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中观庄严

哲学-中观庄严60笔记

创建日期:2023-03-11

  哲学-中观庄严60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194,33-128课)+结文(195,128课)

  甲二、所说论义=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乙二、如是分析之必要

  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丙一、名义(7,33课)+丙二、译礼(8,34课)+丙三、论义+丙四、尾义

  丙三、论义=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丁二、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

  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己一、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己二、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

  己一、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庚一、立根本因(14-21,34-38课小结)+庚二、建其理

  庚二、建其理=辛一、建立宗法+辛二、建立周遍

  辛一、建立宗法=壬一、建立离实一+壬二、建立离实多

  壬一、建立离实一=癸一、破周遍之实一(28-40,39-49课小结)+癸二、破不遍之实一

  癸二、破不遍之实一=子一、破实一之外境(42-52,49-52课小结)+子二、破实一之识

  子二、破实一之识=丑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丑二、破认为外境不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

  丑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寅一、破不共各自观点+寅二、以说共同实一之识不容有而结尾

  寅一、破不共各自观点=卯一、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卯二、破外道之观点

  卯一、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辰一、破无相有部宗之观点(59-64,53-58课小结)+辰二、破有相经部宗之观点(59-62课)

  辰二、破有相经部宗之观点=巳一、破异相一识之观点(67-69,59课)+巳二、破相识各一之观点+巳三、破相识等量之观点

  巳一、破异相一识之观点=午一、以如识相应成一而破(67,59课)+午二、以如相识应成多而破(68,59课)+午三、否则以相识成异体而破(69,59课)

  巳二、破相识各一之观点=午一、说此观点(71,59课)+午二、破此观点

  午二、破此观点=未一、破意义+未二、破比喻

  未一、破意义=申一、以缘文字之心而不决定(74,60课)+申二、以唯一意分别取境之方式而不决定(75,60课)+申三、以诸心而不决定(76,60课)

  未二、破比喻=申一、安立因(78,60课)+申二、建立彼之遍

  申二、建立彼之遍=酉一、说明见忆对境相违(61课)+酉二、故说明若是结合则不应明现(61课)

  巳三、破相识等量之观点=午一、说此观点(61课)+午二、破此观点

  午二、破此观点=未一、建立诸识具多相(61课)+未二、宣说无分实一不可能

  未二、宣说无分实一不可能=申一、观察所缘无情法则唯一能缘无有之理(62课)+申二、观察能缘识则彼无有之理(62课)

  74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一卯一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一、以缘文字之心而不决定:

  藤条词等心,更是极速生,同时起之心,此刻何不生?

  75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一卯一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二、以唯一意分别取境之方式而不决定:

  唯一意分别,亦非次第知,非为长久住,诸心同速生。

  76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一卯一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三、以诸心而不决定:

  是故诸对境,不得次第取,犹如异体相,顿时取而现。

  78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一寅一卯一辰二巳二午二未二申一、安立因:

  火烬亦同时,起现轮妄相,了然明现故,现见非结合。

  2、对方说:花色布匹上虽然有各种颜色,但外境只有一个,有境也只有一个。既然如此,蝴蝶的花色或者呈现各种颜色的布匹又是如何见到的呢?他们认为:外境虽然有各种颜色,但是能取执著它时相当快,就像旋火轮一样,虽然是次第而现但人们误认为是同时呈现。

  此处从三个方面宣说此观点的意义不合理。首先从无分别的角度说,这种观点只是一种不定因;第二、从分别念的角度建立这种观点为不定因;第三、不论分别还是无分别,从任何一个心的角度,你们这种观点都不一定成立。

  3、申一、以缘文字之心而不决定:从无分别的角度说,这种观点只是一种不定因;

  藤条词等心,更是极速生,同时起之心,此刻何不生?

  如果说由于非常快速而产生了同时的识,那么,藤条等词在快速重复的过程中,也是极其迅速的,却为什么不会生起同时的心呢?

  4、对方观点:眼识以特别快的方式缘取花布上所有的颜色,从而产生同时显现的感觉。对境上的白色、红色、黄色,首先取白色,然后取黄色,再取红色,由于非常快而认为三种颜色同时缘取。

  中观观点:不论耳识还是眼识都属于根识的一种,如果眼识可以对次第见到的色法同时现见,耳识所听到的非常快速的声音也应该在识前同时听到,可是耳识前显现的声音很明显具有一种次第性。

  “达拉”等文字和白色、黄色等同样都是快速缘取,后者可以作为同时显现的因,而前者为什么没有成为同时显现的因?可见,作为同时显现的因——“快速”根本无法安立。只要因存在,果必定会随存随灭,这是因果的必然规律。这样一来,文字虽然是快速、次第产生,但是不能同时在耳识前显现;白色和黄色快速、次第缘取,却可以给眼识带来一种同时的感受,这种说法实在不具足说服力。

  梵语中,藤条称为拉达;达拉则是指达拉树。“拉”和“达”如果真的可以同时显现,那么,我的耳边听到“拉”的声音时,“达”的声音应该同时听到。也就是说,“拉”可以包括“达”,“达”应该包括“拉”,然而,无论说话的语速再快,“拉”和“达”两种文字的声音都不可能同时发出,必定会具有一定的次第。

  5、申二、以唯一意分别取境之方式而不决定:从分别念的角度建立这种观点为不定因

  唯一意分别,亦非次第知,非为长久住,诸心同速生。

  从独一无二的分别心来讲也并不是以次第来了知的,由于所有的心都是刹那生灭而非长久留存,因此所有的心都同样是快速产生,不可能次第显现却成为同时领受。

  6、中观观点:观想柱子无常的心也非常快,为什么不能同时显现呢?

