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金刚经》释解小结 (2019-12-21 09:58:38 记录于后半生点滴的新浪博客)
1、缘起
第三轮看经论需要《金刚经》的释本精读,选择了堪布释解,一是基于对师深入经藏精通(藏传般若+汉传般若)的高度信任,二是基于对师已生成不退转的信心。
无需深思,即列入第三轮看经论计划,并得以实施。
2、找法宝
官网没有师对《金刚经》释解的课件,找法宝就应了俗语“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忙活了几周,找到的法宝,好象是敦煌残本,一时悲心泛滥,感慨师传法还不到20年,信息已七零八落,那么佛佗传法已2000多年后的今天,佛经呈现出怎样的状态,都是可以理解的。
满世界继续找,又忙活了几月,基本凑齐了《金刚经开示录》和《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但《金刚经释》两版本均未凑齐,只好按经句两版凑合成一稿。
从官网隐蔽处,找来《金刚功德经》,《金刚经感应录》。
师对《金刚经》释解,还有一部分散布于不定期的网络开示中,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找了,放弃了。
整个找法宝期间,时间太长,头脑也不清爽,过程中基础信息记录少,到最后集大成时,已经搞不清选取的信息之精准来源。
3、法宝概况
3、1网络凑合版之《金刚经释》,以下简称《释》。
最初设想,只找《释》做为法本精读即可,因为根据综合信息判断,此版本专业性最强。
事与愿违,近20年网络信息因文字库的不断更新,很多内容已被关闭,此版本怎么也找不齐。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顺手牵羊,《金刚经开示录》和《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无意中凑齐,最后按经句检索所有采到的《释》信息,总算凑全了整部句解,当成《释》法本。
此《释》应有两版本:1“此《金刚经释》是法王晋美彭措足下愚徒索郎达吉在喇荣传讲此经之同时撰着圆满,增吉祥,2000年8月15日”;2“重校于二○○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根据采集到的对同一经句释义的不同信息判断,变化主要是有一些用词不同,但也只是近义词之间的调整,而非反义词的调换;个别的引证来源有不同,但很少。粗粗毛估估,两版本的变动率远低于5%,对理解师之释义没影响。
这《释》与《金刚经开示录》和《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相比,确实是专业性最强。如果形象的说明一下,《释》是研究生教本,《金刚经开示录》是专业本科生教本,《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是不分专业公共课教本,科普版。
专业性最强,表现在引用的教证最多,且教证的专业语也很明显,也用了最多的生疏高深的专业用词,读起来比较费脑筋。因在“专业”的释义中,经常会比“科普”多N层真实义,所以,在与涤华禅师PK时,我摘取了很多《释》中的意见。
3、2网络凑合版之《金刚经开示录》,以下简称《开示录》。
本没计划找这稿读,突然有天发现,这稿凑齐了,不看白不看,看了确实没白看。这是三十八课讲课记录,“定稿于二○○七年藏历二月二十二日”。
既是讲记,所以保留了大量的课堂景句,师那时就能把深奥的知识,讲授得活龙活现,天才。
“在藏传佛教中,《上师心滴》是非常了不起的法。而在汉传佛教中,最殊胜的非《金刚经》莫属。这次法王如意宝传讲《上师心滴》的同时,我也给你们传授汉地最殊胜的如意宝——《金刚经》,希望大家珍惜!”那时,法王波澜壮阔的弘法事业如日中天,定是师+广大道友们+学院道场最幸福的时期,现在读到这些文字,亦随喜当时传法听法的胜境。
“昨天上师如意宝在四众弟子面前发愿:‘即使众生用各种手段加害我,我永远也不害任何众生。’”“今天很多人早早就去拜见法王,认为看到了法王,就是看到了真正的上师。”我曾经也有几十年排队亲见法王的机会,刺痛,现在读到这些文字,真心随喜见过法王的道友们。
这稿相比于《释》,在语言上有了重大变化,深奥教证和专业词组,都得到了润滑处理。整稿的语言风格,专业性下降,使得科普版的《能断》,延用了超过50%的释句。但毕竟是对学院僧众专业法器所传讲,专业气质还是比较明显的。
3、3网络凑合版之《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以下简称《能断》。
此稿已公开出版,出版时间为2013-05。商品名下,实际就是师对《金刚经》的逐句解释。
