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升万念云 > 中观庄严

哲学-中观庄严97笔记

创建日期:2023-04-14

  哲学-中观庄严97笔记

  1、科判

  中观庄严论释=初义(顶礼+立誓)+论义(甲一+甲二)+末义(结文)

  =顶礼(1,1课)+立誓(2,2课)+甲一、所说支分(4,2-32课)+甲二、所说论义(5-194,33-128课)+结文(195,128课)

  甲二、所说论义=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乙二、如是分析之必要

  乙一、讲述开显二谛真如之此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丙一、名义(7,33课)+丙二、译礼(8,34课)+丙三、论义+丙四、尾义

  丙三、论义=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丁二、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

  丁一、抉择所知二谛之义=戊一、认清二谛之理(11-140,34-96课,含九个小结)+戊二、遣除于此之诤论+戊三、如是通达之功德

  戊二、遣除于此之诤论=己一、略说无过之理+己二、广说彼义

  己一、略说无过之理=庚一、能推翻辩方观点(143,97课)+庚二、无以反驳之理(144,97课)

  己二、广说彼义=庚一、遣除于胜义之诤论(97-109课)+庚二、遣除于世俗之诤论

  庚一、遣除于胜义之诤论=辛一、远离四边之胜义中无有承认之理+辛二、遣除于彼之诤论

  辛一、远离四边之胜义中无有承认之理=壬一、宣说具有承认之相似胜义+壬二、宣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

  壬一、宣说具有承认之相似胜义=癸一、以教理成立(149,97课)+癸二、彼之名义

  143 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一庚一、能推翻辩方观点:

  万法之自性,随从理证道,能遣余所许,故辩方无机

  144 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一庚二、无以反驳之理:

  谓有无二俱,何者皆不许,纵彼具精勤,何过无法致。

  149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一癸一、以教理成立:

  故于真实中,何法皆不成,故诸善逝说,万法皆无生。

  2、下面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以上所讲的道理,不论从胜义谛角度还是从世俗谛角度,完全可以推翻对方观点;第二,对方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反过来推翻我们的观点。

  3、庚一、能推翻辩方观点:万法之自性,随从理证道,能遣余所许,故辩方无机。

  一切万法的自性真理,与我们的理证智慧或者事势理相辅相成,理证智慧与万法自性二者是同体的关系。对于世间众多宗派的观点,依靠这种理证智慧——中观事势理可以一一推翻和摧毁。反过来,他方的理论能否推翻中观自宗的观点呢?根本不可能,对方根本无机可乘。

  4、万法真理

  一切万法在胜义中是空性的,这就是它的一种真理;一切万法在世俗中的显现无欺存在,也是它的一种真理。对此,佛陀告诉我们:真正的理证智慧实际是随顺一切万法的胜义之理,也是随顺一切万法的世俗之理,这一点无有任何退转之处。

  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火的热性在名言中成立,这是以理证智慧或者说以现量成立;火的本体空性,这一点通过胜义理可以成立。也就是说,世俗理与火的热性相应,胜义理与火的空性相应。

  5、理证

  一切万法正确无误之理应该跟随四种理当中以法性理成立的万法真正的自性——事势理。依靠这样的事势理,依靠这种抉择方法,对于世间当中的外道邪说,全部可以一一推翻,完全可以遣除辩方所有不合理观点并且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就像晴空中升起太阳时一切黑暗顿消无余一样。而任何一个宗派想要推翻佛陀的智慧观点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根本无法遮破释迦牟尼佛的胜义理和世俗理。

  6、庚二、无以反驳之理:谓有无二俱,何者皆不许,纵彼具精勤,何过无法致。

  因为一切万法的真正实相并非有、无、二俱和非二俱四边,因此中观派不承许有、无、二俱、非二俱任何观点。对方纵然以最大的精勤百般挑剔、四处寻觅中观宗的过失,也是始终无可奈何、根本不能驳斥。

