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2卷27中2笔记
卷二
14、1、4五蕴虚妄,行蕴藏性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27场中部
1、行蕴:月称论师说:“行即能造作”,行蕴主要是能造作;《俱舍论》当中说是除了四蕴以外的所有的有为法叫做行蕴。这个行的话,其实它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阶段,叫行蕴。
2、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
比如说是有一个瀑布,它是相续不断的,前际和后际是不相逾越的。它并不是前浪跑到后浪去,后浪又追到前浪去,它不是这样的,水流是自然有规律的。
瀑流是有规矩的,这个过程就叫做行。
3、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所有的行蕴,也是这样的。显现上行蕴看起来是存在的,有它自己的一种规律,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它也是不成立的。
4、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这种瀑流、流水的本性,从四个方面分析,是不能成立的,怎么不能成立呢?它并不是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从水当中产生的,也不是水的本性,也不是离开水和空的本性产生的。
5、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第一个方面遮破:如果你说,刚才的瀑流是在虚空当中,那十方的所有的虚空都变成了这个瀑流,如果这样的话,整个世界自然而然全部都已经被吞没了。如果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十方世界都已经隐没了。
6、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第二个方面遮破:因为这个瀑流它有水的因,而认为瀑流是在水当中产生的话,那这个瀑流的本性不应该是水,为什么不应该水呢?因为水当中产生的话,水就是因,瀑流就是果,这样的话,这个因和这个果就不是一体的。水相当于是父亲一样的,瀑流相当于是儿子一样的,那父亲生儿子,不可能是父亲生父亲,没有这样的。如果它的因是水的话,那瀑流的本性不应该是水了。
‘有’是能有,指的是水;‘所有’指的是瀑流,水和瀑流应该是一味一体的方式来存在,这是我们现量见到的。如果说瀑流的这个因是水,但是瀑流它自己不是水的话,那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合理的。
如果这个瀑流它是水产生的话,因为瀑流儿子和水父亲不是一体一样的,那这个瀑流就应该变成非水了。但现实当中,我们现量见到的:水和瀑流是不可分割的。
7、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第三个方面遮破:如果不是水当中产生的话,那瀑流就是水,这样合不合理?这样也不合理。
如果瀑流的本体就是水的本性的话,即动摇的、漂动的是水的本性的话,那当水澄清时、安静时,它没有这样的流淌,它变成静止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话,应该不是水的本体了。
如果瀑流是水的本性,水的本性是瀑流的话,那水澄清的时候就应该不是瀑流了。如果你说瀑流动摇的本性是水的话,那水静止的时候就不是水了,有这个过失。
8、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第四个方面遮破:如果你说离开了空,也离开了水,这样的话也不行的,
虚空不遍及的地方是没有的,离开空以外有一个瀑流、它不依靠虚空存在,这在世界上没有,所有的这些法都是在空间存在的。
除了这个水以外,要有一个瀑流安立的话,这个也是不可能成立的。
9、那怎么办呢?你看,说空中产生也不行,水中产生也不行,离开了水也不行,离开了空也不行。那是什么样呢?这就是因果的不可思议——只要因缘俱足的话,就会显现,它是法尔理,自然而然依靠因缘,显而无自性。你真正去观察的时候,都经不起任何的观察,在整个所知范围当中是没有一个成实的东西。
10、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所有的这些行蕴实际上也是同瀑布的这种水一样的,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并不是因缘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