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学-入行论10品回向191-201笔记(4-4)
行为学-入行论10品回向193笔记
1、自此颂以下,依次祈祷三怙主――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再加上其他的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通过这八大菩萨的威力,息灭地狱的痛苦。
十方诸佛菩萨的功德,归纳起来就是智、悲、力,若没有这三者,想度化众生也是枉然。首先必须要有智慧,否则不能照见万法的真相,想度众生也无计可施;其次需要悲心,假如没有悲心,即使有智慧,也不一定会度化众生;有了智慧,又有了悲心,但没有能力也不行,因而在度众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具足殊胜的能力。三怙主分别就是智、悲、力的象征:智慧总集是文殊菩萨;大悲总集是观世音菩萨;殊胜力量总集是大势至菩萨,密宗中又名金刚手菩萨或密主菩萨。
2、癸二、愿以他力而息:云何此中隼,卒鹫顿生惧?谁有此妙力,除暗生欢喜?思已望空际,喜见金刚手,愿以此欣喜,远罪随密主!
“密主”指金刚手菩萨,此颂意思是,地狱众生正在受苦时,突然间,面目狰狞的阎罗狱卒和铁嘴乌鸦、鹰鹫等飞禽惊惶失措、仓皇而逃。原本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四周,竟然充满明亮的光芒。地狱众生生起极度欢喜心,不禁纷纷思维和讨论这是什么原因。正在左思右想之际,蓦然惊喜地见到在前方虚空中,全身射出猛烈火焰、手持金刚杵的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的金刚杵,是十方诸佛菩萨赐予威力灌顶的一种标志,据有关佛经记载,它的威力相当大。《佛说如来不可思议秘密大乘经》中(宋朝法护等翻译),专门有一段讲金刚杵的公案,法王如意宝讲《八大菩萨传记》时也提到过。当年佛陀在世时,一天金刚手菩萨等大小乘眷属集聚在佛陀身边。阿阇世王见金刚手菩萨手持金刚杵,好像很轻的样子,就怀疑道:“这个金刚杵,到底有多重呢?”金刚手菩萨回答:“此杵不重不轻,它观待于人心,没有固定重量。在傲慢者面前显得特别重,而在谦虚者面前显得特别轻。”
地狱众生见到了金刚手菩萨,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依此对菩萨的欢喜心,它们无始以来的罪业顿时消除,随金刚手菩萨前往极乐世界、杨柳宫等清净刹土。所以我们活着的时候,持诵金刚手菩萨的名号、心咒,并得到它的传承,这是很重要的。若能经常忆念金刚手菩萨,即使转生恶趣中,一旦想起他的名号,或者观想他的身相,也可以立即从中解脱。
金刚手显忿怒相时,是藏传佛教中一面二臂三目、威猛大力的金刚手菩萨;不显忿怒相时,就是西方三圣中的大势至菩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有西方三圣,尽管显现的形相不太相同,但其发愿和威力无有差别。因此,我们活着的时候,应常念诵金刚手菩萨的心咒――“嗡班匝巴纳吽”。如果因缘成熟、条件具足,最好能请一些金刚手菩萨的佛像或照片,供在佛堂里,经常看。
3、愿狱有情见,香水拌花雨,自天迅飘降,熄灭炽狱火,安乐意喜足,心思何因缘?思时望空际,喜见圣观音!
