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正气兮,入民民民行,阶高难登兮,上下而求索;入任何正而八经之行,都如是耶。
吃瓜行为学名著入行碎碎念
1、入行之高高低低的台阶
1、1一级台阶:菩心
1、2二级台阶:菩心+六度
1、3品级台阶:入行论=甲一、论名+甲二、论义。
甲二、论义=乙一、入造论之理+乙二、所入之自性+乙三、圆满结尾(10品回向,191-201,877-906)
乙二、所入之自性=丙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1品,7,15-17)+丙二、入者之意乐(1-3品,7-35,18-159)+丙三、趋入之方法(4-9品,36-190,160-876)
丙三、趋入之方法=丁一、戒律(4+5品,36-69,160-292)+丁二、安忍(6品,70-94,293-406)+丁三、精进(7品,95-110,407-486)+丁四、静虑(8品,111-152,487-663)+丁五、智慧(9品153-190,664-876)
{486号码重复,其后的号码应加1}
1、4品下级主要台阶:
1、4、1丙二、入者之意乐=丁一、发心之功德(1品)+丁二、受持之方法。
丁二、受持之方法=戊一、总义+戊二、论义。
戊二、论义=己一、加行+己二、正行(152,33课)+己三、后行。
己一、加行=庚一、净化自相续+庚二、为利他而修心(布施)
庚一、净化自相续=辛一、供养(6种)+辛二、顶礼(79)+辛三、皈依+辛四、忏罪(2品,四治力)+辛五、随喜(3品)+辛六、请转F轮(131)+辛七、祈请不涅槃(132)+辛八、回X福德。
1、4、2丁一、戒律=戊一、不放逸+戊二、正知正念
戊一、不放逸=己一、略说(163)+己二、广说+己三、摄义(205)
己二、广说=庚一、谨慎修学所修+庚二、谨慎所依暇满+庚三、谨慎所断烦恼。
戊二、正知正念=己一、护戒之方便法――护心(遣除怖畏,修持六度善法)+己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三门)+己三、教诫结合相续而精进(292)
1、4、3丁二、安忍=戊一、当修安忍+戊二、修持方法
戊二、修持方法=己一、略说+己二、广说
己二、广说=庚一、总说嗔恨对境之分类(305)+庚二、遮破嗔彼
庚二、遮破嗔彼=辛一、遮破于令遭不幸者生嗔+辛二、遮破于障碍所欲者生嗔
辛一、遮破于令遭不幸者生嗔=壬一、破嗔于我造四罪者+壬二、破嗔于亲友造四罪者+壬三、破嗔于怨敌作四善者
辛二、遮破于障碍所欲者生嗔=壬一、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壬二、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
1、4、4丁三、精进=戊一、以承上启下方式教诫精进(408)+戊二、宣说应当精进
戊二、宣说应当精进=己一、认识精进本体(410)+己二、断除其违品+己三、增上对治
己二、断除其违品=庚一、宣说所断懈怠(412)+庚二、断除方法
庚二、断除方法=辛一、断除同恶懒惰+辛二、断除耽著恶事懒惰(425)+辛三、断除自轻凌懒惰
己三、增上对治=庚一、略说(440)+庚二、广说
庚二、广说=辛一、具备助缘+辛二、依助缘精进修持(不放逸、正念)+辛三、主宰自己(486)
辛一、具备助缘=壬一、信解+壬二、自信+壬三、欢喜+壬四、放舍
1、4、5丁四、静虑=戊一、以连接方式教诫修禅(487)+戊二、断除违品+戊三、谨持对治
戊二、断除违品=己一、略说(489)+己二、广说
己二、广说=庚一、离俗世+庚二、弃妄念
庚一、离俗世=辛一、从过患角度教诫远离愦(断除贪执)+辛二、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
庚二、弃妄念=辛一、略说(520)+辛二、广说
辛二、广说=壬一、于欲妙生起厌烦(本体不净,因有害)+壬二、于静处生起欢喜
戊三、谨持对治=己一、总说连接文(566)+己二、修世俗P提心+己三、修胜义菩T心(663)
己二、修世俗菩T心=庚一、自他平等(对境苦乐相同,有境意愿相同)+庚二、自他相换+庚三、共同之事宜(遣除诫障、精勤对治)
庚二、自他相换=辛一、略说(592)+辛二、广说
辛二、广说=壬一、宣说法相(代受他苦,舍弃自己)+壬二、宣说事宜(利他知足、断除贪身)
