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学-教言宝藏40课11-21
(十一) 修行佛法能令临终自在未来解脱三
有些人可能会说“虽然导师这么说,但我觉得自己真不怕死。”好的,你觉得自己不怕死,我也只有祝福你在面对死亡时也能保持这种不怕死的心态。现前我也不能拿着棍子说:“你不怕死,就过来挨我一棍。”
无论如何,我希望大家都能认清现实:面对死亡,我们一点都不坚强。如果你真的觉得有生有灭是大自然的规律,内心对这句话完全通彻了悟,在面对父母去世时,为什么还要流下那么多泪?这不就是你通常所说的“不就是死亡”吗?所以,坦然面对死亡,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也给你们讲述过很多修行者在临终时内心自在的公案,有些甚至讲了很多遍,如是复次讲解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学习他们的事迹。
往昔有一位老和尚,他没有什么堪布活佛的头衔,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修行人,我刚出家的时候就听说过他。他随着家人住在牧区,一年四季都在迁徙搬家。平常他就在家边上搭个小帐篷,每天就在这个小帐篷中修行。有一天老和尚对他的家人说:“今年能否把我所有衣服都洗一遍?”他的家人都觉得非常可笑。因牧区不像农区那么干净,穿衣服都没有特别讲究。
比如去年我在家乡和一位来自牧区的小伙子聊天,那天天气很热,小伙子一凑近我身边,我就觉得臭的不得了。我问他多长时间没洗过澡了?他说,可能五年多了。我觉得很诧异,五年多不洗澡太不可思议了,高原地方也没有这么缺水,即便缺水,也还有很多温泉可以洗。他说他们牧区的人平常一般都是洗洗头发,五年都不会洗一次澡。
牧区的生活就是如此。那天老和尚说要家人把他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家人就觉得很奇怪。按汉地的说法,觉得这个老和尚是不是大脑进水了、或者大脑出水了、没水了等等。他的家人虽然觉得很奇怪,但还是遵照老和尚的意愿,把所有的衣服洗干净了。到了某一个月的初十,老和尚早上把自己该念的经都念完,收拾妥当,穿上法衣,并召集了所有的家人说,今天已经是初十,他要走了。家人觉得非常奇怪,这两天他的身体都很健康,怎么突然就要走了?
老和尚说:“你们不要问为什么,就听我说吧。我已经七十多岁了,一直待在在你们身边,恐怕也不能带给你们什么利益。”他对一直为他做饭,照顾他饮食起居的子女说:“我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留给你,口袋里只有糍粑和酥油,就留给你了。”并且对他六七十岁的弟弟说,剩下的都归他,怎么处理都可以。在他交代完这些后,让家人离开了,并且请他们把帐篷稍微关一下。然后,老和尚就面对着西方示现了涅槃。
当时我还小,也不懂很多道理,听到寺院很多老和尚去看了以后回来说,那个老和尚圆寂后容貌比生前更为年轻,原来七十多岁的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但圆寂的时候已经变成二十多岁甚至十八岁的年轻人一般,皮肤好的不得了,一条皱纹都没有,眼睛也睁得很大,身上没有任何异味,除了没有呼吸之外,看上去就好像不曾去世一般。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入定,也就是禅定夜。想要知道自己的见解有多高,可以根据现前的禅定见解来树立中阴界中的成就时间,是三个禅定夜、五个禅定夜还是七个禅定夜或二十一个禅定夜。一个禅定夜的时间是从你入定到妄念起现之间的时间,但这个时间并不固定。有些可能是一个小时为一个禅定夜,有些可能是十个小时为一个禅定夜,也有些是一天为一个禅定夜等等。总之,你当时所认识的禅定越深,禅定夜的时间就越短;当时禅定认识到透彻性越不够、越浅,禅定时间就会越长一些,因为你要在这样的一个禅定夜中成熟一切,成就佛果。
当时是藏地六月份,相当于汉地阴历七八月份,正是最热的时候,帐篷里的温度就更高了。太阳一出来,外面至少三十多度,而帐篷里就有可能是四十度。一般人去世后,从呼吸停止的这一时刻起,可能一天不到就会散发恶臭,但这个老和尚在三伏天里停尸七天,身上不仅没有一丝异味,反而散发出种种香味。
