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法华

民俗学-法华16如来寿量品50上

创建日期:2023-08-28

  民俗学-法华16如来寿量品50上

  《妙法莲华经》第50课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样

  荣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巴嘎达锕灿图穴么夺

  敦巴特杰坚拉香擦洛

  (师念藏文传承)

  (师清嗓)哦呀、呃(师清嗓)下面我们开始讲那个嗯《妙法莲华经》啊,嗯(师清嗓)呃那么(师清嗓)《妙法莲华经》呐、呃现在我们讲呃应该是第十六品啊,就是如来、呃如来寿量品。

  呃嗯那么首先我简单讲一下一个公案啊就是。《妙法莲华经》在《法华传记》当中呢就是说,有一个商人呐,就是跟那个其他的商人一起到大海里面去取宝。就是应该很早很早就是在迦叶如来的时时代,那么这个时候呢,那个呃就好像那些那个商人呢一直到了一个海边,就相当、相当于是现在这个码头停顿的地方一样的。在这个时候呃就是就在附近的这个寺院呐就是听到那个打那个捷捶的声音,就是僧众集中的时候,我们专门吹海螺啊打捷捶啊有这样的。

  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商人呐就是他商主呢就是他有善根的人,他很想呃可能听到那个捷捶声音的话呢,要集中僧众就是在那里有讲经说法,然后他想带一些商人一起去朝拜,呃但是嗯谁都不不愿意去就是,除了商主他自己以外谁都不愿意去。然后他自己就是去了,自已去的时候呢,刚好这个寺院里面讲那个《妙法莲华经》,而且呢就是他就讲了就是我们现在下面讲的那个呃如来寿量品呐,就是这一品呢他全部圆满的听完了就是一节课,就是这一节课呢就是他就全部都听完了。那么听完了以后呢就是回来呢就是,然后这个上、上那个呃就是船呐就是,然后直接就是开回去的时候呢,遇到海浪就是其他这个商人呢全部都被淹死了,然后只有刚才那个商主呢就是没有死。后来就是回到岸间之后、回到岸边之后的话呢,有一天托梦啊,就是他因为这次就是不会遇难的主要原因的话呢,听一节课《妙法莲华经》的功德而导致。

  啊就是所以呢啊就我们这个世间当中也是经常,就是可能出现呃地水火风啊就是四大的灾难就是频频发生,那么这个时候依靠这个佛经的这种谛实力,不可思议的功德的话呢,也是免除很多灾难,啊就是。这是呃也是以前的有这么一个这个公案。(师清嗓)那么这也是跟我们的这一品呐就是有关系,所以在这里就是简单讲一下。

  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就讲那个呃这个《妙法莲华经》呐,就是呃那么现在呢呃就正在讲那个就是十、十五品当中呢就是讲了、讲了这个当时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呐,就是就前面的这个大地当中涌现了很多的菩萨啊就是。然后呢呃就、就前面呢、就在这个前面的话呢,就是佛陀要准、准备说是要示现这个涅樂的话呢,那么其他这个如、呃佛、佛、哦菩萨就是他们愿意受持《妙法莲华经》。那么这个时候佛陀就是说是不用你们,就是我自已有那个呃很多的菩萨就是,那个时候呢就是有恒河沙数的非常多的菩萨呢就是涌现,那么这个时候呃就佛陀说是,这是我这个发心以后啊就是是我培养出来的,就是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的话培养出来的。

  那么这个时候呢很多人都想不可能的事情,就是佛陀啊成就这个四十、四十几年呐,而且这么多的菩萨,短短的时间当中那是不可能的。就像一个呃这个二十五岁的一个人呐,就是说是一百岁的就是老人就是,他就是我的儿子,就是这样互相承认一样的,就是在世间现实当中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正在这样就是产生这个疑问的时候呢,就是那么这个佛陀呢,就是下面就是我们这一品当中呢就要回答这个问题。

