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备忘录28课3金刚萨埵
《前行备忘录》【第二十八课/第三节】
八邪行
【八邪罪:如云:“诋毁白法赞黑法,减低行善之资粮,扰乱信士之内心,舍弃上师尊道友,脱离坛城对治八。”】
八邪行:如云:“诋毁白法赞黑法,减低行善之资粮,扰乱信士之内心,舍弃上师尊道友,脱离坛城对治八。“一共有八种。
【1.诽谤白法;】
第一个是诽谤白法。白法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所有的一切善法。若要是诽谤成办快乐的缘起,诽谤这样的善法,称之为八邪罪之一。
【2.赞叹黑法;】
第二、赞叹黑法,就是赞叹业及烦恼,说要是这样做非常好等等。与正法相违的一切都称之为黑法。说像贪嗔痴烦恼是功德的可能不会多,但有时候与世间八法搅杂在一起的行为,会有人去赞叹。若是这样的话,即为八种邪罪中的第二种。
【3.对行善者积累资粮从中作梗,减少他们的资粮;】
第三、对行善者积累资粮从中作梗,减少他们的资粮。这个不仅仅是对一个修行之者造违缘,即便一个修行好的人,你跑到他家去聊天,会对他积累资粮造成违缘,这样的行为都是八邪罪之一。这两天一直都在传讲,我们这边也有很多精进的弟子,但是有些不负责任的,不管别人修不修法,只要想进去的话就开始敲门,一直到开门为止。是的这个修行者听从了你的话,跟随着你说一些无聊的事,但是由于你给这个修法者积累资粮带来违缘的缘故,就造下了八邪罪之一啊!平常这些我们都要铭记心中,他人在修法的时候决不能去打扰,明明知道他人在打坐,还去问能不能借个东西,你要是真正要借的话,等他出定的时候再去说。这些罪过都是非常大的。很多修行者总认为,自己现在行持的是一切乘法之顶点,所以小小的毛病可能不会对自己带来多大的障碍。实际上它会带来很大很大的障碍,这些小的事情都必须要做到为重。这里对行善者积累资粮从中作梗主要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别人修法的时候去打扰,去说一些无聊的话等等。只要对修行者积累资粮造成违缘,就已经造下了八邪罪之一。
【4.对修善的信士说难听之语而扰乱其心。】
第四、对修善的信士说难听的话语而扰乱其心。我们再举个例子,这里头已经含摄了十四条根本誓言里面的一些戒条。比如一个想进入密乘的弟子,有这样信心的人,对他进入密乘从中作梗,比如说“像你这样的根机修密宗,不可能的,你绝不能成就,尤其你这么老啦,怎么行呢?显然你现在从事的很多事情都和佛法不相融,像你这种不能修密宗”等等。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但实际当中已经造下了八邪罪之一啊!由于扰乱这些具有信心者的心。他初次开始进入佛门的时候,不管对哪一乘的佛法生起信心,你以不好听的话说他所修这个法不可能成就等等,即造下了八邪罪之一。绝不能这样。前两天我们在讲发心的时候已经提示过,四摄当中的爱语摄要求说话文雅一些,不能自己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一切僧众都可以作为救度一切众生之怙主,那我们必须得具备四摄。
四摄
第一、布施摄。当别人很多条件方面不具有的时候,应该从法乃至财物方面做布施。
第二、爱语摄。初次进入佛门的弟子,由于对佛法不懂的缘故乃至对法也会产生一些疑问,所以导师在说话时要用慈祥乃至爱语的方式告诫他人,决不能面容忿怒、口出恶言等。
第三、利行摄。利行摄指的是什么?根据众生的意乐而传讲相应的法。不能扰乱具有信心者的内心,而令其对法生起疑问和诽谤等。比如以前我在汉地遇到过一个老年人,他也算是一个名人吧,接触我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对我的信心非常大,但一直没听说要修什么法。有一天我就冒昧地问了他一句:“我们认识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你对我的信心不能算是很诚信,但相对来说也非常恭敬,为什么一直没听到你要求法呢?”他说:“我怎么能修法,像我平常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必然会有抽烟、喝酒的场合,我这样的人怎么能修法呢?