但当时我们家乡没有真正懂这方面道理的人,不知道该如何让他解等持,于是很多老和尚就跪在他面前祈请这位正在禅定夜中的修行者:“可能是由于我们众生烦恼太沉重的缘故,这样长时间下去怕身体会变成什么样也不知道。你现前要到哪个刹土,能否现前就请开始进入到那个刹土”等等。到了当天下午,这位圆寂的老和尚脸上又开始呈现出皱纹,然后头也稍微低了一下,就真的示现为一般死去的形象。七天当中就像没死一般的这位老和尚,就这样圆寂了。
至于圆寂后的种种奇迹就不多说了,我们讲解这个公案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这个老和尚临终时有多么自在,现前我们就应该要随学这位老和尚的事迹。可能有的人会觉得,他是有修行的老和尚,自己可能跟不上。我想,你决定能跟得上。老和尚能做到这点靠的是什么?首先,他遇到了难值难遇的善知识,因为这位老和尚依止的是一位具德上师,今生我们也已经依止了具德上师;其次,老和尚在具德上师面前听闻众多教言,我们同样也已经听闻众多教言;再次,老和尚遵照导师的教言而如理如法修行,最终获得了这样的成就,而现前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遵循导师的教言如理如法地修行。若能做得到的话,老和尚的示现是奇迹也不是奇迹,因为我们也能做得到。但倘若我们不能精进修法的话,老和尚的示现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特例。
所以,让自己变得如同这位老和尚一般,每一位修行者都应该要多下一些功夫,精进修法。因为修行的目的并不是很多不懂的人口中所谓的打发时间,而是为了在临终的时候了脱生死。
以上就是讲解,修学佛法的第二个目的,临终时自在。
(十二) 修行佛法能令临终自在未来解脱四
第三、未来时获解脱
可能有很多人会说:“我们都还没死,怎么能感受到未来能否解脱?”因为未来就如同梦境一般。昨天晚上你躺在床上睡觉,但你的精神世界已经是另外一种状态,进入另一个世界了。那里有风景,有人物,也有很多其他内容。如果你的内心清净,梦境中的世界所呈现的一切都是快乐;若内心不清净,就会有许多喜怒哀乐的事情呈现。一旦你知道这一切显现无论好坏贤劣,皆为虚幻而内心自在的话,解脱就距你不再遥远。因为自在本身即为解脱,解脱就是一个自在的境界。
所谓的“自在”,是指我们依靠这样的修行最终达到这样的地步就叫做自在吗?也是,也不是。因为“自在”就是认识到一切万法的本性。什么时候认识,什么时候就叫解脱。
比如晚上做梦时,我们在做梦的当下并不知道梦是虚幻的,虽然醒来的时候知道梦境虚幻不实,但在梦里却不知道,因此就会在梦中产生很多烦恼。若在梦中都能知道一切皆为虚幻,就可以驾驭所有的梦,无论做的是美梦还是噩梦,都不会束缚你的内心,这就叫自在,这就叫解脱。
未来解脱的境界也是如此,当你可以驾驭一切显现,而一切显现不会再束缚你的内心时,就是解脱。也就是说,在内心如如不动的前提下,无论妙力如何迁变,均成为本体之庄严,这就是解脱、自在的境界。
我们当今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这样的果实,希望在座的弟子们,平常无论从事什么善法,都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并且从今天就开始做起,而不要认为现前从事善法的目的仅仅是为未来做个准备。如果你的这个“准备”不能在今天带来改变,我们就只能认为它无功德。
往昔梁武帝是一个护持佛法的大居士,一生中行持了建寺造塔、供养僧众以及修行写经等诸多善事。当他问达摩祖师这么做有多少功德时,达摩祖师回复说“无功德”。有些导师们认为从胜义谛的角度中解释为无功德,从世俗谛中讲还是有功德的。但我们现前暂且不论是世俗谛还是胜义谛,总之要记住:如果没有调伏好自己的内心,不能令现实生活有所改变,所做的一切都只能说是无功德。当然,如果真的已经在改变自己的内心,只是还没明心见性而证悟到本性的话,认为在胜义谛当中无功德,而世俗谛中有功德没有任何问题,也必须这么认为,因为此时内心还在改变当中。但总的来说要记住,是否有功德,在于内心是否有改变,而不在于平常做了多少件善事。