  第一刹那认为柱子存在、第二刹那分析柱子为红色、第三刹那观想此红色柱子为无常的三种心,因为特别快速的缘故,也应该产生一种同时的感觉。

  观修柱子无常的心有七个刹那,第一个刹那至第七刹刹那之间非常快速地生灭,那么七个刹那也只是一个刹那,如此则会出现七个刹那的心识变成同时了。

  不管有部还是经部,都承认所有的心是刹那生灭的,谁都不会认为心真实存在,可以停留在第二刹那、第三刹那。刹那生灭的心识快不快呢?肯定是很快的。对方根本找不出一个可以成立的理由说:刹那生灭的心识并非快速,缘取花色对境的心识更加快速。

  最好是站在佛教的角度分析科学,因为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佛教非常困难,就好像依靠分别念寻找智慧一样,当时我写《佛教科学论》而没有写“科学佛教论”的原因就是如此。

  8、申三、以诸心而不决定:是故诸对境,不得次第取,犹如异体相,顿时取而现。

  不论分别念还是无分别念,凡是众生的心识都是非常快速刹那刹那产生的。由此可知,对境也必定不会次第性缘取,比如眼睛看见柱子时,柱子的所有特点都是在一刹那间缘取的。

  当然,在分别念面前,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在一个刹那之间归纳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分别念缘过去和未来。但在无分别面前,对境如何显现,心识也如是缘取,而且不会缘过去和未来。所以,通达因明的人都会了知众生对外境究竟是如何执著的,这时,大圆满和真正的中观正见可以在自相续当中生起来。

  9、对方观点:对境丰富多彩的画面上,确确实实同时存在黄、蓝等颜色,但识是次第取受而顿时而趋入。白色、红色等次第性缘取,而在识前可以顿时显现。

  中观观点:眼识的对境必定是同时显现而非次第性,耳识的次第性对境也不会同时领受。仅仅以快速作为同时显现的理由,那么一切识均是刹那生灭的自性,“拉”和“达”就会出现错乱的过失;对花色等次第缘取而同时显现时,左边的黄色很可能会在右边出现,右边的白色也很可能会在左边出现,这明显与现量相违,完全不合理。

  凡是无分别念面前显现为次第的法,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必定也是次第的,而无次第同时显现的法也不可能成为次第显现。

  在无分别识前,只要同时显现就肯定不是次第显现,如果是次第显现就不可能同时显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有的时间、方位、处所都会毫不混杂而显现,绝对不会错乱执著。而在分别念面前,今天可以执著明天的对境,也可以执著过去就是现在。或者,在不可思议的华严境界当中,未来就是现在,过去就是现在,但这并不是观现世量的观察方法。我们现在完全是在观现世量的凡夫根识面前进行观察推测,因此没有必要将不可思议的智慧境界在此处进行宣说。

  10、可以通过分别念缘过去和未来。但在无分别面前,对境如何显现,心识也如是缘取,而且不会缘过去和未来。在分别念面前,可以说“最初同时显现,后来次第性地对它进行执著”,但在现量面前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11、未二(破比喻)分二:一、安立因;火烬亦同时,起现轮妄相,了然明现故,现见非结合。

  由于旋转火烬而出现旋火轮的现象,其实也只是根识的一种迷乱显现而已,完全是一种虚妄相。由于在眼识前可以了然明现,必定属于现量的范畴,也即属于相似现量。这是根识错乱的一种虚妄相,并不是分别念错乱形成的虚妄相。

  你们所列举的比喻也不正确,因为火烬快速旋转形成的旋火轮,其实只是一种虚妄的相,由于在眼识前可以了然明现,必定属于现量的范畴,也即属于相似现量。

  火烬快速旋转本身,使我们的心识如同在同一时间中得到了一种认知,这是由于火烬的快速旋转给人们的根识造成了一种虚妄的旋火轮相,而并非依靠分别念将诸多刹那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了一种旋火轮,这不是分别念的错乱,而是由根识的错乱造成的。比如闭上眼睛或天盲者面前旋转火烬,由于根本没有现见,也就无法了知火烬的旋转是否形成了一个火轮,由此说明这是根识错乱的一种虚妄相,并不是分别念错乱形成的虚妄相。因此,你们的比喻完全不合理。

  12、现量分为相似现量和真实现量,真实现量是指无有分别、无有错乱现见对境,而凡是错乱之识就属于相似现量。所谓的相似现量,比如见黄色海螺,是由于根被染污造成的,这是无分别错乱根识的相似现量;坐车时见到路边的树和景物全部向后跑,这是由外境带来的一种无分别错乱的相似现量;还有捏着眼睛时见到虚空中有两个月亮,这也属于根受到损害造成的无分别根识错乱的相似现量;火烬快速旋转见到的旋火轮,也是一种无分别相似现量。

  五根识面前所显现的无误领纳,这叫真实现量;相似现量是指由迷乱根识取境后得出的结论,如看见两个月亮,或见花色绳索为毒蛇等。

上一篇:哲学-中观庄严59笔记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