十方诸佛菩萨的大悲,化现为观世音菩萨,这里讲以他的发愿力息灭地狱一切痛苦,但愿地狱众生在受苦的过程中,也能见到观世音菩萨。见到什么样的景象呢?热地狱本来燃烧着熊熊烈火,成千上万的众生被煎熬着,感受无比的痛苦。突然,地狱众生见到伴随着香水的五彩缤纷花雨从天而降,熄灭了地狱的灼热火焰,使它们获得安乐而心满意足。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力,它们有能力互相议论、暗自思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猛然抬头仰望空中,喜出望外地见到了手持莲花的观世音菩萨。
4、以前我去泰国时,好像在《泰国游记》中也写过,那里有一座佛统大塔,当时我在塔前诵经发愿,想起了父亲的临终遗言。父亲去世,是我从新加坡回来的第二天,他临死前跟我说过几句话,一句是:“你去之前给我的100块钱,我没有用,全部做了经旗。我的寿命马上要结束了,用在其他方面也没有多大意义。”第二句是:“如果以后你到了圣地,朝拜加持力大的佛塔圣迹,不要忘记替我念一些观音心咒。”当时我一边想着,一边替他念经。
5、愿狱众有情,欢呼见文殊,友朋速来此,吾上有文殊,五髻光灿灿,已生菩提心,力能灭诸苦,引乐护众生,令畏尽消除,谁愿舍彼去?彼居悦意宫,天女齐歌颂,着冠百天神,齐礼莲足前,花雨淋髻顶,悲泪润慈目!
愿地狱众生正在受苦时,能见到文殊菩萨而欢悦呼唤、互相转告:“文殊菩萨来了!”有关经典中说,地狱众生除了哀号、谩骂以外,实质性的语言根本表达不出来。但在这个时候,依靠诸佛菩萨的智慧总集――具五冠发髻的文殊菩萨之威力,它们却可以彼此攀谈。文殊菩萨的身体发出灿然光芒,照亮了整个地狱,以大慈大悲的菩提心,遣除无量众生的痛苦。以前地狱众生见面时,就像见到仇敌一样嗔恨,但依靠菩萨的加持力,此时大家不但不生嗔恨,反而以温和的语言呼唤:“好兄弟们!女士们!先生们!请尽快到这里来,我们上方有金光闪闪的文殊师利尊者,只要见到他、听到他的名号,并且忆念他,即可遣除一切无明黑暗及贪嗔痴等五毒烦恼。他不可思议的智慧和悲心,能维护无量无边的众生,消除世间的灾难困苦,只要是有心者,谁愿意离他而去呢?”辗转相告之后,地狱众生均生起了极大欢喜。
文殊菩萨将地狱变为美妙悦意的宫殿,成千天女唱出赞颂他身语意功德的妙音,无数冠冕华丽的梵天帝释等天王,一齐在他莲足前顶礼。
文殊菩萨具足通晓万法的智慧,照见到轮回众生的可怜,慈悲的泪水湿润了他的双目。只要忆念文殊菩萨,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黑暗,会像阳光普照时黑暗当下消除一样荡然无存,并生起能取舍二谛的殊胜智慧。
即生中要想开智慧,一定要祈祷文殊菩萨,供养文殊菩萨,经常念他的心咒“嗡阿Ra巴匝纳的”。根据不同经典的记载,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总体:过去世叫龙种上佛,现在世叫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世叫普见佛。文殊菩萨通常是寂静相,他的忿怒相是大威德金刚。
地狱中的恐怖景象,完全是心的妙力和游舞。如果你把它视为可怖,它就会伤害你,让你不断地受苦。如果你生前修过一些法,能将之转为道用,马上就会变成本尊。所以,我们生前应熟练本尊的修行,常念诵本尊的咒语。
行为学-入行论10品回向192笔记
1、子二、广说:愿彼寒者暖,亦愿菩萨云,飘降无边水,清凉炙热苦!
从这一颂开始,分别为不同的地狱众生作回向,首先是寒冰地狱与热地狱。寒地狱大致分类有八种:具疱地狱、疱裂地狱、阿秋秋地狱、紧牙地狱、虎虎婆地狱、裂如青莲花地狱、裂如红莲花地狱、裂如大莲花地狱。这八大地狱到处冰天雪地、被严寒所逼迫。想想冬天都觉得寒冷难耐,更何况身处寒地狱的这些众生了,因此,我们应该把善根回向给它们。但愿我们能让这些众生获得温暖。
热地狱大概有八种分类:复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热地狱、极热地狱、无间地狱。这八大地狱处处都是熊熊烈火,不断烧烤地狱众生的身体。《业分别经》中说,平常火的七倍温度是檀香火,檀香火的七倍温度是劫末火,劫末火的七倍温度是第一层热地狱(复活地狱),依此层层往下,温度越来越高,到了无间地狱,温度达到顶点。我们应通过回向,给这些众生降下无边甘霖,熄灭所有的火焰,给它们带来清凉!