以上我们稍微讲了一些修学佛法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相信这样去理解,就会知道佛教是非常客观的,而佛教本就如此。但要记住,在修行调伏内心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还是你自己。导师可以作为你修学助缘,为你授业解惑,指引方向,但最终能否调伏内心,还是需要靠你自己。
(十三) 大佛子吉美多吉尊前 赐密咒莲师成熟灌顶
昨天我们讲到了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传记,而如是宣讲的目的就是告诫大家,在依止导师过程中,应遵循导师的行迹,而不是与导师见一面后什么都没有得到。
接下去我们继续讲解颂词。
【大佛子吉美多吉尊前,赐密咒莲师成熟灌顶。】
上师在导师面前得到了成熟灌顶。
但成熟灌顶方面,我建议在座弟子平常可以多阅读一下《白莲花论》。《白莲花论》前面有成熟灌顶的内容,后面有解脱窍诀法的内容。当时由于即将举行大宝伏藏灌顶,为了令弟子们对灌顶能稍微了解一些,我就把前面成熟灌顶的部分内容翻译出来并做了一些开示。至于解脱窍诀法方面的内容,当时还来不及立为文字。所以,建议在座弟子从成熟灌顶的角度中,多去阅读一些。
如果你想真正接受灌顶,就要知道在什么样的场所接受灌顶是如理如法的,什么样的场所灌顶是不如法的;授灌顶期间,这位导师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因为只有具备条件的导师是如法的,如果授灌顶的导师不符合历代传承祖师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这些授灌顶者的教言就是不如法的;接受灌顶的弟子要具备什么样根机,如果弟子不具有相应的根机,接受灌顶就是不如法的。
如果弟子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在一切条件都如法的前提下,接受灌顶过程中,就要根据自己对见解的认识来树立不同的净观。如果你是真正具有见解,在见解中接受灌顶,就是最高的接受方式。
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说:“殊胜见解如果不在于自己的内心,仅凭外境岂能得到灌顶?”这就说明具有见解的重要性。如果具有相应的见解,结果当然不用多言。如果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见解,但是对见解有所通达,也可以从净观的角度中依文明观,但必须做到净观。当然,如果你听不懂藏语,导师应该用汉语为你解释,因为你必须知道导师在灌顶过程是怎样讲解的。
在弟子得到灌顶以后,导师紧接着就要讲解三种三昧耶戒,比如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和句义灌顶这四种灌顶各分三个三昧耶戒。宝瓶灌顶有饮食三昧耶戒、执受三昧耶戒和护持三昧耶戒,其中护持三昧耶戒又要讲解座上和座下两种。
我们平常说得到灌顶的目的,就是为了令自己内心迅速成熟,但想要达到这个境界,对于座上该护持什么样的见解,座下该提起什么样的正念你是否清楚?我想,对此了解者寥若晨星!太少太少了!很多人以为,得到灌顶只是坐在那边,然后看几张照片,喝几口水,回去以后就可以告诉很多道友,自己去了某个地方,灌了一个特别大的顶。别人问他有多大,他说非常大,因为照片特别大!这样的理解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其中的一系列道理,这一点非常重要。
(十四) 莲师化身扎杂朗巴尊 伏藏心髓授记及窍诀 殊胜成就化身作授记
【莲师化身扎杂朗巴尊,伏藏心髓授记及窍诀】
此处的莲师化身扎杂朗巴尊,指的是色拉阳智。
最近有很多弟子问一些窍诀法方面的问题。虽然他们对于成熟口诀法已经稍微有些了解,知道它简称为窍诀法,与上师瑜伽本来就是同一个道理,但按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无论现前对于百部归一名的道理通达多少,平常修行过程中还是要做到护持三根本法:即修本尊、空行与护法,目的是为了令自己的内心更加自在,但如何知道与自己宿世有缘的本尊?