我早就想修法,但都说抽烟喝酒的人不能修法,所以就一直不敢提出求法的要求。”若要是一个具备有戒体的出家人告诉他这样的话,就已经犯了八邪罪之一。他本来有信心想好好修法,但就是由于你一句话而放弃了这样的想法。要记住的是,在《释迦牟尼佛广传》之中不也有很多渔民吗,释迦牟尼佛连这些都可以摄受为修学佛法乃至成办解脱的行列之中,为什么有一点点罪过却要抛弃呢?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针对八万四千不同的根机,而传讲八万四千个不同方便道,若要是仅仅依靠一种的话,那现前我们在座的弟子谁如释迦牟尼佛,那只有全都滚蛋吗?不是这样摄受的。
是的,他可能抽烟喝酒,但是抽烟喝酒之外的很多恶行可以禁止啊!随着他的见解逐渐增上,会觉得抽烟、喝酒不是好事,慢慢可以消尽。我们讲解五道的时候,先从资粮道开始入手,再进入加行道,并没有说,你没有达到见地之下全都滚蛋,不是这样讲的吧。要记住,这些都非常重要。行持什么样的一个善法它都得有一个过程,我们总不能说一进入佛门之后就没有烦恼,业及烦恼统统已经消尽,不可能的,有时候我们的烦恼还会更加沉重。由于我们有烦恼的缘故,这位导师就说“你滚蛋吧,你烦恼太沉重”,没有这么传讲过的。所以要记住,讲解一些难听的话,令一个具有信心者的心被扰乱,已经犯了八邪罪之一,罪过非常大的。
现前在汉地类似显现的人可多得不得了,像很多人劝弟子们说“你修的这个法不好,修那样的法不好”,可能就在我们所传讲的之中。
现前很多弟子都认为:自己想到哪里去求个法,好像导师不是很高兴。非常高兴,我前两天已经说过,当你们出去求法,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一点上品的见解,即便是下品,也给我带一些理论知识回来,那我也非常高兴。告诫你们不要往外跑的缘故是什么呢?因为这边还可以修学一些法,一到外面的时候完全扰乱自己的内心,回来的时候,本来是凡夫,变成更加凡夫的一个人,所以导师心里就不欢喜。但这还不是站在佛法的立场之中吗?没有掺有丝毫私心。像四摄当中的利行摄,哪有犯的,决定没有犯的。我天天在告诫你们,我摄受弟子的方便是什么呢?不管你在哪一位导师面前修学佛法,只要令自己的智慧增长,理论越来越通达,那我非常非常高兴。你们千里迢迢来到这儿,不就是为了这个法而来的吗?不管在哪一位导师面前得到。这两年,幸亏这边还有很多高僧大德为你们传讲佛法,你们在求的过程当中我都是非常赞叹。但是前提是什么?见解和智慧方面必须要提高一层,这是我最大的希望。与刚刚所传讲的这个八邪行当中的第四条完全没有违背,一点都没有违背。不是说修学其他的法,比如说去受个灌顶,就说灌顶没有功德等等,我从此没有说过,灌顶的功德可大得不得了。但现前针对个人的根机,你即便去求这样的法,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一点见解和智慧回来,我是这么告诫劝说你们的。但跑到那边什么都没有得到,那可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啊!有人要是问有什么教证吗?历代高僧大德曰:“法不依正法而行持法,反成为堕入三恶趣之因。”这就是我的教证,这就是第三利行摄。
第四、同事摄。你为弟子们讲什么法,这位导师就得修什么法,这样弟子见解增长就会更高一些。往昔阿底峡尊者进藏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对仲敦巴说:他的一位弟子今天修行并不是很好,所以自己应该好好修法。仲敦巴就想:他的弟子在印度修行不好,导师在这边修行有什么意义啊。阿底峡尊者说:若要是没有意义的话,那又何必依止导师呢?为弟子传讲什么样的法,导师也紧跟随着修学什么样的法。平常我真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当我对无常的概念感受非常深刻的时候,这时候即便为谁讲解无常效果可能都非常好;要是平常不做修行的很多法,即便赐予给你们,也就是那么回事。就像前两天我们在传讲外三部和内三部当中的生圆次第,像这些法平常在修吗?按照我们本传承的修学方式,修学的非常少,所以讲的时候也就变成一种理论。其外实际修学当中的一些法,在为你们传讲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修行,所以感受乃至讲法当中说服力更强一些。