总而言之,我们感受寒冷时,应该想到寒地狱众生正在受苦;感受炽热时,应该想到热地狱众生正在受苦,同时愿它们从中获得解脱。
2、描写地狱的经典,汉传佛教中也比较多。例如,安世高翻译的《佛说十八泥犁经》,里面就讲了十八地狱。(我看了一下,前八个是热地狱,后十个好像全是寒地狱。)还有昙无兰翻译的,也有《佛说四泥犁经》、《佛说泥犁经》、《佛说铁城泥犁经》几种。汉地最普遍、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些经典都讲了一些地狱状况,只不过有些名词不太好懂。《正法念处经》、《业分别经》、《毗奈耶经》以及《大圆满心性休息》、《菩提道次第论》等经论,对地狱也有较广的叙述。
3、愿彼剑叶林,悉成美乐园,铁刺树枝干,咸成如意枝!愿狱成乐园,饰以鸥鹅雁,悦音美飞禽,芬芳大莲池!
有些经典说,无间地狱周围有16个近边地狱;也有些经典说,八大热地狱周围有4个近边地狱。这4个近边地狱是煻煨坑、尸粪泥、利刃原、剑叶林,这里面的众生也非常可怜。大乘经典中说,地狱的种类成千上万、无量无边,大致有十八种;十八种再细分,则有五百种;五百种再细分,则有千百地狱。
这里所讲的是剑叶林地狱:从前面地狱中刚解脱出来的众生,远远看见郁郁葱葱的森林,兴高采烈狂奔而去,想到那里乘凉纳荫。但到了那里之后,哪有什么悦意的森林?遇到的却是一片剑叶林,铁树上长着许许多多利剑,随众生的业风摆动,将这些众生的身体碎尸万段,就这样在无量岁月中不断感受被切割的痛苦。剑叶林中还有具铁齿的恶狗啃食,各种飞禽啄食众生的头目脑髓,非常凄惨!我们在这里发愿:愿剑叶林成为美丽的花园苑林,无量的地狱众生立即感受到快乐!
铁刺树地狱:此地狱是破戒律的出家人或行邪淫的有情转生之处。由于业力的牵引,转生那里的众生来到铁刺树前(一棵大绿树),听到树上昔日苦苦爱恋的友伴呼唤自己,便沿着那棵树爬上去。在爬的过程中,所有树叶都变成朝下长的针、锥等利器,将它的内脏和身体刺穿。当爬到树顶上时,许多可怕的飞禽前来啄食它的眼油。这时,又听到树下传来呼唤它的声音,它又一如既往地爬下来,所有的树叶又转向上方,刺穿它的身体……
铁刺树地狱,又名铁柱山地狱。也有经典里面说,这不是一棵树,而是一座山,山上长有很多铁刺树,当地狱众生爬上山时,身体被铁刺树刺穿。到了山顶上以后,没有见到昔日的恋人,却遭到铁嘴乌鸦啄食自己的眼油。那个时候,恋人又在山下喊,它又兴冲冲地跑下来,结果又遇到无法忍受的痛苦……
不管怎么样,此地狱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铁柱山也好、铁刺树也好,通过菩萨的发愿力,愿铁柱山变成悦意的七宝山,铁刺树变成天界的如意树,满足一切所需,降下一切悉地。只要是不快乐、不悦意的恶劣环境,都变成人间乐园:那里点缀着海鸥、天鹅、大雁、大鹏、孔雀等美妙飞禽,发出婉转悦耳的音声;园中到处有美妙的莲花池,白莲花、青莲花及各色鲜花,散发着芬馥妙香,装饰着这个乐园。地狱顿时消失无余,一瞬间成为天堂,众生享受着人间天界的百般快乐。
4、愿煨成宝聚,烧铁成晶地,怖畏众合山,成佛无量宫!岩浆石兵器,悉成散花雨,刀兵相砍杀,化为互投花!