说到宿世有缘的本尊,首先、如今我们已经遇到如佛般的导师我等大恩根本上师,而喇嘛仁波切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第二、上师一生中主要的本尊就是以观世音菩萨为主。色拉阳智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而喇嘛仁波切的前世是莲师二十五大弟子之卓莫华杰益西。当时卓莫华杰益西在桑耶寺修白莲花四臂观世音时也是遵循莲师的密意修持着这样的本尊,最后圆满证悟了莲师一切密意。彼时莲花生大师授记:“你现前不用将这个伏藏法赐予给众生,而是以掩埋的方式隐藏。末法时代,你的化身会诞生到多康下区,那时我会化身伏藏师将这部教言赐予给你,到时你再将这部教言传授给弟子,会有十万虹光身即生成就。”
所以,从平常修学本尊的角度来说,白莲花四臂观世音菩萨非常非常殊胜,也是我们持明传承之本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我们最有缘的本尊。我相信在座很多弟子都已经得到过白莲花四臂观世音菩萨灌顶,而灌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迅速成熟和得到授权,有权念诵。因此,已经得到传承并且得到授权者修这样的法,意义非常广大。平常,也可以将它视为自己的宿缘本尊。
在念诵功课方面,我们也制作了《显密甘露心滴念诵集》,并且已经出过几个版本,亚青寺官方也有好几个版本的念诵集,这些都可以念诵。后来有一些弟子希望在我们《显密甘露心滴念诵集》加上一些诸如烟供、荟供等仪轨。我想,如果仪轨太过繁琐,像亚青寺每个月的荟供一般,还要摆设坛城等,可能对一般信众来说太过复杂,如果能有在一个小时左右能完成的荟供仪轨也挺好,以后条件成熟也会陆续添加到念诵集中。
我们都知道,用仪轨祈祷的真正意义是依文明观,在念诵同时要知道它在说什么,但如果过于绕口,念诵时就不太顺口。所以我们现前《显密甘露心滴念诵集》中的有些翻译不是来自于我们的翻译,而是采用了一些已经流传的经典翻译。
虽然我们要求念诵要尽量做到依文明观,在念诵同时知道自己念的是什么,但如果翻译时对此过于执著也会有些奇怪的显现。比如莲师七句颂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版本,从汉文念诵角度来说,就不够圆满。相对来说,如今五明佛学院的翻译以及多方面条件都是最成熟的,所以我们很多内容都采用了与五明佛学院同样的版本,这样,大家念起来就不会因为版本不同而念不通顺。
【殊胜成就化身作授记。】
色拉阳智授记喇嘛仁波切是无垢光尊者的化身,以及莲花生大师二十五大弟子之一卓莫华杰益西化身等等。
(十五) 堪钦晋美彭措之近前 授予阿底极密胜窍诀 浊世教及众生赐利乐 极密心滴教法付于吾 为利教众舍身亦精勤
【堪钦晋美彭措之近前,授予阿底极密胜窍诀,浊世教及众生赐利乐,】
这些成就者将教法赐予我们的上师,并授记若能为弟子如是传授,将对整个教法以及众生带来很大的利益。
【极密心滴教法付于吾,为利教众舍身亦精勤。】
以上历代高僧大德将一切教法赐予给上师,并且做了诸多授记。上师将导师所赐予的一切都置于梵顶,并发愿纵遇命难也要精进为众生做事业。上师确实也是如是说,如是行的。
亚青寺刚刚开始建设发展时,虽然人数不多,但一切都需要上师亲力亲为。在我们还没有为其他弟子讲法之前,主要都是上师一人在宣讲。上师每天都要闭关,有时要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开始为大家讲解成熟口诀法,一直讲到十一点十二点。为了众生,我们的上师付出的真的一点都不少。所以上师说自己“为利教众舍身亦精勤”,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我们这样讲解上师的行迹就是告诫大家,作为后一代弟子,导师已经将一切教法赐予自己,为了度化一切众生以及护持一切教法,我们应该遵循上师的行迹,依教奉行。正如前面所言,自身一人舒适并非善,更要时时想到如何度化众生。
但即便我们有这方面的心愿,也要正视自己的见解。在自心完全没有成熟前就急于度化众生,就如同藏地的一种说法:“你在煮土的时候,土还没有熟,却急着吃里面的石头。”可能么?不可能的,所以虽然我们有这样的愿望,但在实际行持过程中,不能过于急躁。
(十六)虽授然吾愚痴及恶行 闻思修行功德如晨星
【虽授然吾愚痴及恶行,闻思修行功德如晨星】
虽然导师赐予了这些教法,但由于我自己愚痴和恶行的缘故,闻思修行的功德如晨星,宿世没有增上。