  啊就是实际上呢就我会有这么多的菩萨,但是这些菩萨呐就是并不是那个呃就是不合理的,啊就是是合理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成就呢,在我们一般的共同的所化众生面前,显现是什么呢就是佛陀呢就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我们这个世界当中呢就是产生一个这样的义成王、王子也好,悉达多太子也好,这么一个人就是出现成就成道就这样来的。这就是我们共同的所化众生面前显现的,但真正的这个不共的呃就是大乘的这个菩萨和大乘的这种众生面前的话呢,实际上这个佛啊就很早很早很早以前都是已经……

  就我们现在的这个释迦牟尼佛呐并不是印度的这个成就,就是只不过是只是在我们众生面前现前而已的,实际上是他很早很早以前都是已经这个成就过。这个时间的话呢就是今天就是主要讲的,如果他、我们知道是这个佛陀就是实际上成佛的时间是特别特别早,那这样的话呐就是我们都知道,是他、我们、在我们面前就是可能两千五百多年,或者说是当时那个四十多年的这种成就的话呢,只不过是众生面前这个显示而已,这一点呢就是大乘佛教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啊。

  因为佛陀呢就是在不同的众生面前,他会宣说各种不同的这个深浅不同的这种法门,那么这个是其他的这个任何的宗教的教主呢,也许可能就是非常这个罕见的。因此我们作为佛教徒的话呢,一定要懂得大乘佛教的非常的这个甚深的深奥的这些实相,否则呢就是我们就是跟着一些这个呃共同乘的一些行人呐,或者说我们跟着一些世间的啊就是一些学术界的人的这个说法而已的话呢,作为一个佛教徒根本没有深入这个呃就是经藏啊,就是没有这个深入经藏就是。所以这个呢就是非常关键呐。

  那么我们下面呐,今天的这个内容呢,一方面就是比较筒单就是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这个。字面上大家过都可以,但是呢另一方面的话呢就是的确内、内容又很甚深的。但这样的甚深呢,我们每一个人可能佛教的这个根机不同吧,有些人是虔诚、呃这个深信不疑,就是这从中呢就是应该得到很多很多的这种收获,有些人的话呢恐怕是半信半疑啊,有些人的话觉得可能这是很这很奇妙的,就是到底为什么这样?就只相信自己的分别念,不相信如来的智慧,或者呢就是只相信我们自己的这种呃推断、推断的这种智慧,而不相信的话呢就是那么这个事势理啊就是,这方面呢呃我们自己啊……

  当然你有就可以完全不信就是,但是有时候的话呢我们这个可不可靠自己的分别念。其实我们在整个世界啊,浩瀚无垠的世界当中,我们懂得多少,就不要说过去的多少,呃未来的多少,我们现在这个现实生活当中的话呢,我们呃这个现有的整个世界当中的这些的知识的多少分之这个我们会了解的就是,所以说呢呃就平时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这些智者们呐,有时候也有非、非常必要就是内观自己,反呃就是也反省自己吧。(师清嗓)

  【如来寿量品第十五】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那下面我们就、就字面上啊就跟大家简单地这个介绍一下,呃就这个时候呢啊就佛陀啊就是就告诉这个诸菩萨和所有的一切的这个大众,就是说是这个善男子啊,你们呢,应该这个呃信解这个如来的这种谛实啊、真诚的这个诚实语和谛实语啊,就如來的这个金刚语,如来的谛实语,如来的这个诚实语。就是这样的这个语言呢就是一定要这个相信就是。因为这个为什么佛陀呢就是再三这样讲呢就是,这个下面的有些、有些道理的话呢,我们一般的可能呃凡夫人不用说是即使这个这里面很多的大菩萨的话呢,就可能会有时候就是很难这个相信。

  所以呢,就是佛陀就是有些特别重要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呢,那么就是再三地讲啊,就又、又、又再次的告诉大众的话呢,就是你们一定要就是应当呢呃就是信解啊,就是应该相信什么呢?就是如来的这个真实的这个金刚语言。又再次的告诉啊就是说是,告诉大众呢,你们就是应当啊就是相信,应、应、应、应该呢就是相信这个如来的真实谛语言。啊就这样的话呢,就在这里啊,就是在这个经文当中,藏文当中也是这样的,汉语当中呢,汉文当中呢也是这样的,就是再三地就是重要的问题就是说这个三遍,啊就是。

