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万卷书 > 前行备忘

前行备忘录29课1积累资粮

创建日期:2022-01-20

  前行备忘录29课1积累资粮

  《前行备忘录》【第二十九课/第一节】

  顶礼三宝!愿充满虚空之际有情父母脱离六趣痛苦及痛苦之因,当证一切种智大觉果位,故听闻无上密法《前行备忘录》而发心。

  共同要义

  我们这次所传讲的《前行备忘录》总分为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同内前行,共同外前行以上已经讲完,现前所讲解的是不共同内前行。

  万法摄一

  总之,平常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以上所传讲的一切教法都要纳入到现前所修学的法当中,不管当前所修学的是成熟口诀法、上师瑜伽导修还是本尊等善法。从总的角度来说,教法是一种广义,就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之中去理解各式各样的教义,但在一座当中必须要圆满一切教义,不论是皈依、发心,还是念修金刚萨埵,都必须圆融到当前我们所修学的法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说“然若未能修持真实义之精华”,即便当前所修学的法量有多么多,行持的善法的场面有多么大,若没有在根本上用功,对于迅速成办解脱仍旧是一种违缘和障碍。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显现,时时要铭记这些道理,非常重要。

  如同这两天所传讲的道理般,站在支分的立场之中我们必须要懂得各式各样的教义,不单纯是我们所传讲的《前行备忘录》,平常都必须要站在不同的教法当中去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一座当中,也要把一切教义归纳到一座当中来修学,这更为重要。因为我们行持善法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成办解脱,尤其当前我们所修学的法是一切乘法之顶点、诸法之精华,那么能不能形成这样的功德,完全取决于你在行持的过程当中是散着修行,还是摄持在一法当中行持,就是在这上面取决定作用。这些都要铭记心中,非常重要。

  我们多数的弟子还要继续住下去,现前正在修学直断,等两天还要修学顿超。可能很多人都希望,在修学顿超的时候见解能迅速增长。但要记住的是,若没有很好的直断基础,即便修学顿超,也无济于事。我们在座的很多弟子,往昔不是没修过顿超,我们已经修学很多次了。但只不过是当时的显现有所改变,之外见解并没有增长,去年的见解是这样,今年的见解还是这样,不管中间修学的是直断还是顿超,见解没有很明显的感受。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我们的直断修学得并不圆满。当我们的直断越来越清净、越来越赤裸、越来越坚固的时候,修学顿超,见解也会迅速增长,直断非常非常重要。

  至于如何树立直断,这两天一直都在传讲,在具有传承的基础之下要具备三个条件:通达方便、认识智慧和善巧运用。我们现前所认识到的禅定能否迅速增长,通达方便和善巧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若要是不具备这两个特点,即便当前你对禅定的认识站在了了知阶段乃至更高一点,总之这种见解不能迅速成办解脱。迅速成办解脱指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有能成办解脱有可能性。下乘派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七大乃至二十一大方能成就等,这个有可能性。当前我们希望今生能迅速成办解脱,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能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完全取决于我们当前所修行的方便道之上。所以这两天所传讲的一切法,站在教法的立场之中,我们必须要一句一词通达为妙;但在修学的过程当中,要把一切精华乃至一切教义都归纳到一个法当中去行持,这才是亚青寺修法的特点。必须按照这样的教言行持,要掌握这个缘起,非常非常重要。

  本日讲法要义

  净障金刚萨埵的观修方式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解积累二种资粮之供曼扎。

  一、积资之必要

  【单单是违缘的罪障得以清净还不足够,

  积累资粮,单单是违缘的罪障得以清净还不足够。这里可能有些会产生一些疑惑,业力清净之后,二种资粮难道还要从另一个角度当中去积累吗?因为前面所说的单单是违缘的障碍。违缘的障碍指的是什么?是指粗大之烦恼已经消尽。但是光消尽粗大之烦恼,若不积累二资粮道的话,很难圆满二身之境界,这么去理解。我们总认为,净障和积资是需要两种方便道方能成就,那这样一来,无上窍诀大圆满,尤其是普贤王如来以六别法的方式成办解脱不能成立,就会现出这样的现象。当然不是这样的。在修学金刚萨埵的过程当中,若能完全断绝四障而证悟到心的本性,二资粮道在其中已经圆满摄持。怎么摄持的呢?下面会讲得非常细致。

  【仍旧需要积累资粮的顺缘。因相乘道位时,要以在一个阿僧祇劫期间积资净障作为前提,方可现见见道法性真谛。这里也同样不例外,要想在相续中生起甚深道的殊胜证悟,积累资粮、净除罪障要兼而有之。净化罪业的方法在念修金刚萨埵品已经讲述完毕。