要记住,四摄非常重要,不能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话会犯很大的戒啊。在汉地类似这样显现的人有很多。以前我在汉地的时候,有一个居士问“我现前能不能修密法?”我说“为什么要问我这一点?”他说“很多人说穷人家不能修密法”,“什么叫穷人家不能修密法?”说他们家条件不好。天哪!我们所说的是智慧还有富裕和穷的区别吗?穷家就无法修学密宗吗?可以。物质穷和智慧有什么关系呀!释迦牟尼佛在六年苦行的过程当中,从物质角度当中我想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穷的人。为什么?一年之中只有一滴水和一粒米,即便是一个乞丐,即便一天吃不到三顿,但一顿还会有吧。但释迦牟尼佛一年当中连一顿都没有,只有一粒米一滴水。但这并没有“穷”他的智慧。所以有很多不负责任的人乃至不懂八邪罪的人就这样胡言乱语,导致成现前有很多想修学密宗的弟子在内心产生极大的疑问。有多少啊?可多得不得了。像我刚刚所说类似这样的现象,要是一一算出来的话很多很多——像有些太穷的缘故不行,抽烟的缘故不行,喝酒的原因不行,现前从事工作的原因不行……有些说自己现前还不能把工作全都放下修法,所以等再过两年把这些事情都办完再好好修法。我问“为什么现在不能修法?”“很多人说若要是从事工作的话,修法就决不可以”。像类似这样的显现在汉地多得不得了。我想在座的很多人的也有过类似的经验,知道的可能比我还多。要记住,这些罪过都非常大。
平常我们在面对这样场面时,必须要断绝八邪行。旁边有些不懂的人,也应该告诫他们,不能这样去说。像有些密宗的弟子看见一个显宗的弟子进来的时候,就说“你不行的,你是显宗,上面坐的是密宗的导师,你还是先到外面去打听一下显宗密宗有什么差异”。要是没依止导师就能辩别出显密之差异的话,那汉地应该和西方极乐世界没多大区别。很多都是这样。要注意,我们口里说出来的一句一词要是不谨慎的话,都会造下了极大的罪业啊!
【后四种邪罪:5.已入密宗金刚乘坛城以后在会众行列中发起争斗、恶语相骂、争吵不休,背弃上师;】
后四种邪罪:5.已经入密宗金刚乘坛城以后在会众行列中发起争斗的事情。要知道八邪罪罪过非常大,不管是在一个坛城面前一起修学的时候发起争论,还是在导师面前听闻法要当中发起争论,罪过都是非常大的,是八邪罪之一。以前我在汉地走的地方不是很多,但是有些地方非常愿意共修,但我告诫他们不要太多的缘故就在此上。本身就是凡夫,聚驻太多的时候就会说出一些损毁自他的一些话题出来,这时候若要是脾气不好的人产生争斗,那是很自然的事情。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过失,所以我就告诫弟子们,一个月聚集一次两次就够了,再不要太多。少接触的话,每次接触的时候都有种新鲜感,在这种新鲜感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也就各自回家了,下次再遇到的时候又觉得非常亲近。人都是这样的,除非是这两个人的性格非常好,今天遇到、明天遇到、时时遇到都没有问题,可以说比自己家人还更加更亲。两个人组成一个家庭的时候,已经变成很亲的人,但由于长时间接触的缘故,可能就要开始打。要记住这些道理,非常重要。为了避免这样的过失,我们才采取这样的行为,在面对这样的场面的时候,即便不能采取这样的方便,也不可以产生争斗,这样的罪过非常大。在产生争斗的时候,要以忍辱心先压制自己的内心,不管他人说什么话都应该调伏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修法,当嗔恨心一生起来的时候就修学忍辱,就叫做修法。修法不是我们天天所谓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当中,情绪高涨的时候可以。情绪低落的时候,比如一个人拿着木棍叫你现在打坐,这样你还会打坐吗?应该时时不论在什么样的场面当中,不管是在静中还是动中,都要学会修法。要记住,恶语相骂,争吵不休,要不说一些不好听的话,这些都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金刚道友之间产生这样的现象,那罪过只有趋向于金刚地狱啊!要记住这些现象,先要知道它的过失,后面应该要克服自己。