  7、中观定解

  从凡夫到佛陀之间,都会有一种无欺的缘起显现,对于这一点,任何人也不能遮破。比如凡夫面前的瓶子、柱子等显现,菩萨和佛陀面前缘起分的光明显现,这一显现分并非自性成立,因此中观派也无须遮破。但是,对于片面性地执著万法存在、不存在、二俱以及非二俱的四种观点,中观宗已经全然否定,因为一切万法的真正实相并非有、无、二俱和非二俱四边,因此必须遮破。一切万法的自性根本不存在,中观者已经如实通达此真相,对方怎么会有遮破我们的机会呢?根本没有。

  宗喀巴大师曾经讲过:以显现可以断除常的边,以空性可以遣除断的边。或者正因为显现,不是断边;正因为空性,不是常边。能够真正趋入这种缘起之理者,就已经趋入了法界真相,这就是佛陀所说的。

  8、对方观点:一切万法如果全部是空性的、无有任何边,那么,非圣者凡夫人的所见所闻与诸佛菩萨不应存在差别,全部是空性的缘故。世间上存在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法,按照中观宗的观点,对于这些差异已经全然否定,这与现实必定是相违的,整个世间都会混乱,没有任何可以辨别之法了。

  中观观点:很多人在没有通达空性的真正意义时,会出现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分不清胜义谛与世俗谛才会这样说的。

  实际上,真正以正理观察时,他们所认为的一切见闻,比如我见的白色与他见的黄色、悦耳的声音和不悦耳的声音等,全部都是空性的。世间的一切万法,依靠空性之理统统可以烧光,世间上所安立的种种差别,其实全部是世俗中虚伪的一种观念而已。

  9、一、遣除于胜义之争论,承认之相似胜义:故于真实中,何法皆不成,故诸善逝说,万法皆无生。

  在胜义中任何一个法都不存在,对于所谓的“实一”和“实多”已经全部遮破了,所以佛陀说万法的自性无有产生。单单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讲了一个单空。从暂时来讲,众生无始以来具有非常严重的实执心,要将这种实执全部推翻,必须开发一种单空的智慧。

  10、自续派与应成派之别

  中观自续派经常会加鉴别说:在真实义当中,一切万法都不存在;世俗中存在。而中观应成派不会加任何鉴别,以中观事势理观察时,诸法的本性就是空性的。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11、单空观点

  最开始学习空性法门时,单空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一定要将万法抉择为单空,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空这一层面上,因为单空并不是释迦牟尼佛最究竟的密意。

  12、《定解宝灯论》

  这部论典涉及到很多中观推理、大圆满修法,对我们的见解、行为以及修行等很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家在即生中如果真正通达这部法,生生世世都会在相续中种下不可摧毁的甚深金刚种子。

  从以前很多高僧大德的传统来讲,对未得过灌顶的人根本不会传授这部法。但我们这里大多数人已经舍弃了自己一切的一切,到这个寂静的地方修持,如果要求特别严格,恐怕很多人都不会有机会听受,因此没有很严格的要求。不过希望你们还是要念金刚萨埵心咒,应该将这部论典作为非常甚深的密宗教言来对待。

  13、俗人观点:眼睛已经看见了色法,耳朵已经听到了声音,我亲自见到了、听到了。

  中观观点:暂时来讲,以世俗的正量,可以说看见了柱子,并将其安立为现量见到。但实际上,佛陀告诉我们:你并没有见到真正的色法、听到真正的声音。比如柱子的本体本来不存在,它会依靠他缘产生吗?不可能的事情。一切因缘在名言中无欺存在,真正去观察时,因不存在、本体不存在、果也不存在,这是因果规律,因此,佛陀的教言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都可以解释,从空性和显现两个角度也可以解释,大家对佛陀以及佛陀宣讲的正法应该生起极大的信心。

上一篇:哲学-中观庄严己二、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82-96课)小结4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