1、4、6丁五、智慧=戊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665)+戊二、生智慧之方法+戊三、以智慧所得之事。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己一、认识智慧之自性+己二、深入对境无我+己三、破除所断实执;
己一、认识智慧之自性=庚一、抉择对境二谛+庚二、修行有境正道。
庚二、修行有境正道=辛一、了知世俗如幻而修D(对境不成立,心不缘一切)+辛二、了知胜义空性而X道(成办二利,断除二障)
己二、深入对境无我=庚一、深入人无我+庚二、深入法无我
庚二、深入法无我=辛一、身念住(支分不成立)+辛二、受念住(因触对境不成立、根境识相遇不成立)+辛三、心念住(意识不成立,五根识不成立)+辛四、法念住(诸法无生)
己三、破除所断实执=庚一、总说(826)+庚二、遮破能立(相互依存故不成立)+庚三、宣说能害。
庚三、宣说能害=辛一、由因建立空性+辛二、由果建立空性(破有无二边生灭)+辛三、成立之摄义(863)
辛一、由因建立空性=壬一、真实无生建立空性+壬二、名言中由因生建立空性(854)
戊三、以智慧所得之事=己一、平息世间八法(865)+己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2、与入行的交情
2、1活了N十年,也不知道有这本书。第三轮读书期间,经常听先生说到这本书,好象还大名鼎鼎呐,且听到一些来源于其智慧品中的教证,好象与单宗相关哎,于是乎列入第四轮读书计划,现计划得以实现。
2、2从两个旗帜店找来了太平盛世的名著产品,应有尽有,其中包括了两套系统:
A系统《入行论释·善说海》,亦用名《入行论广解》:著者为姓寂名天;释者为姓无名著(是藏地大师,非印度同名大师);译+讲者为姓索名达字吉先生,找来了201场书的MP3+MP4+PDF+DOC,本次所学即是此套。
B系统《入行论广释》,著者为姓寂名天,释+讲者为姓索名达字吉先生,是以姓华名智所著《入行论》之科判《明镜义》来讲解的,此科判与A系统姓无名著安立的科判不同。只有PDF,本次没看此套。
《入行论》原文是姓寂名天所著,先生在广释中选择的是台水弯如石师依藏文本而三次修订的汉译本。但在善说海中,好象没提及此事,由于此是在广释之后讲的,所以很可能用的是同一汉译本,不能100%肯定。按照“学术习气”,对这点戏论也没能研究出定论,以后有闲功夫的时候,把A+B两版比对一下。
2、3有了读过普贤SS言教+心性休息+前行备忘+中观三论这些名著的基础,本书语言+内容很好懂,一听+看而过,提取了10%的诗词作为《一年一读句》,留以时时拂拭。
本书中,人我+法我讲的理论性+实操性都很细致,以后有闲功夫的时候,与其他名著中的相同内容串习吧。四念处的内容也很细致,以后有闲功夫的时候,与四阿含+南教炼所讲的相同名词,对比串习吧。
3、入行大名鼎鼎
本名著只讲了一个主题,即菩心,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心,以智+悲善待所有的动物+植物+环境万物,无以伦比。单单名字就很大气:《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渣呀”为行,“阿巴达绕”为入,意为趋入大×菩S的殊胜行为――六波罗蜜多的愿行当中,所以叫做“入P萨正觉行”=“入菩S行”。
地区各门各院“在这么多的千经万论中,一致公认必须要学习的,唯有这一部名著”+“为地区脍炙人口的一部宝典”+“已形成一种普遍观念”+业内人士“必须精通本名著”。
“在撰著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本名著的教证”,第十品及多处诗词,是各种仪式中的固定用语,就好比,一个家族出了几位顶级仪仗兵,那么这个家族的基因肯定超凡脱俗,牛了个牛,哈哈哈。
“以前SS在世的时候说过,我们学院每年都应讲一遍本名著。”+“昨天年末考试时,几百个人一起圆满地背诵本名著全颂(共十品,一千多颂),这种场面十分惊人。”
“SS要求大家尽量背诵《入行论》,以其内容逐字逐句地对照自己”,下等者是背四品(1+2+3+10),中等者是背八品,上等者背全品。
牛了个牛,把本书学到极至,会如何?肯定能取得高等级技术职称,能与普陀山王和五台山王平起平坐耶。哈哈哈,本书就是成为山王的正道,一级一阶,理论上讲的清清楚楚,实操起来真是苦苦兮兮,前途是光明的,阶梯是难登的,心向往之,走一步算一步吧。
