清嗓)
那么,呃当时呢就是,这个呃这些梵天王啊就是,那么他们呢就是把自己的这个宫殿呐,就是花鬘呢就是全部都供养这个佛陀之后的话呢,就是他们这样讲的,他们说是:呃奇哉啊!我们这个见到就是非常这个稀有,就我们见到了这个佛陀是,实际上呢,就是是能救护这个世间的这个大圣者。那么,他呢就是能呃,这个勉出这个众生,就劝勉就是从这个轮、三界的轮回的监狱当中呢就是可以解脱出来。
呃,藏文当中的话好像呃,意思是怎么讲的,就跟这个稍微有点方式方法上,嗯就怎么说啊,就词句上有点不同就是。意思就是说呃,就是从这个三界轮回当中,能这个超、超度或者是能、能这个救度的这个圣者就是佛陀呢,就是见到您是非常稀有啊、欢喜啊,就是这、这个意思。因为他们当时呢就是亲自就是见到了这个佛陀,而且这个佛陀的特点呢,就是让这个三界的这些众生就是从这个苦海当中可以呢就是解脱出来就是,佛陀有这个能力。其他我们世间当中的任何的什么明星也好、官员也好,还有我们的这个许许多多啊就是人们就是特别就是追随,呃就向往的,就是特别这个呃羡慕的这些这个呃偶像啊,就是这些都是不一定有的,就是所以我们可以就也可以、可以深、深深思维的(师清嗓)。
【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
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
那么呃,那么他嗯当时呢就是讲到就是是这个,呃就佛陀的话呢就是能这个了知一切这个人天的这个尊者啊,就是他用慈悲的就是悲悯呢就是所有的这个群、群萌类,啊就是所有的群生、所有的众生,啊就萌类,萌……
现在好多人就经常说是你好萌啊,你好什么(师清嗓)。呃现在我们有些、有些话都不知道现在,呃,现、嗯什么?比如说什么,以前是什么萌什么什么,现在又说是宝宝,就是宝宝饿了,呃宝宝累了,宝宝吓死了,就是实际是是我害怕了,我饿了,我痛苦了,什么……(师清嗓)所以很多,呃有时候这个时代的变化的话呢我们也不知道就是现在人在到底在说什么就是(众笑、师清嗓),我们根本不知道(师笑)他们在说什么。(师清嗓)
所以呃就是说这个呃佛陀的话呢就是慈悯啊就是就给我们这、这这些众生,呃给给我们呢就是能开启这个甘露的这种法门,广度呢就是一切世间当中的这个众生。
【于昔无量劫,空过无有佛。
世尊未出时,十方常闇瞑,
三恶道增长,阿修罗亦盛,
诸天众转减,死多堕恶道。】
啊,那么在这个往昔的这个无量劫当中呢,就是没有这个佛陀啊这个出世,就是所以呢就是现在这个出世的话呢就是确实是非常就是难得啊,就世尊的话呢,就是没有这个出世的这个时间呐,就是应该说是是十方都是是非常黑暗的,啊就是黑。正因为这样呢就是他们造的业特别多,就是三恶趣当中的众生呢就是越来越多,包括这个阿修罗也是越来越这个呃昌盛。就是所以呢,呃就是因为……(师笑、众笑)一说阿修罗的话就(师笑),他们造恶业的就是越来越多(师清嗓)。呃呃然后,嗯他们有很多的这个机会造恶业,就是这样的话呢就是那么这个呃三恶道里面就是移民的这个众生呢就是也是比较多的。呃呃然后还有这个呃天人呐就是包括人间呐就是这些众生呢就是越来越少了,就是也可以说,因为他们就是大多数是造恶业的。
就是呃“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就是我们前面、前面那个《四百论》当中也讲了吧,就是是诸异、异生,就是“多堕于恶、恶趣”。就是就大多数的这个异生的、凡夫人的话呢就是大多数都是堕入恶趣当中。前一段时间我念那个《四百论》传承的时候也说过吧,就是由于很多的这个人类的话呢就是大多数是行持不善品的,就是天天都是造业,就是就造业呢就是他们还是很擅长的,就是很有能力的,这方面很有计划的,很有这个各方面的这种这个因缘,啊就是做善事就是特别、嗯就特别难,就是做坏事就是就很、很容易。
那天有些人说是我当一个好人好还是坏人好,我说当坏人吧。那太好了,我就开心了,就是当、当好、当坏人太容易了。就是所以很多人愿意当这个坏人,就是当坏人的话呢这个世界当中是路是宽广的,就是没有什么障碍,没有什么违缘。如果当好人的话呢就是别人也看不惯,自己也很痛苦,路很窄的。就是所以说我们这个呃在这个世间当中啊,就是(师清嗓)呃很多很多的这种这个恶、呃恶人的话,就是他当时也是是这样的,因为佛没有这个出世的原因。
