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观庄严科判颂词序号117--195
117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破假相唯识之观点分二*
118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一、宣说对方观点*(75课)
若识本性中,无彼此等相,
真实中无相,识前错显现。
119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破彼观点分三:
120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一、略说遮破:(75+76课)
设若相无有,明明受彼等。
与其事异体,如是识非有。
121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广说彼义分二:
122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一、无相观点不合理分三:
123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一、观察认知对境不合理分二:
124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一酉一、总说:(76课)
如是何无实,彼知彼非有,
如苦为乐等,诸白亦非白。
125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一酉二、别说分二:
126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一酉二戌一、真正认知不合理:(76课)
于此行相者,真知不应理,
离识本性故,如空中花等。
127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一酉二戌二、甚至假立认知也不合理:(77课)
无无能力故,假立亦非理,
如马角无有,非能生现识。
128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二、观察相属不合理:(77+78课)
有彼定感受,与识何相联?
本无同体属,亦非彼生属。
129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一申三、观察因不合理:(78课)
无因何以故,成此偶尔生?
具因何以故,摆脱依他起?
130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二未二、宣说单单能取相不合理:(78+79课)
设若彼相无,彼识成无相,
如水晶球识,终究无感受。
131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一癸二子二丑二寅二卯二辰二巳二午三、破遣过之答复:(79+80+81课)
若谓迷知此,无论依迷乱,
或由彼力生,彼皆随他转。
132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一壬二、建立离实多:(81+82课)
分析何实法,彼法无一性,
何法一非有,彼亦无多体。
133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一庚二辛二、建立周遍:(82课)
除一及多外,具有他行相,
实法不容有,此二互绝故。
134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二、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分二:
135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二庚一、认清显现许实空之世俗:(82+83+84课)
故此等实法,持唯世俗相,
若许此体有,我能奈彼何?
136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二庚二、分析彼世俗之自性而宣说分二:
137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二庚二辛一、显现许无欺而存在分二:
138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二庚二辛一壬一、如何显现:(84+85+86+87+88+89+90+91+92课)
未察一似喜,生灭之有法,
一切具功用,自性知为俗。
139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二庚二辛一壬二、以何因而显现之理:(92+93+94+95课)
未观察似喜,依自前前因,
如是而出生,后后之果也。
140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一己二庚二辛二、现基必为实空:(95+96课)
故谓俗无因,非理亦不然,
设若此近取,真实请说彼。
141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遣除于此之争论分二:
142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一、略说无过之理分二:
143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一庚一、能推翻辩方观点:(97课)
万法之自性,随从理证道,
能遣余所许,故辩方无机。
144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一庚二、无以反驳之理:(97课)
谓有无二俱,何者皆不许,
纵彼具精勤,何过无法致。
145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广说彼义分二:
146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遣除于胜义之争论分二:
147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远离四边之胜义中无有承认之理分二:
148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一、宣说具有承认之相似胜义分二:
149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一癸一、以教理成立:(97课)
故于真实中,何法皆不成,
故诸善逝说,万法皆无生。
150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一癸二、彼之名义:(98课)
切合胜义故,此称为胜义。
151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二、宣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分二:
152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二癸一、略说: (98课)
真实中彼离,一切戏论聚。
153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二癸二、广说分二:
154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二癸二子一、说明胜义超离言思之境:(99-102课)
生等无有故,无生等亦无,
彼体已遮故,彼词不容有。
既无所破境,则无正破因。
155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二癸二子二、说明言思是世俗之行境:(102课)
若依分别念,成俗非真实。
156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二、遣除于彼之争论分三:
157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一、辩论自性若是空性则成众生皆现量通达分二
158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一癸一、辩论:(103课)
若尔已了时,彼性现量故,
诸愚何不证,万法此本性?
