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落万念迹 > 略略结

泛听《中观四百论广释》小结

创建日期:2021-08-14

  泛听《中观四百论广释》小结

  1、品科判

  科判=甲一、初义(1)+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一、初义=乙一、题义(2)+乙二、译礼(3)

  甲二、正释论义=乙一、总义+乙二、别义(1-16品)

  乙一、总义=丙一、造论者之殊胜(6)+丙二、辨除谬误(7)+丙三、略述各品大意(8)

  乙二、别义=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1-8品)+丙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9-16品)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1-4品)+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5-8品)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戊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1品)+戊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2品)+戊三、由思维生死不净的体性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3品)+戊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4品)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戊一、正说菩萨行(5品)+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 —烦恼之方便(6品)+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7品)+戊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8品)

  丙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丁一、广释胜义谛(9-15品)+丁二、造论宗旨和断除敌论余诤(16品)

  丁一、广释胜义谛=戊一、由破有为法为常之门而总破实有(9破常品)+戊二、别破有为法实有+戊三、破生住灭三有为法相有自性(15品)

  戊二、别破有为法实有=己一、破我(10品)+己二、破时实有(11品)+己三、破所见实有(12品)+己四、破根境实有(13品)+己五、破边执(14品)。

  甲三、末义= 乙一、由何阿阇黎作(612)+乙二、由何译师翻译(613)

  2、品大意

  2、1第一品明破常执方便品(3-10课)+(13-50词):修习生死无常从而断除常执。

  2、2第二品明破乐执方便品(10-17课)+(54-85词):破除执五蕴为乐的颠倒。

  2、3第三品明破净执方便品(17-26课)+(88-119词):断除贪执他+自身体的颠倒。

  2、4第四品明破我执方便品(26-34课)+(121-155词):断除我慢颠倒。

  2、5第五品明菩萨行品(34-40课)+(121-192词):发+行菩心趋入菩萨道。

  2、6第六品明断烦恼方便品(40-46课)+(194-229词):对治三毒烦恼。

  2、7第七品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46-51课)+(233-268词):破除有漏善业。

  2、8第八品净治弟子品(51-57课)+(271-301词):断除烦恼+怀疑+趣入空性正道。

  2、9第九品破常品(57-62课)+(306-342词):破除万法(有为+我+虚空+时+尘+解脱)为常的实执。

  2、10第十品破我品(63-67课)+(348-380词):说明身心相续与山河大地等一切诸法皆无我。

  2、11第十一品破时品(67-72课)+(385-417词):破除时间为常的实执。

  2、12第十二品破见品(73-78课)+(421-455词):破错误空见。

  2、13第十三品破根境品(78-82课)+(461-494词):从根境的角度破除实执。

  2、14第十四品破边执品(82-85课)+(497-534词):破除四边执+获得解脱理。

  2、15第十五品破有为相品(85-88课)+(540-571词):广说有为法生住灭空无自性之理。

  2、16第十六品教诫弟子品(88-92课)+(573-610词):宣讲造论的目的以及遮破诸敌论者的其他问难,从而抉择出中观正理为诸人所应修习。

  3、《中观四百论释》概况

  3、1作者:圣天菩萨

  圣天菩萨是龙树菩萨的亲传弟子,所以《四百论》基本上是《中论》的拾遗补缺,师傅已讲的内容,弟子把个别重点(我+虚空+时+尘+解脱+根+边)再深讲细讲;师傅没讲的内容,弟子详细讲了(修空性之前行+外道之外见),所以《中论》+《四百论》是一套母中观。

  3、2译者:印度堪布苏马扎拿+西藏日称译师,由印语译藏;大格西法尊,由藏文译汉。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只把后八品(释胜义谛的道次第)由梵文译汉,而前八品(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没译。我窃思维,观待于中华习气,前八品的理路可谓翘起八怪,所以玄奘没译,哈哈哈!

  有了“心性休息”+“大圆满前行”之四加行的理路基础,前八品的理路可以用于对治欣若狂+悲痛欲绝之极时自修,但不能贸然对外实施,就如同鲁迅《立论》中不能说:“这孩子将来要S的”,哈哈哈,中国人都懂的!

  3、3 传讲者:师

  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间,于金刚萨埵殿堂为七百余名汉族僧众传讲本论,《中观四百论释》文稿重校于2006年3月4日。

  三大中观论中,师最先传讲《四百论》,其后才传讲《中论》+《中观庄严论释》。《中观根本慧论释》2004年六月译,重校于2007年4月;《中论讲记》定稿于2008年3月;《中观庄严论释》2006年传讲本论,重校于2007年12月11日

  观待于《中观根本慧论释》+《中观庄严论释》,《中观四百论释》的文风=文言味+藏味+古印味=浓郁;92课MP3的听受效果不好,时常听不清;92课的分课与师正常每堂课几乎就没有吻合的。

  好在有了《中观根本慧论释》+《中观庄严论释》的认知基础,《中观四百论释》也能容易看懂;好在网上满世界闲逛,在微信公号“文殊密语”找到师传《中观四百论释》之不同的法宝,相遇恨晚+更新太慢+不能下载私囤=失之交臂,以后持续关注吧。

  4、读《中观四百论释》概况

  有了“心性休息”+“大圆满前行”之四加行+五加行的基础,前八品很好理解;有了“中论”+“中观庄严论”的空性+两谛基础,后八品很好理解;以秋风扫落叶一般,扫荡了一遍《中观四百论》。 没感悟到什么新义,但很明显地加深重了对“心性休息”+“大圆满前行”+“中论”+“中观庄严论”的认知。

  辛辛苦苦扫荡了一遍,以后肯定会忘失的;这么一大部论,时时拂拭是不可能的,选了80句颂词,作为一年一读句,点卯于http://101.132.235.169/luowannianji/

  5、再行菩萨行

  闻思《维摩诘所说》时,对菩萨行有了较深的理解,不能学完就丢掉还给师了,时不时还会记挂着再行菩萨行。

  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此乃江湖习气,是等着篮毁蛋碎之时修 “安忍”菩萨行,还是现在修“方便”+“精进”菩萨行,去再找一个篮子装鸡蛋?按江湖习气选择了后者。

  捣鼓瞎忙了N个星期,在马云的云上租了一亩三分云。鸡蛋可以放在两个篮子里了,风险立马降低一半,体会到“八风不动”的心提高了一个层次,再次印证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八风不动”水平的助缘。

  以后重要信息两篮存,次要信息+密集信息存“一亩三分云” http://101.132.235.169/。

  第三轮只剩《缘起赞》没学,每课的“复制法宝”+“进度笔记”迁至“一亩三分云”,以此做为起始,天算人忙,呱呱叫的缘起,愿成为我明心见性之助缘。

  待到浪迹江湖+群山游禅之时,一网一手机,即可时时拂拭学过的信息。

  6、感恩

  6、1感恩师传讲《中观四百论释》!

  在以佛佗为独资股东的合并报表上,所有的资产、权益都归佛佗所有,无需分别哪师、哪寺、哪院。“恩不言谢,因法跟随”。

  6、2感恩制作法宝的师父、师兄!

  在以师为独资股东的合并报表上,所有的资产、权益都融归师海,无需分别是谁立的文字、是谁制的音频。“以心相应,以法安住”。

  7、回向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上师,愿师多一刹休息,少一刹劳累,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制作法宝的师父、师兄,愿你们修行顺利,生活安乐!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同我一起离苦得乐都获佛果!

上一篇:第三轮看书进度

下一篇:精读《心经感》小结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