  仍旧需要积累资粮的顺缘。因法相乘道位时,要以在一个阿僧祇劫期间积累资粮、清净一切业障作为前提,方可现见见道法性真谛。这里也不例外,要想在相续中生起甚深道的殊胜证悟,积累资粮、净除障碍要兼而有之。要证悟到究竟果实,必须要清净自己的一切业障并积累二种资粮。但如何清净业障和积累二种资粮,站在不同的角度当中有不同的传讲方法。站在我们本传承的立场之上,并不需要分为两个阶段、两种方便道来树立两种功德。当然,站在共同和不共同的角度当中,清净业障和积累资粮的方法各有各的特点,但当前我们站在诸乘之顶点的立场之中传讲积资和净障,不能分述,必须站在一法当中。这一点,我们不仅仅现在如是传讲,往昔当中也如是讲授。净化罪业的方法在念修金刚萨埵品已经讲述完毕。

  二、积资的分类

  (一)总说有现福德资粮和无现智慧资粮

  【关于积累资粮,尽管佛子菩萨的行为浩如烟海,但此处就是指有现福德资粮和无现智慧资粮两种。有现福德资粮,是指从布施到禅定之间的方便行为五个部分,智慧属于智慧资粮。

  关于积累资粮,尽管佛子菩萨的行为浩如烟海,但此处就是指有现福德资粮和无现智慧资粮两种。有现福德资粮,是指从布施到禅定之间的方便行为五个部分,称之为有现福德资粮,有相的,智慧属于智慧资粮。

  如是传讲的目的在于何处呢?我们刚才已经说过,站在共同和不共同两个角度来传讲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方式。按照共同的方式,依靠前面五度福德资粮为方便来成办后面般若智慧资粮,它是按一个过程来传讲。作为密宗的弟子,尤其站在真实教授的立场之上,五度是站在一个见解,不同的角度当中印证,如同我们平常所印证的见解般,若能执受本体,妙力所起现一切之相,里面包含的就是五度,均成为智慧之庄严,所以智慧和五度本来就一如,称为六度波罗蜜。在这个状态当中,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同时圆满,前五度妙力起现一切之相,临时我们把它树立为有现福德资粮,执受本体称为无现智慧资粮,两者分不开状态当中积累双运之见解,就是二身之境界,执受本体为法身,妙力起现一切之相为色身。只是站在不同的名称之上树立一些不同的法义之外,实际当中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见解当中圆融。

  如是传讲的目的在何处呢?因为其他方便道当中都会诽谤真实教授,说因法相乘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必须要长时间积累福德资粮而成办智慧资粮,最终才能达到双运。若要是不做长时间积资的修学,永远不能证悟到二身之境界。所以很多人说,无上窍诀大圆满普贤王如来因六别法而成就,在第三个刹那当中当下认识到本基而成办解脱是不成立的,因为并没有在诸佛菩萨面前以众多的资具长时间供养,没有积累二资粮道,所以不能悟道、成就究竟果实二身之境界。我们需要知道,不积累二资粮成办二身之境界,这一点不管是因法相乘还是果位密宗都不能成立,都要积累二资粮,这个是一致的,但是,积累二种资粮的方法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两种资粮是获得二身果位的方便法。

  下乘派是以方便福德资粮来成办智慧资粮而成办二身之境界,在密宗的见解当中二资粮道本来就是双运的,在当下圆满二资粮,而成办二身之境界。

  我们一直都在传讲,若不积累资粮则无法得到一切福报。很多人认为,若积累福德资粮必须要供曼扎乃至在诸佛菩萨和众生面前广做上供下施等。站在共同的立场之中,必须这样,但现前我们在行持等持当中,等持本身站在布施的立场当中。它什么布施呢?叫法布施,也叫做无畏布施,比上面的财布施当然更高,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密宗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当中成办解脱,但并不是不需要积累资粮就能成就,而是积累的方法与因法相乘不同,一个是靠意识造作的方式来圆满两种资粮,一个当下在智慧当中圆满两种资粮,积累的方法不同。