  以前,呃现在好像不是那么火就是,在大概是可能三四年前吧,就是三四、两三年前吧、两、两、两、两三年前的话呢一直是这样讲就是,重要的这个事情呃就是说三遍,就是“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众笑)就是就这样的,重要的事情呢就是等等等的,还有很多很多的,这个,呃就是呃……

  原来我们去那个本焕老和尚那里就是,然后我前面有一个人就是,呃他、他说是:“我要想发财。”然后本焕老和尚有个东西,忘了是什么东西,给他就是加持,好像一个棍棒一样的,呃就是说:“发财!发财!发大财!”(众笑)呃,然后然后就我、我就轮到我了就是,我也就是求加持就是,然后去了。他说:“发心!发心!发大心!”(众笑,师笑,师清嗓)。呃所以,就是这、这也是可能重要的这个事情呐,就是可能说三遍吧,对吧?呃就上师们加持的时候,也是是、也是是这样的。

  就所以你看佛陀呢,呃就是佛陀也是再三地就是讲,你们一定要相信好好地听我的真实语,你们好、一定要相信就是我的真实语,好好地这个听受就是,说了三遍。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那么说了三遍,这个时候呢,就是菩萨大众,还有这个弥勒菩萨为主吧就是,因为这里呢弥、弥勒菩萨为首。那么弥勒菩萨为首的这些菩萨大众呢,合掌这个呃就请求佛言,就是说:世尊呐,就是希望呢请你就是告诉我们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啊,就前面都、大家都是这个怀疑重重,就是那么请你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呢就是一定会是信受这个佛的这个真实语言。啊就是,然后如此的话呢就是说了这个三遍,啊就是。说是:佛呢请你这个告诉我们就是,那么我们呢一定会是信受你的这个金刚语言。请你告诉我们就是,我们呢一定会是这个接受你的金刚语言。嗯就这样,就是说了这个三遍,啊就是他们也……

  呃其实我们这个很重要的,(师诵藏文)就是,我们古大德的话呢也是这样讲的,非常那个重要的一些事情的话呢,一句话可以重复两遍就是。以前(师清嗓),法王如意宝的那个《忠言心之明点》呐,就是呃前面就是讲那个,什么那个就是(师清嗓),那个闻、闻、呃闻所、闻所智慧啊,就是然后思所智慧啊、修所智慧,修所智慧的时候呢,再三地就是说了这个呃三遍啊就是。

  (师诵藏文)

  嗯嗯,什么什么什么后面一句忘了(师清嗓),呃嗯(师诵藏文)……什么就,凡是法王如意宝也是就是讲闻思修行的时候,我们的这个修行呐,就是也呃再三地那个要求大家这个修行啊,啊即使呃就精通一切经论的这些大师的话呢,如果没有调伏自己的相续的话呢,就像鹦鹉学舌一样的,一定要调伏自己的这个相续啊,就是这样讲的。

  所以,呃就任何前辈的大德也好,就或者我们世间当中的话呢非常重要的事情的话呢,你就可以说两遍、说三遍就是,都非常有、有必要的。包括我们呃法师们就是讲、讲经说法的时候呢,有些教证的话呢就是可以就是引用两三遍呐,或者说是有些道理的话呢就是再三就是给大家重复,这样以后呢就是这个记、呃就记忆就比较这个深刻啊。

  就以前上师如意宝的有些教证的话呢,就是天天用就是,今天也用、明天也用,这样以后听者呢……有些听者好像觉得是:怎么昨天也用了,今天也用了。昨天我讲了一个事情的话呢,就是我们一个人说是:“您至少也是用了三遍。”就是说。我说:“至少用三遍的话呢……”呃我就是讲什么那个,嗯什么,呃就是讲百字明的时候,就讲明、百字明的时候,我说是一个警察就是怎么样修、修这个百字明,就是法王如意宝身边。然后有一个道友就说是:“你把这个公案呢,至少也给我们讲了三遍就是。”这说明呢就是这个是很重要就是。别人、这样的身份的人都是修百字明的话,我们穿着出家的衣服呢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不修就是。但是很多人呢可能没有想到这样就是,“哇!这个怎么这么多重复啊!我这么聪明的人面前,还要说这样的话,多、多嗯没有必要啊。”就可能会这样想的。其实有时候有必要那个呃再三地重复,对吧?(师清嗓)