我想,上师有没有这样的功德,每一个人都很清楚。但上师此处如是宣讲的目的是为了告诫大家,如果我们得到了教言后却没有依教奉行,则一切功德将如同晨星般难以难呈现,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精进修法。
比如现在亚青寺是夏天,没有要求像冬季一般做到一天瑜伽四座,但即便如此,早晚两座决定不能搁置一旁。若做不到这点,真对不起自己千里迢迢到这边来的意义。如果你来到这里只是混时间,今天不修明天也不修,后面参加祖师法会打发时间,转眼又到了冬天……时间一天天在流逝,但你的内心永远不会有成熟的时候。希望在座弟子们要将这个道理铭记心中。
(十七) 信施亡财之力毁自心 阻碍解脱自罪自承受一
【信施亡财之力毁自心,阻碍解脱自罪自承受。】
如果为了得到信众供养以及为了亡者的灵魂而供养的财物,自心就很容易被摧毁。修行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执著要尽量弱一些,不能将修行的目的立为能得到很多人的供养。
由于我经常为汉族弟子上课的原因,很多人觉得向这个活佛去要点钱应该比较容易,因为汉族人的供养很大方。每天来要钱的人可多得不得了,今天说是为了修寺院,明天来的目的是造塔,后天又是希望能建个院子或者建个转经筒,还告诉我他们也认识哪个活佛、哪个堪布等等。我说,你是否认识这些堪布、活佛,与今天我给你们供养没有一点点关系,但要记住一点,你们是真正的寺院,我手中所得到的一系列信财,也没有一份是容易的,因为他们都来自于信施亡财。有些是现在正痛不欲生者的供养,有些是正在恶趣遭受痛苦者的供养,所以你们必须要把这一系列供养放在有用之上,否则这个因果决定背不起的!
希望在座的所有弟子,尤其是出家的弟子们要牢牢记住:我们身边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居士们的供养,但居士们并不是开银行的,这些供养也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因此平常在运用过程中,要尽可能用在对众生有利的事业之上。比如你现在待在高原,生存确实是必须的,但过度消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要相信因果,这一点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示现涅槃之后,很多地方都在给上师建塔。上师并不需要这些塔,修建这些塔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积资净障。前段时间,我的家乡也在建设上师的舍利塔,建造过程中,许多发心清净的弟子天天都在为此忙碌,他们不仅没有得到一分钱,反而出现一点点过失,就会被我骂得非常惨。
有时我也会觉得非常惭愧,觉得自己没有权利这样去批评别人,但我还是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去批评别人。回想从我第一次与汉族弟子打交道直到现在,我没有向一位汉族弟子化缘过一分钱。过去不会,现在不会,未来更不会,我绝不可能这么做。我手中的一切都来自于在平时四处走动过程中,居士们做的一些供养,现在我就将它用于建造舍利塔。但即便为造塔忙碌的居士们发心清净,我也不能胡乱使用。今天砌了一堵墙,过两天觉得高了,又拆下来,这个拆的过程就好像在切我的肉一般,所以我常常为这些事情批评他们。有些居士说,“上师别紧张,我们自己来赔这个钱。”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到赔偿,而是告诉他们,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平常做任何事情都要信任因果,细致取舍因果,尽量将自己的身心用于善行之中。
我这么说,并不是说自己有多善良,有时我真的非常着急。比如前两天,他们修塔外面院子时没有问过我,结果修得高了一些的,我一听说“高了”,想到又要开始拆,会损失人工费、材料费等费用,即便只是千百块钱,也非常生气,于是把这些艰苦环境下天天辛苦劳动的居士狠狠骂了一顿。后来我又做了忏悔,在心情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告诉他们说,我这样做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你们好,也可能包含了我自己的私心,担心如果不如理如法运用这一笔钱,阎王爷找我算账,可怎么办?