还有背弃上师。至于背弃上师,先必须要观察好这位导师。前两天已经说过,像比如说在我们亚青寺,我等大恩根本上师不仅仅作为我们在座所有弟子的导师,甚至佛教界当中一切信众的导师就是法王如意宝和喇嘛仁波切,上师亲自认定的亚青寺的导师,具有功德是没得说的,我们必须得有这样的信心。但是对于个人来说,由于各个导师的性格行为不同,比如长相颜面、说话的语调以及行为等等都不同的缘故,所以必须要适合自己的身口意。依止适合自己身口意的导师,在导师前提具有功德的基础上,行为和言语都适合自己,所以永远不会有背弃上师的现象。
背弃上师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不是一个具德上师,因为现前欺骗信众的恶知识也比比皆是,一到汉地,不管是汉传佛教的法师还是藏传佛教的堪布、活佛等等多得不得了,当然其中有很多具功德者,但不具德的恶知识也是挺多的。但在具备功德的前提之下还要与自己有缘分,所谓的缘分就是上师所说的话、行为乃至一切,都非常非常适合自己,和自己非常适应,这样的导师可以作为自己一生依止的导师,一点都不会有错,这样你不会背舍上师。
为什么说有很多人像野狗寻食一般,见到一位导师就去依止,完全没有理由。第一、你不知道这位导师是否具备功德,功德包括传承法脉清净和导师功德圆满等等,你不知道这位导师具不具有这些条件。第二、上师三门所做的一切和自己的内心适不适应也没有去观察,就盲目去依止。等自己苏醒过来一看,导师天天都是骂人。因为个人的性格不同,像有些弟子哪怕天天打他,他也觉得这位导师非常好,有些不要说天天打,打一次就要开始跟你干,所以个人的性格不同啊!所以各式各样的导师摄受弟子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像有很多人说“上师你能不能呈现一个忿怒相”,我即便是忿怒相也就是这样吧。有时候心脏很不舒服的时候,可能脸有点黑的,即便脸黑,口里说出不好听的话也是非常稀少的。实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之下能不能说出来,就不知道了。本人的性格就是这样。
据说往昔有些导师讲法的时候就在旁边放个木棍,谁要是觉得不适应,站起来就把他揍一顿。但有些说这样的导师加持力很大,是的,针对一些根机来说可能是这样,不是所有的人。前两天有一位居士我都觉得非常非常了不起,从一位导师身边过来,这位导师说他魔障太重,把他打得鼻青脸肿,说这就叫做消障。可能是一种消障,因为历代高僧大德有些用忿怒的方式消障,有是有的,可能是由于个人性格的原因吧,我觉得这种消障的方式也太遭罪了吧。尤其我们在亚青寺每天都要遭受这些狗的罪,若再要有个导师天天拿着木棍打我们的话,那谁吃得消。好了,讲解这些玩笑的原因就是要适合自己的根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爱天天受导师打的,就依止一位忿怒的导师,天天去挨打。所以根据个人的根机依止的话,就不会舍弃导师,就不会有那么多变动。
我们天天都在传讲,汉族人的变动太大了,今天这样,明天那样 ,后天这样,天天跑来跑去。当然,跑来跑去也非常好,你只要具备信心的前提之下依止导师越多越善,像阿底峡尊者一生依止过一百五十三尊位上师,非常好。但反过来要问问自己,你的根机如同阿底峡尊者一般吗?还是要看看自己的根机为妙,要不天天就会变成这样的现象。
还有一点,培养普遍之信心是心态不是行为啊!前两天有位居士这么一说,我都没话可说了。前一段时间我身体挺好的,当时给他们讲解一些成熟口诀法,因为他们对我应该算是非常具有信心。当时我在课堂乃至很多人面前讲解,应该在各个导师面前都去听闻佛法。但当时我并没有像今天讲解般这么细致,还要讲解一个缘分等等。这位居士就完全听从我的话,所以在亚青寺所有导师面前都去求一个法。那天跑到我的面前说“我今天就该轮到谁了”,我说“谁叫你这么跑?”他说“不是你说的吗?”,我是这样说的,也不是这样说的,我说的“普遍信心是心态,不是叫你这么乱跑”。有些说“是啊上师,你有时候大概是说了一半,谁知道后面的这个含义是什么。”我说“也不是吧,不会笨到这个地步吧?”