4、“学习雷叔好榜样”入行流程再造
咱天生心大,也许是同类相欢吧,小学时就对雷叔很有好感,因为他能把宝贵的钱给陌生人,而咱每次给别人东西时都暗自心痛,所以雷叔比咱心更大。咱天生是勤快人,也就响应“学习雷叔好榜样”,经常主动做一些份外事。后果时好时坏,咱傻傻+皮厚=没上心,好在那时代大器世界是善缘,没发生过特别不好的续事,迷迷糊糊就过去了。
后来大器世界的价值体系发生了转变,小儿郎读书看报成为“有文化”的人,众人皆醉,咱也装醉吧,但心底始终都认为,雷叔是超凡脱俗的伟人,了不起。
做份外事前,都要经过复杂的风险评估程序,能走完程序付之行动的事情稀少,每次还是有一些心理负担的,做吧,后患无穷,没有金刚钻,可不能揽瓷器活;不做吧,对方急需帮助,觉得挺可怜可悲的。唉,眼见了总费神!
跟着专业人士学习用专业的方法对治烦恼,虽然学不了超凡脱俗的入菩隡行,但可以力所能及地学一些接俗气的入相似行。
以雷叔在火车站遇到老大娘,主动帮助她找到儿子的英雄事迹为模板,再造入行版流程,以备随机用之:
4、1在火车站闲逛等车时,咱一边东张西望看风景,一边叨叨口口几,一边时不时地意念: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
4、2看见一位老大娘急需帮助,想提供帮忙时,先进行风险评估,必须智慧摄持,不能一根筋照本作事,意念: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
4、3向老大娘提供帮助,注意言行善巧方便,咱是好人,别被当成坏人,意念: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4、4了解情况后,对儿子不能接老娘不生嗔心,毕竟大多数的人活着都不容易,意念:渔夫与屠户,农牧等凡俗,唯念己自身,求活维生计,犹忍寒与热,疲困诸艰辛。
4、5在提供帮助的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已寂静行,细节决定成败,意念:自主己身心,恒常露笑颜,平息怒纹眉,众友正实语。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4、6帮助过程中出现不顺利时,意念: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4、7帮助完毕,与老大娘告别时,意念:事成应尽舍,续行余善故。
4、8后续好报,收到儿子感谢表扬时,观想都是如幻如梦,意念: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低调处置:此身过本多,德寡奚足夸?故当隐己德,莫令他人知。
4、9后续坏报,雷叔是不会遇到的,但咱可能会遇到,必须提前作好预案。比如受到儿子诽谤中伤,咱要是运气好,能找到清白证据,那就赔一些时间和精力;要是运气不好,找不到清白证据,那就要赔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和银子,哈哈哈,那咱也不生嗔心,使劲背一背: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或者以幻压一压: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知已不应嗔,如幻如化事。
如果处置过程太累,就安慰一下自已:身心俱疲时,暂舍为久继。去走湖散散心: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虚伪如影像,彼中岂有真?也去爬山休休神: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咱本来就是老江湖了,八风不动没有过不去的坎,所见或所触,性皆如梦幻。坏报终会过去,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
当好报+坏报+无报统统结束后,咱以“吾当离安乐,甘代他人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文艺老青年的情怀,了了了了,“但如絮极轻盈,随风任来去”,下回继续。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