希望在座的弟子平常也要细致取舍因果。我们手中所拥有的一切,看起来像山珍海味,其实一点也不好吃。即便你今天觉得味道不错,到了阎王爷殿上,可能是一个咬不动也消化不了的铁砣,而且它可能会让我们生生世世遭受痛苦。所以真的要信任因果,细致取舍因果。
我们都会死,都会在死后面对阎王爷,而这个老爷你一点也骗不了,他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一丝一毫都清清楚楚,了然于胸。无论你是如何巧舌如簧,面相威武,在阎王爷面前都不堪一击,都会一一与你清算。
因此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告诫所有的弟子,这些很容易毁掉自己的内心,要时时记住这点。
(十八)信施亡财之力毁自心 阻碍解脱自罪自承受二
我告诫很多弟子,无论何时都可以度化众生,并不需要时时聚集许多弟子在身边。有时你聚集很多弟子,目的可能仅仅是为了得到世间财富。若是如此,就要时时忆念华智仁波切的教言:“有一头牛就决定有一头牛的烦恼。若不能善用这头牛,它就会成为阻碍解脱的障碍。”
我们在这些方面都需要细致一些,不能觉得自己是一个寺院的方丈或者认为自己身边有很多居士,无论怎么做都会得到利益,这些想法非常不好,只要稍微有一点不小心,都会令我们跌入永远无法脱离的痛苦。因此,必须时时铭记一点:信任因果!我们天天都在讲解因果,但反观自己做得如何?只是口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观察自己是在做善有善报的事还是恶有恶报的事。
在供养方面,我相信很多居士做得都非常好,因为他们的发心清净、对境清净,供品也很清净,所以他们的供养能积累资粮。作为出家的弟子,在运用这些信众的供养时,若能如理如法,懂得细致取舍因果,一切都会是变成解脱福报。若非如此,享用信众供养的结果可能就会堕入恶趣,独自一人承受无尽的痛苦。所以上师在这里告诫大家:“信施亡财之力毁自心,阻碍解脱自罪自承受。”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在胡乱使用信财,我相信,大多数人平常做得都非常好。他们并不借此贪恋华丽的衣服与山珍海味,也没有追求各种享受,而是常常上供下施,做各种功德,看上去也都很轻松自在,不胖不瘦。
这里的山珍基本就是指一些菌菇、竹荪,海味主要是一些海带之类的海菜,我想,讲这些道理的人还是应该瘦一点,才更有说服力,因为“胖”有时并非一件好事。几年前我去东北时,有很多居士过来见我。东北人有一种习惯,无论别人是否信仰佛教,都喜欢带着别人一起来拜见皈依。大家也都知道,东北人讲话非常直接,一点也不拐弯抹角。当时有很多居士说起高原的条件有多么辛苦,我说确实如此,高原的条件远远不如汉地,所以有很多居士也附和说“上师,您在上面也是挺苦的”,这时边上一位刚被别人带来皈依的男众耿直地说:“扯淡,你看看上师这个人都长得有多胖了。”
当时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想,这都是脂肪惹的祸,谁叫自己平常那么贪吃呢?所以,贪吃绝不是一件好事,我可是受过这种罪的人哪!当我听到这个人说:“你看他都长这么胖了”,就觉得自己必须要减肥,修行当然重要,但减肥更为重要。
我想,如果我瘦一点,讲这些道理可能有更多的人会有信心。就比如做减肥广告的人都很瘦,如果一个胖子对你说:“这个减肥药疗效很好,谁吃谁知道。”你对他的减肥药会有信心么?现前我讲解不要贪恋山珍海味的道理,恐怕很多人都不是很有信心。我自己既不怎么劳动,也不会做生意,更不会去挖冬虫夏草,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各地居士们的供养,但别人问起我吃了多少,可能觉得看我脸上的肉就知道了。所以有时候在讲因果过程中就觉得,自己如果瘦一点就可以多讲一些内容,但现在稍微有点胖,就不能说太多了。
有时候我也和别人说,我这个胖是虚胖。但世间人都有这样的习惯,会为自己的错误寻找一千个理由、一万个借口。据说往昔有一个和尚,平常打卦都非常准。有一天他为自己打了一个卦,卦象说他十天之内要圆寂。于是他就坐在二楼,告诉弟子们说,十天后就会圆寂。并且叮嘱他们以后要好好修法等等……然后独自开始在楼上修行,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十天后,他发现自己的精神非常好,一点都不像要死的样子,就非常纠结:“这可怎么办啊?我都把话说出去了,居士们也已经下面悲伤地哭了,我不能再跑出去说,十天过去了,但我现在不死了。可是不能这么说,又该怎么办呢?”为了令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成为真实,到了十天,他直接从二楼跳下来就摔死了。其实平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习气。