159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一癸二、回答:(103课)
非尔无始心,严重增益法,
故非诸有情,皆能现量证。
160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二、辩论若空而不现则成谁亦不证悟故因无义:(103-108课)
以能断增益,能知之能立,
比量能了知,瑜伽王明见。
161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辩论无自性不成宗法等故所立与因之名言不容有分二:
162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一、真实答辩:(109课)
抛论所安立,分别有法已,
智女愚者间,共称之诸法,
所能立此法,无余真实成。
163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一辛二壬三癸二、否则不合理:(109课)
非尔事不成,此等如何答?
164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二、遣除于世俗之争论分三:
165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一、总说能立所立之安立合理:(109-110课)
我于显现性,实法未遮破,
如此能所立,安立无错乱。
166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别说前后世因果缘起之安立合理分二:
167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略说立宗:(110课)
故无始有续,执实无实等,
同类之种子,以比量推断。
168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二、以理广证分二:
169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二癸一、破非理观点:(111课)
此非以法力,以彼无有故。
万法之自性,详细尽遮破。
渐生故非客,非恒现非常。
170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二壬二癸二、建立合理观点:(111-112课)
串习如意故,初由自类生。
171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二己二庚二辛三、以赞叹远离常断而结尾:(112-113课)
故诸常断见,此论悉远离,
灭尽及随生,如种芽茎等。
172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三、如是通达之功德分三:
173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三己一、证悟胜义无自性之功德:(113-119课)
通法无我者,串习无自性,
颠倒所生惑,无勤而断除。
174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三己二、世俗显现起作用之功德:(120课)
因果有实法,世俗中不遮,
染污清净等,安立无错乱。
175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三己三、修习二者双运之功德分二:
176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三己三庚一、略说获得清净资粮:(120课)
如是而安立,因果此法故,
福资无垢智,此宗皆合理。
177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三己三庚二、广说彼理分二:
178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三己三庚二辛一、总说因果随存随灭之比喻:(120课)
清净之因中,所生诸果净,
如正见所生,戒支等清净。
如是因不净,所生果非净,
如由邪见力,所生邪淫等。
179甲二乙一丙三丁一戊三己三庚二辛二、别说为正见摄持与否之因果:(121课)
有量妨害故,于事有缘者,
如阳焰等识,尽颠倒分别。
是故彼力生,修持施度等,
如倒我我所,所生力微弱。
于事无缘中,所生广大果,
增因所生故,如良种芽等。
180甲二乙一丙三丁二、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分二:
181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一、安立二理宗轨分二:
182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一己一、安立名言真如:(121-122课)
作为因果法,皆必是唯识,
由自成立法,彼即住为识。
183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安立二理双运之道:(122课)
依于唯心已,当知外无实,
依于此理已,知彼亦无我。
184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二、对此赞叹分二:
185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二己一、略说:(122-123课)
乘二理妙车,紧握理辔索,
彼等名符实,大乘之行者。
186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二己二、广说分二:
187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二己二庚一、与众不同之功德:(123-125课)
遍入自在等,未享无量因,
世间首位者,亦未尽品尝。
此真纯甘露,除悲清净者,
如来善逝外,非成他受用。
188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二己二庚二、依之而生其他白法之功德分二:
189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二己二庚二辛一、于有情生悲心之功德:(126课)
是故于耽著,倒说宗派者,
随佛诸智士,悲悯油然生。
190甲二乙一丙三丁二戊二己二庚二辛二、于本师生敬心之功德:(126课)
具智财者见,他宗无实义,
如是于佛陀,更起恭敬心。
191甲二乙一丙四、尾义分二: (127课)
192甲二乙一丙四丁一、著跋:(127课)
中观庄严论颂,是由抵至自他宗派之大海彼岸、顶戴圣者语自在文殊菩萨无垢足莲花蕊的静命阿阇黎撰著圆满。
193甲二乙一丙四丁二、译跋:(127课)
印度堪布色燃札哦德即天王菩提与大译师智慧军由梵语译成藏语,复对句义进行校勘,终以讲闻方式而抉择。
194甲二乙二、如是分析之必要:(127课)
195结文(128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