【不从佛闻法,常行不善事,
色力及智慧,斯等皆减少。】
那么(师清嗓),呃因为没有这个闻这个佛法呢就是经常这个行持不善业,这样的原因呢,就是包括这个身体呀、能力呀、智慧呀,都就是就明显的这种减弱,啊就是就减少,就这个很重要。我们我这句话呢就是希望大家记住啊,就是“不从佛闻法,呃这个常行呃不善事,色力呃及智慧,斯等皆减少”。啊就是希望这个大家记着。
我今天这里的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就是没有听佛法,啊就不闻思,这样、这样的话呢,就是一定会是长、长期地行持这个不善业,如果这样的话呢,就是他的这个身体呀、就是能力呀就是越来越不如法,智慧的话呢就是越来越减弱。
就像我们现在学会当中有些退、退下来了的这些人呐,他们都已经,以前是还比较可以的,就是现在、原来,就完全就是离开了这个佛法。就包括我们学院当中的,呃以前呢就是闻思比较不错的这些人呢,就是后来就是出现一些违缘就是已经离开了,离开之后呢我也慢慢慢慢做了这个打听了,就是这个人到底在什么啊?就是以前在学习成绩还是比较不错的,现在在哪里?啊现在在造恶业,很可怕的,连因果正见都没有了。所以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呢也知道这个人的下落是到底是怎么样,有时候是特别可怜的。
所以我们一般有些人呢就是可能虽然这个,哦哦不是这个智慧不是很、呃很不错,哦不不是,智智慧不是很高,但是呢就是长期能坚持下来,啊就是在这个闻思修行呢就是从来不间断就是十年二十年就是,有时候虽然这个呃在做闻思的过程当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一些麻烦。但自己一直一直坚持下来的,一直坚持下来的,这这样的话呢他的这个智慧啊、能力啊都很不错的。以前刚来的时候就是特别差的一个人的话,慢慢慢慢就是不断地努力的话,到最后呢就是真的很很优秀了。就是时间这个证明一切就是,时间长了之后呢就是自己就很多的这种努力呢就有有结果了。呃当然有些人的话以前非常不错的,智慧啊、就是自己的悲心呐、能力啊就是,这些都是很不错的。但后来因为呐就是自己就可能没有重视,尤其是没有闻法,啊就是没有听闻佛法的话呢,慢慢慢慢自相续都已经变成了另一种人了。
所以我都一般是不敢长期呆在一些大城市里面就是,不敢呢就是自己对佛法离得太远了,不然的话呢呃好像自己的这个言行举止啊就很多方面的话,最后就是变化特别大的。所以我我希望就是在座的人呐,就是把这句话应该好好的记住就是。我们现在在依靠三宝的加持,大家有听闻佛法的这个机会,但是如果我们长期的不闻佛法,长期的一些行持一些散乱的这个不善、不善业的话呢,那么你的可能将来的这个智慧啊、悲心呐,就是全部都是是越来越这个减弱啊。
就是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里面就是讲那个,缘那个(师清嗓)世俗当中的话呢就是最最好的就是是悲心就是,缘那个胜义当中的话最好的这个信心就是。那么信心和悲心的话呢,就是我们所有的这个呃这个缘这个轮涅法当中是最殊胜的。应该是《中观庄严论》里面讲的吧。但是如果你没有长期闻思的话呢,你的悲心呢就是一定会是越来越减弱,你的这个信心呢就是越来越减弱,如果你的信心和悲心这两个(师清嗓)减弱的话呢,那以后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是就完全是一种空想,或者是一种呃这个呃就不可现实的一种这个呃说法而已就是。