  那么,这个时候啊就是,就互相都那个,佛陀说是你们一定要记住、一定要这个相信就是,然后那个呃这个弟子们呢,说我们一定会是这个相信你,我们不会产生怀疑。就不像我们一样,我们可能是稍微就是有一些对自己的分别念不相合的时候,就经常呢就是产生各种各样的邪知邪念。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世尊就是知道菩萨们呢,就是再三地这个呃这个劝请、再三地祈请呐,就是一直不停、不停地祈请。那么就是这样的原因呢,就是告诉啊,就是说:“你们呢应该好好地这个谛听,那么如来的这个秘密神通之力的话呢就是可以给你们就是宣讲。”那么宣讲的时候,一切的呃这个世间当中的天呐、人类啊,还有这个阿修罗,啊就是非天。那么这些的话呢,大家都觉得是,就是如今的这个释迦牟尼佛呢,实际上是是供养就是、呃那个时候说的就是,当时呢是从那个释迦族的这个王宫当中呢就是就开始这个出家,然后呢就是去这个伽耶城啊。就伽耶城呢,就是跟这个昨、昨天前面也、我们不是讲了嘛,就是伽耶城不远的地方就是在坐、坐道场啊。就是他当时那个先就是从那个尼、尼连禅河那边就是苦行六年就。然后呢就是到这个菩提伽耶,也就是说是金刚座,在金刚座呢就是开始这个成道,获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

  这是我们世间当中的也是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我原来也是讲过吧,就是我们可能那个释、《释尊广传·白莲花传(论)》就是,那么这个学了以后的话呢,原来知道是:哦!释迎牟尼佛即生当中看起来一位净饭王的王子,就是开始这个出家,出家以后成佛。就是这是我们特别共同的就是,一般一般的共同乘呐,他们面前所显示的。实际上在共同乘的啊这个所化众生面前的话呢,就是有这么多的多生累劫当中,这个就圆满这个六、六资粮啊,就六波罗蜜多和二资粮,就是这样来的。

  但这个呢就是跟大乘的这个观点的话呢更不同的就是。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天人也、好多天人也是这样的,人间也是这样的。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人,这个不管是这个跳那个释迦牟尼佛的这个舞蹈也好就是,演电影也好,还有平时有些学术研究者的话,你们的呃什么那个呃悉达多太子。

  那天我们有个领导(师清嗓)啊什么,世间就当中的有个领导,他自己呃去、去印度就是,好像去、去出差吧,就然后呃给部分的一些这个僧人呢,就是买了一些呃念珠就是。说是呃你们佛、佛教的那个什么悉、悉、达、达、达、多、多、多,悉、悉多多呃(众笑)(师笑)他、他自己先说的是悉达多好像,说好了就,后来就说是“悉多多”(众笑)(师笑)他说是他这个成就,呃就是那个王子就是,他成就呃他就悟、悟道的地方就是,他就经常这样讲的。所以我们世间人的话呢就想释迦牟尼佛是一个王子,就是然后他就开悟了,啊就或者苦行六年就是特别简单的就是,这是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就是呃就、就没有什么了就是,就更、更多没有什么了,就这样认为的。

  【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但实际上呢就是佛告诉善男子啊,就是呃我真正的这个成佛的话呢,就是实际上是很早很早以前呐,就无量无边千百亿、千百亿啊,千百万亿这个那由他的劫,就特别特别多的这个劫,啊这、这、这样的这种这个呃很早很早以前呐。那么这个呢又可以比喻来说明,比喻来说明的话这个比喻是比较呃就那个我们可能很、很难相信吧,(师笑)可能刚才也呃就很难就是,很难表示的。