  现前也有很多不懂这个道理的弟子们总认为,自己现前由于多方面福报不够的缘故,想让自己的福报增长。那该怎么办呢?就把这个禅定搁置一旁先去供一些曼扎,要不做一些上供下施等等。功德是具有的。但是他已经把最殊胜积累二资粮的方法搁置一旁,去按照一些方便的方式成办这样的果位,也就是大的功德已经变成小用了。因为,在执受禅定的当下就在积累二种资粮。这种积累的方式,与我们平常站在仅仅物质立场之中的方法哪个功德更大呢?当然在禅定当中的功德大。要记住,前面所作的一切积累,不就是为了达到后面积累之果吗?若要是具备了后者积累之果,前面的一切方便都是后面果位的妙用,当然这种积累方式的功德更大。现前我等在座的弟子们都要铭记心中的是,抛弃现前修学的根本的法去寻找用方便成办解脱的方式,即便当时能满足自己的心愿,但从积累功德上面来传讲,两者无法对比。

  下面传讲的是有现福德资粮和无现智慧资粮在各乘派当中是怎么树立的。若不积累二种资粮不能证悟到佛果,这一点之上因法相乘乃至无上窍诀大圆满完全一致,我们绝不能说无上窍诀大圆满不需要积累资粮就可以证悟二身之境界,无上窍诀大圆满也是要积累二种资粮的。但是它不需要像因法相乘一般,积累那么长的时间,在积累的方法之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下乘派称之为因法,我们当前所修学的称为果法,这个天天都在传讲。这两种资粮是获得二身果位的方便法。我们讲解二资粮道的时候,不要仅仅站在财富之上,把财富当作是果法,当然不能这样。当前积累福德资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福慧双运之见解。

  【按照新派的观点来讲,以有现福德资粮作为近取因,以无现智慧资粮作为俱有缘,获得佛陀色身;以无现智慧资粮作为近取因,以有现福德资粮作为俱有缘,获得佛陀法身。

  按照新派黄教的观点来讲,以有现福德资粮作为近取因,以无现智慧资粮作为俱有缘,依靠前面的因和后面的缘可以获得佛陀色身之果位。以无现智慧资粮作为近取因,以有现福德资粮作为俱有缘,可以获得法身之境界。不管是色身还是法身,若要获得二身之境界,必须要做到福慧双运,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在没有双运之前,永远不能形成二身之境界。

  因法相乘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缘故是,在积累二资粮道的过程当中先依靠福德资粮来成办智慧资粮,最终达到双运的时候才能成办二身之境界,所以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密法开始行持积累资粮的时候就两者同时行持,虽然当时的见解不了义,但是依靠双运的方法来积累,所以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即能圆满二身之境界,原因就在此上。因为二者积累的方法不同。

  【依照旧派的观点而言,本体本净的佛陀三身的一切功德,不经寻觅原本圆满具足,然而如果不依靠二种资粮的外缘就不会现前,

  按照旧派,也就是红教的观点而言,本体本净的佛陀三身的一切功德,不经寻觅原本圆满具足,然而如果不依靠二种资粮的外缘就不会现前。因为它分为三个阶段,用基、道、果来传,就是说原始本具有的一切功德,在行为当中若不依靠二种资粮的外缘,就不会呈现果位。就如同在阴天的时候,蓝色天空中太阳本固有光茫,若如实呈现,必须要消尽乌云。消尽乌云的方便道风,并不是呈现蓝色的天空的直接因,只是起到缘的作用而已,太阳本具有的功德并没有到哪里去。我们说一切有情众生都具备有如来藏,这个如来藏临时不能呈现就是无明二取遮止本来面目的缘故。现前我们依靠修学的方式,来消尽无明二取。但这种消尽的对治法,是形成本具有功德的真实因吗?当然不是,本具有的不需要靠对治法,往昔怎么具足,后面如是具足,中间没有变化过。蓝色天空本具有功德,不会因为被乌云遮蔽过,后面乌云消尽的时候就比原来的天空更加蔚兰广阔,不会的,原来是什么样,后面果位当中还是这样,刚刚讲解的就是这个道理。

  【就像天空中的太阳虽然本身固有光芒,可是被云遮蔽就不会发光,驱散云雾需要起风,尽管起风是云消雾散的一种因,但是它并不是能生太阳的真正因。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曾累积二种资粮,终究不会得到二身的果位,然而二资粮并不是产生二身的真正因(而是一种缘),只是把缘取名为因罢了。

  就像天空中的太阳虽然本身固有光芒,可是被云遮蔽就不会发光,驱散云雾需要起风,尽管起风是云消雾散的一种因,但是它并不是能生太阳的真正因。太阳只不过临时被乌云遮止,蓝色的天空和太阳的光色本具有。这个风能生太阳的光吗?不,只不过起到一个缘的作用,但并不是真正的因。