藏地人有一种习惯,到晚上的时候大部分家庭都得吃那个面块。所以据说以前有一个人他平常很客气,吃面块的时候就说“不要肉,面块少一点,要点汤就可以”,所以每次就给他倒一碗汤,喝完汤再要时还是一碗汤。后面这个人实在受不了,就说“我虽然是在说要汤,但是放点面块和肉也不要紧。”我就是要告诉你们,平常我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我还有前提啊,不能这么跑。真的,那天我都没话可说了。他说 “今天轮到谁”,我说“什么轮到谁”“前两天我已经在这个导师面前求了个窍诀,在那个导师面前求了个窍诀,今天该轮到谁了”,我说“你这么跑,尤其有些导师在言语上面还有障碍,沟通并不是那么好,谁叫你这么跑的?”他说“不是你说的吗?叫我们们培养信心。”天哪!培养信心也不是这样的,跑到这个面前求个法就叫作培养信心。要懂得这些道理。
在依止导师之上,即便导师具有圆满功德,但还是要适宜我们自己的根机。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依据自己的根机去依止导师,这样的话就不会舍弃上师,决定不会。就像我们在座的很多弟子,从初次开始一直在这边。
平常有时候我说出来的一些话,你要是在后面不催促一点的话,可能很多事情都会搞忘,因为我一个人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人。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居士,所以平常所说过的话就自己紧跟着。很多长时间依止导师乃至对上师有信心的人,即便导师搞忘一两次他也决对不会冤枉这位导师,为什么把这件事情搞忘了等等。实际上应该是这样,培养信心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为妙,这样他就不会仅仅依靠小小的事情而对上师产生诽谤。这个需要初次开始观待好自己的导师,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现前你们在亚青寺,即便说上师认定的导师都具备有功德,但是还是要针对个人的根机。是的,我们在心态方面要时时培养信心,但有时候这个行为,虽然我们已经讲过怎么去分析这个境,所依外境山河大地的自性都是空性,都是如梦如幻的,讲起来非常容易,但是一旦面对的时候还是被外境左右。现前很多人说哪个好与不好,不就是被外境左右吗?所以,外境很容易束缚我们的心,很多人情绪的高低都随外境而飘动,因此外境方面应该要观察好为妙。这就是第五背弃上师。
【6.已入密乘者远离本尊;】
第六、已入密乘者远离本尊。现前可能有些会觉得,我现前光修上师瑜伽导修是否叫做远离本尊,当然不叫。完全诽谤本尊就是不依止本尊,内心当中已经有舍弃乃至拒绝的概念。我们现前已经知道,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本尊的总集,所以我们就在修本尊。就是在内心当中不要有这种舍弃和断绝的概念。
【7.已入密乘者脱离道友;】
第七、已经进入密乘者脱离道友。就是与道友之间产生矛盾。上面已经说过,像争吵不休等各式的显现必须得舍弃,必须得忏悔。要记住,作为金刚道友之间你要是以嗔恨心产生极大之矛盾,出现争吵不休的现象,都会犯下极大的罪业啊!所以应该要克制一下自己,不能像往昔一般度日。往昔我们顺着习气而飘动,当习气飘动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现前可不行。我们进入佛门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三门,这时候要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行持,与善法相关的事情我们去做,与恶相关的事情那尽量舍弃或断绝。
【8.已入密乘者舍弃坛城。心里立下不犯此八邪罪的八种誓言。】
第八、已进入密乘舍弃坛城。所谓的坛城,是诸佛菩萨的净土,从外在来说。内在舍弃坛城,比如修学什么样的法当中在坛城面前不恭敬乃至做一些不如法的一些行为,就叫做舍弃坛城。