  【譬如五百 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

  譬如说是这个五百这个千万亿那由他的这个阿僧祇劫,三千大千世界啊,就这个阿僧、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我们学过《俱舍论》大家都知道,特别特别多的一个世界,那么呃就五百个这个千万亿那由他的这个阿,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啊,那么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这个是指的是这么多的世界啊,就非常非常多的这个世界。那么这个多的所有的世界呢,假使有些人呢把这些所有的世界呢,就是全部磨成这个很小很小的这个微尘啊,你看三千大千世界的全部呢就是微、就是磨成这个全部做成一个很小很小的这个微尘呐。

  那这样的话假如说是整个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话,有一亿个微尘或者百、百亿个微尘就是这么多的话呢,然后拿着这些微尘呢就是往这个东方,啊就是往东方呢五百千万呢那由旬,这个呃这个阿僧祇的这种国土哇就是国土,到了一个就这么远的地方到了以后呢就是。由你扔下一个微尘,然后呢又不断地走就是,又是往东方行,最后的话呢就是也是把所有的这些微尘呐就是全部都已经尽、尽了,啊就是呃刚才整个三千大千,这么多的三千大千的全部微尘。然后呢就是五百就是千万亿的这个国土以外呢,就是又扔一个,又扔一个微尘,又、又这个不断地走,又扔一个微尘,又扔一个微尘,这样的话呢那最后刚才我们这个呃所有的大千世界的呃这个这些微尘呢就全部都用完了,那么这样的话呢就是。

  【诸善男子,于意云何? 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呃这个佛告诉这个善男子啊,你是怎么想的就是,这样的世界呢就是会不会多,那当然非常多啊,就是不可思议就是。就他的整个这个呃就计算的话,我们心里面也是没办法想象的,我们这个现在这个用什么呃这个电脑算的话呢也没办法的,然后呃电子計算机算的话都是没办法就是,这个电子计算都是就是打几个就、就后面就、就不行了就是,大家都知道呃。(师清嗓)(师喝水)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

  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弥勒菩萨等那个就是请示这个佛啊,就是说是世尊呐,就这样的这个世界呢就是无量无边的,我们用这个算的话呢就是没办法算的,用这个心里面想的话呢就是也没办法涉及的,不仅是我们这个……

  【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

  呃他说所有的这个声闻呐,辟支佛啊,他们都无漏的这种智慧来去思维的话呢,就是也不会这个呃能了知这个他的最究竟的这个结果啊就,那么啊不仅是这些小乘的这个僧人不能就是边找到它的边际。我们就是安住于呃就是呃什么,就是呃住我们这个等住呃阿惟越、阿惟越致吧。阿唯越致是不退转的果位,就我们这个我等这些住于那个已经安住在不退转果位的这些菩萨啊,这些菩萨的话呢,也是就是怎么样用自己的智慧来去算的话,都是也、也没有办法的,啊就也、也没有办法的。(师清嗓)

  【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那么(师清嗓)(师咳嗽)呃那么我、我这个世尊呐,就是这样呃这、这样的这个世界呢就是确实这个无、无、无量无边的,啊就确实呃这个无量、无量无边的,就是这、这样呃就……(师清嗓)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佛告诉呃这些呃菩萨啊,就是说是呃你们这些这个善男子啊,就是今天呢就是我可以非常呃明确地呃就是宣讲,就是明确地就是可以告诉你们,那么这些世界呢就是如果是有著的微尘,或者是没有著的微尘,全部呢就是作为微尘。那么一个微尘就是作一个劫,那么这样来算的话呢,我成就以来呢还要就是,就是我成就以来的时间算的话呢,已经超越了就是更多的。

