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哲学-经庄严论17六度四摄品62下-65笔记 第62课下笔记 7、戊二(六度四摄品)分三:一、能圆满自佛法之六度;二、能成熟众生之四摄事;三、此品总结。 己一(能圆满自
查看更多2022-12-09
哲学-经庄严论17六度四摄品62下-72科判 第十七 六度四摄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
查看更多2022-12-09
哲学-经庄严论16方便品62上笔记 第十六 方便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
查看更多2022-12-08
哲学-经庄严论15教授随教品57-61笔记 第十五 教授随教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
查看更多2022-12-07
哲学-经庄严论14修法品54-56笔记 第十四 修法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
查看更多2022-12-06
哲学-经庄严论13说法品51-53笔记 第51课笔记 1、戊三(说法品)分五:一、宣说应无悭吝为他说法之合理性;二、说法之必要;三、如何说法之方式;四、所说法之自性;五、
查看更多2022-12-06
哲学-经庄严论12求法品49-50笔记 第49课笔记 1、未行造恶者,惭悔欢喜境,厌倦作敌想,安置及诠慧。 20、羞惭作意:“未行造恶者,惭悔”是指,根本没有行持波
查看更多2022-12-05
哲学-经庄严论12求法品45-48笔记 第45课笔记 1、辛六、寻求法相:佛为利有情,真实说事相,法相及名相,一切细分类。心及有见者,彼位不迁变,此摄是事相,详分无有量。 佛
查看更多2022-12-04
哲学-经庄严论12求法品41-44笔记 第41课笔记 1、下圆二所依,有诠无诠二,是与智相应,瑜伽因本性。 6、禅定作意:以“下圆二所依,有诠无诠二”宣说。依靠初
查看更多2022-12-04
哲学-经庄严论12求法品39下-40笔记 39课下笔记 5、如此宣说完信解品,而仅有信解尚不足够,必须要以闻思修慧寻求所信解的大乘深广法,积累多闻,对其义获得定解,因此宣说
查看更多2022-12-04
哲学-经庄严论12求法品39下-50科判 第十二 求法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
查看更多2022-12-03
哲学-经庄严论11信解品37-39上笔记 第十一 信解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
查看更多2022-12-02
哲学-经庄严论10菩提品29-36笔记 第29课笔记 1、辛七、无分别事业:犹如日光辉,照耀无我所,如是佛陀智,入亦无我所。 犹如日光照耀何处,无有“入此照此”
查看更多2022-12-01
哲学-经庄严论10菩提品24-28笔记 第24课笔记 1、虽然以上九种成熟主要是针对信解行地而言的,但一般来说菩萨地与根性成熟究竟十地末际获得大菩提,因此继成品熟后宣
查看更多2022-11-30
哲学-经庄严论10菩提品24-36科判 第十 菩提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
查看更多2022-11-30
哲学-经庄严论9成熟品20下-23笔记 第九 成熟品 经庄严论=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