心里立下不犯此八邪罪的八种誓言。
【外别解脱戒断除的学处,首先居士的四根本加上酒,立誓不犯有五种誓愿;沙弥笼统的十戒,详细的三十戒,一一发誓不犯相违的戒条。比丘戒第一是四根本罪,立誓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违背,有四种誓言。随后是十三僧残,发下不犯的十三种誓言。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向彼悔、一百一十二种恶作,都要一一发誓不违背不就犯,以两个誓言铁钩钩住。】
外别解脱戒断除的学处,首先居士的四根本加上酒,立誓不犯有五种誓愿:沙弥笼统的十戒,详细的三十戒,一一发誓不犯相违的戒条。比丘戒第一是四根本罪,立誓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违背,有四种誓言。随后再十三僧残,发下不犯十三种誓言比丘戒的戒律。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向彼悔、一百一十二恶作,都要一一发誓不违背不就犯,以两个誓言铁钩钩住。
【接下来是菩萨乘甚深见派的十八种根本堕,加上愿行学处共二十种,八十恶作,要立下“不违背这些”的二十种誓言。】
接下来是菩萨乘甚深见派的十八种根本堕,加上愿行学处共是二十种,八十恶作,要立誓“不违背这些”的二十种誓言。根本誓言就是站在舍弃众生和舍弃遍知之上。在学处当中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学处。
【对于广大行派的四种发心、八种加行、四十六恶作,都要一一发誓不犯。】
对于广大行派的四种发心、八种加行、四十六种恶作,都要一一发誓不犯。前面龙树派的传承,主要是以见解为主,戏论少,下面寂天菩萨的广大行派,以行为为主,所以比较戏论化。
【密宗里的二十五条禁行戒,共同内外五部的内外两戒,十四条根本戒、八支分粗罪,大圆满根本誓言有二十七条,二十条支分誓言,无有、平等、唯一、任运四大誓言,心里一一发誓绝不违背;遇到生命危难也不舍弃这样的誓言。我们必须做到以这两个誓言铁钩钩住。心里要想:对于自己能守护的所有戒,发誓绝不犯,对于不能守护的所有戒律,我要尽可能守护,祈祷上师金刚萨埵您加持令我相续完全得以清净。如果真正立下誓言,那么相续就会越来越清净。相反,只是粗枝大叶、浮皮潦草地说“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从今此止,永不再犯”起不到任何作用。】
密宗里有二十五条禁行戒,共同内外五部的内外两戒,十四条根本戒、八支分粗罪,大圆满根本誓言有二十七条,二十条支分誓言,还有无守持誓言当中无有、平等、唯一、任运四大誓言,心里一一发誓绝不违背;遇到生命危害也不舍弃这样的誓言。我们必须做到这两个誓言铁钩钩住。心里要想:对于自己能守护的所有戒,发誓绝不犯,对于不能守持的所有戒律,我也要尽可能的去守护,祈祷上师金刚萨埵您加持令我相续完全得以清净。如果真正立下誓言,那么相续就会越来越清净。相反,只是粗枝大叶浮皮潦草地说“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从今此止,永不再犯”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是走一个过程而已。上面所传讲的这些都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在讲返回对治力时讲到应该要立誓,从别解脱戒开始到密宗的誓言,都一一要立誓“从此以后,再不犯戒”并且要守持誓言。
现行对治力
【现行对治力,一般是指成为不善业对治的一切善法,但在这里,是观想金刚萨埵甘露降下、净化的修法。】
第四、现行对治力。一般是指成为不善业对治的一切善法,都称之为现行对治力。但在这里,是观想金刚萨埵甘露降下、净化的修法。在修金刚萨埵时,比如说今天我们是遵照宁提派《普贤上师言教》教授,细致修学加行的弟子就应该要多阅读一下,里面现行对治力对金刚萨埵的观修方式讲得非常细致。这个是堪布昂琼在导师为他讲解前行引导文时做的笔录,而形成的一本书。具体修学方式应该要多看看《普贤上师言教》。