  意思是什么呢就刚才就是讲了,啊就是我、我们整个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的微尘呢,就是过了这个五、五百就是千万那由他劫呃,那由他的世界以后再扔一个,再扔一个,这样下去的话呢,就是那么这里也讲了,这样的世界啊若、若著这个微尘就是。因为又过了这个五、五百千万的那由他的这个地方啊,就扔一个微尘的话呢,就是这个微尘是已经呃接触这个世间就是,这个是一个。那么有些的话呢就是没有接触微尘就是,中间就是好几个世界的话呢就是全部是没有接触微尘的,那么这样不管是接触微尘也好,没有接触微尘也好,所有的整个你所涉及到的这些的啊这个刹土,啊就是这个世界呢就是全部总合起来,然后总合起来呢就是再把那个呃全部捏成,做成呃这个微,呃就是呃这种微尘啊。微尘的话呢那特别特别多的,那么这些每一个微尘呢就是作为这个一个劫来算,那么这样一个劫来算的话那特别多的。那么说佛陀呢就是成佛以来的话呢,实际上是已经过了这个千百万亿的就是这些这个劫啊,就是这、这些劫,已经超过了这些劫,那这样的话呢啊确实我们这个用一般的这个世间的这个数字来算的话都是根本没办法,一般的我们的这个啊,就是分别念也好,这个声闻缘觉的智慧也好,啊不退转这个地的这些菩萨的智慧的话呢,都没有办法来这个衡量,就都没有办法的。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然后佛就是这样说的,就是他说我从那个成佛以来的话呢,我就常常呢就是住在这个娑婆世界呢,就是教化这些众生呐;就那么还有呢就是不仅是我在这个娑婆世界当中呢就是,成佛以来一直教化这些所有的众生;还有在其他的地方,啊就百千万亿那由他的这个阿僧祇的国土当中的话呢,也会就是利、利益这些众生。就所以呢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啊,就是那么佛陀在这么长时间以来,这么多的世界当中,以这种方式来利益众生的话呢,那哪天那个从地里面涌现出来的这个恒河沙数的菩萨都是不算什么就是。可能我们在这里呃这个现场的话呢,我们也会感觉得到就是,虽然就是所谓的恒河沙数的这种菩萨呢,就是还是非常多的,但是呢实际上是跟这个比,这个数字相比较起来的话呢,也不算什么多啊就是。所以呢如来的这种这个呃整个成佛以来的呃时间的话呢,就是的确也是是呃不可思议就是。

  不仅是如来成佛以来的这个时间吧。好像那个呃就《合部金光明经》当中呢就是也是有、有这样的这个教证就是,意思就是说呢,不仅是如来就是成佛以来的这个时间也是特别漫长的,而且如来的这种呃整个呃这个寿命呐就是,这些也是用这个大地的这种微尘呢没办法,呃就是核算吧就是呃,“一切大地,可知尘数,呃无有能算,释尊呃什么,呃寿命吧(《合部金光明经》一切大地,可知尘数,无有能算,释尊寿命。)”,就是这样讲的。就是所以整个大地的话呢,我们都可以就是用微尘来可以这个衡量啊衡量,可是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这种寿命的话呢就是用这个微尘或者是用任何方法来就是算的话呢就是,很难就是能这个统计呀,就能、能、能算出来。

  呃就这一点的话呢,那么就是如来的这种呃这个从呃无始以来也好,就是从很长时间以来,如来呢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度化众生的话,这是的确也是是不可思议的。包括我们还有那个《大宝积经》当中也是讲了,有一个呃菩萨啊,就是呃佛、佛陀,他自己说,佛陀他自己说是:“有一个叫做因陀幢王如来,因陀幢呃幢呃,呃幢王如来”,那么他说,呃,就是佛陀当时这个在眷属当中说是:“我已经变成、变成就是这个如来就是,然后这个如来跟我就是无二无别的。”

  那么当时很多的这种眷属呢就是,佛陀问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不回答的,后来呢就是文殊菩萨就是呃就答啊,就是文殊菩萨就是回答,就是说是:“如来呢就是在无量无边的世界当中的话呢,实际上是显示各种各样的身、身体就是。”