此颂讲近边地狱中的煻煨坑地狱:无间地狱的众生受了漫长的燃烧之苦后,由于业力有所减轻而走出地狱之门。这时它们看见远处有一片黑漆漆的妙坑,觉得好似凉荫,便满心欢喜疾步前往,结果却陷入了剧烈燃烧的炭火坑,膝盖以下全部埋在里面,无数阎罗卒开始殴打它,在那里感受无量的痛苦。
煻煨坑地狱,主要是以贪心造业所感受的果报。人间造这种业的人非常多,为了避免他们以后堕入煻煨坑,也为了救度如今正在煻煨坑受苦的众生,我们祈愿:煻煨坑里的火炭,皆变为琉璃、蓝宝石、红宝石等珍宝,烈火燃烧的铁地变成平整如掌的水晶地。
还有特别可怕的众合山地狱。以前也讲过,如果生前杀过动物,死后堕入地狱,就会来到一个川谷中,因众生的业力现前,两边相对的山变成你所杀的鸡、牦牛、鱼等动物的头像,它们互相死命抵斗。此时地狱众生夹在中间,两山互相碰撞时,这些众生全部死去,当山分开时它们又恢复如初,不间断感受着巨大的痛苦。因而,菩萨在此回向功德:夹击有情粉身碎骨的众合山,以清净愿力加持,化为佛陀的庄严宫殿,如同极乐世界、红色铜山、东方琉璃世界的无量宫一般;愿众合地狱的众生全部获得解脱,享受无边的快乐,从此连痛苦的名称也听不到。
还有一种地狱,汉传佛教经典中也比较多。有些众生在会供或大家聚会时,互相吵架打架,甚至拿锅和碗来打,这也是堕入地狱的一种因。我们藏地吵架时,你不理我,我就走了,经常是往外跑。而汉地吵架时,一定要把气撒在锅碗瓢盆上,这个没有必要,碗又没得罪你,你干嘛要打死它?以这种嗔恨心所导致,来世定会堕入地狱,因业力的招感,你想要刀枪等武器,随手一伸武器便会出现在你手中,然后与仇敌互相残杀。同时,岩浆、铁丸、刀剑等如雨而下,把你的身体切成一块一块的碎片,使你没有片刻安宁。如今在这样的地狱中,正有无数众生在受苦,通过菩萨的发愿力与菩提心的威力,愿这些众生获得解脱,降下的兵器雨全部化为花雨,不但没有任何损害,而且散发出扑鼻的芳香。愿所有的嗔心都变成鲜花,互相砍杀的兵器,通过菩萨的发愿力,均化为美丽的花朵。
5、陷溺似火燃,无滩河众生,皮肉熔蚀尽,骨露水仙白,愿彼因吾福,得获妙天身,缓降天池中,天女共悠游!
这里讲的是尸粪泥和无滩河。首先是尸粪泥地狱:众生因造下贪心、嗔心之业,从而堕入此地狱。此地狱众生口干舌燥,渴到极点,看见远方有一条河流,不禁喜出望外飞奔前去。可是到了近前,哪里有什么水?结果陷入臭气冲天、遍满不净粪的污泥内,苦不堪言!
