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楞严5卷60中2笔记
卷五
15二五圆通
15、8八周利槃,鼻根圆通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一、听索先生聊聊:
第60场中部2
1、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
周利盘陀也是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在佛足下顶礼以后,白佛这样说到:“我缺少持诵佛经、论典的智慧,又没有多闻性,没有广闻博学。”
2、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
他说:“我最初遇到佛陀,听到了佛法开始出家。出家以后,佛陀让我持诵一个偈颂。伽陀是偈颂。要求我在一百日当中一直背这一个偈颂。但是背这个偈颂的过程当中,前句记得清清楚楚的时候,后句已经忘了;后句记得清清楚楚的时候,前句就忘了,就这样反反复复的。”
后来他旁边的牧童们都已经背的非常清楚,但是他一直背不到。
《毗奈耶经》当中的这个偈颂:“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身体、语言等三门不要造恶业,也不要愁恼或者是损害世间当中任何的有情。应该自己通过正念来观自己的心,最后到了这种空性,因为自己所想到的这些对境全部变空了。变空了以后,对自己一点意义都没有的这些苦,全部都当下远离。佛陀为什么要让周利盘陀记这个,它是一个很甚深的教言。
周利盘陀为什么愚钝?他以前是三藏法师,然后他吝啬法,不给别人传。以这个业,生生世世变成了智慧比较愚钝的人。有些说他是通过扫地开悟的,也有这种说法。不管怎么样,周利盘陀算是很精进的人。
3、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
佛陀看到我很愚笨,所以对我特别怜悯,叫我安居在一个地方,让我调整呼吸,修呼吸观,出入息。
4、我时观息,微细穷尽,
我观察自己的呼吸,吸气和呼气,出入息慢慢细微,最后到穷尽。
5、生住异灭,诸行刹那。
不管是吸气还是呼气,所有这些生、住、异、灭的过程都是刹那生灭的,观察呼吸运行的时候,生,是无生的;住,是无住的;异的变化也没有;灭,也是得不到的。
6、其心豁然,得大无碍。
最后在一刹那间当中豁然开悟,通达无我,没有一个真实的相,没有任何障碍。
他当时正在呼吸的时候,突然间依靠鼻根呼吸运行的生住异灭,刹那间马上了知了它的本体。
7、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
这个时候,所有的烦恼,有漏法都已经尽了,然后成了阿罗汉。在佛陀座下马上就变成了无学的阿罗汉果位。
8、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佛问我圆通、菩提的因,或者圆通根,按照我的证悟来讲,我不去找香尘,反观鼻根的本性,追循真正的空性。这对我来讲是最好的。鼻根毕竟是世俗的一个法,依靠鼻根,寻找真正的空性法。
“反息”,不缘外面的尘。