这是师对《金刚经》解释名气最大的版本,因花哨的商品名相,我一直就没有意去找这版本来精读。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乱糟糟的寻找法本后期,这稿最先凑齐,我不为动心,继续执著寻找“心中的法本”;后无意中进入“就是吉喜”公众号,内有黄莉诵读《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我不为动心,继续执著寻找“心中的法本”;后一次在图书馆竟然见到了这本书,而之前,几次到图书馆也没见到了这本书。诸缘集聚,“心中的法本”又迟迟找不齐,我决定接受这稿作为精读。不看白不看,不听白不听。
真没白看,不看真太可惜了。《能断》确是科普版,对《开示录》中的专业语言进行了再一次的润滑处理,延用了大部分《开示录》中的原句。通俗易懂,读起来如行云流水,不要费神。
在与涤华禅师PK时,我摘取的内容大部分取自《能断》中,只有在与《释》和《开示录》对比,遇到能受用的“专业”密意时,才会选取《释》和《开示录》的内容。
3、4智悲佛网官网下载----书单----著作-妙法宝库----《信源宝藏》之《金刚功德经》,以下简称《功德经》。
在乱糟糟的寻找法本过程中,采集到一些师说《金刚经》感应之类的信息,后在官网找到《功德经》,既然找到“有娘的小孩”,定以此为准,其他来源的信息,全部删除。
初见《功德经》,以为是佛说之经,看了才知道,“此经出自一本古老的藏文经典,出处和原译者不详”,由师口译。实质就是一部藏系《金刚经》感应集,但比汉系感应集要“正规”,如仿经也有“如是我闻”,还分了十五品,且品名很“正规”,每品讲一个感应故事。
3、5为智****悲****佛****网官网下载----书单----著作-妙法宝库----《信源宝藏》之《金刚经感应录》,以下简称《感应录》。
在乱糟糟的寻找法本过程中,采集到一些师说《金刚经》感应之类的信息,后在官网找到《感应录》,既然找到“有娘的小孩”,定以此为准,其他来源的信息,全部删除。
《感应录》由师选编了汉地古代十几个感应故事。
《功德经》与《感应录》虽未列入经释正稿内,但我相信师在传讲经文时,肯定讲过。因为后来师传讲汉传大经时,经常会提到:传讲《金刚经》时,每堂课解正经前,说个感应故事,以增加听法者的信心,这已成了师宣讲汉传大经时的保留项目。
3、6《释》+《开示录》+《能断》+《功德经》+《感应录》
五稿我都认真看了2-3遍,一来它们是千辛万苦找来的,总得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二来这五稿各有特色,不能完全替代。如果有时间+兴趣,五稿都通读,真不亏。
如果没时间+兴趣,那对“吃瓜群众”,浏览一遍《能断》,多多少少也会“给你强大”一点一分;如果已对《金刚经》面熟,选择《开示录》更好一点,有可能筛出N 点深入思维一下;如果对藏传大论熟悉,那就研究一下《释》,有可能得到一点考古研发的线索,甚至可以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拚理而找寻资粮。
《功德经》与《感应录》篇幅很短,找到看看吧,按藏传语言表述的感应事迹,相对于汉系熟悉的感应事迹表达方式,确有耳目一新之奇感。
3、7敬仰之心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来五稿,读起来真是爽,对师敬仰之心增上增,这些都是师拚人+拚命的心血之作。
从2000年稿至2013年稿,师之释义变化了耶?以我之认知水平,还真没看出来,《释》与《能断》只是语言上的差异,没感觉出意义上有什么差别,因此,没必要以《能断》覆盖替代《释》。我想,中观最究竟见解的释义平台之稳定+《金刚经》如来真实义之稳定+教证中经与论义之稳定,使师的释义完全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释义小变化可能随缘有一点,但根本性的质变,不会发生的,我对师很有信心。
4、三十二品
本轮精读前,我对《金刚经》有N分面熟,一直用的是鸠摩罗什+三十二品的版本,对分品很有好感。但师和涤华禅师都反对分品,这让我很是头晕。
师说,其他汉+藏版本都没有三十二品,这是在佛经中加的“分别念”。师在《释》和《开示录》中,均未写明三十二品,《能断》中“遵照汉地的习俗,将本经分为三十二品”。
涤华禅师更是明确反对,“甚至三十二分,有断经脉。学佛人,不可阅读,慎之、慎之。”
我即没看出来师说的段落大意的用途,更没看出涤华禅师说的断经脉,我只是需要三十二品作为经句的坐标,因为按品名找经句,要比满经找经句,方便一些,我仍倾向加上三十二品;再者,《能断》中的品名中,没有“分”字,这也让我很是头晕。如果我要加上三十二品,品名内要不要有“分”?长时犹豫不决。
我只好到图书馆把20-30本与《金刚经》释有关的书都浏览了一下,大部分都取了三十二品的方式,比率一边倒。
师说,“昭明太子因为给经文分品,至今仍在地狱里受苦”;我改师义,背因果耶?