  平常我们在树立胜义谛的时候,一切世俗谛之方便道只能起到缘的作用,上下乘不同的区分就在于此。在这个缘的立场之上有不同的方便道,有些时间更长一些,有些时间更短一些,有些当下可以成就,原因就在此上,这上面有着很深的意义。

  我们在讲成熟口诀法智慧转为道用的第三个辨别当中,不是已经说过吗?本具有的见解都说已经超越三时之变化,因为它并不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和范围之中。当我们圆满证悟究竟果实的时候,原本如何具足,在果位当中即如实呈现,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中间消尽烦恼的对治力只是起到了一个缘的作用。从刚刚所讲解的道理当中就能知道上下乘不同的方便道,唯识宗以上虽然讲解如来藏,但是行为当中还是依靠意念造作的方式来成办见解,需要很长时间。无上窍诀大圆满虽然也需要一些意念造作,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如理造行,原始基位本具有的功德如理造行的缘故,所以它能在短短的时间当中成办解脱。

  我们在修学成熟口诀法的过程当中一直都在传讲,这种禅定的方便道,应该要越来越自然才对,自然才能迅速成办它的果位。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累积二种资粮,终究不会得到法身和色身二身的果位。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并不是产生法身和色身的真正因,而是一种缘。

  在《直指心性》《直断要诀》当中讲解稀有八句、十二金刚大笑之中不是说过吗?本来就是这么一种状态,我们现前依靠方便所作的一切对治法只起到一个缘的作用,比如说,阴天的时候蓝色的天空本具有的一切功德,在乌云消尽之后天空本具有的功德,前面怎么具有后面如实呈现,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风只起到缘的作用,它不会直接产生太阳的光乃至蓝色的天空,不是如是呈现的真正因,只是把缘取名为因罢了,实际当中它就是一个缘。

  【所以说,从声闻、缘觉到圆满大菩提之间的所有果位,不积累资粮不会获得。积累二资的所有方法也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从声闻、缘觉到圆满大菩提之间的所有果位,不积累资粮不会获得。可能有时候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像禅宗第六祖慧能大师乃至我等历代传承祖师仁增嘎绕多吉和榜麦彭贡波老人,在他们前面并没有积累过很多资粮,当下印证见解当时即能开悟。这是怎么积累的二种资粮呢?刚刚已经说过,积累的方法不同,当印证见解的时候,一刹那当中圆满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而证悟到二身之境界,方法不同。

  当然,在座有些不懂的弟子可能还会想,能不能把这个方法教给自己?我们现前讲的就是这个方法,我们现前所讲解的的禅定就是有现福德资粮和无现智慧资粮如何进入双运境界,就是在讲这个等持。积累二资粮的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

  (二)三乘之二资粮的树立方式

  1、小乘

  【声闻、缘觉的有现福德资粮,是持戒、修禅;无现的智慧资粮即是证悟人无我和粗分的法无我,他们承许无分微尘的所取和无分刹那的能取为胜义。这种观点,并不是以理证无法分析,而是因为不敢再继续分析才这样安立的。他们认为,如果所取无分微尘不成立,那么组成器情的因就不存在了,倘若没有能取无分刹那,业果轮回的所依就不复存在,为此才安立“这些成立”。

  声闻、缘觉的有现福德资粮是持戒、修禅;无现的智慧资粮即是证悟人无我和粗分的法无我,他们承许无分微尘的所取和无时分刹那的能取为胜义。这种观点,并不是以理证无法分析,就是说并不是以理证无法分析,而是不敢再继续分析,才这样安立无分微尘和无时分刹那作为起现一切显现之因,这样的一个微尘。他们认为,如果所取无分微尘不成立,那么组成器情的因就不存在了。因为在小乘当中并没有讲解如来藏,若要是不依靠无分微尘和无时分刹那,那么一切器情依靠什么起现呢?在如同虚空什么都不存在的状态当中起现器情的话,那已经变成断见了,与外道教没有丝毫之区别。小乘为了怕出现这样的过失,所以就树立在无分微尘和无时分刹那,倘若没有能取无分刹那,业果轮回的所依就不复存在了,为此才安立为“这些成立”。

  讲解这些不究竟的地方就是在告诫我们,在下乘派当中树立有现福德资粮和无现智慧资粮的修学方式并不了义,在树立的见解之上有着很大的漏洞,即便如是行持,虽然称之为内道教,但并不能迅速成办解脱的原因就在此上。

  来源:微信公号囊加花海

上一篇:前行备忘录28课3金刚萨埵

下一篇:前行备忘录29课2积累资粮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