【自利法身的念诵之时,对所有上面的对境生起诚挚的信心,观想上师金刚萨埵放射光芒,他利色身念诵的时候,对下面的有情观修知母、念恩等等,从而萌生于心不忍的强烈悲悯之情,观想金刚萨埵放光、收光。】
自利法身的念诵之时,对所有上面的对境生起诚挚的信心,观想上师金刚萨埵放射光芒,他利色身念诵的时候,对下面的有情观修知母、念恩等等,从而萌生于心不忍的强烈悲悯之情,观想金刚萨埵放光、收光,上供下施。这个在《普贤上师言教》当中讲得非常细致,要多阅读一些为好。
以上所传讲的四种对治力,以后在行持一切善法当中都必须要一一具备为妙。像我们在修学上师瑜伽导修之中,四力如何在其中圆满,我们现前修持禅定的时候也要铭记心中。前面的所依力和后面的现行对治力,在我们行持这个成熟口诀法当中本具有。但是前面的所依对治力依止的对境是谁呢?当然是内观,内所依,不是外所依。内所依的是什么?就是诸佛菩萨的坛城、心的本性,这就是我们内所依的对境。后面两种厌患和返回,先是忏悔,后面是戒后心,立下一个誓再不犯这样的戒条。当我们在执受这个禅定的时候,无始以来至今所造的一切烦恼,都取决于什么,都取于这个妙力——也就是贪嗔痴烦恼之上。当能执受本体的时候,已经认识到一切万法的自性,并不是文字般若,也不是观照,完全达到实相的时候,在执受本体之下,妙力起现一切之相均成为本体之庄严。已经含摄了厌患和返回。所有的四力都在一法当中圆满。为什么说叫忏悔之王呢?在上师瑜伽导修之中,忏悔是在无为法当中忏悔,在执受的禅定当中,没有一个所忏悔的对境和能忏悔者,一切忏悔之显现均成为本体之庄严。这里头金刚萨埵所有的一切密意都同时圆满,能行持这种金刚萨埵的弟子称之为智慧金刚萨埵,当然是最高的了。就是说,不管我们平常奉行什么样的善法,都没有离开过金刚萨埵的修法。应该要做到这一点。
不仅仅金刚萨埵,前面讲的皈依发心等等都没有离开过。我们现前所行持的善法离开这些教义的时候,那我们的修法就很单调了。即便从事这样的善法能播下一些成佛之种子,但今生成佛是不可能了。要记住这些特点,非常重要。
从讲解金刚萨埵当中已经了知,我们平常在奉行一切善法当中,主要是修学上师瑜伽导修和修学成熟口诀法之中,如何具备以上所传讲的一切法义。天天都在传讲,我们这种传讲方法的风格,它不会一直站在教法之上,把教法之中的一切含义都会归纳到现前实修状态之上,这就是我们讲法的特点。在传讲的时候是散着讲解的,比如讲解金刚萨埵时,四力当中站在四个立场之中讲解,有时候又按照方便教授的方式讲解,平常在行持的过程当中怎么树立四力,有时候站在一个法当中讲解如何具备四力,这就叫做实修的一种观念,实修讲解方式的特点就在于此上。应该要这样,会散是闻思,会收就是证法。散为教法,收为证法。用文字来描述,三藏为教法,三学为证法。
在三学的时候,戒定慧还要分为三个阶段来修吗?必须要在一法当中圆满三学,应该如实理解为妙,不要天天散着走。要是散着走的话,你即便一生学多少多少理论,最终还是那么散着走,不能即身成办解脱。阿底峡尊者初次进藏的时候已经讲过:藏传佛教的导师也有愚昧的地方,他必须要传讲万法摄一之窍诀。就是说光会散不会收的缘故。现前很多人都不是这样吗,有些说他平常非常爱看书。好的,凭你的智慧,能把书中所讲解的一切教理都能归纳到一法当中吗?好像不可能。不可能的话,那书只能作为一个诠释之助伴。堪布昂琼说:即便是黄教广总略《菩提道次第》和萨迦派的《三现》《三续》和密宗的《四心滴》,若不借助上师的窍诀也无法成办解脱。原因就在此上,因为文字只能诠释。是的,我们在座的很多弟子从文字的角度当中理解也非常丰盛。这是好事吗?当然是好事。我们天天都在传讲,我们这个传承的风格是什么,在行持下面教法的时候不会诽谤上面的证法,在行持证法的时候也不会轻视教法,时时都在和睦和谐之中,这就是我们的特点,应该这样。
所以从显宗和密宗的角度来说,由于我们的根机是按照次第的方式来成办更高的见解,现前在行持显宗的法,但也绝不会诽谤密宗;即便你现前已经在护持密宗的见解,也不会轻视显宗太低了等等。因为已经知道,八万四千个法门是针对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根机而论,不是说见解有八万四千个见解,一旦通达这个道理,不管行持什么样的善法,他都不会对什么善法产生诽谤,而且自己的修法也不会单调,绝不可能。尤其我们现前行持的法,口说是一切乘法之顶点、诸法之精华,但必须要懂得如何行持为妙。以上是金刚萨埵修法。