还有一个无滩河:它是中阴众生要渡过的一条河。如果你生前做生意特别贪财,或者杀害过鱼等水生动物,则会在无滩河中感受痛苦。它看起来是潺潺不息、清澈见底的河,但到了那里以后,你腰以下全部没入水里,河水马上变成燃烧的开水,把你烧得骨焦肉烂,就像在高压锅里炖肉一样,最后骨头都析出来了。同时,你以前吃过的水生动物,虾也好、鱼也好、青蛙也好,开始竞相吃你的身体,于是你特别想从河里出来。但出来以后,两岸早就等有可怕的乌鸦、铁狗,阎罗卒也用各种兵器锤打你,让你不得不退回水中。之后,在水中又反反复复不断地受苦。
在这些地狱中受苦的众生不可计数,一方面,寂天菩萨以自己造《入行论》的福德回向给它们;同时,我们也应把自己的善根进行回向。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闻思《入行论》,以此为主的所有善根,回向给一切地狱众生,愿它们的苦果和苦因全部消除,都能得到天人的身体。
世间上最快乐的莫过于天界,故而作者在此发愿:不论是“人间地狱”也好,真正的地狱也罢,愿这些地狱众生都获得天身,原来的无滩河变成天界的清凉水池,这些众生缓缓降落其中,与天女们欢快地嬉戏,共享无比快乐。
以上几颂,讲的是依靠“自力”救度地狱众生。所谓的自力,即自己的清净发愿力,以此力量利益地狱中受苦的有情。在藏传佛教中,空行母、具神通者去地狱救度众生时,看到亡者的家人若对其超度回向,亡者马上能得解脱。
行为学-入行论10品回向191笔记
1、第十品 回向。
《回向品》,是将生起菩提心的善根,回向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样的回向,前面在《三殊胜》讲过一些,“七支供”也略有提及,那么在本品当中,从总体上给大家介绍。
此回向文非常殊胜。对藏传佛教来讲,各大教派的寺院中,包括超度亡人的时候,往往将此作为回向文;很多教派的念诵集中,也有此《回向品》。
2、《极乐愿文大疏》有一个偈颂,讲了四种毁灭的因,如云:“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也就是说,积累的善根若没有回向,通过四种因可以摧毁:
一、颠倒回向:自己闻思、布施等善根,回向让某某众生生病、某某众生痛苦、摧毁某某怨敌……这样的发心叫颠倒回向。
二、不回向:假如行持善法而没有回向,善根很容易耗尽。当你生嗔恨心或者做一些不如法行为,原来的善根就会毁坏。
三、宣扬:到处说自己做了什么功德、积累了什么善根,这样炫耀功德,也容易毁坏善根。但如果回向完了,再怎么宣扬也没事,因为你门锁得紧紧的,就算四处说“我家有好多钱,保险柜里有什么存款单”,别人也只是羡慕而已,想偷也偷不了。
四、生后悔心:你以前行持过一些善法,但因恶友、恶劣环境的影响,事后产生一种悔心,这也会毁灭善根。
以上是毁灭善法的四种因,大家一定要注意,若远离了这四种因而回向,功德是很大的。回向的功德,偈颂中是这样说:“回向无尽道,增上并转变。”回向是不可思议的一种方便,依靠回向,就像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不断增长一样,自己的功德将越来越增上。通过回向还可以转变善根,这一点更为重要:回向给今生,就会成熟今生的善根;回向给来世,就会成熟来世的善根。
3、回向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应该完整念一遍《回向品》或《普贤行愿品》,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但若没有这么多时间,应像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所说,可以念诵释尊因地时以自己血肉布施罗刹时所诵的回向文,我们每天讲完课都用这个来回向,即:
索南德义坛加惹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旁学匠 摧伏一切过患敌
洁嘎纳其瓦龙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涌涛
哲波措类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无垢光尊者还说,回向文应当是一地以上菩萨所说的真实语,不能是凡夫人随随便便造的回向文。比如,法王如意宝在印度金刚座造的《愿海精髓》,我们就可以经常念诵。
4、辛一、为利益而回向:造此入行论,所生诸福善,回向愿众生,悉入菩萨行。
这是作者寂天菩萨的总回向。前九品内容已经讲了菩提心的功德、发起菩提心、菩提心的学处,最后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这是非常完整的大乘修道。在藏传佛教中,各教各派都学习《入行论》的原因,就是因为本论含摄了大乘的一切见修行果,在藏地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绝无仅有的如意宝。不管是哪一个教派的高僧大德,对《入行论》的弘扬、传讲、修学以及念诵都相当重视,正因为如此,各教派生起菩提心的成就者不可胜数,从历史上看、从传记中看,很多大德均依此论典而生起了菩提心。
在此,寂天菩萨将撰著《入行论》所生的一切有漏无漏善根功德,回向给十方三世所有众生。同样,我们听闻者和传讲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了大概190多节课,这些功德也回向给十方三世所有众生。
5、辛二、为安乐而回向:周遍诸方所,身心病苦者,愿彼因吾福,得乐如大海!