犹豫至法宝已找齐,需要整理的关头,我以少数服从多数+直心清净+为法忘躯,决定将《释》+《开示录》+《能断》+涤华禅师之《金刚经注解》全部按比率最高的方式加上了三十二品。
我好想到地狱把昭明太子拽出来,而宏成上师在定境中到地狱救人,两次受了重伤才救出,我肯定没这本事,只能与昭明太子结上地狱共修的缘起。每月走湖再遇昭明太子,心有挂碍了,一盖温水,我喝一半,另一半祭奠萧师兄,“有缘会兄同待遇,共修金刚等出狱”。
5、经句编号
一时《释》法本总也凑齐,收集到信息杂乱繁多,需要不断地比对经句,单靠三十二品的坐标,效率不高。后给经句编号,这招有效提高了比对效率,最后按经句检索,两版凑齐了一《释》稿。
由于句号是按《释》的断句编辑,所以只对《释》合适;而《开示录》+《能断》+涤华禅师之《金刚经注解》+《金刚经初步科判分析》,其中的断句与《释》相差甚远,所以这几稿中的句号肯定是牛头对不上马嘴。找不到更好的对治方法,此事古难全耶。
因我之分析别念,《释》+《开示录》+《能断》+《金刚经注解》+《金刚经初步科判分析》以同一句号而缘聚,象一支童子军,着装虽长长肥肥、七扯八拽而滑稽可笑,但是散发着青少勃勃的生命气息。
6、传承与得法
听师宣讲大经+大论,课始师基本会念口耳之“传承”,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我都用于干私活,因为这些经+论要讲1-2年,我根本不可能获口耳之“得法”。
预知师两天传法《金刚经》,我猛然盘算有希望“得法”了。如果我“得法”《金刚经》,等我极老要人照顾时,我就对义工说,你对我好一点,我就“传法”给你,让你获得超自然的《金刚经》加持力。
有了梦想,当师“传法”《金刚经》时,我开始认真听,但一会就开小差了,师说的藏语,我一个音节都记不得,也就是说,大脑硬盘上不会有任何“得法”的信息保存下来;也就是说,以后调用、复制、粘贴全归“空性”;也就是说,没有“汉2代”了。
师不能用汉语“传法”吗?如果用汉语“传法”,那么“传承大恩上师”的加持力就会断裂了吗?不至于吧,藏祖师没这么小气吧,那些从藏文翻成汉文的颂词+咒语,汉道友修持后,也能获得加持力。
我窃怯小思维,法王当初广收汉弟子时,深感汉弟子远比藏弟子的“糊涂心思”多得多,实在是“孺子不可教也”,也许与师制定院规的时候,也许抉择了“留一手”,以使“汉2+N代”回炉“得法”后才能具足传承法脉相。
此“糊涂心思”肯定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毕竟大菩萨的密意非凡夫所能思议。不管何因,若不熟练臧语,即使座下“得法”,也没能力“传法”了,此事亦古难全。
我听不懂“传承”,也就无从受用了,更没有义务往下传。师念“传承”时,我继续干私活,以不“浪费”时间。
六祖曰,法为“有道者得”,也只好如此了,尽管是从藏传法脉中学得的经+论之义。
7、未来心
本轮精读《金刚经》,通过师+涤华禅师对《金刚经》的释义,思路似乎有点清楚了。
相对于精修《心经》时期,现在对“般若空性”与“如来藏”与“心性”基本能熟练思维,尽管也没想出所以然,但不再是思路乱哄哄状态。
师的释义使我基本了明白的《金刚经》的真实语言义,本轮精修到此结束,《金刚经》的真实如来义,留下轮精修了。本次不计成本整理法本的重要原因,一是为本轮精修,二是为下轮精修,三是为了这期间能“时时勤拂拭”。
《金刚经》后修有期。
8、法供养
很用心闻思了《金刚经》释解,应当可以挣点功德积分。
以此做为向上师的法供养!
顶礼上师!
9、回向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上师,愿师多一刹休息,少一刹劳累,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制作法宝的道友,愿道友修行顺利、生活安乐!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承载法宝的网站、互联网众生,愿众生心里没有痛苦、身体没有病痛、生活安乐!
以我闻思佛法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同我一起离苦得乐都获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