(十九)如今已到死主阎罗前 猛烈之业异熟逼迫时 恶业痛苦极其难忍受 殊胜上师您等成就者 祈速清净吾之诸罪业一
【如今已到死主阎罗前,猛烈之业异熟逼迫时,恶业痛苦极其难忍受,殊胜上师您等成就者,祈速清净吾之诸罪业。】
随着年龄增上,距离阎王爷已经越来越近,往昔所造的恶业时时都在逼迫着自己,一想到地狱的痛苦就极其难忍,祈请上师加持能清净自己的罪业。现前我们也应该时时祈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以及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加持,迅速清净自己恶业而成办解脱。
亚青寺就要开始进入祖师法会,法会的整个过程分为一天四座,每座都在修上师瑜伽。聚众开法会时容易昏沉,因此静下心打坐的时间可能比较少,主要还是以念诵为主。念诵的内容主要就是七支供:顶礼、供奉、清净罪业、随喜、长久住世、永转法轮、回向。无论是修上师瑜伽还是成熟口诀法,都要从七支供的角度中理解。
第一、顶礼。顶礼分为内外密三种顶礼,法会中能站起来顶礼(外相顶礼)的时候比较少,主要还是在境心分不开的状态中顶礼即内相顶礼。如果能赤裸见解,做到如《大圆满直视本性轮》中所言:“本基解脱大圆满,离作敬行而顶礼”,即密相顶礼才是真正的顶礼。所以,在修学上师瑜伽过程中要护持自己的见解。这是顶礼支。
第二、供奉。将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以及过去、现在、未来所从事的一切善行和自己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意幻各种供品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在用意识做供养;若能做到在境心分不开的状态中将一切供品转变成无量即为普贤云供。要记住,意识中所谓的无量与见解本身的无量,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即便称之为无量,实际还是有所限制,而后者才是真正的无量,才能称之为普贤云供。
第三、忏悔罪业。法会上也会念诵很多忏悔文,比如《三十五佛忏悔文》以及金刚萨埵等各种忏悔文。无论前面的供品是水还是灯或者三十七堆曼茶等,都会用作供养。但要记住,这些都是外供,若是真正具有密供的见解,则意义更广大。
在忏悔罪业过程中,我们作为誓言者,以祈请智慧尊降下甘露,消尽一切罪业的方式做忏悔。倘若能在无为法中忏悔,则一切罪业均变成本体之庄严,也会清净得更快,但这需要根据个人的禅定见解来定夺。
第四是随喜,第五是祈请住世。我们都在祈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永久住世,若能如是护持自己的见解,则见解本身即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也永远不会有涅槃的显现,因为它本来就没有时间的局限。
第六是永转法轮。法轮分有为法和无为法,若能执受见解,即为无为法。第七是回向,回向分为有毒回向和无毒回向,但无毒回向是随顺还是真实,需要根据个人的见解来定夺。
总之,整个上师瑜伽导修可以从七支供的角度分为这几个部分。在实际修行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做到依文明观。尤其是刚参加这次法会的弟子,可能只能做到外供,至于内供与密供还是有些遥远。但即便是用外供的方式,只要依文明观,以其中所传讲的方式忏悔自己的业障并且如是发愿,现场又有众多清净道友,无论发什么愿都能得以成就,意义也非常广大。
(二十)如今已到死主阎罗前 猛烈之业异熟逼迫时 恶业痛苦极其难忍受 殊胜上师您等成就者 祈速清净吾之诸罪业二
在座弟子都即将参加祖师法会,但往昔没有参加过这种法会的人,可能会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些都是没有规矩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这样做。
虽然我平常讲法最多的是针对居士,但有时也会有很多学校邀请我过去讲法。以前我给大学博士班的导师们上了十二个小时的课,其中有信仰佛教者也有不信仰佛教者,因此上课过程中,有些人喜欢听,有些人不喜欢听。那些对佛法没兴趣的老师,听不进去就会在课上聚集谈天,或者在边上走来走去,我非常不喜欢这样的行为。后来有很多其他大学也邀请我讲法,我都没什么兴趣,因为我一点也不想再面对这些现象。我在上面讲法,下面不听课的学生想坐就坐,想走就走,而我这个人应变能力很差,面对这样的情况,想讲的法也讲不出来了。