今天就讲这么多,再过五六天就能全部讲完。长时间在高原地方居留的弟子们,会不在意五六天,但是这两天想快点回家的居士,六天之内我决定会把他念完。本来是弟子要祈请导师多讲点法,但现在已经是末法时代已经颠倒了过来,导师时时要祈请,要说明还要讲几天。就这样,好好看看,这两天所传讲的一切法对我们修行的弟子来说非常重要。你们也细致观待一下。常在高原地方居住的弟子们具备条件可以这样听闻法下去,但是刚来的这些弟子天天听这样的法是决定不可能的,即便现前在世上也有很多讲法的导师,但可能有些仅仅是站在闻思的角度当中,文字上面可能会用不同的教证和理证描述得非常好。但要记住的是,我们要开始进入实修,因为教法永远是漂泊的,就好像在天空中漂泊着各式各样的好吃的,对饿肚子的人来说并不是属于自己一般,虽然看得见,但还不是自己的。要想变成自己的,就不知道该怎么去修。因此我们这样的传讲的风格就叫做既是教法又是证法,在文字角度当中广述它的含义,还要讲解实际修法过程当中如何操作。所以,这两天所传讲的这些法不要仅仅停留在文字上面。《前行备忘录》这本书早在好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了,现前我们需要的是在听闻这部教言的同时,把里面的传讲的一切都归纳到心相续之中去修学。当我们如实修学过程当中,不管修学什么样的法,你都会站在一法的立场之中去理解,即便是什么样的方便道,你都可以摄持在一法当中,应该做到这一点。
后面好了一点,前面的时候我的头痛得……当口一张开的时候,头就开始这么跳。我想,天哪,这一节课我该怎么讲呢?刚才吃了一点药,也扎了针,好了一点,这两天非常非常糟。可能你们已经听出我下面要说的话了,所以我有点纳闷,我们的弟子怎么该聪明的地方不聪明,不该聪明的……刚刚我还没有讲后面的时候你们决定已经想到,下面的就是说当这个法讲完以后,就不要再进了,是这个意思。要是不说一下,可能都在等待着,今天上师没说,可以进了。
现在亚青寺有很多很多导师,可以在各个导师面前……这么一笑,我已经知道,你们想说:“上师你不要天天把我们当作傻子,你真觉得我们这么傻吗?”好了,下面的话就不说了,说一点觉得好笑,再说就太多了。以前上师有一件天天开玩笑的事,说高原地方有些能施降雨和止雨的密咒师,为了增加这个咒语的力量,平常把铁烧的红红的拿出来用舌头来舔,就是为了增强咒语的力量。这样的密咒师在亚青寺这边也有几个和尚,平常就是这么做的。但是他并不是为了让他人看见自己的威力有多大。现在也有像这样的密咒师,当你有什么病,他通过念诵来消除这些病痛。为了增加念咒产生力量,就在念诵咒语的同时不停要舔红铁。喇嘛仁波切说以前有个老和尚坐在一起,其中一位老和尚为了让自己咒语的力量变成越来越强,所以每天早上一起来的时候就去舔那个红铁,另一个老和尚天天看着这种现象心里可能很烦,以为另一位是在他面前赞扬自己的功德一般。后面就对这个老和尚说:“一个老人在另一个老人面前天天就这么展示自己的功德,你真不觉得丢脸?”所以做得太多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件讨厌的事情,像我说的话也是一样的,说一次两次还好听,说得太多你们可能会想,上师还是不用说了,我们已经知道了。
下面我们就开始做回向。
此次所听闻的一切善法功德,与过去所成办过的一切善法,未来即将要成办的一切善法,与众生所造的有漏功德,和诸佛菩萨所造的无漏功德聚集一起,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均能证到佛果。
因此,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与法王如意宝如何回向给众生,我即如是回向!并集体念诵回向文。
来源:微信公号囊加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