  这是完全是呃合理的,啊就是“不舍初发心,彼彼处、处处现”,好像那个也是《大宝积经》里面讲的就是,“更于未来世,示现无量佛”,就是佛陀呢就是在不同的这个场合当中显现不同的身、过去啊就是不同的这个身相。那么“更于未来世”就是更是那个在未来的这个世界当中的话呢就是,那么显现呃就是出、示现无量无边的这个身相。啊所以我们在这里呢呃主要呃想讲的是什么呢?(《大宝积经》不舍初发心,彼彼处处现,更于未来世,示现无量佛)

  我们很多人认为释迦牟尼佛这个呃成就转法轮离现在多少?两千五百多年就是,很多人就开始这样认为的。但是这种说法呢只是对这个共同乘的世间人面前可以这样讲。因为他们都很执著这个数量的,但是真正的大乘佛教角度来讲的话呢,佛陀成佛到现在是没办法用这个年龄来算的,就所以说呢这个问题呢很多佛教徒是根本不明白的。啊就世间人不明白是情有可原的,可是我们大乘佛教徒呢也不知道就是释迦牟尼佛(师清嗓),就是呃这个是一般的一个凡夫人就是,然后呢呃就是他呃就听、听了几堂课,然后后来苦行了就是,然后、然后呢他就比较能干的一个孩子就是,是、是这样、这样认为的话呢,那就是这是一个大邪见,对吧?

  就我们很多佛教徒真的,可能有些人的邪见呢就是一直这样、这样。因为没有、没有学习一些呃这个大乘的经典,也没有学习密宗的,密宗的这个续部当中的话有、更有不可思议的解释方法,就所以,的确是我们的智慧是有限的就是,大家呢呃就什么?那个呃“无信汝意”就是,那个呃什么?呃,贤呃什么《贤愚经》还是《百业经》里面哪里讲的,就是“无信汝意”就是不要相信你的意识就是,呃就是也就是说你不要相、相信,啊?(师喝水)哦,嗯,什么?四十、《四十二章经》是吧?好嘛,这个算你们赢了。(师笑、众笑)没有,《百业经》不是那个,贤愚、《贤愚经》当中也有这样的词。有吧?不信的话你们百度一下。(众笑)(师笑)开玩笑,课堂上不要拿手机啊。(师清嗓)呃,应该有。(《四十二章经》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

  下面(师清嗓)就讲那个佛陀啊,就是说那个,就告诉这个诸位善男子啊就是,“在这个中间呢”,佛陀就是说是:“这个燃灯佛等等就是,又宣言就是入于涅槃。那么这是实际上呢就是是方、方便就是分别的。”也就是说是佛陀在整个成道的这个过程当中的话呢就是经常在佛经当中啊,包括就是像那个贤、贤《贤劫经》呐就是,《贤劫经》里面说是,佛陀这个在燃灯佛面前得到授记就是,然后过了九十一个劫以后呢,获得这个佛果,就那么佛名就叫做是释迦牟尼佛等等,有这样的。

  所以呢,在中间呢就是不同的经典当中就是有说这个,佛陀受到这个燃灯佛的这个授记呀,然后呢就是中间就是转法轮呐,后来呢就是示现涅槃呐等等,就是很多很多的这样的说法。其实这些呢就是不了义的,啊就是这是佛是为了这个方便众生而……并不是是真正这个燃灯佛面前就是获得授记啊就是,虽然有显现上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呢就是这个是并不是很究竟的。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

  然后佛告诉那个诸善男子啊,就是“如果众生来到这个我面前,那么我呐就是以这个佛”,当时释迦牟尼佛这样讲的,“呃就如果有些众生来的话,我以这个佛的这个智慧和眼睛,慧眼来就是,然后观察,就是这个众生的根机啊、就是利钝呐、然后他就是能不能就是可以对他就是相应、应机施法。”

  【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

  “ 那么处处呢就是说就是”,呃就然后看到这些众生的话呢就是,佛陀自己的这种包括名字、名字啊、他的这个年纪大小啊、呃教言呐等等就,包括示现、示现一些涅槃呐,这些都是不同的众生面前就是会说不同的。啊就是我们这个佛陀的话呐就是有十个名号吧就是,就十个名号,什么如来啊、真如啊就是,还有这个呃善逝啊等等就是,有很多的这种名号。呃那么这个在众生面前,一般我们大多数的所化众生面前呢,示现什么呢?就是示现这个佛陀就是住世是这个八十岁就是。