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矩,尤其是佛教的道场,更有需要尊重的法则。汉地有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你在参加法会过程中,想走就走,想不修法就不修法,想睡觉就睡觉,还没到饭点就开始在下面享用餐饮等等,都是法会中不如法的行为。
我们一生中能拥有参加祖师法会这样殊胜机会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即便觉得疲惫辛苦,也请暂时忍耐一下。平时我们也会有很多烦恼,比如吃饭时需要牙齿不停咀嚼,看起来也很辛苦,但为什么我们从不曾觉得辛苦?这说明一切都是心态的问题,所以也不必对参加法会有太多想法顾虑。有些觉得法会上的辛苦,是以前从未感受过的,要起来走走放松放松才行。我想,你还是忍耐一下,以后会有更累的事情在等着你,现在的这些都不算累,而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相信在座有些弟子已经对佛法很有信心,也知道了这些规矩,因此会做得很圆满。但刚开始接触者要记住,参加法会时想坐就坐、想走就走,或者一会哭一会笑等等,都是不如法的行为,我们参加必须要遵守规矩。
法会期间,阿松活佛负责总的管理,但是阿松活佛要管理这么大的寺院,对每个人都一句句叮咛是不现实的,秋巴让卓堪布也天天都在法会现场组织协调,对每个进入会场参加法会的信众都细细叮嘱同样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场主要还是一些组长在维持秩序。
我也是当过组长的,知道现场协调不遵守纪律的这些事情并不好办,但还是要对这些信众调和声色,温言软语地劝解,因为对方的心也是肉长的,只要自己调柔,他顾着自己的颜面,也会顺从地遵照去做。如果只是高高在上地指责,他就会觉得,凭什么要听你的话,他是来修法的,不是来听你说教的等等,还会因此产生很多矛盾。所以,组长不好当,主要还是需要大家能够主动遵守法会的规矩作为配合,才能圆满这次法会。
以前我在禅院当导师的时候,需要给一些弟子讲解成熟口诀法,而每当召开法会的时候,就在边上端茶倒水。我从未觉得倒茶有什么不好,如果自己的内心能更为清净,倒茶也是在积累福报!但后面每次我倒茶,大家全都站起来,结果我一个碗都找不到,只有坐着。倒茶过程中,我从未想过自己是他们的导师,为什么要给他倒茶。傲慢心是五毒烦恼之一,而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对治烦恼,因此不能只想着要坐到最高处,天天有人伺候,而是要站在最低的立场中修行。所以时时提起正念,对治自己的傲慢,才是真正修行者的行为。
在参加法会时,内心没有掺杂一丝毫烦恼,就是最殊胜的法会。若内心掺杂烦恼,结果就可能会有点不圆满。因此,负责法会的组长们看见有些人做得不如法,不要直接过去粗暴地干涉,并且一脚把他踢翻让他滚蛋等等,我们不能这么做。别人不懂这些道理,但是你懂得这些道理,因此当你看到法会上种种不如法的行为时,应该走过去告诉他们,这是不如法的行为,修行人参加法会应该怎么做,如果实在坐不住,可以悄悄离开,但不能影响其他人。站在最低的立场中为大家服务,才是你作为管家或组长的行为,而不是高高在上颐气指使。
我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么伟大,但作为真正的导师应该是为众生服务,而不是在于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平时大家都会布施积累福报,但在布施时,应该恭敬地布施给对境,而不是拿着一块钱像扔给一只狗一样去傲慢地布施。
大家参加这次殊胜的法会,本身就是殊胜的行为,因此,无论是作为参加法会的信众还是负责维持现场的组长,都要时时将这些道理铭记于心。
(二十一)结语
【此乃殊胜具诸多功德之昌台和尚阿热敦请,二世无成之阿秋所著述也!】
二世是指世间与出世间。
难道上师不具有这样的功德么?当然不是,此处是谦虚词句。这也是在告诫我们,若能时时谦卑地立于低处,则内心永远清净。若时时高高在上,就会遭遇种种烦恼。尤其当情绪有所飘动时,自他都会感到不悦意。
今天我们就暂时讲解这么多。接下去法会就要开始了。希望大家时时铭记以上所讲解的一系列规矩,不要等待着还有别人特别再为你讲解一遍。平时我们也都在讲解相关的道理,相信人人都能遵守这些规矩。
参加法会时,尽量不要夹杂烦恼。我们平常都会讲解杀生的过失有多大,但与参加法会令很多人产生烦恼相比,后者的过失更大。我们参加法会的目的是积资净障,而不是来造作新的恶业。因此,无论是独自一人修行还是聚众,都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护持正念,令自己的内心快乐不生烦恼。
来源:柯日密咒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