所以说呢我们在座的人呢就是应该呃,首先是很不容易就是遇到这个佛法就是,自己皈依佛法。啊就是呃有些是出家有有这个因缘,有些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呢有这个在家的这种这个居士身份来闻思修行的机会。但是这个也是需要长期的,就是就像现在世间人对这个家庭的维护一样就是,不断地这个充电,不断地这个努力就是。否则的话呢,我们的这个信心呐就是也并不是是永远不会变的。我们人都是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对三宝的信仰呢也是这样的。刚开始可能对三宝特别特别有好好感就是,呃就好有这种信心。过了这个五六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候呢,慢慢慢慢慢慢就是好像花朵呃、花朵的枯萎一样的就是。最后呢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就是,有这个危险性就是。
所以呃就这句话啊就我觉得很很重要,就是再三强调呢,就是大家以后呢就是要长期就是熏陶在这个佛教的教育当中的话呢,你的信心和悲心就是可能不会退的。如果你信心没有退的话呢,那么你呢就是可以这个对大乘佛教的这个闻思呢就是不会间断的。你悲心没有退的话呢,你在这个呃菩提心啊就是菩提心呢就是很容易呃保护就是,然后以菩提心的这种摄受下的话呢,也会利益众生呢就是也会就是不断地这个行持。(师清嗓)
【罪业因缘故,失乐及乐想,
住于邪见法,不识善仪则,
不蒙佛所化,常堕于恶道。】
那么接下来呢就是讲这些众生呐,就是住在这个邪见和邪法当中啊,就不认识呢就是善的这种这个仪仪则啊,就是善的这种规规则。那么不蒙这个佛的这个所化的原原因的话呢,就堕入到这个恶恶道当中,啊就是堕入这个恶道当中。(师清嗓)
【佛为世间眼,久远时乃出,
哀愍诸众生,故现于世间。
超出成正觉,我等甚欣庆,
及余一切众,喜叹未曾有。】
那么呃这个呃佛呢就是实际上是这个世间的这个明目,啊就是久远才可以出现的,那么他呢就是悲悯我们这个所有的世间的众生,呃所以呢就是出出现于于这个世间当中。而佛陀的话呢就是是超越我们的这个世间的一切就是获得了正等觉,我们这次呢就是遇到或者是见到这个佛陀的话呢,非常非常的这个欢喜啊,就是就非常的欢喜,
那么呃当时的这些梵天和还有一切众生的话呢,就是有有极其的欢喜又这个赞叹呐,就是这些都是这个前所未有。
所以当时那个梵天这个王和他们呢就是见到这个佛陀的那种信心呐,可以说是是难以用语言这个来表述啊。就是非常非常的这个欢喜就是。这种欢喜的话呢,呃我们可能世间人是无法这个想象的。
不过我们世间人呢就是可能比如说见到真理呀,就是见到这个佛陀啊、善知识的话呢,不一定那么欢喜。可能见到这个其他的有些,呃这个获得了一些世间的这个奖品呐,就是啊现在什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呃呃呃什么这个就得奖啊,就是那个时候的话呢,就是有些有些得奖都是哭得不行了就是。
前一段时间中国跟韩国打打打、打球吧,对是吧,就是然后后来那个中国中国这个呃好像获胜了,获胜以后的话呢,好多人哭的特别厉害,当场有些人都已经昏厥了就是。(众笑)呃是因为韩国跟中国这关系不太好就是,再加上就是,人其实有时候是这种这个嗔心和贪心两个都是在这个合在一起就是。
当时听说也是在、在汉地的一个城市里面就是,有各个地方的人呢就是到、到那里来去呃就是,那个让中国这个人加油吧就是。然后当时好像维持秩序的都是有两万多警察就是。后来已经获胜了,就是好长时间都是中国没有这样呃赢过就是。然后就当时就是很多年轻人都已经这个呃就是就特别特别呃高兴就是。但是我在想就是,一方面可能有一方就是特别开心的,但另一方的话呢就是特别痛苦的就是。所以(师笑)有时候呢就是我们这个人呐,就是应该是到底是欢喜的是什么呢?就是也很、很难说就是。
我们世间当中呢就是就经常讲这个呃“如贪小钱利,而舍大宝藏”,就是佛经当中,好像《十住毗婆沙说》里面也讲的吧,就是我们世间人可能真的该高兴的时候呢就是没有高兴就是,不该高兴的时候呢就是高兴得不得了就是。也是世间当中经常有这样的这种这个想法吧。不管怎么样呢,就是当时那些这个眷属的话,见到佛陀是非常非常的这个欢喜。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