  有些小乘的呃这个经典里面也有九十、呃七十九岁,也有这样的。那么还有就是最后呢就是入于涅槃等等就是,这些是在共同乘的不同的根机面前显现。其实这个真的、真的有必要的就是。佛陀的名称不同啊、佛陀的这个佛像不同啊、佛陀的这种庄严不同的话呢,就是呃就完全是这个可以的。呃不仅是佛陀就是,我们有时候去不同的地方的话呢,也有不同的名称就是。

  我都有些去、去一些呃学校的时候,有些呢呃一般世间的一些学校里面去的时候,有些呃就不太方便就,说是“可不可以给您叫、讲那个教授就是”,呃然后我说“可以”,因为以前有些学校里面得过一些什么,呃客座教授啊,真正的教授都是我们肯定得不到的,但是呢就客座教授啊、名称上的教授的话,我说是“可以就是”,所以有些说是索教授就是;然后有些、有些说是老师就是;然后有些呢就是说是堪布;有些说是可不可以说仁波切?“仁波切最好不要说了”,我说,呃(师笑)然后、然后呃有、有、有些说,有一个老师呢就是他把我的名字就是说是呃就是“堪布”呢就是他就说成“湛布”就是,(师笑、众笑)湛江的湛就是那个,呃“湛布吉达索”就是(师笑、众笑、师清嗓),他本身也可能不太、不太认识就是,所以他就把这几个当中就是就,他一直就介绍的时候就是“湛布吉达索”(师笑、师清嗓,众笑)

  呃,所以有时候,的确我们一般世间的一个人的话呢,在不同的人面前的话,可能你们也以后也这样的。就在不同的场合当中呢,有些面前就是说这个堪布,好像藏族的话呢有些堪布的话,好、好一点。有些汉汉地的一些呃寺院里面去的时候呢,堪布他们都不懂就是,若如果说法师的话呢呃就也可以。凡是我们名字呢如果不是很过分的话呢就是都、都可以让他们用,就是怎,不管怎么样就是,他怎怎么喜欢“湛布”也好就是(师笑),然后(师笑),然后呃就……(师笑)。我们藏藏族的有些名字不好用,就是所以有些、有些那个佛教徒的话基本上可能会、会说我们的名字,然后非佛教徒的话呢,就是他,就读的时候特别、特别奇怪的,然后就呃、呃,可能首先没有看吧就是,然后正在读的时候他又忘了就是,然后又看,就看的时候又读错了就是(师清嗓),有这样的。

  就是所以有时候我在想那个,就是不要说佛陀,就是我们世间的一些人的话呢就是用不同的名称啊,就包括我们有些道友也是,就是在、去汉地的时候就是用另外一种名字,到家里的时候另外一个名字,有些亲朋好友面前呢,是用、用另外、另外一种那个比较奇怪的名字。

  现在有些网上都、网上的这些小孩子的话呢就是,互相都取的特别特别奇怪的名字,就所以呢就谁都不会认识就是,就他们就是,尤其是现在什么微信的名字啊,网名呐,就是这些的话呢,每个人不知道就是有时候这个人就是什么这个猫啊,就是什么小狗啊,就是什么猪啊,就是等等。就是就凡是就是有一些很难看的啊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就是名称,那么这样的话呢,这也是可能是度化众生吧。此如说我叫小猫的话呢,可能喜欢猫的很多众生呢就是他可以能度化就是,这肯定是这个原因,所以……(师清嗓)。

  【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那么就是他这里也讲了以种种方便就是宣说了就是微妙的法,让这些众生呢就是这个、呃、呃就发那个欢喜心,啊就是因为佛陀他的名称呐,他的、包括他示现自己的这种身相的话呢,就是有很多很多的就是不同的这种这个呃显现。

  来源:非官网,“终校虚静”

上一篇:民俗学-法华15从地涌出品49下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