愿东南西北四方四隅身心饱受痛苦的众生(身体受到疾病折磨、内心被贪嗔痴等烦恼所遮蔽),我们以他们为对境,将闻思修行、发菩提心、行持善法等善根进行回向,愿其获得如海般的广大安乐。作为大乘佛子,我们发心的对境就是可怜众生。不分种族也不分地位,只要是有情众生,我们就应该普皆回向。《华严经》也说:“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处。”这一点很关键,回向要“至”天下一切众生,哪里有痛苦、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应该有我们的回向,这是回向最根本的一个环节。
回向一定要具足四个条件:1)对境:是一切众生;2)意乐:一定要遣除他们的痛苦;3)誓愿:他们的痛苦要由我来遣除;4)祈祷:由我来遣除的话,必须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具有这四种条件来作回向,这个功德非常大。法王如意宝讲过,回向就是把自己的善根送给众生。
6、愿彼尽轮回,终不失安乐,愿彼悉皆得,菩萨相续乐!
愿一切众生尚未灭尽轮回之前,永不失去世间安乐!如果呆在人间,那么人间的地位、钱财等暂时快乐,愿他完全拥有;如果转生天界,那么天人所享受的快乐,愿他始终不离。我们心中应该这样发愿,愿他们不离开暂时的快乐,并最终拥有一地菩萨以上的大乐。
这种大乐,不是世间上的快乐,世间上的快乐不可靠,统统是行苦的本性。所以,我们接受众生的痛苦、把快乐奉献给众生,这种快乐并不是暂时的快乐,一定要获得诸佛菩萨的快乐。
回向善根的时候,不能回向获得声闻缘觉果,甚至十地菩萨的果位也不希求,唯一就是要获得佛果。这个目标一定要搞清楚!表面上看来,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善根非常广大,但《中般若经》说:“此善根当唯为成佛作回向,切莫为声闻、缘觉及十地作回向。”
而且,回向要具足三士道的修法:首先,明白自己的快乐和痛苦,均由往昔所造的善业、恶业成熟所致,故对因果生起虔诚的信心;其次,懂得三界轮回犹如火宅,因此想从中获得解脱,有这样的出离心;最后,见轮回中的老母有情没有生起出离心,如今被苦因和苦果折磨着,发心一定要让他们脱离痛苦,有这样的悲心。信心、出离心、悲心,这三者分别为小士道、中士道、大士道的修行,我们回向的时候,也要具足这三种心态。
7、癸一(愿痛苦自息)子一、略说:愿诸世间界,所有诸地狱,彼中诸有情,悉获极乐喜!
此颂是为地狱众生而作回向。寒地狱的器世界全部是冰天雪地,堕于此地狱的众生,遭受着不可思议的寒冷之苦;热地狱的器世界全部是燃烧的铁地,众生因业力所感集聚在那里,恒时感受灼烧的苦楚;还有,其他经典中提到了近边地狱、孤独地狱,那里的众生,也动辄亿万年陷于极苦之中。作者愿这些地狱众生均获得最胜的喜乐!
对于这些“人间地狱”里的众生,以及过去、现在于地狱中受苦的众生,乃至如今虽未堕入地狱,但地狱之业已准备好了,只要一闭眼就去“报到”的众生,都是我们发悲心的对境。我们一定要善根回向:愿地狱的恐怖外境,变成极乐世界七宝制成、柔软明亮、极其安乐的环境;地狱里的众生,以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恶业顿时消失,身处极乐世界,面见主尊阿弥陀佛及左右侍从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自己也变成清净的登地菩萨……
我们做任何一个善法,都可以这样发愿――但愿地狱的众生皆往生极乐世界为主的清净刹土,但愿所有的地狱全部消失。发这样的清净心,作为一个大乘菩萨来讲,确实不可缺少。总之,善根回向的方法比较多,回向的方向也比较多,关键要看你自己如何运用。但不管怎么样运用,切记一点:千万不要把所作的善根自己独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